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亚国家年鉴(2018)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俄罗斯

一 欧亚经济联盟(EAEU)的新发展

欧亚经济联盟(EAEU)由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三国于2014年通过《欧亚经济联盟条约》的签署得到确立,并在2015年1月1日正式启动。依据条约,三国将在2025年前实现商品、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并希望能最终建立起类似欧盟的经济联盟,形成统一市场。随着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的加入,目前EAEU成员已扩大为5国。

(一)新加坡计划2017年底与欧亚经济联盟签署自贸协定

2017年1月,新加坡外交部第二常务秘书(副部长级)艾伯特·蔡(Albert Chua)会见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康斯坦丁·科萨切夫时表示,2018年是俄罗斯与新加坡建交50周年,新加坡希望在2018年前与欧亚经济联盟签署自由贸易协定。2017年2月19日,欧亚经济委员会执委会主席萨尔基相在与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会晤时讨论了扩大经济合作以及签署自贸区协定等问题。萨尔基相称,欧亚经济联盟国家支持与新加坡启动自贸区谈判,这将大大增加相互贸易规模和扩大投资。李显龙称,新加坡做好了与欧亚经济联盟开展建设性对话的准备,并期望于2017年底签署自贸区协定。

(二)欧亚经济联盟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在比什凯克召开

2017年3月7日,欧亚经济联盟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召开。其间,听取并讨论了2017年联盟主要工作安排,研究并审议数字化议程、机器制造、双边贸易情况、非金融行业和服务业评估等文件内容。会议提议,联盟各成员国政府要致力于为联盟内部商业发展创造条件,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加快推进一体化进程。

2017年,欧亚经济联盟面临的主要任务包括:签署联盟各成员国劳动人员及其家庭养老保障协议;通过构建数字空间战略;实施工业合作项目和倡议;推进联盟服务市场自由化等。欧亚经济委员会的工作则主要围绕提升商业竞争力和技术优势、优化投资环境开展,继续推进数字经济,致力于发展一体化实施前景较好的行业,不断削减贸易壁垒,为联盟内部产品出口第三国创造条件。

在数字化议程方面,2025年前成立欧亚经济联盟数字化议程主要实施领域筹备工作组;各成员国要尽快提交数字化议程拟优先发展领域和具体实施项目方案。

在一体化建设方面,会议审议了有关材料,旨在确定一批一体化实施前景较好的经济行业。其中,根据出口替代潜能、双边贸易和出口第三国增长、价值链形成、经济倍增成效等标准,列出了约300种商品和服务,可作为一体化先行推进项目;同时,列出了倍增效能较高的行业,包括机器制造、冶金、化工和石化、交通、通信。另外,将“未来技术”单独作为一类列出,包含拟重点发展的100多种技术,如信息技术、新材料研制、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医疗卫生领域创新技术、节能技术等。

在双边贸易方面,会议审议了各成员国间双边贸易情况报告。报告指出,2016年经济开始复苏,双边贸易总量增长,双边贸易结构、价值指标走势得到改善,双边贸易占外贸流通的份额有所提高,但对第三国商品出口量同比下降。

在机器制造方面,各成员国应采取共同措施,鼓励向第三国出口拖拉机、收割机、吊装设备及其他技术;建议研究出口风险保险和再保险机制,制订出口财政扶持方案,推动公共技术服务网络建设。

此外,逐步实施出口替代和农业技术配套设施生产扶持计划,促进各成员国开展新技术研发,不断提升商业竞争力。

(三)伊朗和以俄罗斯为首的欧亚经济联盟(EEU)讨论签订自由贸易协定

伊朗通讯和信息技术部长日前表示,欧亚经济联盟或与伊朗签署自贸协定。俄能源部长诺瓦克也表示,目前在德黑兰正在进行相关谈判。希望在伊朗总统鲁哈尼访俄之前,相关文件能够准备完毕。据悉,2017年3月初,欧亚经济联盟与伊朗临时性自贸协定的准备工作业已启动。2017年4月,欧亚经济委员会主席萨尔基相宣布,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首脑将责成制定对伊朗贸易中需要降低关税的产品清单。他指出,联盟与伊朗的合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投资保护和经贸合作谈判(伊朗不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方,联盟与伊方为此进行了单独谈判),第二是关税问题磋商,第三是联盟成员国与伊朗贸易使用较低关税税率的产品清单。萨尔基相还指出,在当日召开的欧亚经济联盟峰会上将磋商10个问题,首当其冲的是欧亚经济联盟发展对外关系发展的主要方向问题,主要包括联盟与独联体的合作,联盟与丝绸之路合作的谈判,联盟与伊朗的合作。

