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掌握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于尽快打破思维定式、培养经济学思维、掌握经济学理论有事半功倍之效。
1.3.1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实证分析方法企图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它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规范分析方法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要回答“应该怎么办”的问题。
什么是价值判断呢?《简明帕氏新经济学辞典》的解释是:“判断可被认定为对客观效力的赞成或不赞成的判断。”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教授指出:“这地方讲的价值,并不是指商品的价值,而是指经济事物的社会价值。”由此可见,价值判断就是对某一经济事物是好还是坏的判断。价值判断大而言之可以指一种社会经济制度的好坏,小而言之指某一具体事物的好坏。所谓好坏,也就是对社会是有积极意义,还是有消极意义。价值判断属于社会伦理学范畴,具有强烈的主观性与阶级性。实证分析就是尊重事物的客观性,避开价值判断问题;而规范分析要判断某一具体经济事物的好坏,从一定的价值判断出发来研究问题。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重要区别之一。
实证分析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即要确认事实本身,研究经济本身的客观规律与内在逻辑,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并用于分析与预测。规范分析要解决“应该怎么办”的问题,即要说明事物本身是好还是坏,是否符合某种价值判断,或者对社会有什么意义,以及分析主体的行为,要求行为主体怎样做。这一点也就决定了实证分析可以避开价值判断,而规范分析必须以价值判断为基础。
实证分析的内容具有客观性,所得出的结论可以根据事实来进行检验,也不会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规范分析本身则没有客观性,它所得出的结论要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影响。处于不同阶级地位,具有不同价值判断标准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好坏会做出截然相反的评价。谁是谁非没有什么绝对标准,从而也就无法进行检验。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尽管有差异,但它们也并不是绝对互相排斥的。规范分析要以实证分析为基础,而实证分析则离不开规范分析的指导。
课堂讨论题
1982年美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这属于实证分析命题还是规范分析命题?
答:属于实证分析命题。
1.3.2 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
均衡这个概念来自物理学。物理学中的均衡是指:一个物体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的作用而处于均衡状态。经济学家把这一思维方法引入经济学,在经济学中借以说明在一定时期内没有变动发生的,或虽有变动但表现为经济系统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作用因素(如供给和需求)所处的经济状态——均衡状态。西方经济学家把均衡看做理想状态,总结出它存在的条件,然后用来对现实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力求社会经济的整体或局部由失衡转向均衡。在微观经济学中,消费者或生产者都是在获得最大满足或最大利润时,才不愿做变动而处于均衡;作为生产要素的供给者和需求者,也是在这种条件下才愿意继续提供或购买相同量的要素。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均衡价格的形成则是以供求相等为条件。在宏观经济学中,当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经济体系就处于均衡状态。失衡严重时会造成失业率过高或通货膨胀。
经济学在经济分析中还区分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在微观经济学中,短期均衡是指企业在一定条件下不愿转换行业的状态,而长期均衡常指整个行业的稳定。在宏观经济学中,短期均衡则指流量均衡,当流量和存量都均衡时可称做长期均衡。
