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厚实育德基础,创新学校德育文化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与灵魂、导向与保证。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各种价值观的碰撞,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新课题,要求学校德育与时俱进,以新的理念采取新的策略。这里提出的德育文化的定义是培养学生政治修养、思想修养、道德修养和心理修养的一切文化的总称。

长期的办学思考使学校领导认识到,学校不仅仅需要有几门创品牌的学科,还要在教书育人上出成绩、创品牌。学校德育的特色、品牌应该是校长和全体教师在办学目标指引下,不为任何因素干扰,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人才的工作结晶。因而,学校把“厚德”作为学校德育的特色。

(一)关注学生实情,把“厚德”作为教育发展的基石

当学校把特色聚焦于德育文化时,进入视野的难题就是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如何经受起社会负面影响的挑战,如何使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教育能够为进入未来走向社会、走向成功打下基础。如何使学校教育能走进学生心灵,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任务。由此,学校提出把“厚德”作为教育发展的基石,把感恩教育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当把这些与学校发展联系时,就自然地选择了“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最适切的教育”的办学理念。

学校认为,“厚德”首先要夯实德性教育,即道德教育。道德靠道德培育,它胜于任何说教。因而,学校通过一系列道德教育活动,培养具有文明素养和文化修养、追求全面发展的学生。

从理论依据上看,德性教育的出发点都是人,并以人为归宿。德性教育重视个体人格和心性的完善,着力提升人的道德水平,使人得以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在学校德育实践中融入“德为先”思想,主要是针对时弊,以学生全面的、和谐个性的终身发展为目标,发挥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的作用,使育人成为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明确育人的真正目的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在与社会接触中,在企业调研中,教师发现,学生技术上的欠缺,企业可以再培养,但如果职业素养不过关,那就是个致命的缺陷。确实,职场上的竞争,不只是技术的竞争,更多的是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综合素养的竞争。如何围绕“职业素养”四个字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摆上了学校德育工作的议事日程。

教育的终极目的除了给予人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出一个幸福的人。在如今劳动光荣、技术宝贵、创造伟大的好时代,学校人才培养的模式最终落脚点从“技能谋生型”逐渐迈向了“幸福人生型”人才的培养。围绕这一教育最终目的,在学校建设发展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都始终坚持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在日常德育管理中充分体现人人、处处、时时、事事。学校通过校园文化的浸染熏陶、校企合作的无缝对接、班级文化建设等方面使无形的德育有形化,隐性的素养显性化。

将德育植根于人文沃土上。一个优秀教师团队,必然会人人自觉做个德育工作者,由此,学校提出了“厚德教育”,根据学生的变化与发展,不断调整育人方略,启发教师将德育植根于人文沃土上。对“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提出了具体要求:① 组建德育工作队伍,分层实施德育培养目标体系。针对学校寄宿生的现状,学校注重对寄宿学生的“生活教育”,并通过学科教学、主题活动、生活指导、心理辅导、实践活动等的具体教育和体验,形成一张比较完善的德育“大课表”,全员全程全方位抓好学生的道德教育,注意培养学生创造健康美好的生活的能力。学校德育尊重学生道德发展的内在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具体的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感悟自己和周围世界的关系,认识自身和自己的生活,学习和掌握必要的行为习惯和技能,培养适应环境,与社会和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教师们在实施学校德育工作中遵循三大原则,即参与性、主体性、实践性。重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尊重学生的自我教育和智慧发展,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轨道上前进;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不断地引导学生到真实的生活中进行必要的训练,既给学生必要的、充足的真实生活经验,又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和自主性。在实践中,教师们还设计了新的实验方案,探索让学生在生成式主题活动中自主探究、和谐发展;让学生在一日生活与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引导学生在特定情境中亲身体验、陶冶情操。事实证明这些德育方法切实有效。② 挖掘教学资源,真情涌动于课堂。“寻找教材与生活的链接点”是指从教材描述的生活片段之内选取连接生活的点,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种开放的“生活化”的教学,从而体现“学科育德”。教师们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尝试着以“情”入手,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十分注意组织、引导学生在课堂这个舞台上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情感世界,展示自己的道德行为,爱的教育就从教师身边的每节课做起。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和网络资源的普及,给师生无限的想象和创造空间。在教学设计时,教师们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学习。教学中教师们还注重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贴近学生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积累,选取学生理解并感兴趣的学习内容,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地传授一些对学生成长有益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让学生能更好地观察和认识世界,在活动中更自由地按自己的意愿进行创新与展示。③ 重视网上德育,开创网络绿色空间。学校要求教师在网上建立学生天地,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提倡网络之道,“德”为先。学校在开展网络道德教育中,加强网络道德自律引导,抓住“爱”这一主题教育,方法上注意满足学生身心发展与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需要,重视发挥激励的功能。许多教师在自身提高信息技术水准的同时,也注意把学生带进健康的网上德育天地。倡导“博爱”,教育学生要爱人、爱群,爱物以及一切美好的东西。

