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正蒙释 正蒙辑释
(明)高攀龙 徐必达撰 邱忠堂点校 (清)华希闵撰 张瑞元点校更新时间:2021-04-02 14:57:28
最新章节:乾稱篇第十七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正蒙释》是明代高攀龙《正蒙集注》和徐必达《正蒙发明》的合刻本,在《正蒙》注解本中别具特色,且二书相辅相成,可互相补充、发明,较好地继承与发展了张载哲学思想的精髓。《正蒙释》并非二书的简单相加,徐必达编订《正蒙释》时,把《正蒙发明》中与《正蒙集注》相同的注解删去,独有的注解保留,把《正蒙发明》和《正蒙集注》中不同的但相比较不准确的注解删除,能够互补的保留。经徐必达编订后,《正蒙释》中的《正蒙集注》基本保持原貌,《正蒙发明》则更加严整精练,且与《正蒙集注》的思想得以高度一致。从思想内容上看,以程朱哲学思想解《正蒙》、确立气的行上本体意涵进而批评佛老、注重修养工夫是《正蒙释》的重要特点。此书以国图藏明万历本为底本,以清初平江蔡方炳本为对校本,以清《性理四书注释》本为参校本。书后“附录”,包括高攀龙碑传资料九篇、徐必达传记五篇以及《正蒙释》提要一篇。《正蒙辑释》是清代华希闵所撰,是研究张载《正蒙》及华希闵本人思想的重要著作,在清代已有一定的影响。《正蒙辑释》是在高攀龙《正蒙集注》、徐必达《正蒙发明》的基础上,以朱子学为主要立场注释《正蒙》的著作。在清初尊朱熹黜王阳明的学术氛围中,华希闵的注释虽体现出强烈的程朱理学色彩,但他并没有完全否定王阳明及其学说,这在当时是相当理智且可贵的。《正蒙辑释》以“闵按”的形式,阐释了《正蒙》每篇全旨及篇文段意,其中所论及的太虚本体论、心性论、工夫论等,都体现了华希闵的独到理解。本书以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康熙刻本《性理四书注释》中的《正蒙辑释》为底本,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王植《正蒙初义》为参校本。
上架时间:2020-11-16 00:00:00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明)高攀龙 徐必达撰 邱忠堂点校 (清)华希闵撰 张瑞元点校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孟子译评
作者在尊重先贤时哲和原文含义的基础上,采取意译的方式,对一些语句重新断句,对一些标点符号进行新的标注;运用阐释学的原理和方法,把孟子放在中国文化史和孔孟思想史中进行哲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和美学等视域进行多维研究,多角度挖掘孟子思想的历史价值和现代多维价值。通过由果溯因,沿波讨源,为中国文化自信寻找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哲学23.7万字 - 会员
中国古代治理的道德基础:以朱熹政治哲学为核心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既要立足现代政治发展理念,也要发挥古代治理经验与智慧的滋养功能。中国古代治理的典型特征是德治主义,优秀思想家和政治家都对治理的道德层面给予深切关注。现代治理也必须符合道德意义上的正当,检视与反思古代治理的道德基础,可为新时代国家治理提供借鉴。本书以朱熹政治哲学为核心讨论对象,阐释中国古代治理的伦理道德基础,梳理古代政治道德的价值及其当下意义,搭建德治传统与现代善治间的哲学14.9万字 - 会员
宋代《大学》思想演变研究
《大学》原本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后经过二程、朱子的提升,最终列入四书之中。因此,宋代《大学》思想的发展演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事件。本书对二程、朱子、陆九渊等重要学者的《大学》著述进行了仔细的哲学研究,并对卫湜的《大学集说》进行整理,从而梳理出一条《大学》思想发展演变的线索,即从汉唐时期的博学为政之学向宋代修己治人的理学、心学的转变。对宋代《大学》学术史、思想史研究有一定的补白作用。哲学17.4万字 - 会员
韩愈经学考
历史上,韩愈以其文学成就彪炳史册。事实上除了文学上的巨大成就,韩愈也是唐代乃至中国儒学发展史上贡献卓著的经学大师。本书主要研究、考订、梳理韩愈对《诗》《书》《礼》《易》《春秋》《孟子》《论语》等经书的理解与运用,分析体会韩愈著作中对上述经书采纳引用时所折射出的经学思想,使其系统全面地展现于世人面前。这对韩愈研究、儒学研究和经学史研究等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哲学33.5万字 - 会员
《论语》广义:当代视域下的儒家经典研究
经典诠释是当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中的重要基础理论环节。它同时内含历史性认知意义上的实事求是、文化发展与融合意义上的义理创新以及经世致用意义上的时代思考等三个方向的理论诉求。以上认识构成了本书写作的目的与具体指导原则。本书内容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是从中西文化传统之比较和中国文化传统内部架构这两个视角来深入考察当代视域下儒家经典研究的意义;第二部分主要讨论儒家经典的结集历程和哲学20.5万字 - 会员
晚周诸子学研究
本书作者研究中国哲学,涉猎老庄道家、孔孟荀儒学、宋代理学30年余年,出版著作数种,整理古籍多部,发表论文30余篇。本书为作者研治晚周诸子学的专题成果,收集了作者多年来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在学界都曾经获得了好评。哲学38.4万字 - 会员
朱子的哲学世界
本书是陈来先生近十余年关于朱子学的文章结集。正文前五篇分别考察朱熹《仁说》《克斋记》《太极解义》等文本的成文过程与版本差异,以及其中重要思想的前后变化,凸显了精深的文本研究功底。中六篇先后讨论朱熹论“四德”“羞恶”“已发未发”等儒学重要范畴的话语与它们在其理学体系中的位置,体现了对宋明理学的全景把握。余四篇将韩国朱子学与近代朱子学纳入视野,勾勒了朱子学辐射东亚的广阔范围与在剧变时代为思想学术提供的哲学30.2万字 - 会员
郭象与魏晋玄学
本书以玄学家郭象为中心全面论述了魏晋玄学的产生、发展、特征以及在哲学思想史上的地位。书中通过对魏晋玄学范畴的研究来寻找中国哲学的范畴体系,梳理了魏晋玄学发展的内在理路,探讨了哲学方法对认识哲学思想变迁的重要意义,尝试把哲学的比较方法运用于中国哲学的研究领域,并分析了魏晋玄学到唐初重玄学发展的原因,展现了老一代学人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重要贡献。哲学23万字 - 会员
儒家哲学
《儒家哲学》从“儒家哲学是什么”“为什么要研究儒家哲学”“儒家哲学的研究法”“二千五百年儒学变迁概略”“儒家哲学的重要问题”等五个方面,以六个篇章的篇幅,翔实、扼要、入情入理地介绍了儒家哲学的来龙去脉及思想沿革,是一部优秀的中国哲学普及性著作。哲学7.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