从均衡分析的范围看,有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之别。对单个经济单位和单个商品市场进行单独研究(价格变化不在它们之间产生影响),称为局部均衡分析。微观经济学的大部分章节都采用这种分析方法。以单个单位和单个市场间的互相联系(考虑到价格间互相关系)为前提,从经济体系的整体上对它进行剖析,称为一般均衡分析。在这种均衡状态下,每个经济主体都得到最大满足或最大利益,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均衡分析涉及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一般来说,不考虑时间推移因素,只确定一定时期内经济模型状态,或未来时期内相同状态的分析方法,称为静态分析。这种相同的均衡状态称为静态均衡。对变量具有明确时间规定性的模型进行分析,就是动态分析。凯恩斯的理论主要是短期的静态理论,而他的追随者对经济周期波动和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采用了动态分析方法,使凯恩斯的理论长期化和动态化。静态分析只是在均衡状态才有意义,动态分析更适宜于失衡状态,可以利用这种方法去研究一个模型从一个失衡状态向另一个失衡状态,直至最终均衡的过程。
从最初的均衡状态,利用已知变量的变动去确定未来新的均衡状态,并对新旧均衡加以比较和解释的方法,称为比较静态分析方法。在供求均衡分析中会用到它。
总之,均衡分析贯穿于经济学的始终。
边际分析方法似乎更能显示出西方经济学的特点。可以这样说,如果不掌握这种方法,就很难看懂西方经济学的内容。边际就是边缘和界限的意思,在英语中还有差额、幅度的含义,在经济学中,有“增加”的意思。变量在变化过程中,最后一个单位的变动所引起的增量,称为边际量。用边际量进行分析和解释经济变量变化的趋势和寻求最佳状态的方法,被称为边际分析方法。
其实,边际量就是总量的变化率或一阶导数,在高中学习物理时就接触过。例如,加速度(a=Δv/Δt)就是用边际量表示的:只要加速度为正值,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当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了最大值。在以后的各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边际量,如边际效用、边际产量、边际成本、边际收益、边际产量收益、边际产量价值、边际要素成本、边际替代率、边际转换率、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边际进口倾向、边际开支倾向、边际资本产出比率和资本边际效率等,当寻求最佳决策时边际量等于零。总之,边际分析在西方经济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不懂边际分析就不懂西方经济学。
课堂讨论题
1.什么叫均衡分析?
答:把均衡看做理想状态,总结出它存在的条件,然后用来对现实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力求社会经济的整体或局部由失衡转向均衡。
2.什么叫边际分析?
答:用边际量进行分析和解释经济变量变化的趋势和寻求最佳状态的方法,被称为边际分析。
案例分析
经济学家的思维习惯
牧师、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三个人去打高尔夫球。开球后,他们排在了两个动作非常缓慢的人身后。尽管球童不断地给他们捡球、摆球,这两人动作仍然非常缓慢。
到了第8个洞时,这三个人实在忍无可忍,开始大声抱怨。牧师说:“圣母马利亚,我祈祷他们在下一次打球时应吸取点教训,长长经验。”心理学家说:“我坚信有人喜欢慢慢地来玩高尔夫球。”经济学家说:“真没想到,打一轮高尔夫球要用这么长时间。”
到了第9个洞时,前面两个人还是老样子,动作慢吞吞的。于是,心理学家走到球童面前,要求允许他们先打。球童迟疑了一下说:“好吧!”然后解释说:“不过这两个打球的人有些与众不同,他们是盲人,是两个退休的消防员,在一次火灾中因救人导致双目失明,所以他们打球的动作才会如此缓慢。”球童解释完后,请求这三个人不要如此大声抱怨。听过解释后,这三个人非常震惊。牧师很难过,忏悔道:“作为神职人员,我竟然大声诅咒两个盲人的动作迟缓!”心理学家也很懊恼地说:“身为心理学家,本该为他人扶危解困,但我竟然对两个盲人如此出言不敬!”这时,轮到经济学家发言了。经济学家深思片刻,走到球童身边:“听着,给你一个建议,下次请让盲人在夜间打球。”
通过本案例我们可以分析出经济学家的建议和思维方式,那就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如何有效率地配置有限的资源。因此,经济学家思考问题始终围绕着资源有效配置问题。相对于牧师与心理学家,经济学家的思想更为理性,更注重如何解决问题。在本例中,有限的高尔夫球场地资源要在不同的人之间进行分配,如何最有效率地配置这种资源?身体健康的人在白天利用场地,而盲人在夜间利用场地,互不干扰,各得其所。经济学家的建议也许在操作中会产生一些问题,但其真正的意义在于引导人们转变思维方式。
(资料来源:龚华平,范永坤.经济学中没有上帝.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案例分析题
1.经济学家的思维习惯是什么?
2.经济学研究的根本问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