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古希腊后期数学家
简史
(1)海伦
☆《度量论》共分三卷,主要讨论了平面图形的面积问题和立体图形的求积问题。
☆第一卷中给出了求三角形面积的两种方法,一种是我们今天熟知的方法,另一种是海伦公式法:
,其中。
(2)托勒密
☆《天文学大成》以公理化方法写成,主要阐述了当时的天文历法。
☆为了说明天文概念,《天文学大成》中应用了大量的数学知识。
☆将圆周分成了360°,引入了角度的60进制。
☆列出了每隔°的圆心角所对的弦的长度,相当于给出了0°~90°间隔14°的角的正弦值。
☆提出并证明了托勒密定理:在一个内接四边形中,如图所示,有AB×CD+AD×BC=AC×BD。
☆给出了三个三角函数恒等式:
☆提出了球极投影方法,主要用来帮助人们绘制地图和星图。
(3)丢番图
☆丢番图的《算术》是本问题集,主要讨论了数论问题,包含了多项数学成就,共13卷,共290个问题。
☆书中广泛研究了不定方程问题。不定方程是指未知数的个数多于方程个数的代数方程(组)。
☆1637年,法国数学家费马受其启发,提出了“费马猜想”。
☆讨论了一、二、三次方程问题。
☆创造了一套代数符号。
(4)帕普斯
☆其传世著作《数学汇编》总结了前人的众多成果。
☆证明了等周问题,即周长相等的平面图形中圆面积最大。
☆证明了“皮匠刀”问题。
☆证明了圆锥曲线的焦点和准线性质:一动点到一定点的距离与到一直线的距离比等于常数,则动点轨迹为圆锥曲线。当常数等于1时为抛物线,小于1时为椭圆,大于1时为双曲线。
☆发现了旋转体的体积定理:一个平面绕一平面上的轴线旋转而成的立体体积,等于这个图形面积乘以其重心所画圆周的长。
☆证明了帕普斯问题:设P1、P2、P3是一点到3条固定直线的距离,若P1P2=λP32,λ是常数,则点的轨迹为圆锥曲线。
导图
人物小史与趣事
海伦(Heron)
海伦(生卒年不详),古希腊数学家、力学家、机械学家。约公元62年活动在亚历山大城,是亚历山大学派后期一员。他多才多艺,善于博采众长,写过很多书,如《测量仪器》、《自动建造技术》、《武器制作法》、《几何》、《测量》、《测体积学》等。海伦在论证中大胆使用某些经验性的近似公式,注重数学的实际应用。
☆海伦的生平
海伦擅长测量,给出了多种求图形面积和体积的定理和公式,其中最著名的是海伦公式,即已知三边长求三角形面积。海伦的许多学术著作都是用希腊文撰写,但大部分早已失传。其主要著作有《量度论》、《体积求法》、《几何》等。
海伦生长在一个对数学家的生平不是很注重的年代,所以即使一些文章是以海伦为名,但后人还是不敢肯定是否为海伦本人所著。
海伦真正的出生日期确定起来非常困难,有人认为他出生于公元前150年左右,也有人认为他出生于公元后250年,前者的主张是基于目前并未发现有比阿基米德更晚的海伦作品,后者则认为他生长于托勒密之后,所以应该是公元后。然而还有一种提法是以上两种说法都是错误的,因为有一个跟海伦同时代的诗人柯南美拉,是一位罗马士兵,曾在一篇文章中提过海伦,史学家也在1938年找到其他证据支持这个论点。
海伦曾在亚历山大博物馆工作过。在那里,他传授几何、物理、气体学和机械学。他的书可分成两类,一类是理论的部分,包括几何、算数、天文学和物理,另一类是技能指南的部分,包括建筑学、木工和生活上使用到的技巧等。天文学方面,他提出如何利用月亮来测量亚历山大城到罗马城的距离;气体学方面,他提出如何利用空气、河流和水压,并将其运用到战场上;物理学方面,他利用杠杆、滑轮、阶梯或螺旋来撑起重物,并考虑物体的中心等问题;数学方面,他已经会求三角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知道边数是3~12的正多面体种类,锥和柱的表面积算法,并且会算平方根的近似值,实际上他也找出了1~100所有的数的立方根,当然海伦最著名的是证明了“海伦公式”。
☆海伦的著作
海伦在数学方面最能代表其成就的是《度量论》。该书共分为三卷,第一卷由矩形和三角形开始,讨论了平面图形和立体表面的面积,并给出了著名的“海伦公式”。第二卷探讨立体图形,包括圆锥体、圆柱体、棱柱体等立体体积的求法。第三卷介绍了平面和立体图形按给定比例的分割,并用到了求立方根的近似公式。
海伦另外一部关于测地学的著作也很有名。在这本书中,他对如何在隧道两端同时动工而能使之衔接给出说明,并解释如何测量两地的距离,包括有一地不能到达以及两地均能看见但均不能到达的情形;同时他也说明如何从已知点到不可及的一线作垂线,以及无需进入地面而测量这块地的面积。
海伦的著作掺合了严密数学、近似方法以及前人的公式,他继承了前人的测量科学并将其发扬光大。他的测地学著作被沿用了几百年。
托勒密(Ptolemy)