(二)夯实行规,重视学校制度建设与行规教育相结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十二五”期间和“十三五”开局,学校都确定了全校行为规范教育的总目标和分年段的分目标。

在办学目标引领下,学校制定了行为规范教育总目标:以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抓手,以提高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为基础,着力培养遵守社会公德、懂得职场礼仪、热爱学习、热爱劳动、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合格劳动者。

政教处又认真地制订了分年段行为规范目标:

初职一年级: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的中学生;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注重仪表仪容,养成良好的坐立行基本姿势。

初职二年级:做一个爱学习、爱劳动、爱集体的中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文明礼仪,热心公益活动,养成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

初职三年级:做一个热爱职业岗位,懂得职场礼仪的中学生;培养良好的职业规范,注重法制道德观念,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养成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几年来的市、区行为规范示范校的争创工作实践,学校更是深切地感受到了争创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全校教师全身心地扑在这些变声期的孩子身上,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不放弃、手把手、常鼓励,常年耕耘、施肥、修建,终于开出了美丽的小花,结出了甘甜的果实。教师们的教育经验与体会来之不易,值得总结、提高和交流。

由于初职新生大多是难以完成初中学业的学习困难和行为偏差的学生,他们普遍存在不良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同学间交往、师生关系建立弱于普通初中学生。回顾几年来,学校在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上,逐步形成了“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升、勤矫正”的十二字行规教育训练策略,成效显著,学生面貌焕然一新,得到了区教育局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和赞扬。2017年在全校师生努力下,学校争创新一轮“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取得成功。

在新一轮争创市行为规范示范校过程中学校提出了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如何将行为文化与行为规范教育结合起来?

学校提出在实践中要重视学校制度行为文化与班级行为文化建设。班级行为文化包括硬文化(物质环境及环境文化)和软文化(制度、观念、行为表现),班风是“软文化”的重要内容。从行规要求可提出规范师生言行的统一标准要求,从文化角度可提出师生进一步修行个体素养的内容。用制度规范行为,用行为规范实现文化落地,这样可规范文化行为,又养成良好习惯。

优良的班集体是学校对学生各项要求得以贯彻落实的组织保证,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必要环境,也是矫正学生缺点错误的重要场所。德育特色班级的评选,是在班级常规表现好的前提下,班主任根据自身带班理念,做出自己班级的德育特色,将某一项德育主题教育做实、做细、做深、做精,具体如:在校园内以特色班集体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特色德育的建设。在班级中接受教育是学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源之一,班集教育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素质的发展。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成员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构建班级特色文化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张扬,有利于整个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是提高德育实效的有效手段。

与此同时,学校从领导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间的协调合作入手,注重将行为规范教育管理与教学管理有效整合,努力构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学校一切活动皆德育”的育人文化。

在行为文化建设中,学校健全了《全员育人制度》,构建全员育人网络,全方位、多层面开展育人工作,做到管理育人、教育育人、服务育人。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策划、统筹、协调学校德育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育人的工作,学校各部门各条线按各自的工作职责、育人侧重点认真实施,密切配合,形成全体教职工在行为规范教育方面的合力。一方面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重视骨干班主任的培养。每学期对班主任的工作进行认真考核评比,评出校优秀班主任进行激励。另一方面抓好学科教师队伍的培养,在学科中融合德育,在学生学习文化、专技、拓展课中落实行规要求,做到有要求、有评比、有考核、有激励。后勤食堂人员、生活指导老师对学生做好惜粮、文明用餐、生活自理能力的指导。在日常行规教育实施中,学校进一步引导教师思考并践行如何将行为文化与行为规范教育结合起来,提出了新一轮行规教育的研究重点。多年来,在全员重视与协力之下,学校提高了争创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的认识与水平。下文用胡校长参加市行规示范学校交流活动的发言,进一步反映学校在争创工作中的实施情况与成效。

