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维新解析城市经济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城市经济发展方面的主要观点

刘维新的学术研究是从调查城市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尚未松动。但是,自1978年中央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国外城市经济学发展的信息就逐步传入中国。但中国城市经济如何发展,怎样发展,中国要不要建立城市经济学科等问题,还处在朦胧的状态。这时刘维新跨入学术研究领域,他认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应该是中国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因此选择了城市经济学进行研究。而研究城市经济首先要对城市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认识城市才能进入城市研究的领域。于是他会同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城市经济研究室的几位同志,首先对西安市进行了为期一个半月的调查,以增加对城市发展的感性认识。虽然刘维新在中国科学院时曾到过不少城市,但那时只是作为过客,这次是他第一次对城市全面系统地认识、调查和研究,他后来的不少学术观点都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是以实际状况为依托的。在城市研究方面,刘维新发表了数百篇论文和研究报告,经过筛选,现把在社会上产生影响较大的主要论文和著作的主要观点,按发表的年份时序摘要如下。

一 要发挥城市经济中心的作用

参见《关于发挥西安市经济中心作用的调查报告》,《财贸经济》1983年第10期。这是刘维新会同其他几位同志在西安调查之后提出的观点。经过实地调查,该调查报告提出城市是聚集人口、经济、人才、科技的地域空间系统,经济是基础,人才是动力。城市没有经济的发展就没有人口的集聚,也就没有人才的培育和科技的创新,更不能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同时揭示了在区域经济中要发挥城市的经济中心作用,才能带动区域协调发展。这种观点后来被采纳。

二 市管县是消除城乡分隔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力

见《略论市管县问题》,《财贸经济》1984年第4期。这篇论文是刘维新从事学术研究以来的第一篇学术论文。1983年东北地区首先实行市管县体制,但是争论比较大。刘维新依据调查的资料和当时争论的焦点,提出“只有实行市管县体制,才能消除城乡分隔,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和商品经济发展”的观点,后来中央在全国推行了市管县体制。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从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形成的整个过程中,市管县体制改革起了基本性的推动作用,做出了历史贡献。

三 计划体制应围绕发挥城市中心作用进行

见《计划经济体制应围绕发挥城市中心作用进行改革》,《计划经济》增刊1984年第1期。该论文提出,中国的体制改革从农村转入城市之后,首先要围绕如何发挥城市经济中心作用进行改革,如给企业放权以打破国家的计划束缚,从发挥城市物资流通的中心作用等方面着手,以搞活市场为核心,改革流通体制,激活企业,才能推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并论证了计划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并提出“改革要围绕发挥城市中心作用进行”的观点,对提高计划体制改革的认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 城市性质确定要以城市发展方向为依据

见《城市性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财贸经济资料》1985年第6期。论文指出,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城市经济的共性是聚集性、高效性和开放性。城市性质的确定要以城市个性、特点为基础,以经济规模和发展方向来确定,不能具有随意性。同时对城市性质进行了理性论证,并指出:自然地理位置、环境、资源等条件是城市定位的初始条件,他们之间的差异影响地域分工,因而也是影响城市性质形成和发展变化的自然基础。合理确定城市性质可以避免城市之间趋同化。当然,城市性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必然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有所变化。这些观点现在看来都是很有价值的。

五 横向经济联系与联合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见《论横向经济联系与联合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作用》,《财贸经济资料》1986年第8期。该论文提出,横向经济联系与联合是打破计划经济束缚的动力,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实践证明,这种观点是正确的。横向经济联系与联合不仅冲破了计划经济体制束缚,打破了条块分割和城乡分隔,也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兴起与发展。现在不仅是跨地区的联系与联合,国际间的联系与联合也已成为现实。

