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盐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盐业史资料浩繁,研究论著宏富。自民初起即有左树珍的《中国盐法史》面世,继之有曾仰丰《中国盐政史》和何维凝的《中国盐政史》,晚近田秋野、周维亮合著的《中国盐业史》在中国台湾出版,皆各有特色,粲然可观。唯从盐业政策的角度,写出一部简明的、系统的《中国盐法史》,则至今在学术界还是一个空白。我们不揣浅陋,愿承乏以成其事,为有关方面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资料。
由于本书是盐法史,故详于政策、制度,严格序时,分朝代缕析盐法的演变及其成败利钝的缘由,以总结历史、探求规律。对盐业生产只略为述及,不予展开;至于盐官的兴革,盐政的良窳、盐务的理乱等盐政史中应有的内容,亦不作本书论述的重点,以免与他书相重复,而有损本书自身体系的完整性。
全书绪论中即指出,历史上的盐法有无税、征税、专卖三种形式,以实行专卖的时间最多、最长,故随之各论中在这一方面的论述也较深、较细。对于食盐的专卖制度,论者其说各异。有诋之甚力,一概否定专卖,动与苛政秕政虐民害民相连。在本书中则不采此说,认为专卖制度行之有好有坏,需做历史的、具体的分析,不能绝对化。专卖是一种理财方法、经济管理方法,同一制度在不同条件下加以不同的应用,会得出不同的结果。“政清而取之薄,管榷亦无害于民;政苛而取之重,又寄其权于地方,莫能管慑,则其厉民必更甚。”本书以大量的史实证明了这一论断之可以信从。书中既肯定了自管仲、商鞅到桑弘羊、刘晏实行食盐专卖的利国安民,又揭露了王莽、蔡京等实行专卖以及清代纲法之流弊。并提出:盐制(盐法)与盐政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同是专卖,效果不好是盐政不好之故,是政也,非制也。书中虽称道了实行专卖卓有成效的历史人物,但并非说他们的具体做法可奉为万世不易的圭臬,只是肯定他们的指导思想尚有值得今人借鉴之处,以古为镜的实用价值主要就在这里。不能把历史上实行结果好的政策,不加分析地、认为可无条件地移用于今世;同样也不能以今世一定条件下适用的某些政策来否定历史上实行另一种类型的政策的必要性。“世殊而事异”, “事异则备变”,这是我们研究历史所应树立的共同认识。
本书论述盐法的变迁到清末为止。但清末以后盐政改革尚在继续进行,为此再从思想角度来介绍民国时期的改革盐政的各种论点,借此以供了解有关人士对盐法各种形式——征税、专卖,利弊得失所做的分析,从而有助于加深对盐法比较研究的理解。同时更拓宽一步,指出:在经济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由专卖至征税,并进而至无税的趋势,已在当今世界一定范围内出现,与历史上之多数都偏重于专卖有所区别。故所作“余论”当不是完全多余的话。
本书文字力求流畅通顺,有关史料只择要熔铸于正文之中,不做大段引证和烦琐考订。但在不同观点的论驳中尚须亮明我们的态度,有些过于具体的叙述就以列入附注的办法来解决之。
本书属抛砖引玉,疏谬之处,知难尽免,尚恳专家学者不吝指疵赐正,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