(四)欧亚经济联盟与印度正式开启了自贸区谈判

2017年6月5日欧亚经济委员会称,欧亚经济联盟与印度已经正式开启了自贸区谈判。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期间,双方签署了开启自贸区谈判的声明。谈判将涉及很多领域,其中包括海关管理、知识产权保护、减少双边贸易中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欧亚经济委员会希望自贸协定生效后,能取消双边贸易关税,促进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的农产品向印度出口,这将涉及谷类作物、植物油、蔬菜和包括矿泉水在内的饮料。同时,也有利于成员国工业领域产品的走出去,促进机械设备、交通工具、涡轮喷气发动机、钢制品、木材、化学制品、橡胶和塑胶等产品的出口。

(五)俄罗斯联邦委员会颁布《欧亚经济联盟海关法典》

2017年11月8日俄罗斯联邦委员会颁布了《欧亚经济联盟海关法典》,该法典将于2018年1月1日正式生效,原《关税同盟海关法典》将废止。

新法典实施的目的在于保障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实施统一法律法规,简化通关程序。较之现行联盟框架内有关协议,其自由化程度更高,具体包括优化通关程序,实施电子报关和自动化、采用“单一窗口”制、“经认证经营者”(AEO)及个人邮政包裹免税额度逐步降低等内容。

1.实现海关报关全程电子化,提高通关效率

根据新法典,货物从入境到海关放行进入流通环节的全程将实行电子化,采用“单一窗口”制,在统一的信息系统中录入所有的进口申报文件,海关将调整风险管理系统来监控进口申报货值的异常情况。如果进口申报时没有触发风险管理系统,则不需要提供证明文件,系统将会自动放行货物。

2.给予“经认证经营者”相应的通关优惠便利措施

另外一个新变化是提高“经认证经营者”(AEO)的地位。AEO制度是世界海关组织倡导的通过海关对守法程度、信用状况和安全水平较高的企业进行认证,并给予企业通关便利的一项制度。该类企业享受以下特权:先放行后报关,预报关,甚至货物在仓库即可完成全套的报关手续。经认证经营者作为经海关认证的诚信企业有责任做到交易的透明化合法化,而不能利用政策违规操作。

3.逐步降低个人邮政包裹免税额度

新法典还涉及从国外网购的居民。根据新法典欧亚经济委员会将对邮政包裹免税额设定上限,新法典生效一年后免税额开始逐步降低。

新法典单一窗口通关制度的执行,一方面在加速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一体化进程,提高通关便携性和高效性的同时,也将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干预机制,欧亚经济联盟国的海关,尤其是俄罗斯海关,在新政出台之后压低进口通关申报货值的行为势必在海关风险预警系统监控之下,海关最低限价的上调也成为大概率事件。

二 俄罗斯联邦数字经济规划

(一)《2025年前俄罗斯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草案完成

2017年6月20日,俄罗斯通信与大众传媒部完成了《2025年前俄罗斯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草案。规划草案中提到了建设十大数字平台、吸引外国专家、并购外国公司、派遣俄罗斯人到国外学习以及支持集体研发开放源代码软件等多项措施。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俄罗斯需组建数字经济委员会

在体制机制建设方面,《2025年前俄罗斯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草案提出,俄罗斯需在2017年组建数字经济委员会,并在此框架下成立由政府机构、高校、科研机构和公司共同参与的项目办公室。数字经济委员会负责制定和批准数字经济领域科技综合项目的实施以及构建项目实施的协调机制。2017年内,俄罗斯将形成数字经济领域研发成果遴选标准,从2018年开始实施常态化监管,同时,还将对“国家技术倡议”计划中具有广泛市场前景的先进数字技术实施竞争方式的遴选。

在法律建设方面,考虑到涉及引入数字经济的项目,计划对制定、监管和终止科技综合项目及其完整创新周期相关的法律进行修改。同时,还将确立数字经济研究平台的标准构架,实现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法律和技术基础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中标准体系的协调统一。

