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中古简史

9~17世纪,在乍得地区先后出现了加奈姆-博尔努(Kanem-Bornou)、瓦达伊(Ouaddaï)、巴吉尔米(Baguirmi)等比较强大的王国。各地区(主要在南方)还有一些小王国,如蒙当人在雷勒湖畔、图布里人在现在喀麦隆边境附近地区建立的小王国。它们同样经历了伊斯兰化的过程,向强大的王国进贡,但也保持着一定的独立。

本节将重点介绍加奈姆-博尔努、瓦达伊、巴吉尔米这三个最为强大的王国。

一 加奈姆-博尔努王国

8世纪,乍得北方的铁达人(Teda)建立了加奈姆王国,最早建都于乍得湖西北面的恩吉米(Ndjimi)。11世纪时,卡努里人乌梅(Oumé)就任国王时,改变了原来的信仰,信奉伊斯兰教,引入了伊斯兰法律,并派学生赴开罗学习伊斯兰教义。国王重用文人,不断树立王族威望。当时,伊斯兰教在乍得地区的传播促进了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为加奈姆国家向四周扩张和兼并提供了有利条件。

杜纳马一世(Dounama 1er, 1097~1150年)时期,国王沿袭乌梅的政策。这一时期,他的政权受到了铁达人、萨奥人和布拉拉人的质疑。加奈姆的势力很快伸展到乍得北部的提贝斯提高原,西到乍得湖以西的博尔努,北伸至比耳马(今尼日尔共和国境内),并且一度将北边利比亚的费赞和西面豪萨人的卡诺王国(今尼日利亚北部地区)划归自己的版图。

加奈姆王国鼎盛于杜纳马·狄巴拉米(Dounama Dibalami, 1220~1259年)时期,版图扩张到了费赞和尼罗河流域,与北非伯伯尔部落首领们保持着联系。杜纳马·狄巴拉米两次到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朝圣,在第二次朝圣途中去世。在他的统治下,王国内战频仍。他去世后,加奈姆王国迅速陷入分裂和混战。到14世纪末,加奈姆国王被迫放弃加奈姆,迁往乍得湖以西的博尔努地区,于1395年建立了博尔努王国。

从15世纪后期开始,博尔努的历任国王逐步收复故都恩吉米等失地,力图实现加奈姆的复兴。1571年,伊特利斯·阿拉奥马(Idriss Alaoma)上台执政,建立了加奈姆-博尔努王国,这是博尔努历史上的全盛时期。阿拉奥马曾向突尼斯派遣使节,通过沙漠商队购置了大批火枪,创建了一个火枪队,聘请土耳其教官训练这支军队。他对萨奥人、布拉拉人和图阿雷格人等沙漠民族发动战争并获胜,并努力保持帝国的和平和统一。阿拉奥马还是一位精明的外交家,他与阿拉伯国家和奥斯曼帝国发展了往来关系。他在王国内部推动了伊斯兰化的深入,兴建清真寺,使宗教成为统治的重要工具,还效仿奥斯曼帝国,发展中央集权。

1596年,阿拉奥马在一次战役中身亡。在此后近300年中,加奈姆-博尔努王国通过贸易,尤其是奴隶贸易,竭力保持着自己的繁荣,直到1900年法国殖民者入侵。这一时期也是以乍得为中心的中非地区南北方和东西方之间人员交流、贸易往来非常频繁的一个时期。

加奈姆-博尔努王国不断完善和巩固政治和社会结构,逐步建立起封建统治和严格的特权制度。阿拉伯旅行家伊本·巴图塔(Ibn Battuta)曾写道:“博尔努的王子从来不出现在公众面前,跟人说话时也隔着帘子。”加奈姆-博尔努王国的国王是世袭的,是国家最高首领。在国王以下,有一个由宫廷大臣、掌握地方统治权的高级官员和伊斯兰教教长组成的国事会议掌握国家大权。全国划分为若干省,由国事会议派出的高级官员直接统治,高级官员以下是部落酋长和村长。一般各地高级官员都指挥着一支地方军队作为他们的统治工具。

