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影视后期特效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在现代影视制作中,影视后期特效的使用正呈现越来越广泛的趋势,所有不能用自然环境、物体表现的内容都需要后期特效的参与。影视后期特效有创立视觉元素、处理画面、创造特殊效果、连接镜头等作用。本书主要讲解的是通过Maya软件的特效制作功能创造特殊效果。特殊效果的创造是影视后期特效中使用比较普遍,内容十分丰富的工作,作为影视后期特效制作的工作者,要不断跟踪新的制作技术,并将这些技术与信息和艺术完美结合。
影视特效作为电影产业中不可缺的元素之一,为电影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电影、电视作品中为什么要出现特效?
● 影视作品的内容如生物、场景有的完全是虚构的,现实中不存在的,比如说怪物,以及特定星球等。既然不存在,但是需要在影视中呈现出来,所以需要这方面的专业人士予以创造和解决。
● 现实存在,但是不可能做出某种特定效果,同样也需要特效来解决。比如说某人从事的危险动作,现实中不可能让演员这么做,这就需要计算机合成。另外就是现实中完全可以呈现,但由于成本太高或效果不好,就必须用特效来解决。比如战争片中常见的飞机爆炸等。
影视特效怎么实现?从制作手段来说,大致可分为二种:
(1)传统特效
传统特效又可细分为化妆、搭景、烟火特效、早期胶片特效等。
在计算机出现之前,所有特效都依赖传统特效完成。大家熟知的就是20世纪80年代的《西游记》,里面妖魔鬼怪全部由传统特效的化妆完成。专业人士制作妖怪的面具,演员再套在头上进行拍摄。搭景体现天宫的场景,建造一些类似于天宫的建筑,再放一些烟,就营造出天宫云雾缭绕的情景。孙悟空跳上天空的镜头由胶片特效完成,不过计算机出现后,这种手段已被淘汰。
(2)CG特效
CG的意思可以理解为计算机创作。当传统特效手段无法满足影片要求的时候,就需要CG特效来实现,CG特效几乎可以实现所有人类能想象出来的效果。
代表世界顶尖水平的公司有:工业光魔、Digital Domain、新西兰维塔公司等,近20年间无数震撼人心的大片大都由这几家公司完成。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这三家公司。
工业光魔由乔治卢卡斯于1975年创立,代表作有《阿凡达》、《变形金刚》、《加勒比海盗》、《终结者》、《侏罗纪公园》、《星球大战》等。最为经典的作品是《侏罗纪公园》的史前恐龙、加勒比海盗的章鱼脸等。
新西兰维塔由彼得.杰克逊创立,代表作有《指环王》系列、《金刚》等。《咕噜姆》和《金刚》基本代表了业内最高水准形神兼备的CG生物。还有一个影响非常大的成就,就是开发了群组动画工具MASSIVE,通过MASSIVE这个软件创造了《指环王》中千军万马史诗般的战争场面。这个软件国内研究了几年,限于成本和人员水平,鲜有成果出现。
Digital Domain由《变形金刚》的导演迈克尔.贝创立,是美国仅次于工业光魔的电影特效公司,它的主要代表作有《泰坦尼克号》、《2012》、《后天》、《加勒比海盗III 》等。
CG特效由功能来分,大致可分为三类:
(1)三维特效。绝大多数有立体透视变化的角色和场景都由三维特效创造。三维特效几乎是整个特效里面技术最难,但也最能解决问题的一环。比如说影片中各种逼真的怪物、《2012》中淹没全城的洪水、摩天大楼轰然倒塌等。一般制作流程为模型-材质灯光-绑定-动画-渲染。
具体实施的软件:国内以Maya平台为主,MAX、Realflow、huodini、C4D、XSI、LightWave等数十种软件为辅。
(2)合成特效。合成特效最常见于古装片中的武林高手施展轻功在空中飞来飞去。具体实施方法:演员打斗和天空分开拍摄,其中演员打斗部分由演员吊着钢丝在蓝幕或绿幕背景前拍摄,然后在计算机中利用后期软件将蓝幕和钢丝去掉,只留下演员部分再贴到实拍天空背景前面。这样看起来演员就像在天空中打斗。当然,具体合成比这个复杂得多,很多后期软件也能做出三维特效的部分效果,但只作为辅助,不太可能替代三维软件。
常用软件:Nuke/Fusion为主流,也有部分公司用After Effects、Combustion、Shake、Flame、Smoke等平台。
(3)数字绘景和概念设计。数字绘景和概念设计可以理解为绘画。
数字绘景:比如说某影片中出现远古城市的全景,涉及到数千幢古民居或宫殿、花草树木、小桥流水等,如果要求三维软件做出来,成本将非常大,通常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完成,但有了数字绘影师,他一个人就可以把这些全部画成一张图。
概念设计:概念设计通常用于前期制作参考。比如说影片中要出现一个怪物,但怪物长什么样子?导演用语言表达出来,概念设计师根据导演要求以图片的形式画出来,确定形象后,再交给三维特效师做出栩栩如生的各种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