2.构建十大数字平台

2018年,俄罗斯将构建不少于十个数字经济研究与发展平台,并通过相关法律来确立平台建设参与方之间的相互关系。2025年前,实现十大数字经济平台的成熟运行,包括平台建设参与者数量的稳定增长、接入平台成本的降低等。平台建设参与者数量不少于50个,项目数量不少于100个,国家财政拨款金额不少于1亿卢布。常设专家平台,在数字平台建设和运营的各个阶段吸引专业人才,在一个领先大学或科研机构基础上,成立数字技术平台网络前瞻中心。建设互联平台来汇聚来自所有相关方面的创新理念,建立数字平台“开放实验室”,开展“交叉”技术方面的研究。

对构建数字资源和数字资产方面的创新型企业,以及大学、科研机构和试点模式的发展研究院实施定向支持。2020年前,将在三个数字试点平台吸引不少于30家领先的俄罗斯和外国机构(资本不低于1亿美元)作为技术转让中心的合作伙伴。

3.数字经济技术园区和产业集群

从2017年开始对从事“交叉”技术研发和有能力在全国和全球技术市场中成为行业领先者的企业进行年度遴选。2019年将制定促进交叉技术研发成果出口的相关机制。

2018—2019年,基于数字经济的需求,对技术园区和联合了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中药企业的产业集群体制进行改革。2025年前,将在数字平台领域启动(或者重新启动)不少于10个产业集群和不少于15个技术园区。

2018年,计划对数字设备、独特科技设施共享机制和潜在评估机制进行优化,支持ICT领域公司的积极参与。2025年前,计划建成15个用于数字平台框架下“交叉”技术应用的“试验区”和供高校、科研机构和公司的研究人员使用50个“市场区”(market place)。

4.并购外国公司和派遣俄罗斯人国外学习

为缩减教育与科技之间的“差距”,从2018年开始,对数字经济“交叉”技术研发领域的人员需求实施年度监测。2025年前,成立不少于5个基于领先大学和科研机构基础上的“交叉”技术领域研究生院校。

在科研机构、大学与数字经济领域企业之间引入支持工作人员双向交流机制,对促进俄罗斯数字平台发展的优秀人才海外培训机制进行优化。

对国家和私人基金用于数字经济基础和应用研发的资金支持体制进行法律法规方面的修订。用于支持科学、技术和创新活动的基金项目主要包括保障解决数字经济领域个别研究任务的工具、寻找合作伙伴、对研发成果向应用阶段转化进行资金支持,无障碍使用基础设施等内容。

从2018年开始实施外国科研团体的邀请工作和对外国数字经济研发及本地化生产公司的并购工作。2025年前,计划至少有10家俄罗斯公司将参与数字经济基础和应用研发的大型国际项目,并在数字经济领域培育出至少20个全球范围内大型公司研发中心。

5.支持知识产权的措施

该项草案确立了在知识产权对象生命周期各个阶段(交存、国家审计、登记和权力转让)以数字形式提供一整套知识产权服务。2020年,在开源软基础上建立创建记录知识产权信息起源、变更和终止的基础设施,促进对创新工业应用产品知识产权鉴定体制的形成。

对以数字形式提供科技产品技术设计文档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调整,2019年,将实施数字经济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分布式注册表试点技术。同时,组建咨询中心网络,为中小创新企业在知识产权、与监管和税务机构交互、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和产品出口等方面提供服务。

6.集体研发开放源代码软件

草案文件中还提到了为集体研发开放源代码软件创建基础设施的必要性。为保障数字经济相关技术发展,2018年将成立集体研发软件系统运营商。2019年将制定数字经济信息,以确保软件产品的整合,形成数字经济软件技术资格测试体系。

预计在实施上述措施后,2025年,俄罗斯申请技术专利数量将达到2640个,其中,电信技术和设备为520个,数字通信技术和设备380个,计算机技术1450个,信息管理技术290个。国内用于ICT研发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将达到4.3%。

(二)俄罗斯联邦政府正式批准《俄罗斯联邦数字经济规划》

2017年8月,俄罗斯成立隶属政府信息技术运用委员会(由总理梅德韦杰夫负责)的数字经济分委员会,负责数字经济规划的落实。该规划包括正文和路线图两部分内容。规划提出了加速俄罗斯经济数字化转型的规划,一是对传统产业进行必要的转型升级,二是发展必要的智能化基础设施。在具体的内容上,规划明确了以下问题。

