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广东制造业的产业现状和创新能力分析
制造业在我国经济、社会领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而且所占的分量也越来越重。经过新中国60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中国制造业的规模已经相当可观。2008年,工业国内生产总值在GDP中占比42.9%,“中国制造”远销世界大多数国家,中国也因此被称为“世界工厂”。而广东在这“世界工厂”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08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12.9%。因此,广东省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直接影响着全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也关系着我国实施创新战略的成败。下文将从历史进程、结构性特征和产业地域分布三个方面深入分析广东制造业的产业现状,并就广东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详细分析。
一 广东制造业的历史进程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工业化是资本积累、结构变化、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的结果,制造业的发展是工业化的基础和核心。珠三角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制度变迁、港澳地区的投资和制造业转移,使珠三角的制造业从一开始就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体系,融入世界市场,形成了开放经济条件下、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的高速工业化模式。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的工业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起飞阶段,即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高速成长期,即1985~1994年为快速成长阶段,1994年以后进入了调整转型阶段。
1.起飞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香港生产成本的上升和珠三角的改革开放,导致香港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的、以劳动密集为主体的制造业向珠三角地区转移。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原料、配件与产品销售两头在外,加工在内的加工工业模式。这种“三来一补”对外加工业务的引进,带动了广东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1979~1984年,广东工业产值年均递增11.9%;在1981~1984年对外加工业务开展起来的4年间,广东工业产值年均递增达13.7%,工业发展速度惊人。
这个时期的广东制造业以轻型产业结构为主,轻纺加工业占有很高比重。而珠三角的主要传统工业部门是以当地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发展起来的纺织、食品、造纸、日用百货、小五金以及一些生产制糖、造纸等设备为主的轻工机械制造业。1980年广州市区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比重为63.78%,佛山市区和江门市区的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所占比重分别为73.73%和76.30%。1984年广东轻工业所占比重为69.2%。
为了吸引外商投资,1980年,广东深圳、珠海、汕头被国家设立为经济特区,特区内实行更优惠的政策,并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深圳特区为例,从1980~1984年基本建设投资累计完成11.2亿元,占总投资额的42%,而同期工业投资仅占总投资额的24.5%。特区投资环境的改善,使得特区利用外资增长迅速。1979年深圳实际利用外资1537万美元,1980年为3264万美元,1984年增加到2.11亿美元,是1979年的13.7倍。
1979~1984年,作为改革开放的初始阶段,广东的工业发展还是初步的,主要任务是打基础,改善基础设施。经过这一阶段的建设,广东尤其是珠三角的投资环境已有较大改善,进一步增强了外商投资的吸引力,为以后的经济腾飞创造条件。
2.快速成长阶段
1985~1994年是改革开放后广东工业第一个高速发展时期,比起飞的准备阶段(1979~1984年)的平均增长速度高出1倍多。这个时期,一方面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面展开,推动了国有工业投资的迅速增长,从而带动国有工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外商投资进入广东形成高潮,推动非国有工业的高速增长。具体来看,1985~1994年可分为1985~1988年、1989~1991年和1992~1994年三个不同时期(见图2-2)。
图2-2 广东工业总产值增长率(1979~1994)
资料来源:相关年份的《广东统计年鉴》。
1985~1988年是广东工业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发展高潮,工业产值年均递增27.6%。其中,国有工业年均递增达17.9%,集体工业29.6%,其他工业73.6%,乡以下工业39.6%。在工业结构方面,1985~1991年基本延续了20世纪80年代初轻纺工业为主的特点。在市场需求的导向下,纺织服装、食品、电子电器、自行车、电风扇等传统消费品工业迅猛发展,以洗衣机、彩色电视机、家用电冰箱等为代表的高档耐用消费品生产崭露头角。