六 城市经济管理必须遵守城市经济特征

见《城市经济管理的特征》,《城市改革理论研究》1986年第6期。该论文在分析和论证了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之后,分析了城市管理的内涵,并提出城市管理的三大特征。①综合性。城市经济管理不同于单独的部门管理,主要体现的是社会经济的综合性管理。城市管理涉及面宽,内容繁杂,更重要的是,城市是国民宏观经济的依托、纽带和桥梁。它需要的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的全面系统管理。②社会性。城市对经济的管理偏重于社会的公共管理,特别是市政经济的管理,为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生产经营和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以及为社会环境的安定和谐创造条件。社会性特征是城市经济管理与部门和企业管理的主要区别。③动态性和灵活性。社会经济活动本身是一个开放性的、多功能的、社会化的大系统。城市是国民经济各系统的汇集点,任何系统的变化、管理方式的改变都会在城市做出灵敏的反应,并影响其他系统,最终引起国民经济的变化。这就要求城市管理体制、管理方法、管理政策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运行机制不间断地运行。这种动态性的管理,不仅需要有灵活的信息反馈,而且要求决策的果断、迅速,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城市经济管理的特征。该论文在当时对计划经济观念的转变、提高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城市管理水平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七 城乡融合是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见《城乡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乡融合研究》1988年第3期。该论文依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提出“中国城市化的最终道路必须实现城乡融合,才能解决城乡分隔和城乡差别”的观点,并指出这是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方向。当时这篇论文并未引起过多社会关注,但二十年后,中央提出以“城乡一体化”作为发展城市方向的决策。“城乡一体化的实质就是实现马克思城乡融合理论的体现”,可见该论文的观点还是很有前瞻性的。

八 综合开发是城市现代化的客观需要

见《综合开发是实现城市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城市经济研究》1992年第6期。中国计划经济时期,土地与房地产开发是随着计划项目的下达由部门和单位自行分散开发的。城市开发缺乏整体的景观规划,使城市发展布局混乱,各项措施不配套,一些房子建起来后,由于水、电、气、通信不通,长期不能使用,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都比较差。改革开放以后,很长时间这种局面都没有改变。在这种背景下,刘维新在这篇论文中提出“综合开发是实现城市现代化的有效途径”的观点,并列举了日本战后建设和天津旧城改造的例子说明“综合开发”的意义和作用,这是从理论上论证“综合开发”较早的一篇论文,对城市建设“综合开发”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现在中国的城市全部实现了“综合开发”模式。

九 应尽快改变城市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见《城市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经济体制改革》1989年第4期。20世纪80年代末期虽然中央已经提出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商品经济与个体经营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政府的管理职能从管理方式、运行机制上基本还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做法。在此背景下,刘维新在此论文中较早提出“政府的经济职能必须进行改变,以适应商品经济尤其是个体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的职能应从具体领导转入宏观指导”的观点。这是较早从理论上论证政府职能转变的文章。此观点当时在社会上引起关注,有些报刊进行了转载,对政府职能的改变起到了推动作用。

十 树立经营城市的新理念,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见《树立经营城市的新理念》,《经济日报》2000年11月2日。经营城市这个词最早由城市经济学会会长汪道涵于1998年9月在中国经济学会一次会议上提出的:“今后城市现代化建设中要走经营城市的道路,以城养城。”但他并没有讲什么是“经营城市”,概念和内涵是什么。之后不少城市进行实践和探索,但社会争议较大。在这种背景下,刘维新对“经营城市”进行了研究,对其概念与内涵进行了概括与论证,并提出“经营城市”就是把市场经济中的经营意识、经营主体、经营方式等多种要素引入城市建设中,全面归集和盘活城市资产,促进城市资产重新配置和优化组合,从而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不断地扩充城市建设的资金来源。经营城市的核心是对构成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载体的自然生成资本(如土地资源)、人力作用资本(如道路、桥梁的基础设施)以及相关的延伸资本(如广场、道路的冠名权)等进行集聚、重组和运营,从中取得收益,在将收益投入到城市建设的新项目中去,走“以城建城”“以城养城”的新路子,经营城市重点是土地资本。经营城市要依靠价值与政策的规范性、城市集聚性、开放性和信息的广泛性,这“四性”的存在是经营城市的前提条件,城市空间资源使“经营城市”成为可能。刘维新的这些观点后来被不少报刊、网站转载,也被一些城市领导广泛采用。由于理解的角度不同,在“经营城市”中也出现一些偏差。

十一 什么样的文化才能提升城市品位

见《什么样的文化才能提升城市经济》,《人民日报·市场报》2001年9月22日。刘维新在文章中指出:就一般意义而言,城市文化是指“人化”,是指人类的实践行为与结果。文化名城中的文化,却指一种价值的概念,是一种对城市优秀文化遗产价值的肯定。如果一座城市,道路没有规划,建筑没有特色,只是堆积了各种火柴盒、豆腐块、麻将牌式的建筑,没有任何值得后人称赞和学习的创造性成果,那么这座城市显然就没有文化。因此,独特的城市风貌,独特的城市建筑风格,就是城市文化的内涵和具体体现。文章还提出城市文化对城市经济的发展有四大作用。一是城市文化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城市文化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不可分离。除专业的文化产业外(歌舞团体),任何文化都与城市经济相关联,如饮食文化、企业文化、酒文化、茶文化、服装文化、旅游文化、建筑文化等。二是城市文化是城市品位提高的基础。城市文化融入经济活动中,可以提升品位,以形成行业特色,增加吸引力,推动消费,增加经济总值。三是城市文化是城市个性与特色形成的条件,如果没有天安门与故宫建筑,没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就没有了北京的历史文化特性,也就没有了城市形象和个性。四是城市文化可提升人的素养。一个很好的自然景观,在有高度文化素养的民族里,景观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护与修缮,使之更加美丽,更增加吸引力。景观是一种潜在的经济发展动力,也是一种无形的生产力。