【案例】

用一千次的耐心静待一朵花开
——青浦区初等职校市行规示范校汇报

我校学生入校前大多是难以完成初中学业的学习和行为有偏差的学生,普遍存在不良的生活、学习习惯,礼仪、诚信、人际交往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着问题。我校秉承“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最适切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坚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实效,追求创新”的办学思想,依托“学做人、学文化、学技术”校本化课程体系,特别注重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一、学校“十三五”规划中行规教育目标

我校“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以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抓手,以提高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为基础,着力培养遵守社会公德,懂得职场礼仪,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的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合格劳动者。

二、学校行规发展三年规划重点

在行为规范示范校发展内涵的指引下,我们意识到带有情感的行为规范教育才是贴近学生需求的,才是持久有效的。学校倡导全员育人,践行“爱心、耐心、细心、信心、恒心”,善待每一位学生,感染每一位家长,让学生体验成功,找回失去已久的自信,以推进良好行为规范形成,并注重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将此作为今后三年我校行为规范教育的重点。

分年级行规教育目标:

初职一年级: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的中学生;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注重仪表仪容,养成良好的坐立行基本姿势。

初职二年级:做一个爱学习、爱劳动、爱集体的中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文明礼仪,热心公益活动,养成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

初职三年级:做一个热爱职业岗位,懂得职场礼仪的中学生;培养良好的职业规范,注重法制道德观念,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养成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三、重点措施

1.依托课程,整体推进

落实课堂常规,规范学习习惯。由于初职新生普遍存在着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拖拉不完成等不良的学习习惯。在学科教育中,一开始就狠抓上课基本要求及良好作业习惯养成。

用好课程资源,规范生活习惯。我们充分利用好文化课堂教学资源,做到学科教育与行规教育相结合。挖掘文化课程蕴涵的育人故事,有机结合学生实际开展行为指导,规范学生的生活习惯。

2.课外延伸,践行规范

“德育月”里促规范。每年3月是我校的“德育月”,我们围绕文明礼仪、诚信教育、责任教育等开展主题教育,通过板报评比、“温馨教室”创建、讲故事比赛、小品表演、诗歌朗诵等,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一个有良好行为习惯的有道德的中学生。

专题教育促规范。我校积极开展以“讲礼仪、讲诚信、讲节俭”为系列的专题教育活动,把民族精神的传承化为学生日常好习惯的养成。

实践活动促规范。每次组织学生社会实践,政教处或班主任都做到有计划、有部署的行规指导。活动前有方案,明确行规教育要求;活动中有指导,强调行规的落实;活动后有总结,反馈学生行为表现。

3.职业体验,适应社会

学校建立符合初职校学生特点的、有效的顶岗实习管理机制。学校每年输送学生前往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生接受来自学校和企业的双重培养。企业安排一对一带教师傅和学校选派专业指导教师一起,加强对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学习管理,通过学校与企业实施双向管理的举措,进一步磨炼学生,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

4.多元评价,提升素养

我校开展了数字化档案建设的研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资源,建成相对标准化的、数字化、校本化的初职校学生档案信息库,将学校教师、学生个体、家长乃至实习单位均纳入评价主体,通过对学生各个学习阶段关键素养成长与发展方面的资料进行网络电子化的记录与呈现,使学生的数字化档案在不同成长阶段不断得以丰富、更新,更全面地对学生的关键素养的发展情况进行评估,促进学生行为的改变和转化。

5.问题导向,科研引领

学校根据问题导向,开展课题研究,在完成了上海市中小学家庭教育研究规划课题“青浦区初等职校学生家长教养态度的现状、问题与指导策略研究”“新农村背景下初职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的家教指导研究”的基础上,又成功申报了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导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初职校学生亲子关系现状及干预策略研究”,目前正在研究中。

四、品牌创建

1.品牌项目名称:“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2.品牌创建背景:

学校自99年开办以来,面向全区招收难以完成初中学业的学习困难学生,大多是些学习成绩和行为规范“双差”生。学校开始以“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升、勤矫正”的方式进行学生养成教育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1年学校被评为区行为规范示范校。学校把这“12字”作为学校行规教育策略,坚持不懈地开展训练,成效显著,继2005年被评为区一星级行为规范示范校后,2010年被评为区三星级行为规范示范校,今年又被评为区四星级行为规范示范校。凡来我校就读的学生,每通过一个阶段的训练,学生的行为就越来越规范,自信心也越来越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3.品牌内容: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升、勤矫正。