国家向百姓征收人头税维持开支,人头税由部落酋长和村长负责征收,然后层层上交给国家。王国的收入还来自被征服的各部落的进贡、对粮食和牲畜所征收的赋税等。国王掌管全国土地,他将土地分予部落酋长和村长,部落首领们将土地再分配给村民,并向他们征收捐税和劳役。牲畜归私人所有,牲口的出租和交换已是普遍现象。社会的基层组织是大家族。全家族最年长者统称“卡加”,一般由20人组成,“卡加”掌管全家族大事。

当时社会已经出现行业的分化和等级区别,如出现了专门从事纺纱、织布和制造染料的工匠。在卡努里人中,有专门从事赤陶工艺、接生等不同职业的人,他们为一般居民所歧视,并且不与普通居民住在一起,而是住在村庄外的帐篷里。

二 瓦达伊王国

15世纪,冬儒尔人(Toundjours)在瓦达伊地区确立了统治。但是瓦达伊王国真正兴起是17世纪初加奈姆-博尔努王国有所衰弱的时期。当时的加奈姆-博尔努王国被迫将西北部的一些边疆区域让予图阿雷格人。和巴吉尔米王国一样,瓦达伊王国趁加奈姆-博尔努王国衰微,在东部地区建立起独立的统治政权。

科尔多瓦的阿拉伯人(属迪阿利延部族)阿布德·凯里姆(Abdal-Karim)在巴吉尔米接受了一个珀尔苦行僧有关伊斯兰教方面的教育。之后,他回到瓦达伊,使几个原本信奉其他宗教的部族改信伊斯兰教,并借助于这些部族推翻了冬儒尔人的统治。阿布德·凯里姆成为瓦达伊王国的苏丹,建都乌阿腊(Ouara)。奴隶贸易是瓦达伊王国的经济支柱。

瓦达伊国王为建立自己的霸权,还发动了对巴吉尔米和加奈姆-博尔努王国的长期战争。1848年,瓦达伊在库塞利(Kousséri)击败了加奈姆-博尔努。19世纪末,它再次发动了对巴吉尔米的战争,占领了其首都马塞尼亚。与加奈姆-博尔努王国一样,瓦达伊王国也一直存在到欧洲殖民者入侵乍得。

瓦达伊王国和巴吉尔米王国的国家组织和社会结构,大体与加奈姆-博尔努王国相同。在这些王国中央政权的周围,有若干藩属国。这类小国可以保持自己的政权组织,但必须按照中央政权的规定纳贡。

三 巴吉尔米王国

瓦达伊王国于公元17世纪兴起于加奈姆-博尔努王国的东部,而巴吉尔米王国则于16世纪兴起于加奈姆-博尔努王国南部。三国之间持续不断争战,直至殖民时代。

巴吉尔米王国历史有记载的第一位国王是比尔尼·姆贝斯(Birni Mbesse)。他的继任者达拉·比尔尼(Dala Birni)于1522年定都马塞尼亚(位于今乍得首都恩贾梅纳东南150千米)。17世纪中期,日益强大的巴吉尔米王国打败了加奈姆-博尔努、瓦达伊和达尔富尔王国(今苏丹共和国西部),疆土一直延伸到乍得北部的博尔库(Borkou),但不久即被瓦达伊和加奈姆-博尔努的联合进攻打败。18世纪,作为加奈姆-博尔努王国附庸国的巴吉尔米相对稳定,经济也比较繁荣。但自19世纪初起,瓦达伊王国的扩张严重威胁了巴吉尔米,巴吉尔米处于加奈姆-博尔努和瓦达伊两大王国的双重占领之下,每年要同时向两国进贡,国势日衰。1894年,其首都马塞尼亚遭焚烧。1897年,巴吉尔米与法国殖民者签订了保护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