刘维新提出城市文化对经济推动作用的一些观点是比较早的,社会影响也很大,后来不少网站进行了转载。

十二 城乡一体化的“三位一体”观点(又称“三位一体城镇发展”理论)

这一观点参见《中国昆山的崛起与可持续发展》, 1995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城乡一体化的“三位一体”观点,是指“小城镇开发、乡镇企业的升级改造与自然村庄的合并改造”一起规划进行。在小城镇周边建立工业小区以推动小城市人口的集中发展,将农村的乡镇企业通过升级改造集中在工业小区,统一建设基础设施,如道路、通信、污水处理厂等设施,解决农村的村村冒烟和污染问题;通过自然村庄的合并改造,将到乡镇工作的农业人口转移到小城镇,由“离土不离乡”改变为“离土又离乡”,使农民变为城镇居民,以增加小城镇的集聚效益。同时将合并村庄多余出的土地返回于田,增加耕地面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达到“一举三得”的效果。通过实践证明,这种城乡一体化的“三位一体”的观点是有生命力的。目前这种模式已经被大多数省市采纳,并在实践中运行。但三位一体理论当时就指出:实施城乡一体化的三位一体发展,是必须有经济基础做支撑,在中西部地区暂时还没有条件。现在一些省市不是与小城镇发展、企业升级改造相结合,而是单纯为求得土地资源进行村庄合并,是片面的,有损害农民利益之嫌,应慎重考虑、全面规划。因为《中国昆山的崛起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著作,其影响很大,不仅对推进“城镇化”起了较大作用,也快速推进了中小城市的发展。

十三 城市发展应遵循的原则与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见《论城市发展的原则与正确处理发展中的几个关系》,《城市开发》1991年第8期。该论文提出城市必须遵循三大原则:①经济效益原则,不能为发展而发展;②历史文化原则,城市发展不能破坏历史文化;③地理地质环境原则,城市发展必须与城市地理地质环境相吻合,要以资源条件为支撑,并保护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还提出“城市发展要正确处理城市与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与农村发展、城市与区域协调、城市建设用地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的观点。这些观点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对正确认识城市发展、推动城市健康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十四 旧城改造是城市发展的一种选择

见《对城市改造的大胆探索》,《财贸经济资料》1990年第10期。刘维新在总结天津旧城改造经验的基础上,指出:“城市发展无非两种形式,一是新区开发,二是旧城改造。在我国人地矛盾十分突出背景下,通过旧城改造(尤其对平房的危房改造)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这种观点随着改革的深入、人地矛盾的加剧逐步被城市领导接受,并在各大中城市逐步展开,这是对城市发展的一种推动,目前已被广泛采用。

十五 应重视城市发展中的问题与环境建设

见《论城市发展中的问题与环境建设》,《城市经济》1997年第2期。文章指出:“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如水污染、空气污染了,人类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因此,城市发展必须与环境建设相协调,才是真正的发展,破坏环境的发展是不可取的。”文章深入地分析和论证了城市发展与环境建设的关系,对人们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十六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点是什么

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点及应注意的问题》,《城市》1999年第2期。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不少城市的领导不顾城市的资源经济状况,热衷于追求城市发展规模,似乎城市越大、人口越多越好。在这种背景下,刘维新在文章中提出:“城市规模的发展要与自身的资源相匹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有四大支撑点,一是自然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制度资源。二是环境。包括生态环境、文态环境、社区环境。三是区域经济基础。一切地理空间的发展都离不开其区域背景,城市也是区域中的城市。区域支撑体现在区域农业、经济辐射与吸引以及城镇体系结构。这些都是中心城市发展离不开的,是经济发展支撑的基础。四是品牌。城市品牌由城市的景观特征和产品品牌及城市形象个性组成,品牌是一种无形的生产力。”该文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四大支撑点进行了分析和论证,曾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关注。2003年出版的《中国城镇发展与土地利用》专著提出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四大支撑理论”,就是在此文章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十七 新世纪城市发展应从粗放外延型向内涵效益型转变

