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目惊心的误诊率
尸检报告呈现的还只是误诊致死率。那些被误诊了,但没有致死的人还有多少呢?
曾有报纸报道过这样一个病例:一位中年病人,咳白色黏痰数月,每日痰量500毫升以上,影像学显示肺纹理增粗,无占位性改变,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见异常。经抗感染治疗,病情不见好转,多科会诊也未能做出明确诊断。奇怪的是,病人某日突然无痰,症状消失。但医生并未感到欣慰,反倒生出更多疑问:病人如此大量的痰液来自何处?为何又突然没了踪影?不出两天,病人突然死亡。尸解病理诊断病人的病因为支气管肺泡细胞癌(黏液分泌型)。众多医生才恍然大悟:原来由于癌细胞沿着肺泡上皮生长,因而影像上没有肿块阴影;癌细胞分泌大量黏液自气管排出,所以病人每天咳出大量黏痰;最终末梢细支气管感染,肺泡腔内的黏液排泄不出,导致病人突然无痰;大量黏液无法排出,淤积在肺泡腔内导致窒息,故病人突然死亡。
这个病例虽经多方讨论,但直到病人死亡后尸检才有了明确的诊断。回过头来看看,病人入院后接受的若干抗感染治疗,可以说是无效的、试验性的。
再给大家讲一个我身边的案例。
2012年在一次聚会中,我和几位朋友讨论到误诊,有位友人告诉我,他的一个亲戚刚刚把头发剃掉,很快就要做开颅手术。他问我有没有可能是误诊,我当时随口说了一句:“这可不一定。”之后,他拨通了亲戚的电话,我询问了几个情况后,便真的对诊断产生了怀疑。患者住院前精神状态很好,只是几天前连续加班劳累,休息不好,加上有些受凉感冒,所以颈背僵硬,有些头晕,从沙发上站起时突然感到眩晕,摔倒时后脑着地,昏迷不醒。去医院检查后发现脑部相关部位有阴影,医院就判定病人得了脑胶质瘤,必须手术。根据患者家属反映的情况及患者的发病过程,我在想,如果真是脑胶质瘤,发展到能让人摔倒昏迷的程度,平时不可能没有神经系统的症状。他突然发病,很有可能是因为颈部肌肉紧张度过高导致小脑供血不足,引起平衡失常眩晕,然后摔倒导致脑挫裂伤,这样检查时也可能出现脑部阴影。如果我的怀疑是对的,那么开颅以后就非常麻烦了。我把这个分析告诉了患者家属,提议带上检查结果多找几个专家看看,重新评估诊断结论,看能否得出不同的意见。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就不要轻易开颅,先给病人一个礼拜左右的时间住院观察,观察过后再去做一个复查,如果阴影面积有变化,并且病人的症状在逐渐减轻,就说明病因和脑部的急性挫裂伤有关。如果病人一点变化都没有,就说明很可能与胶质瘤有关,之后再做手术也来得及。病人家属听从了我的建议,果然在复议检查结果时有三名专家都认为这不是脑胶质瘤。最后病人得以避免手术,住院20天后便出院了。
据调查,我国现在医院的平均误诊率是30%,实际上一些复杂疾病的误诊率已经超过了40%。前几年,某省卫生厅的一个领导曾经在其博客上披露,在我国门诊看病的误诊率已经达到50%。当然,对这个数据我们姑且存疑,但是30%这个数据应该是大家都认可的。
根据尸检来分析误诊率是比较可靠的。这里有一个尸检报告,从这个报告中,我们能看到在一定时间段内误诊率上升的情况。1965年,疾病的误诊率是21%,1978年是20.7%,1986年是25.3%,到了1989年竟高达31.3%。
图1-1 1965~1989年的尸检误诊率
有一个数值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值得我们深思:从1978年至1989年的这段时间中,医院在临床上投入的现代化科技设备数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在1989年的时候,很多大医院都配备了比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像彩超、CT、核磁共振之类。大家肯定会问,为什么仪器设备越来越先进,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误诊率反而升高了呢?这恰恰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