1989~1991年广东工业进行了3年的治理整顿,工业产值增长率也明显放慢。1985年通货膨胀开始显现,当时基建投资规模过大,市场商品供应紧张,能源、电力和交通运输能力不足,而市场流通货币过多,导致消费品物价水平大幅上升。政府于1985年和1988年两度收紧银根。由于1985~1988年投放工业的资金较多,不少新项目在治理整顿期间陆续投产,因此这3年的工业产值年平均增长速度仍达20.5%,其中,外商直接投资更是大幅增加,比1988年增长61%。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国家金融货币政策放宽,外商投资相继涌进,固定资产投资又迅速膨胀,广东工业迎来第二次发展高潮(1992~1994年)。1992~1994年,广东工业产值的年增长速度达到36.4%,创造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纪录。同时,工业结构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劳动密集型的轻纺消费品行业,如纺织、食品、饮料、塑胶制品等行业以及普通机械制造业的增长速度已经放慢,具有一定的资金和技术密集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办公用品制造业加快发展速度,成为广东工业新的支柱产业。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从所有制结构来看,广东国有工业产值自1985~1988年后,增长速度便开始下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国有工业,尤其是其他工业和乡以下工业(城镇合作、城镇个体和村及村以下工业)保持高速发展,各个时期均大大高于国有工业。
3.调整转型阶段
1992~1993年的投资膨胀,再次使得全国经济出现全面过热的景象。国家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实施宏观紧缩政策。紧缩政策的效应在1995年陆续产生,随之广东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都下降。
以1993年国家实行宏观紧缩政策为开端,广东的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进入结构转型期。改变过去依靠大量债务融资增加工业和国民经济投入的方式,依靠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刺激社会需求、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凭借产业技术创新推动结构调整成为广东工业化进程的关键转变。这个阶段又可以分为两个时期:1994~1999年和2000年至今。
1994~1999年是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崛起阶段。1995年中国“外商投资产业指导政策”,引进外资由地区倾斜政策向产业倾斜政策颁布转变,外资产业加快在珠三角的投资。以IT制造业为主体的新兴产业逐渐替代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珠三角各市的支柱产业。
进入21世纪,在外商投资的推动下,广东省制造业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形成九大支柱产业,制造和研发设计能力有所增强。制造业发展势头强劲,企业规模和效益继续向好。广东省全部工业总产值由2000年的16904亿元攀升至2008年的73290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20%。而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2008年间,由12381亿元上升至63372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3%。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势头,有力带动全省工业和地区生产总值的强劲增长(见图2-3)。
图2-3 广东省工业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2000~2008)
资料来源:《广东统计年鉴》(2001~2009年)。
二 广东制造业的结构性特征
纵观广东的产业发展和工业化过程,走的是一条由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发展路径。20世纪80年代,广东的工业发展主要是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轻工业;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工业发展首先选择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饮料、食品加工和服装等资源密集型消费品工业。以“广东粮、珠江水、岭南衣”为代表的“广货”曾风靡全国;90年代,家用电器、建筑材料等工业成为支撑广东经济高速发展的行业。随着人们收入增加、住房改革和居住条件改善需求的提高,家用电器、家具等耐用消费品开始进入家庭,随之房屋装饰材料需求增加,广东企业顺应市场的需求发展家电产业和建材行业。一批著名家电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容声冰箱、科龙、格力、美的空调、万家乐热水器、格兰仕微波炉、TCL彩电等。广东的工业从早期的资源密集型非耐用消费品发展到了劳动密集型的耐用消费品。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电子信息和汽车产业蓬勃发展。以通信、电脑、高级视频、手机等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产生了华为、中兴、腾讯等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高科技企业。21世纪,小汽车开始进入家庭,广州与日本的本田、丰田等汽车厂商合作,比亚迪国产品牌崛起,汽车工业得到高速发展,广东迅速成为国内小汽车生产的重要基地。汽车、石化、钢铁、机械装备工业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具体来看,广东的工业化进程存在如下结构性特征。
