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皮科·德拉·米兰多拉(科西莫·罗塞里画,圣安布罗焦教堂/佛罗伦萨)
皮科·德拉·米兰多拉
Pico della Mirandola
1463—1494
人文学者、哲学家。1463年出身于米兰多拉公国一个领主之家。在博洛尼亚大学学习教会法,在帕多瓦大学学习亚里士多德哲学,还学习了包括希伯来语在内的多门语言。从欧洲各国邀请众多学者研讨问题,涉及多达900个命题。因其中13个命题被罗马教廷判定为异端而入狱。获释后,接受美第奇家族的保护。晚年成为萨伏那罗拉的追随者。其著作《论人的尊严》(1486年完成,1496年出版发行)表现了文艺复兴的新人类观。1494年在佛罗伦萨去世。

马基雅维利(塞迪·第·提托画,韦奇奥宫/佛罗伦萨)
尼可罗·马基雅维利
Niccolo Machiavelli
1469—1527
出身于佛罗伦萨中产阶级家庭。统治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遭流放后,29岁出任佛罗伦萨共和国第二秘书厅秘书长。之后历任的正式与非正式的重要职位包括佛罗伦萨共和国国务秘书、与教皇沟通的外交使节等,支持共和国政治的运作。1512年美第奇家族重返权力舞台,马基雅维利被免职、流放,后隐遁到近郊山庄,此后专心写作。代表作是《君主论》(1532年出版发行)。此外,还有《李维史论》《佛罗伦萨史》等。

伊拉斯谟(昆丁·马赛斯画,罗马国立美术馆)
德西德里乌斯·伊拉斯谟
Desiderius Erasmus
1466—1536
北方文艺复兴最具代表性的人文学者之一。1466年出生于荷兰鹿特丹,是一位主教的私生子。曾于奥古斯丁会为僧,担任过康布雷主教的廷臣,之后留学巴黎。在剑桥大学执过教鞭。1521年在巴塞尔作客出版商弗罗贝。出版了希腊文版《新约全书》第一次印刷校订本。对很多古代典籍作了注释校订。著书有《愚人颂》《基督教战士手册》。1536年在巴黎去世。他对宗教提出批判,大大影响了宗教的改革。他与路德针锋相对,最终决裂。

自画像(老绘画陈列馆/慕尼黑)
阿尔布雷特·丢勒
Albrecht Dürer
1471—1528
画家、版画家,德国文艺复兴的巨匠。留下了为数不少的祭坛画、宗教画、肖像画和自画像。1471年出身于德国纽伦堡一个金匠家里。在父亲的工作室担任素描师。1486年师从画家瓦格缪特。1490年开始四处旅行。在意大利深受波拉伊奥罗和曼特尼亚版画的影响。后来研究人体比例以及透视画法。作品有《圣母的七个悲哀》《兰道尔祭坛画》《四使徒》《约翰启示录连作》等。1528年在纽伦堡去世。

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画,签字厅/梵蒂冈)
米开朗基罗
Michelangelo
1475—1564
1475年出生于佛罗伦萨近郊卡普列塞。师从基兰达约。20岁后前往罗马。制作了《酒神巴库斯》《哀悼基督》等雕刻。1501年回到佛罗伦萨,着手创作《大卫像》。1527年在教皇和罗马皇帝引起的佛罗伦萨围攻战中站在防卫一方,后逃往威尼斯。不久得到教皇恩准,1534年开始在罗马制作西斯廷礼拜堂内的祭坛画,1541年完成《最后的审判》。晚年担任圣彼得大教堂建筑总监。

自画像(安东·乌尔里希公爵博物馆/布伦瑞克)
乔尔乔内
Giorgione
1477—1510
威尼斯画家,文艺复兴鼎盛时期威尼斯画派先行者之一。生于1477年。1490年前后在乔凡尼·贝利尼手下开始学习绘画。初期作品有威尼斯德国商行外墙上的壁画装饰。位于故乡卡斯泰尔弗兰科的圣利贝拉莱教堂内的《卡斯泰尔弗兰科》祭坛画、被同时代知识分子高度评价为风景画杰作的《暴风雨》等也很有名。瘟疫大爆发时未能幸免,年纪轻轻就离开了人世。他的死让伊莎贝拉·德埃斯特备感遗憾,甚至说出了“全威尼斯为之愤慨”的话。

托马斯·莫尔(汉斯·荷尔拜因画,弗利克美术馆/纽约)
托马斯·莫尔
Sir Thomas More
1478—1535
英国政治家、人文学家。1477年出身于伦敦一个法学家的家庭。就学于牛津大学。1499年以后的四年时间在加尔都西会修道院度过,没有担任任何神职,但终生坚持宗教信念。1510年就任伦敦司法长官。1516年的著作《乌托邦》描绘了理想的国家形态。1529年担任大法官,因亨利八世与罗马教廷决裂,1532年辞去该职。1535年因拒绝否定教皇为教会之长的地位被处以大逆之罪而受到刑罚。

麦哲伦(作者不详,乌菲兹美术馆)
费迪南德·麦哲伦
Ferdinand Magellan
约1480—1521
葡萄牙航海家。1505年与葡萄牙第一任印度总督同行去了东印度,1512年回国。1519年受命于西班牙国王,为开发抵达印度的西线航路率领船队出发。经过南美最南端(现在的麦哲伦海峡),发现了通往太平洋的路径。其后船队到达菲律宾,与当地人发生冲突。1521年麦哲伦在战斗中遇难,幸存下来的船员们仅靠一条船继续航海,1522年回到西班牙。被认为是史上第一次环球航海。

自画像(乌菲兹美术馆)
拉斐尔·桑西
Raffaello Sanzio
1483—1520
1483年出生于意大利乌尔比诺,父亲是一位画家。最初向父亲学习绘画,后来去了佩鲁贾,成为佩鲁吉诺的弟子。1504年移居佛罗伦萨,深受莱昂纳多·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的影响。四年后转至罗马,受到教皇朱利奥二世的重用,开始制作梵蒂冈宫殿内三室的壁画(《雅典学派》等)。参与了圣彼得大教堂的建设,同时为古罗马遗迹的发掘和复兴鞠躬尽瘁。37岁去世,留下了很多圣母子像及妇人像。

博尔赛纳的弥撒(局部)(拉斐尔画,埃利奥多罗厅/梵蒂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