
会员
唐宋词格律
更新时间:2020-06-12 16:02:39
最新章节:第十九部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词兴起于唐代,经过五代的发展,极盛于宋代,是一种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乐府诗词主要来源于乐府和民间文学,但和唐代的音乐繁荣是分不开的。在唐代,以琵琶为主要乐器的西域音乐已经大量传入,民间歌曲也很发达,故《旧唐书·音乐志》说:“自开元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这种西域音乐和民间歌曲结合后,创制出无数动听的新乐曲,从宫廷延到民间都很流行。词的产生和创作,主要就是配合这种新兴的乐曲,因而当时把词叫做“曲子”或“曲子词”。由于词和音乐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从而产生了严格的声律和种种形式上的特点。每个词调都是“调有定旬,旬有定字,字有定声”,有它的固定形式。为了适应乐曲的节拍,词的句子多数是长短不齐的,韵位也是参差不同的。为了配合乐曲的音调。加强乐曲的音乐性,词中所用的字除分平仄外,有些还要分四声。由于词必须受声律的约束,所以前人把作词称为“倚声填词”或“按谱填词”。
品牌:上海古籍
上架时间:2019-01-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上海古籍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唐诗讲读
本书先提要式地概述唐前诗歌及唐诗的发展脉络、总体特色和重要成就,进而按题材对唐诗进行分类讲读,重点讲述了边塞诗、怀乡诗、闺怨诗、爱情诗、哲理诗、饮酒诗、咏月诗等十二类唐诗佳作。文学18万字 - 会员
历代燕赵词全编(下卷)
“历代燕赵词”辑录上起隋唐、下迄近现代之燕赵籍词人创作之词。编次以时代为序,分为唐五代宋、金元、明代、清代至现代四部分。以作者为经,词人姓氏下附小传,简要介绍词人生平仕履,并依据前人论述对词人作品略加评述,以见其词风源流、特征及对词坛的影响;有词学论著者,概括其精粹,以明其词学主张与渊源。无资料可参者,则以己意分析。此编旨在汇辑历代燕赵词作,供研究者参考之用,网罗散失,虽断句零章,亦加摭拾,以见作文学27.5万字 - 会员
诗经百句:中华经典百句(口袋本)
《诗经》是歌,吟唱着中国人的婚丧嫁娶与喜怒哀乐;《诗经》也是经,塑造了中国人委婉优雅的品格、朴素简约的审美和爱憎分明的观念。黑龙江大学刘冬颖教授从《诗经》中甄选精华百句,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带领我们遨游于《诗经》所描绘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之间,体验那份源于生活的真挚情感和无尽遐想。本书巧妙融合现代人的情感需求与思维视角,涵盖了爱情、婚姻、家庭、劳动、战争、自然等多个主题,展现了古代社文学6.9万字 - 会员
福建词史(全2册)
本书研究了宋代至民国近千年间闽词的发展历程,揭示了闽词关注现实的精神特质,说明了词体文学与闽人文化传统的深度结合如何催生闽词,探讨了闽人性情气质与闽文化特殊性所决定的闽词地域特征,阐明了闽词之爱国传统、淑世精神以及非凡创造力的重要价值。文学56.4万字 - 会员
民国时期唐诗学研究
本书全面回顾了民国时期唐诗学的发展历程,把其分为三个历史时期,此期唐诗学呈现出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发展特征。通过对民国学者唐诗研究论著进行文本学解读,系统提炼了民国时期唐诗学研究所形成的丰富学术观点。在此基础上,从唐诗史论、唐诗艺术论、唐诗体派论三个方面建构了民国时期唐诗学研究所形成的理论体系。最后,在系统总结民国时期唐诗学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了民国时期唐诗研究在方法论和理论建树方面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走文学30.4万字 - 会员
中唐古诗的尚奇之风
本书将唐代天宝至元和年间诗坛兴起的尚奇之风视为唐诗发展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在揭示出奇诗作者所坚持的儒家古道与其创作理念之内在联系的前提下,着重寻找隐藏在风格、意象、修辞等表现元素背后的深层艺术要素,尤其是各家求奇思路的一致性和独特性,及其对联想方式、艺术视野、构思创意乃至体式声调方面的影响。意在理解这派诗人深蕴于超现实想象中的心理感觉和思维逻辑,以及从其苦吟中透射出来的生命力和悲剧美。文学27.5万字 - 会员
宝镌堂诗文钞