1.俄罗斯在全球数字市场中的地位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提议,“2016年全球信息技术报告”中对各国数字经济就绪程度的评估采用了国际网络就绪指数评估新版本,改进了的指数衡量了各国经济如何利用数字经济提高竞争力和福利,评估了影响数字经济发展的因素。

根据这项研究,俄罗斯在数字经济就绪指数中排全球第42位,与排在前十位的国家,即新加坡、芬兰、瑞典、挪威、美国、荷兰、瑞士、英国、卢森堡和日本还有很大的差距。在数字技术应用带动经济和创新发展方面,俄罗斯排在第38位,也与芬兰、瑞典、瑞士、以色列、新加坡、荷兰、美国、挪威、卢森堡和德国存在较大差距。

与全球数字经济发展领先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的原因主要与俄罗斯数字经济法律基础薄弱、缺少营商和创新环境以及商业机构数字技术应用水平较低有关。

世界经济论坛关于2016—2017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还强调了与发展基础设施、技能和有效市场相关的创新投资领域的特殊重要性。俄罗斯在这一方面排全球第43位,严重落后于世界许多高竞争力的经济体,包括瑞士、新加坡、美国、荷兰、德国、瑞典、英国、日本、中国香港和芬兰。低水平的创新和不发达的商业以及不发达的国家和私人机构、金融市场是俄罗斯在全球数字市场中竞争力低下的重要原因。

欧盟委员会在2016年发布的“国际数字经济和社会指数”(I-DESI指数)可以分析俄罗斯与欧盟和非欧盟国家在发展数字经济方面的差异。基于欧盟国家制定的数字经济和社会指标既对欧盟内单独国家进行了评估,也对欧盟整体与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冰岛、以色列、日本、韩国、墨西哥、新西兰、挪威、俄罗斯、瑞士、土耳其、美国进行了对比评估。I-DESI指数使用来自各种公认的国际来源数据,如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联合数据组织、国际电信联盟等。

I-DESI指数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通信、人力资本、互联网应用、数字技术在商业中的应用、为公民提供数字技术等。根据该项研究,俄罗斯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落后于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但领先于中国、土耳其、巴西和墨西哥。在固定宽带普及性方面,2016年,俄罗斯和美国领先于欧盟和其他国家。在人力资本方面,俄罗斯高于欧盟平均水平以及土耳其、墨西哥和巴西,但大幅度落后于日本、韩国、瑞典、芬兰、英国和其他欧盟主要国家。在互联网使用频率方面(平均每天和定期),俄罗斯的排名与欧盟、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相比并不是很高,但领先于中国、巴西和墨西哥。在企业数字技术应用方面,俄罗斯远远落后于欧盟和其他国家,小幅高于土耳其、中国和墨西哥。

2.规划中数字经济发展方向

为了管理数字经济发展,本规划在以下五个数字经济发展基本方向框架内确定了2024年前的目标和任务。

基本方向包括规范性管理、人才和教育、培育研发能力和技术储备、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安全。

规范性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打造新的监管环境,为开发和发展现代技术、实施与现代技术相关的经济活动提供有利的法律制度。在这一方向上的措施包括:

——针对数字经济监管领域的变革和能力(知识)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

——取消主要的法律限制,建立单独的法律机制以解决建设数字经济中的首要任务;

——形成与数字经济发展相关的综合性立法协调关系;

——采取措施开展与现代技术利用、数据收集和应用相关的经济活动;

——在欧亚经济联盟范围内制定数字经济发展政策,制定协调统一的法律监管方式,以促进数字经济在欧亚经济联盟空间的发展;

——为发展数字经济监管能力建立方法论基础。

大多数在数字经济基础和应用框架下实施所设定目标的政策措施都需要法律法规,有鉴于此,在制订和实施优先的、中期的和综合的完善数字经济法律监管的方案时,有必要充分考虑法律监管以外的其他基础和应用方向,每一个方向都要与保障完善数字经济法律监管密切互动。

人才和教育方向的主要目的包括:

——为培养数字经济人才创造关键条件,改善教育制度,使其为数字经济提供合格人才;

——建立以数字经济需求为基础的劳动力市场;