见《新世纪城市发展的战略思考》,《理论前沿》2000年第22期。文章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发展基本上是采用粗放型、外延扩张型发展模式,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求得发展。跨入21世纪后,城市发展应改变为内涵效益型发展模式,要依据知识经济(也称新经济)的出现向数字化城市迈进,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商品交易等方面要逐步实现网络化。”文章指出:在21世纪里,尤其是进入新经济时代,城市发展应树立以下思路:一是追求城市发展的新目标;二是树立城市发展的新理念;三是塑造城市新形象;四是完善城市新体系,即发展城市群,实现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的城乡一体化;五是扩展城市新功能,逐步走向现代化。此文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反响,这些观点被实践证明都是正确的,一些观点不仅被引入中央文件,而且后来被不少城市付诸实践。

十八 城市的市容环境管理与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

见《城市市容环境的管理与建设》,《前线》2001年第9期。文章论证了市容市貌在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市容环境的内涵、市容与环境建设的关系、市容管理的重要性及对策。文章指出:“城市市容环境关系到城市人口的生产、生活及城市形象,城市生态与市容环境是紧密相连的,必须高度重视城市环境的建设,大城市必须制定城市景观规划。”该文发表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一些城市开始单独做景观规划。该文被收入《市容环境管理研究》丛书,2001年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

十九 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生态城市的概念,是刘维新2000年为河北省三河市制定战略规划时提出的,后来在2004年3月5日《建筑时报》发表的《“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一文中进一步进行了论证。文章指出:“生态城市这一概念,包含着两种哲学观点,一是辩证的自然观;二是系统的区域观。即自然融入城市,城市归于自然。”这是生态城市的自然观。生态城市是人类与自然能够在区域内“共生的城市”,这是系统的区域观。生态城市,人是主体,但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而不是对立的。也就是说,自然、人与城市融为有机的整体形成共生结构,这就是生态城市。城市尽管是高度人工化的人居环境,但自然要素仍然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作为城市主人的各种活动要立足于自然要素之上,也就是必须尽可能地保护自然、保护绿色、保护环境的纯洁,才能使之和谐。生态城市是以人为主导,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以资源、要素流动为命脉的经济、社会、环境协调统一的复合系统。有些城市领导认为“只要把城市绿化好就是生态城市”的理解是不全面的。此文发表后,不少网站进行了转载,对提高人们对生态城市的认识起了积极作用。

二十 提升城市竞争力为求得城市快速发展

见《中国城市究竟如何提升竞争力》,《学习与实践》2004年第12期。这是刘维新在青岛召开的一次研讨会上的发言稿,其观点被不少报刊摘登。他论证了什么是竞争,为什么要提升城市的竞争力。他指出:“竞争就是对资源、市场、机遇的争夺和较量。从理论上讲,竞争的主体是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对有限资源的占取,包括采取各种竞争方式和手段,把可能流入到对手的资源吸引到自己这里。城市竞争力是指城市通过自然的、经济的、文化的和制度的环境,集聚、创造、吸收和利用各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创造财富的能力。”并指出:“提升城市竞争力是为了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求得较快发展。其效应:一是在信息技术产业扩散的基础上城市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发展;二是竞争有利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服务功能的完善;三是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有了人才就可开拓创新占领高地;四是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文态环境和社区环境的改善。”这些观点都被实践证实是正确的。

二十一 运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城市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见《运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城市与区域的协调发展》,《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这是刘维新在上海的一个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后被报刊发表。科学发展观是中央在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顾此失彼”的背景下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系统理论和方法”的崇尚,是对人统治自然思想的扬弃,是对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肯定。刘维新这篇论文是依据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精神在上海举办的一次“城市发展研讨会”的演讲稿整理发表的,文章在分析论述了城市发展的种种不协调后,提出“城市发展必须与区域发展相协调,以逐步解决顾此失彼及城乡差距”的观点。此文后被《城市》杂志转发,并在网上大量被转载,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二十二 品牌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需要

见《论品牌建设的基础和作用》,《中国乡镇企业报》2006年2月10日。此文是应邀为“中国品牌”专栏写的专稿。文章论证了形成品牌的基础和条件,分析论证了品牌形成后的作用,并提出“城市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品牌就是生产力”的观点。此文发表后被网络传播,对人们提高对品牌这种无形资产的认识起了积极作用。