4.建设:

低起点,注重基础,逐步规范。根据学生情况设置分年级目标形成教育序列。仪表礼仪抓细抓实,引导规范认同;学习习惯针对弱点,强化基本要求;言行文明日常养成,落实分层训练。

严要求,注重细节,严之有“理”。从细节、小处着手,做到严之有“理”,严之有序,严而不厉。制度保障严要求;检查评比严要求;学科落实严要求。

小步升,注重反馈,循序渐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目标训练小步升;学科育德小步升;感恩行为小步升。

勤矫正,注重监督,反复训练。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不断积累、强化,必须“反复抓、抓反复”。行为规范勤矫正;学技训练勤矫正;综合评价促矫正。

5.品牌成效

我校在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上,逐步形成了“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升、勤矫正”十二字的行规教育训练策略,明理与践行同行,反复认知、践行、强化,把规范的行为规范逐步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学生陈宝欢和包璐怡分获上海市中小学生“道德实践风尚人物奖百优人选”之“勤劳节俭奖”和“乐于助人奖”。学生在全国、市、区各类比赛中屡屡获奖,据统计,一等奖24项,其他等第奖近百项。近两年来,在市职业技能鉴定考核中,中式烹调、中式面点、商品营业员等10个专业,考证合格率均为100%。初职毕业生就业率为90%左右,中职毕业生就业率为100%。学校先后获得了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教卫系统文明单位、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达标校和青浦区四星级行为规范示范校。多名教师获全国特教、市、区园丁奖。

五、行规教育的保障机制

1.完善制度,健全机制

学校建立德育领导小组,由校长、书记担任组长,政教处、教导处、团队教师等成员组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面的管理网络(见图1-2)。

图1-2 清浦区初职校德育网络示意图

党政合一,制定好学校发展五年规划及学校创建行规发展示范校三年规划。各条线协力,全员育人。

2.践行“五心”,师德垂范

我校一贯重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激励教师自主学习和主动发展,践行“五心”教育,促进问题学生的行为转化。全体教师率先垂范,做好学生的榜样,用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转变学生。

3.齐抓共管,家校合力

学校建立社区工作委员会、家委会,创建家、校、社区及其他机构精神文明共建项目,建立家访制度、家校联系制度等,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

胡校长在发言最后动情地说:“我时常对教师说:什么是真正的耐心?就是有时耕耘了999次,几乎没有什么收获,但我们仍然愿意耕耘第1000次,用一千次的耐心静待一朵花开。”

(三)德育科研,注重“感恩教育”知情意行统一

学校政教处注重调研,从教育教学的问题中去发掘课题,通过建构-评价-再建构-再评价,开展对学生的感恩教育。

学校紧紧围绕感恩教育分年段目标、具体要求,依托“学会感恩,学会做人”的感恩教育校本课程,以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社会为切入点,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把感恩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始终。在实施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学校课程、温馨教室创建中知“感恩”,在学校环境、学校活动、家校合作中学“感恩”,在展示自我、展示技能、展示风采中会“感恩”。使学生心怀感恩、学会感恩,用自己的爱心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在感恩中提升学生的行为品性和人格素养。

课题在多年实施中取得显著成效。专家鉴定意见如下:“研究者在课题实施前认真做了调研,在对学生情况分析比较清晰的基础上展开实施,针对性较强,取得一定实效。课题成果有可推广的意义。”

“课题研究基于现实,切合实际,提出了明确的四大目标,明确开展感恩教育的目标、内容,并形成分年级的教育序列。在实施感恩教育中研究者关注学生差异,运用了一定的教育方法、手段,从教育对象实际情况出发,实施‘目的明确、计划科学、节奏恰当’的教育活动,研究方向正确,定位较准,使认知、情感、实践三个层面相辅相成,形成较和谐的教育统一体。实施中研究者从现状调研入手,结合新行规守则中的要求,重点解决行规内化上的瓶颈,提出纵向个人-成员-社会成序,横向构建不同年级循序渐进的教育内容。研究思路清晰,研究步骤有序可行,研究方法较科学、规范,研究过程较完整。形成了感恩教育的体系、建立了各年级教育目标、开发了感恩教育的校本教材,这是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制定的活动方案是实施中的优秀案例,可作为范例在同等学校中推广辐射。研究者注重过程性研究,反映的课题资料丰富、属实,课题较好地达到了研究的预期成果。”