本书收录作者原创格律诗300余首和研究论文2篇。其中格律诗依照传统格律诗法创作,分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四种,每种诗基本按照岁时节庆、纪事感怀、咏物兴寄、游览即景、田园家居、题赠酬和及议论杂感七类内容编排。限于篇幅,研究论文只收《律诗立意说略》和《律诗用典举隅》2篇。考虑到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对诗中部分典故作了适当注解。文学7.4万字 - 会员
透过历史学唐诗:家国篇
唐诗之美,在于有情。本书按照友情、乡情、宦情、江山情、古今情的顺序,从“我是谁?”“注释”“译文”“这首诗好在哪儿呢?”“课堂小彩蛋”“你还可以知道更多”六个方面,对每首唐诗进行抽丝剥茧般的解读,并以赏析图辅以漫画图的形式生动、有趣地呈现出来,让孩子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感悟唐诗的美好,领略唐朝诗人的家国情怀。文学5.2万字 - 会员
《诗经》选读(中学生版)
本书以宋刻《毛诗诂训传》(二十卷)为底本,精选81篇作精讲。编写体例为:原诗、注释、翻译、导读。文学26.5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酒诗漫说
作者从历代诗词全集当中,精选关于酒的经典名篇三百首,原打算通过书法方式呈现,以“酒诗三百首”的题名面世。随着研究的不断加深,对于酒诗体现出来的文人情怀进行归类分析,形成诗酒情怀二十六说。本书可以作为历代酒诗名篇的一个分类选本,还有助于读者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酒文化。书稿体量不大,可以做成袖珍本。对于酒诗、酒文化感兴趣的一般读者,以及从事酒业的人员来说,本书都有一定的吸引力。作者从历代诗词全集当中,精古诗词4.9万字 - 会员
历代燕赵词全编(下卷)
“历代燕赵词”辑录上起隋唐、下迄近现代之燕赵籍词人创作之词。编次以时代为序,分为唐五代宋、金元、明代、清代至现代四部分。以作者为经,词人姓氏下附小传,简要介绍词人生平仕履,并依据前人论述对词人作品略加评述,以见其词风源流、特征及对词坛的影响;有词学论著者,概括其精粹,以明其词学主张与渊源。无资料可参者,则以己意分析。此编旨在汇辑历代燕赵词作,供研究者参考之用,网罗散失,虽断句零章,亦加摭拾,以见作古诗词27.5万字 - 会员
民国时期唐诗学研究
本书全面回顾了民国时期唐诗学的发展历程,把其分为三个历史时期,此期唐诗学呈现出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发展特征。通过对民国学者唐诗研究论著进行文本学解读,系统提炼了民国时期唐诗学研究所形成的丰富学术观点。在此基础上,从唐诗史论、唐诗艺术论、唐诗体派论三个方面建构了民国时期唐诗学研究所形成的理论体系。最后,在系统总结民国时期唐诗学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了民国时期唐诗研究在方法论和理论建树方面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走古诗词30.4万字 - 会员
中古时期敦煌文人诗歌传播研究
本書在系統梳理唐以前敦煌地區漢文化生成歷程的基礎上,運用文獻学方法,對中古時期(指唐五代宋初)敦煌地區文人詩歌傳播問题,作了细緻的專题研究,發現如下兩種現象:1.敦煌舆内地之間的文人詩歌交流,是自東向西的單項流傅,且吐蕃時期中原文人詩向敦煌的流傅,極有可能是中斷的。2.中原文人詩傅入敦煌以後,其接受群體不斷擴大、流傳範圍不斷擴展,個别文化素養較高的敦煌本地人士,甚至掌握了詩歌創作技能,並從事到了詩古诗词15.7万字 - 会员
京杭运河诗文赏析
《京杭运河诗文赏析》是配合“京杭运河诗文讲读”线上课程而撰写的新形态教材。就文稿而言,作者努力将中华文明发展源流的梳理,落地于运河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和传统诗文赏析,涵盖了运河各渠道的凿通地点和时间、相关人物、规模大小、开凿目的以及对当时和现今的凿通意义等一系列相关内容,全方位地为学习者展示每段运河背后耐人寻味的故事,并挑选历来文人有关运河的抒情、评价、怀古之作,在了解了每段运河的历史地理背景的基础之古诗词17.8万字 - 会员
历代燕赵词全编(上卷)
“历代燕赵词”辑录上起隋唐、下迄近现代之燕赵籍词人创作之词。编次以时代为序,分为唐五代宋、金元、明代、清代至现代四部分。以作者为经,词人姓氏下附小传,简要介绍词人生平仕履,并依据前人论述对词人作品略加评述,以见其词风源流、特征及对词坛的影响;有词学论著者,概括其精粹,以明其词学主张与渊源。无资料可参者,则以己意分析。此编旨在汇辑历代燕赵词作,供研究者参考之用,网罗散失,虽断句零章,亦加摭拾,以见作古诗词23.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