——建立动员体制以掌握必要的能力,动员人才参与数字经济发展。

培育研发能力和技术储备方向的主要目的是建立针对数字经济领域搜索和应用研究(数字平台基础设施研究)的支持体系,确保每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融合性数字技术的独立性,确保国家安全,这一方向的主要措施包括:

——为发展数字经济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建立制度环境;

——建立数字经济领域技术储备;

——培养数字经济的擅长领域。

信息基础设施方向的主要目的是:

——发展通信网络,在考虑数字技术本身要求的同时确保国家、商业、公民在收集和传输数据方面的经济需求;

——发展俄罗斯数据中心体系,确保向国家、商业和公民提供普遍的、稳定的、安全的和高效的、有条件的数据存储和处理服务,并允许数据存储和处理服务的出口;

——应用数字平台的数据以保证国家、商业和公民的需求;

——建立高效的数据收集、处理和存储体系,确保向国家、商业和公民提供最新的可靠的关于空间物体的数据。

当前,俄罗斯数字经济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威胁,主要包括:

——在数字世界确保人权问题,包括认证(与数字图像相关)、用户数据存储,还有确保公民对数字环境的信任问题;

——对个人、商业和国家的威胁,这一威胁与构建复杂分层的信息通信系统、广泛使用虚拟化、远程(云)数据存储的发展趋势有关,还有通信技术和终端设备的种类繁多问题;

——外部信息技术对信息基础设施的影响力在扩大,还包括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影响力;

——计算机犯罪,包括国际犯罪在不断增长;

——在信息技术竞争力方面落后于国外领先国家;

——社会经济发展中对外国出口政策的依赖问题;

——开发前瞻性信息技术的科研效率不足,国产研发产品应用水平低,信息安全领域人才水平不高。

信息安全方向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保障个人、社会和国家免受国内外信息威胁,并在此情况下,确保个人和公民宪法权利和自由,确保俄罗斯联邦公民相应的生活质量和水平,确保在数字经济条件下俄罗斯联邦的主权和稳定社会经济发展,为此,其发展方向主要包括:

——确保俄罗斯联邦各层级信息空间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统一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确保对数字经济中个人、商业和国家的利益提供组织和法律保护;

——为俄罗斯在信息安全服务和技术出口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创造条件,并在与信息安全相关问题的国际文件中充分考虑国家利益。

本规划基于信息安全基本原则而制定的措施包括:

——使用俄罗斯技术确保信息在传输和处理过程中的完整性、保密性、可认证和普适性;

——优先使用国产软件和设备;

——应用俄罗斯加密标准的信息保护技术。

3.管理数字经济发展

管理数字经济发展离不开对数字经济发展所有相关方的利益的协调及对组织、劳动、国家和企业的财力资源的整合。

考虑到俄罗斯联邦数字经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管理制度应:

——涵盖数字经济发展所有相关方的代表(政府机构、商业、公民社会和科学教育界);

——确保管理活动的透明性和责任感;

——实施项目组织管理方式;

——包括三个管理层级,即战略层、操作层和战术层。

管理制度的战略层面确定数字经济发展方向、战略目标和计划以及成果报告。

战略层面的工作机构应考虑数字经济和数字技术的前景和预测,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监测和监管,规划和管理制度的变更。

管理制度的操作层面确保本规划在综合层面上的管理职能的执行,具体包括:

——与专业机构共同制定未来发展前景和模式;

——审议和批准本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引入变更的提议;

——根据本规划目标、任务和措施对战略计划文件进行分析和修改;

——在本规划实施过程中,形成计划、协调、监管和汇报方面的方法论,并在综合执行本规划中提供方法论方面的支持;

——协调联邦执行机构与联邦主体、地方自治机构的活动以及其与商业、公民社会和科教机构就发展数字经济和本规划实施中的问题进行互动;

——保障本规划执行的资源,协调利用各级预算资金和预算外资金发展数字经济的筹资活动;

——管理本规划实施方向中的项目和个别项目;

——制定数字经济领域重点研发方向;

——对数字经济发展和本规划的实施进行监测,对结果进行审查,对执行过程进行监督;

——在不断完善数字经济发展管理制度方面制定和审议相关建议;

——制定数字经济标准和实施规则;

——对论述数字经济专长提出要求并形成论述。

战术层面对以下方向计划的执行和项目的实施进行管理:

——制订和实施政府机构、国家机关、企业和基金机构的数字化转型计划;

——执行本规划项目,实施和扩大试点项目和最佳实践的成果;