1.主导产业类型由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向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转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工业经历了由以轻工业为主向重工业为主转变。从图2-4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的轻重工业比重发生明显变化,由建国初期的以轻工业为主转变为近年来的以重工业为主。分水岭是2001年。2001年后,轻工业比例逐年下降,重工业所占比重逐年上升,2008年除外(2008年轻工业比例比2007年上升1.3%)。
图2-4 历年广东轻、重工业(工业增加值)比重变化
资料来源:《广东统计年鉴》(1999)、《广东工业统计年鉴》(2000~2008年)、《2008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第二号)。
2.劳动密集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制造业转型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珠三角的制造业逐渐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转型,建立起以高技术产业、传统制造业和重化工业共同发展的制造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不断完善制造业体系,打破单一的轻型工业格局,逐渐建立起以高技术产业、传统制造业和重化工业为特色的制造业体系。
高技术产业得到大力发展。无论是总产值、增加值、出口额还是从业人员,广东的高技术产业都保持快速增长。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能源环保等领域的比重不断加大,优化了全省的产业结构。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也日益壮大。截至2007年底,广东拥有6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10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传统产业继续发展。一直以来,广东是轻工业强省,2000年前后,广东的轻工业更是处于一个鼎盛时期。服装纺织业、制鞋业、食品加工、五金建材、家用电器以及家具等传统产业,在广东经济中占相当大比重,它们占有全球较大的市场份额,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将在传统领域保持竞争优势。但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尤其是建筑材料、服装鞋帽、家用电器等产品规模优势明显,国内市场占有率高,建材业产值居全国同行业之首、纺织业的产值居全国第二、家电产品产量全国第一、产值约占全国的一半,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全国第一。
重化工业全省布局。2000年以后,广东制造业的重化工趋势明显,重化工化成为广东大型工业企业的一个特点。从表2-1可以看到,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的企业单位数由1991年的164家增加到2008年的313家,工业总产值从1991年的52.22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898亿元。重大石化项目广州20万吨乙烯扩建工程、湛江东兴500万吨炼油扩建工程、“中海壳牌”南海石化80万吨乙烯工程、茂名100万吨乙烯改扩建工程等建成投产,大亚湾石化基地和茂名乙烯生产基地的崛起,使得石化产业成为广东产业结构由轻向重转变的重要标志。
表2-1 1991年和2008年广东省工业企业单位数、从业人员、工业总产值的行业分布(部分)
资料来源:1992年和2009年《广东统计年鉴》、《2008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第二号)。
从行业结构来看,各制造业行业企业单位个数和从业人数不断扩充。1991~2008年,除烟草制品业外,广东省各制造业行业企业单位和从业人员数都大大增加,工业总产值更是大幅度增长。这表明各制造业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经营效益也大大向好。
1991~2008年,从业人员和工业总产值增长最多的行业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其次是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15373.81亿元,远远高于其他行业,也比第二名的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高出一倍。显然,这两个行业已经成为广东制造业的支柱行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和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的从业人员也远比其他行业多,但其工业总产值的增长在各制造业行业内并不算突出。
3.九大产业跃升为支柱产业
1998年,广东省确定了九大重点发展的产业,包括三大传统支柱产业: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和建筑材料;三大新兴支柱产业:电子信息、电器机械和石油化工;三大潜力产业:汽车、制药和森工造纸。2004年广东省提出的《广东省工业九大产业2005~2010年发展规划概要》更进一步明确九大产业共10个行业的发展思路和目标。
2000年以来,广东九大支柱产业快速稳定发展,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年年攀升,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稳定在七成左右。2000~2008年,九大支柱产业工业总产值从8925.04亿元增加至45693.07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50.42%;工业增加值从2402.54亿元增加至12271.55亿元,年均增长率为50.33%。
虽然九大产业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年均实现增长,但各个行业的发展存在一定差异。从图2-5可以看出,2000~2008年,九大产业中技术含量相对高的三大新兴产业规模飞速增长,三大传统产业增长幅度相对缓慢,三大潜力产业则从无到有,快速发展。
