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航天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4 阿丽亚娜号火箭

“阿丽亚娜5型”火箭

1972年,法国倡议联合西欧11个国家成立欧洲空间局,共同实施研制“阿丽亚娜号”运载火箭的计划。在1973年法国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达莱的主持下,集中欧洲50家企业,步调一致地开展研制工作,攻克一系列技术难关,并选在南美洲圭亚那的库鲁建成一座地理位置优越的发射场,使欧洲走出了一条发展航天技术的独特道路。经过40多年的发展,阿丽亚娜号运载火箭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展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

阿丽亚娜号运载火箭已形成系列,共有5种型号。阿丽亚娜1型是一种三级火箭,于1979年12月24日首次发射成功。阿丽亚娜1型火箭全长47.8米,直径3.8米,起飞质量208吨,能将1.7吨重的有效载荷发射到地球同步转移轨道。阿丽亚娜1型共发射11次,失败2次,1985年退役。

阿丽亚娜2型火箭是在1型基础上,加大了第一、二级火箭的推力,第三级增加了推进剂容量。2型长49米,起飞质量237吨,其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为2.2吨。1986年首次发射成功,至1989年共发射6次,其中1次失败。

阿丽亚娜3型火箭是在2型基础上,捆绑2个固体火箭助推器,其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提高到2.6吨。1984年8月4日首次成功发射2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至1989年共发射13次,1次失败。

阿丽亚娜4型火箭于1982年1月开始研制,1988年6月15日第一枚4型火箭一举将3颗通信卫星发射入轨。4型是在3型基础上加长第一级,增加推进剂容量;第二、三级进行适当改进;采用新的箭上计算机和激光陀螺。火箭全长58.4米,最大直径3.8米,起飞质量413吨,起飞推力570吨。它按捆绑固体和液体火箭助推器数目的不同分为6个型号,即AR40(无捆绑)、42P(捆绑2台固体助推器)、44P(捆绑4台固体助推器)、42L(捆绑2台液体助推器)、44LP(捆绑2台液体和2台固体助推器)、44L(捆绑4台液体助推器)。这6种型号的地球静止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从1.9吨到4.2吨不等。它们可配用长度分别为8.6米、9.6米和11.12米的3种基本型整流罩,前两种可配装双星发射装置。1988年6月15日第一枚44LP型首次发射3颗通信卫星成功。1990年8月15日阿丽亚娜44L运载火箭发射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通信卫星6号获得成功。阿丽亚娜4型火箭发射116次,仅有3次失败。

阿丽亚娜5型火箭于1987年11月批准研制,原定承担3项任务:一是进行商业发射,可把6.8吨的有效载荷送到地球静止转移轨道,并具备5.9吨的双星发射和5.5吨的3星发射能力;二是进行载人航天发射,能将22吨的“使神号”航天飞机发送到转移轨道;三是进行大型航天器发射,即能把18吨重的哥伦布号空间飞行舱送入500千米高的圆形轨道或把12吨重的极轨平台送入太阳同步轨道。后来取消了后两项任务,只用作执行发射重型商业卫星的任务。阿丽亚娜5型火箭芯级使用液氢液氧发动机,两侧捆绑2台大型助推器,高54米,直径5.4米,起飞质量710吨,起飞推力11.1兆牛,低地球轨道运载能力18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7吨。2002年8月21日首飞成功。

截至2009年底,阿丽亚娜号运载火箭共发射193次,其中10次失败,共把277颗卫星送上太空运行。至2012年11月10日,阿丽亚娜5型火箭连续52次发射成功。

“阿丽亚娜4型”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