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本草述钩元自序(1)
道光六年丙戌。余在京师。馆于成果亭中丞家。瞿丽江比部持此书未订本见赠。翻阅数过。爱不能释。遂手自装订。暇即就其中论义。删而约之。历丁亥戊子。乃并其前后征引各条。旋就辑次。业未卒。自都还南。馆于泰属之康二如鹾尹署。二如喜谈医。馆政最简。遂出全力掇拾此编。其年冬。手钞卷数自后半起。历庚辛壬三载告成。犹病其末数卷未归一律也。
道光癸巳十一月十二日冬至节杨时泰识
本草述钩元邹序
道寓于物。而物不足以该道。理宣于言。而言不足以尽理。此言医者所以滞于言。不免害于理也。世言某物可治某病。及如法治之。而效者仅一。不效者恒九。则不得不深辨其所当然。各辨其所以然。言之缕缕。载之陈陈。古书所以简。今书所以繁矣。简则难明。繁则易讹。欲求繁简之得宜。必明乎道之所归而无歧。要于理之至当而有断。此杨君穆如于本草述所以有钩元之作也。夫本草湛深简古。洵三代以来师弟以口耳相授受者。两汉而下。仲景元化扬其波。贞白约其流。甄权日华助其澜。慎微畅其归。皆于物之体用符节相应处。指其所当然而已。金元四家颇欲明其所以然。而不校其性情功用之贴切于病机病情。凭空结撰属金属木入肺入肝诸语以联系之。谓有分派配合之妙。恐后人之滞于言者贻误不少。潜江刘若金先生着本草述。其旨以药物生成之时度五气五味五色。以明阴阳之升降。实欲贯串四家。
联成一线。惜文辞蔓衍。读者几莫测其所归。杨君以博雅通儒。精治素理。为之去繁就简。
汰其冗者十之四。达其理者十之六。而其旨粲然益明。择精语详。了如指掌。厥后为令山左。
循声卓着。以良吏而兼良医。活人无算。惜乎簿书劳瘁。不禄以终。未及以所着付梓人。藏稿于家者几十余载。会君门人伍仲常秘读奉讳归里。惧是书之湮没。竭力谋剞劂。予喜是书之有成也。爰濡笔而为之序。
道光壬寅八月中秋节毗陵邹澍谨序
本草述初刻陆序
故司寇潜江云密刘公。道德洽闻。以刚肠直节名于海内。年登八十。称 造 遗之老。生平于书。无所不读。而尤笃好轩岐之学。探赜反约。竭三十年之力而本草述成。其曰述者。本经合论。曲鬯旁通。以明夫不居作者。骥夙获撰杖。辱公呼为小友。甲辰阳月。访公于家。公神明不衰。剧谈弥夕。酒阑烛 。自云。不佞壮而多病。以医药自辅。看题处方。
良用娱虽古人之好 好屐。诚弗若也。笔其所见。幸底于成。子其为我序之。 诿郑重而别。
逾年乙巳。公正星辰之位。又逾年。乃克为序。序曰。本草古三坟之书。秦火所未焚者也。
汉平帝征天下。通知逸经古记天文历算钟律国小史篇方术本草。及以孝经尔雅教授者。在所为驾一封轺传。遣诣京师。而本草之名始着。梁七录载神农本草三卷。汉之张机华佗着其论。
梁之陶弘景增其注。唐之苏陈补其阙。宋之刘翰集其成。明之王氏李氏缪氏广其目。而本草之书乃备。神农本草。朱字。譬则经也。诸家增补。朱墨错互。譬则传注笺疏也。医之为道。
五运六气。相为负胜。人固有之。物亦宜然。葶苈死于盛夏。款冬菀于霜雪。寒暑之异也。
鸡逾岭而黑。 鹆逾岭而白。山川之异也。酒饮之一石而不乱。有濡辄颠眩者。漆终日搏洒无害。有触之疮烂者。禀赋之异也。黄精钩吻。一物而异性。乌头附子。同生而异用。药之以好辨而为功也。岭南多毒。而有金蛇白药以治毒。湖南多气。而有姜橘茱萸以治气。鱼鳖螺蚬。治湿气而生于水。麝香羚羊。治石毒而生于山。药之以相胜而为用也。触类引伸。引绳切墨。沉研钻极。割剥理解。 后说之 驳。入先圣之阃奥。公之德远矣。余于是窃有说也。始余读本草而有未合也。已而读内经而无不合也。已而更读易而益无不合也。内经以人之一身。合周天三百六十度。此乾坤之策也。本草凡天施地生。水火土石。飞走草木。此万物之数。万一千二百之五十策也。神而明之。以观其会通。得意忘言。而遗筌蹄。公之述本草也。其在斯乎。其在斯乎。唐宋以来。名臣留心医道者。余得三人焉。狄梁公功在社稷。