图2-5 广东九大产业行业2000~2008年工业总产值
资料来源:《广东统计年鉴》(2001~2009年)。
三大潜力产业中的汽车制造业增长惊人。汽车制造业是九大产业行业中发展得最快最好的行业,增速居九大产业各行业之首,并形成以广州为中心的汽车制造及零配件产业集聚。2000年,广东汽车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只有164.42亿元,8年的时间内却增长了14.65倍,达到2408.79亿元(见图2-6)。
图2-6 2000~2008年广东汽车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
资料来源:《广东统计年鉴》(2001~2009年)。
三 广东制造业的产业地域分布
广东区域经济差距悬殊,产业分布存在一定的地域性特征。长期以来,广东省在经济区域的划分上一直采取“四分法”,即将全省划分为四块: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四个区域。广东共有21个地级市,其中珠三角9个(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中山、东莞、惠州、肇庆),粤东6个(汕头、潮州、揭阳、汕尾、河源、梅州),粤西4个(湛江、茂名、阳江、云浮),粤北2个(韶关、清远)。这四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水平呈现巨大落差。就制造业来说,珠三角集中了全省近90%的工业总产值,并在轻型工业品、家用电器、电子消费品、计算机硬件和电信产品等领域成为世界性生产基地。
以珠江为界,珠三角分为东、西两岸,珠江东岸4个城市分别是广州、东莞、深圳、惠州,西岸由广州、佛山、江门、珠海4个城市组成。珠江东西两岸聚集了大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分别形成两大高技术产业群。东岸以深圳、东莞、惠州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群,聚集了许多电子信息制造企业,总产值超过4000亿,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已成为深圳、东莞、惠州等市的第一位支柱产业;西岸以广州、佛山、江门、珠海为主的电器产品产业集群,形成了规模1300多亿的电气机械产业群。以佛山为例,佛山拥有家电产业集群、照明电器产业集群、输变电产业集群及电机、电线电缆等产业制造基地,5000多家电气制造企业。
珠江东西岸的产业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珠江东岸的产业集群属于嵌入型,主要以承接外部订单的加工企业为主,以“两头在外”的企业居多,在本地进行加工贸易生产的企业基本上处于产业链中附加值较低的生产环节上,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东莞模式是嵌入型产业集聚的典型代表,以东莞为代表的珠江东岸的电子信息企业,研发与市场网络主要在国外,国内的生产进入国际分工产业链之中,仅仅是国际分工链上的一个环节,这点从东莞发达的IT装配产业上可见一斑。
珠江西岸是内生型或衍生型产业的集聚地。民营企业集聚发展,许多企业依靠内部力量发展壮大,不但延伸研发环节,而且主动打造自身品牌。又以佛山的电气产业作为例子。佛山的电气制造企业除了美的、科龙、格兰仕等少部分大企业外,大部分还是中小企业,它们凭借强化生产技术与市场营销能力,涌现广东奇正、广东珠江、佛山求精、珠江电气、广亚电力、明华电控、欧司朗电气、欧美朗、佛珠电器、南电开关、新亚开关、顺德开关等国内外知名品牌。
按经济圈划分,珠三角可分为“深莞惠”、“珠中江”及“广佛肇”三个经济圈。珠三角9个城市各有自身特色,相对来说,“深莞惠”经济圈电子信息产业份额较大;“珠中江”偏重于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IT产业、金属制品业;“广佛肇”偏重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及非金属矿制品业等。
谈及珠三角的产业地域特征,离不开专业镇建设。截至2008年底,广东省创建了26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82个省级特色产业基地、277个专业镇。专业镇遍及珠三角、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其中珠三角9市共有114个专业镇,占了41.16%。佛山市拥有的专业镇数量全省最多,达到34个,其次是汕头,有26个。在珠三角的404个建制镇中,约有1/4形成明显的专业镇经济。佛山、中山、东莞等地2/3以上的建制镇已形成专业镇经济(见表2-2)。
表2-2 珠三角专业镇统计(2008年)
续表
资料来源:广东专业镇技术创新网。
各地的产业集群涉及的行业类型可能相同,但一般各有侧重。如就传统产业而言,中山古镇(灯饰)、东莞虎门(服装)、佛山石湾(陶瓷)、顺德伦教、龙江、乐从三镇(家具)、湛江博铺(塑料鞋)、云浮新城(不锈钢)、潮州占巷(陶瓷卫浴)等凭借传统优势和当地特色,形成错位经营的产业集群。
四 广东制造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特点
随着制造业规模和效益的扩大,广东省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行业影响力大幅提高。近年来,广东省制造业科技创新活动呈现以下特点。
1.科研实力全国领先
根据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2008年广东科技活动人员以34.14万人居全国第一;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以635.7亿元居第二位;科技活动机构以1678个排在第三位;研发规模居于全国首位,R&D活动人员、R&D经费支出及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均居全国首位。1995~2008年,广东省专利申请量从7729件增加到103883件,专利授权量从461件增加至62031件,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2%和46%(见图2-7)。
图2-7 1995~2008年广东省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
资料来源:《广东统计年鉴》(2009年)、广东科技统计网站统计数据。