课题已顺利结题,并不断在辐射可行的经验,提出了新的研究目标。

(四)学科育德,加强全员全程师德与育德能力培训

政教处引导教师在展望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时,进一步理解学科育德研究的价值,明确:① 开展学科育德研究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② 开展学科育德研究是学校教育回归教育本源的需要;③ 开展学科育德研究是实现学校德育有效性的需要。

在青浦区德育室的要求指引下,学校政教处制定了项目建设实施策略:① 根据影响教师育德能力的内、外因的分析,在提升教师育德能力方面首先研究了相应的对策;② 重点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强化学科育德研究,在教学中提升教师的育德能力;③ 研究对学科育德效果的检测评价,体现它具有的导向、鉴定、诊断、改进等功能。

课堂是实施德育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阵地,教导处与政教处在学校师训中有计划地指导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来落实各学科的德育融合。在培训中凸显以下两方面的重点:一是加强学科课程育德理论的学习,促进教师学科育德观的内化;二是增强学科教师的学科育德能力。在要求中明确地提出,课堂教学是基础,只有立足课堂教学,强化教师的育德意识,才能使每位教师都坚持把德育融合到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使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并提高自己的育德能力。

教导处还请专家到校开展师德普适培训。指导教师进一步把握德育能力的内涵,如:强调教师的言传身教与德育目标保持一致;学习以正确的思想道德认识去提升、把握德育内容的能力;掌握德育规律、运用有效的德育方法;提升教师对可利用的德育信息的获取与处理能力;改进评价方法,了解并正确评价学生的能力;三位一体,营造学生成长的良好环境等。重点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展示、交流、研讨,引导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关注:① 如何在各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② 怎样提升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认识和学科教学践行能力;③ 教师在教学中怎样进一步理解、发掘育德要素,掌握正确把握教材育德内容的能力;④ 如何使德育语言简洁、生动、有引导力,在学科教学的语言表达上怎样提高思想教育的艺术性;⑤ 如何获取可利用的德育信息并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创造德育对象有效参与的环境;⑥ 课堂教学中如何正确把握、创造育德时机,重视德育对象主体性的发挥等。

在学科育德培训中引导教师明确新时期对德育不断赋予的新内涵,在自然本性和德育本质的基础上,渗入人与自然和谐的课程理念,构建具有时代性、灵活性的德育文化和融合型的德育管理体系。也就是说,德育教育过程中要注重突出德性,凸显体验、感动生命、激发潜能、开启智慧;体现的是生活世界的教育,要来源于生活,融入生活并高于生活,使德育成为滋养生命健康成长的沃土。教师们在学校“爱的教育”的引导下,努力用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掌握的德育理念学习诠释教育教学模式,重视将德育落实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与活动情境中,在“创设情境、融于课堂、活动体验”等方面上注重实践研究,优秀的、富有经验的教师注重将总结的经验逐步体系化,更成熟地体现在学科育德示范教学所倡导的模式中。

模式一:“情境——感悟”

心理学的研究证明,情感与认知相互影响,情境中的体验感悟是在校园环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与学习内容的结合中产生联想和情感的共鸣,从而领悟学习内容中的德性。

育人离不开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如诗如画的校园风光,风格各异、错落有致的校园建筑,鸟语花香的校园小景,宽敞明洁的校园道路,万紫千红的绿化景观,明亮宽敞的教室、图书馆,这些都能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所以,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仅局限于绿化、美化校园,还应融入学校办学理念和德育主题思想上,并有重点地突显环境育人的作用,并借助于信息技术工程建设的契机,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以其独有的方式深刻地影响和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加强学生的学会做人教育。

在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中,教师认识到学校环境资源的开发必定会带来不同的环境育人效果。为此,学校把环境建设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加强各专用教室的建设,为拓展型课程的开发创造良好的环境,并确立学校、家庭、社会的三位一体育人意识,努力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深度开发,以学校自身物质因素为基础,发挥学校德育工作优势,加强校园文化的引导作用,积极有序地开展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创建活动。

模式二:“随机——领悟”