——组织数字经济领域的研究和评估;

——制定数字经济教育大纲的法律基础,包括标准、国家要求和示范大纲;

——提出发展数字经济立法协调措施方面的建议;

——为数字经济领域的项目和倡议以及筹资提供资源;

——所有相关方(政府、商业、公民社会和科教界)参与数字技术发展、工作组活动、项目评估和数字经济发展计划的管理。

管理制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通过信息加速(信息技术普及、培训新业务模式、管理制度化、协调与其他参与方和其他政策措施)和投资加速(资金支持、创造特殊的法律和税收条件、重新定位发展机制、创建新支持手段)的方式支持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研发和应用数字技术。

对本规划实施监测需要法律和方法论支持,包括:根据本规划目标、任务和指标,国际组织建议和外国经验制定监测指标体系,以及检测工具,包括现代化的联邦统计监督方法,以监测数字基础设施、监测商业、国家和市政管理、教育、卫生的数字化转型,监测人口和家庭数字技术的使用情况,并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类似监测工具保持协调一致。

——修改联邦统计工作计划,就应用新监测工具的程序提出方法性建议。

4.规划量化指标

俄罗斯数字经济规划由以下2024年前量化指标来实现。

在数字经济生态系统方面,包括:

——至少培育10家在全球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领先公司(数字经济生态系统运营者);

——为主要经济行业(数字医疗、数字教育和智慧城市)培育至少10个行业(产业)数字平台;

——培育至少500家中小企业开发数字技术、平台和提供数字服务。

在人才和教育方面,包括:

——信息通信技术领域高等教育毕业生数量达到每年12万人;

——掌握中级信息技术的中高职业教育毕业生达到每年80万人;

——掌握数字技术的人口百分比达到40%。

在研究能力和技术储备方面,包括:

——数字经济领域项目实施数量(规模不少于1亿卢布)——30个;

——参与以数字经济领域国际科技合作为优先方向的大型项目(规模300万美元)实施的俄罗斯机构——10家。

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包括:

——家庭宽带入网(每秒100兆)在家庭总数中的占比达到97%;

——在所有大城市(人口100万以上)覆盖5G及更高移动通信技术。

在信息安全方面,包括:

——应用安全信息互动标准的国家和社会机构比例达到75%;

——通过国外服务器的俄罗斯互联网段的国内网络流量比例为5%。

(三)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将同步实施国家数字经济规划

俄塔斯社2017年11月9日消息,俄罗斯通信与大众传媒部部长尼基福罗夫在日前举行的俄哈(哈萨克斯坦)第14届地方间合作论坛期间透露,俄哈正努力实现两国数字经济规划的同步化,以加强两国企业间合作。俄方表示,俄哈在欧亚经济联盟框架下形成了统一市场,目前主要集中在传统的物质商品的跨境流通,应该在数字经济这个大背景下,推动更多企业达成相关领域合作,俄哈作为好邻居,应共同推动两国数字经济规划的同步化。哈方表示,2017年底将出台“数字哈萨克斯坦”规划,与俄数字经济规划相似。未来两国将积极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数字领域发展差距,大力推动创新,发展人力资源。

三《2025年前发展民航工业产品出口战略》

2017年9月18日,俄罗斯政府正式批准了《2025年前发展民航工业产品出口战略》(以下简称“战略”),战略实施的阶段为2017—2025年,旨在确保俄罗斯民航工业产品出口的可持续增长。

为实现俄罗斯民航工业产品出口的可持续增长,该战略确立了五大发展任务:第一,帮助克服进入新市场壁垒,包括部分技术规范和认证方面的壁垒;第二,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和航空工业组织工作标准;第三,支持推动和加强国产产品在国外市场的品牌知名度;第四,建立国产民航产品的全球售后服务体系;第五,提高航空工业垂直一体化结构中民用产品出口的优先地位。

该战略对俄罗斯航空工业进行了界定,俄罗斯航空工业是指俄罗斯实施航空技术研发、生产、实验、现代化、维修和利用的组织单位的总和。该战略为促进民航工业产品出口制定了以下三个原则:第一,促进航空产品出口的支持措施旨在发展整体产业的出口能力,并不局限于仅支持飞机制造领域产品;第二,支持航空产品出口的措施不仅适用于航空垂直一体化结构,也适用于垂直一体化结构以外的生产者,包括私人公司;第三,支持航空产品出口的措施用于出口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优先支持销售和售后服务。