2.外资引领的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发展
2000年以来,广东高新技术产业持续高速增长,成为推动经济结构升级的重要引擎。高新科技园区发展迅速,珠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带集聚效应明显。2008年广东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16871.63亿元,比2000年增长515%,工业增加值达到3663.62亿元,比2000年增长432%,呈现良好的规模效益。2008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数为5789个,平均从业人员316.55万人,而在2000年这两个指标还不足2008年的1/3。从企业构成来看,高新技术产业呈现明显的外资主导特征。全省高新技术企业中,近70%是外资企业,产业总产值近80%由外资企业实现,60% ~70%的高新产品技术来自外资。东莞、深圳等地的电子信息产业群,大多由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美国、日本、韩国等外资企业形成。
3.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成出口主打产品
随着制造业规模的扩大,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从1995年的528.35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884.99亿美元,再增长至2008年的3941.49亿美元,2000年以后的增长幅度惊人。从产品类型来看,广东出口的产品主要是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高技术产品出口销售收入占全省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比例由2002年的21.6%攀升至2008年的30.9%。其中,机电产品以电器及电子产品为主打,高新技术产品中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占绝对优势。广东工业产品出口的国家和地区主要为中国香港、美国、日本、欧盟和东盟(见图2-8)。
图2-8 2008年广东省按产品类型分的海关出口额
资料来源:广东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网站统计数据。
4.进入自主创新的生长期,处于从引进技术为主走向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期
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有两种途径:第一种是自主创新,即当今欧美发达国家所进行的科技研发活动;另一种就是引进吸收,也就是在已有的技术水平上再进行改进或改造,进行技术的二次开发,这种创新方式在发展中国家比较普遍。广东工业的技术创新就是典型的引进吸收型。这种创新方式有明显的优劣势。由于开展自主研发的风险性很大,吸收外来技术确实能大大降低这一风险,并能缩短研发时间,避免无谓的重复研究。劣势在于不能掌握核心技术就只能在产业链中完成加工、装配等下游工序,不利于行业水平的提高,而且容易导致技术产权的归属争端。因此,广东工业的技术创新急需向自主创新型迈进。根据美日韩等国的自主创新的S曲线规律,自主创新分为幼稚期、生长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当R&D经费占GDP比重超过1%时,即进入生长期。2008年广东的R&D经费占GDP比重为1.41%,远超过1%,已经从自主创新的幼稚期过渡到生长期,处于从引进技术为主走向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期(见图2-9)。
图2-9 自主创新的S曲线规律
资料来源:广东省科学技术厅:《2008年广东科技年鉴》,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第380页。
5.科技资源向珠三角聚集
2008年,珠三角科技活动人员占全省的比重上升为92.4%,珠三角地区集中了全省95.8%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深圳、广州、佛山、中山、东莞和珠海6市的R&D经费投入均超过10亿元。全省新产品销售收入近95%来自珠三角地区,珠三角发明专利申请数占全省的99%。广东省9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88.8%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珠三角拥有221家省级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占全省的68.6%。在某种程度上,珠三角的技术创新水平代表了全省的技术创新水平。因为从整体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看,珠三角的制造业发展仍然拥有突出优势,而且珠三角地区的技术进步对工业经济的贡献率总体上高于其他地区。因此,下文将着重对珠三角9市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总体来看,广东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水平不断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比较活跃。然而,广东省部分技术创新活动仍在低位运行,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科技投入强度偏低。近年来,随着地区生产总值的屡创新高,广东省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和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都逐年增长,尤其是2006年后,广东省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年增长都超过100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每年增长也接近100亿元。