在德育实践中融入德性思想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自省、自悟的能力。教学是一个灵活多变的过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随机”融入德育,及时有效地把“道德教育”落实于教学过程之中呢?教师们理解到,首先应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爱护学生,把德育要求落实在教学的方方面面。教学中“处处有体现,时时有领悟”,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感受作为教学的重要考量,积极引导学生“自我体悟”。使学生在交流、检验和评价的基础上,自己能不断领会、反省、发挥各种“意识”,在“领悟”中不断否定“旧我”,形成“新我”,逐步塑造一种文明、开放、民主科学、进步的道德精神,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学校抓住德育校本课程体现的育人的核心思想,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感,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调整。如在开发“感恩教育”校本课程中,依据同一教育主题分别设置符合不同年级学生需求的教育目标,体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使校本课程尽可能贴近学生、让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内容融入课程。这样能够使学生在“随机”教育中又有领悟。

模式三:“实践——省悟”

道德教育的主旨在于人不被自己的创造物所束缚,而是运用这些创造物去为人的精神生活或心灵生活(情感生活、审美生活和道德生活)服务,运用这些创造物去进行新的创造,让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永远发扬下去。

“实践-省悟”模式是让学生在德育活动中动手操作或进行某些科学、社会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在这些活动的经历中去体验、反思,从而加深理解和产生认识、情感、行为的变化。也就是强调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实践,从做中学,从做中悟。

在实施校本课程中,教师们抓住:

① 如何在抓好思品课教学基础上,充分发挥德育主渠道作用,在二期课改中加强拓展型、探究型课程开发。

② 用好有效载体,发挥团队教育作用,让学生在教育实践中增强自治、自理、自律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在实践中学会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调整。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素质教育的深入,“人本思想”以其突出的地位越来越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的改革实践。德为先的本质意义也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发展,这就需要给每一个受教育的个体提供适合于他本人个性特长和潜能发展的特殊的教育过程,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也使德育能够立足于人完整生命的塑造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德育是学会做人的教育,因此诸如人际交往、情感沟通、言传身教、榜样仿效、经典传授等富有人文特点的教育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和独特优势。为此,学校以人文精神为引导,以学生的德育实践为主要途径,以更加注重学生自身体验感悟、修身养性等方法,引导学生构建起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正确的道德标准和道德体系,帮助、指导学生做到文化判断、价值取向与道德自律的统一。

学校所提出的“学做人、学文化、学技术”要求,就是试图形成德育的软环境,把学校德育对学生的引导与强调学生的道德自律结合起来,和学生的道德实践与道德体悟结合起来,使德育有利于学生道德自律能力的成长,有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学校培养现代人的期望目标是为学生将来能成为既有人文思想,又有科学精神,以及深厚、广博的文化积淀的人打下良好的基础。具备优良的思想道德,扎实的基础学力,健康的身心素质是育人的具体目标。

由此,学校以文化判断力、道德判断力、价值判断力为基础内容,持续不断提升道德需求与自我完善的需要,提高在道德范畴的自我约束与道德自律的能力,以及自觉的道德行为规范和自觉的道德意识,这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就是学生必须拥有良好的文化判断力、道德判断力和价值判断力。但是,文化判断力、道德判断力和价值判断力的培养绝对不是仅仅运用灌输与说教能够实现的,它甚至没有一个养成与否的最终评判。因而,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一个自主生成的过程,并且是一个没有终点的过程,这种文化判断力、道德判断力和价值判断力的培养是一个综合的养成过程。它不可以把培养的内容一项项一条条地明确地罗列出来,并进行量化地衡量,而必须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综合培养,这也决定了学校应该以“厚德”作为实施德育的一个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

良好道德的养成,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参与,又是学生自主养成和内在构建的。人是文化的主体,文化是人的存在方式,它揭示人的存在是一种自我创造、自我实现和自强不息的精神生活。道德是人文的一种载体,是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渠道。所以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等待学校去开发的道德教育资源是丰富的,教师应该充分用好这些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获取,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在贯彻“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最适切的教育”的办学理念中,在注重以“厚德”为特色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坚持把学生定位为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参与者,把教师定位为学生参与道德实践活动的指导者、帮助者与合作者。通过学科育德、德育实践活动等载体,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如果说,这些年来学校德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那么观念上的改变和新理念的确立,是工作的先导。确立文化理念是文化建设的首要选择。文化理念是旗帜,具有极强的方向性。它决定着校园文化的方向、内容,指导着全体师生的教育教学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