从最终产品生产能力上看,俄罗斯目前是全球第三大航空制造业大国。2016年,俄罗斯国产航空工业产品销售额达到了1.15万亿卢布(约为172亿美元),其中,民用航空产品约占17%(约为29亿美元)。民航工业主要产品包括飞机制造(22%)、航空发动机(24%)、直升机制造(12%)和航空仪表及附属产品(6%)。在2016年交付的136架飞机中只有28架为民用航空飞机,169架交付的直升机中只有22架为民用直升机。俄罗斯民用航空业在全球市场中并不具备代表性,以货币方式来计算的俄罗斯民用航空产业在全球中的份额约占1%。2016年,俄罗斯民航工业产品出口额约为4.7亿美元。

制约俄罗斯民用航空工业产品出口的因素主要来自产业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从产业内部来看,俄罗斯民用航空工业缺乏开拓国外市场的能力(销售、民用项目管理、全球供应链管理、售后服务),大部分执行的合同订单都是由国家航空公司或是国有航空公司以及国有金融机构来完成的,航空公司之间的协作仅限于本地制造商与零配件提供商;生产模式老旧,缺乏发达的供应商系统,造成生产者运营效率低下;民用航空产品缺少技术竞争力。目前,俄罗斯飞机制造业只有一款出口产品,即苏-超级喷气100,正在试验阶段的MS-21飞机量产计划为2020年,还没有出口到国外市场的国产远程长途飞机产品。设计和生产领域技术落后是导致国产飞机在国外市场缺乏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产业外部的因素主要包括:俄罗斯针对出口导向产品的交易和研发成本较高。截至2016年6月,俄罗斯央行关键利率为9%,而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的关键利率不超过1%;部分俄罗斯航空企业在获得欧洲和美国标准认证方面受到限制;目前,俄罗斯大部分航空企业都符合俄罗斯军品生产标准(ГОСТ РВ0015-002-2012),其中,它们中的大多数企业都获得了ГОСТ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但是,国外航空领域基本的行业标准为AS/EN 9100,因此,俄罗斯的企业必须经过采购者对所生产产品的多次质量审核;缺乏发达的售后服务系统,由于量产额度较低,俄罗斯国内厂商尚未建立有效的售后服务体系,同时缺少民用产品的品牌认可度;另外,在俄罗斯航空垂直一体化结构中,民用领域缺少优先发展权。航空垂直一体化结构主要侧重于执行国家国防采购,以及执行国家对民用航空产品的采购和执行军事技术合作合同,对于支持民用产品出口的人员、生产和财力资源均还不够。

该战略考虑到俄罗斯与国外对航空技术认证的不同是阻碍俄罗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主要原因,因此,制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支持措施:协调俄罗斯与外国对产品的认证要求、对航空技术研发者和生产者的认证要求,以及对认证机构的标准;与潜在购买国签署关于认可俄罗斯航空权威机构颁发的认证体系的政府间协议;积极参与在航空监管、认证、生态、组建可替换性、网络安全等领域的新标准的制定,特别包括积极参与美国航空航天工业协会国际协调理事会框架下关于竞争力产品进入全球市场的活动。

该战略对2025年前的实施目标分别制订了高中低方案。在中方案中,该战略的目标为2017年俄罗斯航空工业产品出口达到4.25亿美元,2025年达到34.63亿美元。从国家支持的力度上看,2017—2019年政府对航空工业的支持资金将分别为5.731亿卢布、7.873亿卢布、4.07亿卢布,在2020—2025年的支持资金将达到24亿卢布。

四2030年前俄联邦经济安全战略

当地时间2017年5月1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命令,批准《2030年前俄联邦经济安全战略》。该战略认为,外界对俄限制和国际能源形势变化是俄经济主要威胁。

普京当天批准的该份战略主要指出了当前俄经济中的风险和挑战,以及国家在保障经济安全方面的任务和政策。

该份战略指出,俄罗斯经济安全的主要挑战在于外部对俄关键经济部门实施歧视性措施、限制俄接触外国金融资源和技术等。

该战略称,全球商品和金融市场行情波动性增强、全球能源需求结构发生变化、依赖原料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完结和燃料资源枯竭也是俄罗斯经济安全的挑战。