二十三 北京离宜居城市还有差距

见《以“三大标准”看北京的宜居之路》,《北京规划建设》2007年第1期。文章指出:“宜居从三大空间体系思考:一是公共空间;二是社区空间;三是居住空间。”有人提出三大空间的指标体系是正确的。除此之外,城市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经济环境这三大环境是能否宜居的基础,从这个角度看北京离宜居还有很大差距。这些观点对人们认识宜居城市的本质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十四 “繁华的城市”应帮助“落后的农村”

见《“繁华的城市”如何帮助“落后的农村”》,《中国经济周刊》2006年第9期。进入21世纪之后,城市发展速度与现代化进程较快,但与农村的差距越来越大,形成“繁华城市、落后农村”的局面。城市与农村从基础建设到生活水平上都有很大的差距,这对社会安定与和谐社会建设十分不利。在这种背景下,刘维新提出“繁华城市必须帮助农村加快发展,以达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协调”的观点,文章发表后网络进行了广泛传播。时隔不久,中央做出加快建设新农村的决定,把农村的建设提到议事日程。这与刘维新研究成果的影响不能说没有关系。

二十五 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见《中国特色城镇化的路径选择与难题破解》,《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文章提出城镇化道路的选择是以大城市为中心,以大中小相协调,发展城市群,以此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对目前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破解建议。这是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后,应邀撰写的一篇有针对性的论文。

二十六 城市的文化资本——太原特色文化的研究

见《太原特色文化研究》,《中国名城》2009年第2期。这是与白益进同志合作的一份研究太原特色历史文化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挖掘历史文化,打造太原特色历史名城品牌,符合历史潮流,是提升城市品牌的需要,也是将历史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资本的运用,对城市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此项研究成果发表后,太原被国务院批准为“历史文化名城”。

二十七 城乡一体化是新型城镇化的目标

见《城乡一体化视野下的中国新型城镇化》,《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该文论证了城市化的演变过程,从“24字方针”的城市化(限制大城市发展)、城镇化(放开大城市)、大中小城市协调到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的历史过程,并论证了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城镇化的特征,并提出江苏江阴市的华西村已成为城乡一体化的典范。城乡一体化模式是代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观点。在那里(华西村)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社会和谐,发展了生产力,实现了共同富裕。该论文被不少报刊转载,这对人们提高“城乡一体化”的认识起到推动作用。新型城镇化不仅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还发展了城市群,也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十八 四大支撑点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中国城镇发展与土地利用》专著是刘维新研究城市经济20多年后出版的一本专著,汇集了他20年对城市实地调查研究之精华。不仅以城市发展与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为主线贯穿全书,而且提出进入21世纪之后城市发展的新思路,指出城乡一体化是总趋势,并提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四大支撑理论”。该专著从城市经营、可持续发展、城市形象、城市管理、城市发展与区域协调,到城镇的土地利用特征,以及西部大开发和房地产业的开发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论证和分析,并列举了三个城市发展战略的定位研究。

该专著2003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后,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关注,网络进行广泛传播,对城市发展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作用,得到社会好评。

应当指出,就城市发展方面的学术观点,是刘维新从事城市与区域研究方面的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按照发表的时间顺序,可以看出研究逐步深化和提升的过程,涉及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从城市定位(城市性质)、城市体制改革、城市管理、城市政府职能、城市中心作用、城市经济横向联合、城市综合开发、城市文化、城市品牌、城市竞争力、生态城市,到城乡一体化的“三位一体”的理论,再到21世纪后的“新型城镇化”,是逐步深入和提升的,并体现了城市发展研究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也可以说,是对城市经济学的具体解读。

除此之外,刘维新在城市经济研究中,亲自带领研究团队做过不少城市的发展战略定位研究。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发展战略研究,提出一个中心、两个侧面、三座小城市带动20个镇和延(延吉)、龙(龙井)、图(图们)“三市合一”的战略定位。除“三市合一”涉及民族法问题未实现外,区域城市发展已按此思路进行;对河北省三河市“京东绿色明星城”的定位及三河的重点产业发展定位都基本实现;对河北省高邑县打造“华北重要的建筑陶瓷基地”的定位已取得显著成效。这些战略定位,经过十几年的实践证明都是正确的。刘维新对城市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实地调查为依据,以地方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以实际应用为目的进行研究,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从未做过空洞的推理。在目前社会风气比较浮躁的背景下,他的研究方法是值得提倡的。而只有以调查研究为基础的研究成果,才能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应该说,对刘维新学术观点的收集、梳理和归纳,既是对其学术研究历程进行的一次总结,给年轻人一定的启发,又给后人留下一份有价值的科研参考资料,是后人学习借鉴的一份宝贵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