但从图2-10可知,两者占本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增长幅度较慢,2000~2008年,全省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占本省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增长至2.34%,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本省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增长至1.41%。从全国范围来看,2008年的研发经费支出额全国第三,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却低于全国水平。而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计划到2012年,珠三角地区的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到2.5%,目前的经费投入离《纲要》目标尚有一段距离。
图2-10 2000~2008年广东省科技活动经费和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情况
资料来源:《2009年广东统计年鉴》、广东科技统计网站统计数据。
从行业层面来看,制造业各行业的经费投入水平参差不齐。医药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是研发投入强度最大的三个行业,分别是1.52%、1.51%、1.25%;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的研发投入强度最低,仅有0.1%,其次是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家具制造业和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均只有0.02%(见表2-3)。
表2-3 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制造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的行业分布
资料来源:《广东省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
从科技人员投入来看,广东的人员投入强度也不高。2008年广东从事科技人员数占企业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为4.1%,排在全国第27位;科技经费支出占主营收入比例为1.5%,排在第18位。另外,2008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企业有3989个,仅占7.6%;开展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的企业有2301个,占4.4%,所占比重过低。而在大中型工业企业中,2008年有R&D活动的企业占16.3%,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8.6个百分点,排在全国第24位,创新面过窄。
第二,主导行业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拥有核心技术是保障国家和地区经济和产业安全的根本所在。然而,我国主导产品的一些关键技术和重大技术装备,大多依赖进口,国内无法生产。我国大部分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开发能力很弱,广东也不例外。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对外技术依存度达到70%以上,而创新型国家的科技对外依存度均小于30%。另外,国外企业掌握了广东省IT产业85%以上的核心技术和专利,来自国外的发明专利占了高技术领域的90%。相比之下,全省只有占5.7%的主要高新技术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广东省制造装备绝大部分依赖进口,石油化工装备、轿车工业装备、纺织机械、胶印设备、数控机床、光纤制造设备、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都依赖进口。广东的企业因为缺乏核心技术,不得不把每部国产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 ~4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
第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普遍不足。造成广东工业产品技术结构落后的原因是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对技术创新活动不够重视。目前广东省拥有科技活动机构的企业仅占全部大中型企业的16.8%,低于全国23.2%的平均水平,居全国第24位,近百万的中小企业几乎没有创新活动。此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也跟产业类型相关。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建筑材料等传统行业,对生产成本比较重视,对新技术的要求不是很迫切,其创新主要体现在工艺、流程上。因此这类企业创新活动很少,加上经营规模较小使得它们对新技术的需求不明显,缺少系统的创新规划,具有较大的创新随意性。
可以看到,广东省制造业技术创新活动具有以下的优势:科研实力全国领先,外资引领的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发展,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成出口主打产品,进入自主创新的生长期,处于从引进技术为主走向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期,科技资源向珠三角聚集。但同时,广东省制造业技术创新活动科技投入强度偏低,主导行业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普遍不足的问题也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