该战略指出,俄罗斯区域发展不平衡影响了俄罗斯经济发展。未来俄将优先发展东西伯利亚、远东、北高加索、克里米亚和加里宁格勒州等区域,以期形成统一的经济空间。

该战略提出,为了应对挑战,俄将发展调控、预防和战略规划体系,发展国家金融系统,创造条件研究和推广新技术,激励创新,完善法律基础等。同时平衡地区发展,完善在遭受制裁的情况下,进行回应的机制。

五 俄罗斯“向东看”战略

随着亚太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政治、经济中心逐步东移,实施“双头鹰”战略的俄罗斯也将目光投向了东方,自2011年起,“向东看”战略成为普京任上最重要的战略构想之一。这不仅成为俄罗斯脱身欧美外交困局的出路,更成为俄振兴经济的重要支点。近几年,俄罗斯一方面坚定不移地加强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积极推动与日本、韩国、越南和印度等其他亚洲国家的互利合作,同时与伊朗、土耳其达成共识,加强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协同,从中都可以看出,俄罗斯“向东看”的步伐正在提速。面对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2017年普京“向东看”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在APEC岘港峰会上,俄罗斯总统普京强调,俄重视21世纪亚太关系。过去五年,亚太经合组织经济体在俄罗斯对外贸易中所占的份额,从23%上升到31%,出口份额从17%上升到24%。这一数字将继续上升。

俄罗斯“向东看”首先是加强与中国的互利合作。目前,中俄互信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中俄交好已经成为两国民众共识。两国不仅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相向而行,也积极对接发展战略。普京指出,要借“中国之风扬俄罗斯经济之帆”。中俄在油气、基建、航空、农业、跨境电商等领域合作全面开花。2017年1—8月贸易额增长30%。如今,两国的合作已进入更高维度——加强本币结算,打破美元垄断,打通欧亚运输走廊,开拓北极航道,这些都成为俄罗斯拓宽外交空间、助力经济再生的希望所在。

此外,俄罗斯与印度、越南交好,积极邀请日韩参与远东开发,通过建立能源管道、交通设施、发展自贸区、出口武器、建设核电站等措施推动与这些亚洲强国的互利合作。

在中东大棋局中,俄罗斯通过介入叙利亚,重构中东政治秩序。俄罗斯与伊朗、土耳其良性互动,并与美国传统盟友沙特改善关系,促成沙特国王萨勒曼2017年10月历史性访俄。在“美退俄进”中获得更多外交优势,重塑世界大国地位。

作为“向东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远东开发”战略也得到了俄罗斯政府的大力推动,俄学术界甚至提出将远东港城符拉迪沃斯托克定位为俄未来的经济中心。为发展远东,普京将符拉迪沃斯托克作为2012年APEC峰会举办地,自2015年起连续三年在此举办规模宏大的东方经济论坛,邀请东亚多国国家元首和经济界巨擘参加。

然而,“向东看”远非一蹴而就。尽管远东地区资源丰富,各国合作意愿强烈,但落后的基础设施、有限的市场规模、东北亚复杂的地缘矛盾和历史羁绊都阻挡了投资方脚步。

在2017年9月初的东方经济论坛上,韩国总统文在寅表示,韩国政府正在推进的新北方政策与俄罗斯的“向东看”政策不谋而合,两国将在天然气、铁路、北极航线等九大领域加强合作。

日本对参与远东发展颇有兴趣,双方正在商讨修建连接俄南萨哈林岛和日本北海道的公路铁路桥。然而,领土争端、安全分歧、日本亲西方的外交政策制约了两国进一步合作。日方希望经济合作能为日俄两国在南千岛群岛问题上寻找到对话窗口,而俄罗斯对此则缺乏兴趣。

对于俄罗斯而言,“向东看”最大的梗阻来源于自身。由于文化和历史的缘由,俄罗斯人对东方文化了解有限,而对欧洲文明更为亲近。即便是生活在亚洲地区的俄罗斯人也是如此。数百年来,俄政治精英一贯奉行“欧洲中心主义”,将远东作为战略后方和安全屏障,因此远东地区发展一直滞后于西部。苏联解体后,远东地区经济更为困难,人才加速外流至俄罗斯欧洲地区和其他国家。在俄罗斯专家看来,摆脱“向西看”的历史思维和惯性,保持战略定力,是“向东看”能否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