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节日礼俗(5)
【八月十五团圆会】
农历的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又因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称为“仲秋”,所以有人也称“中秋节”为“仲秋节”。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在各地还有不同的称呼。有的地方因中秋节在八月而称之为“八月节”、“八月半”、“八月会”;有的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而称之为“月节”、“月夕”、“拜月节”、“追月节”、“玩月节”等。中秋之夜,月亮圆满,象征团圆,人们都尽可能和家人团聚,取人月双圆的含义,很多地方都把中秋节称为“团圆节”或“团圆会”。此外,中秋节还有“秋节”、“秋夕”等名称。
中秋节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汉魏以后,在祭月的基础上出现了赏月的习俗,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至唐朝,这种祭月、赏月的风俗被人们更加重视,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而到宋朝时,中秋节已经非常盛行了。《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至明清时,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成为我国仅次于新年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之夜,皓月当空,人们仰望天空秀美而宁静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想到家人团聚。特别是在战乱的年代里,亲人离散,生活不安定,渴望亲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成了人们最大的心愿。人们把月圆当做是团圆的象征,把感觉月亮最亮最圆的八月十五当做亲人团聚的日子,称为“团圆节”或“团圆会”。刘侗《帝京景物略》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山西《襄垣县志》载:“八月十五日,邀亲友夜饮玩月,谓之团圆会。”直到今天,每届中秋佳节,即使是在外地工作的人们也会尽量争取回家团聚,与家人共度这个团圆节。
人们在中秋月圆之际,不免会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而远在他乡的游子面对明月更会产生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初唐诗人的《中秋月》诗云:“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诗句字面的意思是圆圆的明月跃上寒空,人们都说此时天下的夜景是一样的,有谁知道千里之外没有风和雨呢?这实际上隐含着作者对远方亲人的遥念。
期盼团圆是人们永恒的精神需求,在“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八月十五回家团圆,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亲情的珍视和对乡土的眷恋。即使是走在天涯海角,相隔千里,不能与家人团圆、亲友团聚,不能一起赏月、吃月饼,也总不会忘记那生我养我的地方。这正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所寄托的情思。
【九月初九登高处】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因为九为阳数,九月九日,月日皆九,两阳相重,故名“重阳”,也叫重九节。“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是在曹丕的《九日与钟繇书》中,所谓:“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登高是重阳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阳节除了登高之外,各地还有佩茱萸、赏菊花的风俗,所以也称茱萸节、菊花节。
关于重阳节登高起源的时间和原因,南朝时期的梁人吴均认为可能与东汉的汝南人桓景有关。他在《续齐谐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但这只是传说。据有关专家考证,重阳节登高的起源可能与古代的山神崇拜有关。古人认为“九为老阳,阳极必变”,九月九日是重阳,乃阳之极,此日之后,很多事情都会发生变化。山神能使人免除灾害,此日上山祭拜山神可以求得吉祥。再者,此时秋收已毕,农事比较空闲,山中野果、药材之类也已成熟,可以上山采集。加之秋高气爽,温度适宜,登高远望,草木山川,尽收眼底,会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对身心健康有很大益处。
时至今日,有些地方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使之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每到这一天,各地都会展开敬老活动,组织老年人秋游赏景、健体,赋予了重阳节新的内容。
【冬至饺子,夏至面】
冬至饺子夏至面,冬至,顾名思义,就是寒冷的冬天真正地来到了,所以民间有“冬至不过不冷”之说。似阳历来说,冬至在每年12月21日与23日之间。是日,北半球日照时间最短,我国恰处北半球,故冬至日白昼最短,黑夜最长。按古人的说法,这天“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众至所至,所以称冬至,而且这天是阴阳二气此消彼长之始,也是全年节气循环的开端。
冬至之后,气候进入严寒冷酷时期,即“入九”,不久到来的三九、四九达到最冷。在较差的物质生活条件下,古人对寒冷的感受十分深刻,对标志严寒的冬至也十分重视,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并将它作为一个重大节日来庆祝。它对古人的行卧起居和思想观念上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吃喝上,丰富的饮食习俗至今为人所享,民间仍流传的“冬至饺子,夏至面”、“冬至馄饨,夏至面”、“冬至萝卜,夏至姜”、“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冬至不吃肉,冻掉脚趾头”等谚语,可为见证。我国冬至食品因地而异,习俗多样,如北方吃饺子、喝羊汤、吃红豆粥、吃狗肉等,南方吃米团、汤圆、长线面等,其中饺子最为流行,北方犹然。
冬至吃饺子,其原因何在,民间流传不少的故事,以“张仲景治病救人”一说影响最为广远。东汉南阳人张仲景,因精通医术,有“医圣”之称。某年腊月,他回老家时,途中看到穷苦百姓在寒风大雪中不辞劳作,很多人耳朵冻烂生疮,无法治疗,强烈的救世救民情怀促使他决心为这些人解除病痛。于是,张仲景带领弟子们在南阳东关一带搭棚起灶,熬制一种叫做“去寒娇耳汤”的药汤,并把煮过的羊肉和药材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模样的面食即“娇耳”(又称“矫耳”或“胶耳”),放回汤中煮熟。在冬至那天,他发放给当地的乡亲,人们吃下去,浑身暖和,不仅治好了耳朵,还增强了体力。后来每到冬至,人们就模仿张仲景煮食“娇耳”,渐积所至,冬至吃饺子的习俗相沿至今。“娇耳”又有了“饺子”、“扁食”、“水饺子”、“水点心”等各种名称。
和冬至一样,夏至是我国古代一个重要的节日。不同的是:在古人看来,夏至除了太阳走到最北、白天时间最长之外,还是一个阳气盛极而衰,阴气开始生发的节气,所谓“阴阳争死生分”之时。从物候上来看,喜阳的生物将逐渐死去,而喜阴的生物开始滋生;气候上,夏至以后气温继续升高,大约再过二三十天就会迎来一年中最热的天气。在暑热的包围中,人的体质虚弱,如不慎极易染上各种疾病。这样,如何顺应时节的变化度过酷暑成为夏至的显明主题。古人通过各种途径来消暑度夏,如举行聚会、走亲访友、赠送礼品、放假休息等,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方式就是丰富的节日饮食,如夏至面。
夏至吃面,究其原因,有不少说法。如有人认为,夏至时,中原夏收刚刚完毕,新麦上市,于是古人夏至吃面尝新,庆祝丰收。另有顺应阴阳之气或祈求健康平安等说法。但就人们的生存和发展之需而言,顺应节气、预防疾病,以便安然度过酷暑是夏至饮食等各种活动的根本原因。从气候和营养学上来说,夏至前后,气候炎热,潮闷多雨,人们常常食欲不振,素有“苦夏”之扰。在饮食上,夏季宜多食助消化类的杂粮,尤以清淡为好。依此而言,面条是最好的应时食品,热面可发汗去湿,凉面有降温祛火之效;且面条制作简单易行,食用方便,其中所加各种蔬菜等营养成分能被人体很好地吸收。另外,夏至前后正好新麦收仓,吃面尝新成为可能。因此“夏至吃面”的习俗从古至今,流行不衰。
总之,“冬至饺子,夏至面”的饮食习俗,是古人顺应自然环境条件变化的结果,符合冬夏季节时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有益于健康与养生,这也是它们传承久远和值得提倡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