勋业盖代。而有胸后下针鼻端疣落之术。陆宣公经济宏深。有唐龟鉴。而有谪居荒陬。集录古方之事。范文正出入将相。先忧后乐。而有不为宰相则为名医之愿。公心三公之心。学三公之学。归欤投老。区区以方技自见。研露点笔。十易削 。后之君子。读其书而论其世。
可以知其为人也。若余也。采天随之杞菊。制颓 于刀圭。窃公绪余。附于应璩百一之义。
其戋戋者耳。聊藉斯文。托公书以不朽而已。
康熙丙午仲冬月竟陵吴骥谨序
本草述初刻高序
太极之理。一阴一阳尽之矣。其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则阳中之阴。阴中之阳尽之矣。
天地之阴阳。不得不散而为五行者。所谓质具于地。气行于天。不遗于一物。乃其不穷于六合者也。然则人之阴阳。其得之以为脏腑气血营卫者。不由是乎。然则草木虫鱼鸟兽金石水土。其得之以为温凉寒热燥湿升降者。不由是乎。虽然。阳阴易辨。所谓阳中之阴阴中之阳。
则微妙难言。以神农黄帝之神圣。口咀内视。针引石砭。求其分际。察其脉络。而后能得焉。
乃庸工妄人。卤莽从事。何其谬也。诚欲详审乎阳中之阴阴中之阳者。亦惟察端于万物。共此一太极。与一物各有一太极之理。而知人性之与四时通。及药性之与五脏六腑通。其理一也。夫人性之通于四时。与药性之通于五脏六腑者。自其禀天地之气以成形。而性即具之。
故动静相反也。而互为其根。阴阳相判也。而互为其宅。所谓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
太极一无极也。此万殊而一本也。大造有气化之本。然而生人生物。胥不外此。其于人也备阴阳之太极。而五脏六腑具焉。于物也又各分太极之阴阳。而若气若味分焉。此一本而万殊也。溯而为一。体之立也。而万之用无乎不具。散而为万。用之行也。而一之体未尝不存。
轩岐之圣。生而知之。张洁古李东垣王海藏朱丹溪诸贤。阐而明之。彼其于先天后天妙合化醇之故。所谓微妙而难言者。有以神而明之矣。庸工不察。而立言之家。又往往择焉而不精。
语焉而不详。求其参互于阳阴交错之故。以消息乎盈虚之间。盖戛戛乎其难之。此大司寇潜江刘云密先生本草述之所为作也。先生在前朝。举天启乙丑进士。起家县令。历监司。忤时拂衣。以正气名闻天下。崇祯末。一再膺荐。后驱驰闽海间。见柄政下移。知事不可为。即于学易之年。坚乞骸骨归。自号蠡园逸叟。隐居着书三十载。而于是编尤加意焉。盖其存心济物。不获见诸行事。而寓意于此也。其学博。其识精。故能辨别本草禀受之性。以窥阴阳之奥。而得其协议而化之原乃。编采诸家方论。权衡而上下之。即世所奉为金科玉律如李东璧氏本草纲目。亦时有去取焉。观止矣。蔑以加矣。令嗣涟水明府。令淳安之三年。政通人和。无夭札疵疠之患。其有得于家学渊源者不浅。而欲俾斯民共跻于仁寿之域。属余较而梓之。家弟言扬适司铎是邦。相助订正。以迄有成。是仁术也。夫先生有范文正公良相良医之愿。乃不克如文正之以功业见。而徒寄情于方书。则其时为之欤。后之读是书者。可以论其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