托勒密(约100~170年),古希腊后期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地理学家、光学家,生前主要活动在亚历山大城,为托勒密王朝服务。他一生写了多部科学著作,其中有三部有颇大影响。第一部是最负盛名的《天文学大成》,也叫《大成》或《至大论》;第二部是《地理学指南》,全面探讨了古希腊地区的地理知识;第三部是有关占星学的《四书》,其尝试改进占星术中绘制星图的方法,以便融入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
☆不准确的地图的故事
托勒密对地理位置的计算不准确,据说他计算出的从欧洲横跨大西洋到亚洲的距离,比真实距离要小得多。这导致哥伦布企图从西班牙向西面驶往亚洲印度,结果到了美洲,发现了新大陆。
☆“地心说”的故事
托勒密信奉亚里士多德的地心说,并且完善了地心理论。他认定“地球在世界的中央,所有的重物都朝着它运动”。
他设计了偏心轮、本轮和均轮三种圆周运动,还用它们的组合来描述各个行星的运动,比较成功地预言了行星的视位置,对天文学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
直到16世纪中哥白尼的日心说发表,地心说才被推翻。
丢番图(Diophantus)
丢番图(约246~330年),古希腊亚历山大后期的重要学者和数学家,是代数学的创始人之一,有“代数之父”之称。关于他的生平今天人们仅知道两件事,一是其曾在亚历山大后期的一个基督学校教过书,其著名的《算术》就是献给学校校长的一本教材;二是其活了84岁,年龄是后人通过5世纪希腊诗文集中收录的一首丢番图的墓志铭而推算出来的。丢番图对算术理论有深入的研究,其完全脱离了几何形式,在希腊数学中独树一帜。
☆丢番图的墓志铭
在《希腊诗文集》中,麦特罗尔写了丢番图的墓志铭。
墓志铭是用诗歌形式写成的:“过路的人!这儿埋葬着丢番图。请计算下列数目,便可知他一生经过了多少寒暑。他一生的六分之一是幸福的童年,十二分之一是无忧无虑的少年。再过去一生的七分之一,他建立了幸福的家庭。五年后儿子出生,不料儿子竟先其父四年而终,只活到父亲岁数的一半。晚年丧子老人真可怜,悲痛之中度过了风烛残年。请你算一算,丢番图活到多大,才和死神见面?”
☆巧妙解题的故事
丢番图最得意的学生叫帕普斯。他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跟随着丢番图学习数学。
有一天,帕普斯遇到一道让他十分为难的问题:有四个数,把其中每三个相加,其和分别为20,22,24和27,求这四个数。
按照通常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帕普斯设四个数分别为x,y,g,t,依题意列方程组,可在求解时他被这个方程组搞得昏头昏脑,难以顺利进行。
百思不解的帕普斯只得向老师丢番图请教,问是否有简便的方法解答这个问题。
丢番图看后笑着回答:“行啊!行啊!”随即就给帕普斯讲了一个极为简单的解法。丢番图一反常规,不去分设四个未知数,而是设四个未知数的和为x,于是,这四个数就分别为x减去其余三个数之和所得的差,然后列方程解答。得出这四个数分别是4,7,9,11。
丢番图的解答让帕普斯茅塞顿开,心悦诚服的他从此坚定了毕生从事数学研究的决心,后来也成了一位著名的数学家。
帕普斯(Pappus)
帕普斯(或巴普士,3~4世纪),古希腊数学家,他是古希腊后期最伟大的几何学家。帕普斯一生有大量著作,但可惜只有《数学汇编》保存下来。《数学汇编》不仅对前辈学者的著作做了系统性的整理,而且还发展了前辈的某些思想,保存了很多古代珍贵的数学作品的资料,对数学史具有重大的意义。
☆帕普斯定理
设U,V,W,X,Y和Z为平面上六条直线。如果:U与V的交点,X与W的交点,Y与Z的交点共线,且U与Z的交点,X与V的交点,Y与W的交点共线,则U与W的交点,X与Z的交点,Y与V的交点共线。这个定理叫做帕普斯定理。
☆帕普斯与《数学汇编》
《数学汇编》共有8篇:
第1篇是算术;
第2篇提出了连乘法;
第3篇是关于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其中有寻找两条已知线段的比例中项问题,有关于算术平均、几何平均和调和平均以及把三者表示在一个几何图形上的问题,并揭示了如何把正五面体内接于一个球内;
第4篇是关于3个已知圆彼此外切问题,还详细讨论了阿基米德螺线、尼科梅德蚌线及希波克拉提斯割圆曲线问题等,并涉及任何角的三等分问题;
第5篇是关于面积和体积问题;
第6篇是对先前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的著作的评注;
第7篇阐述了术语分析和综合以及定理和问题之间的区别;
第8篇主要是关于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