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乡土小说与八十年代寻根文学比较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比较研究的可能性及意义

本书之所以选择二十世纪中国乡土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两个时期——五四乡土小说和80年代寻根文学作为论题,是因为纵观二十世纪中国乡土文学的发展历程,这两个时期在中国乡土文学发展中不但是十分重要的,而且二者在很多方面有着相似性和内在的联系。虽然相隔半个多世纪,八十年代寻根文学和五四乡土小说之间的这种内在的联系却不会因为时间的拉长而被忽略,一些研究者的研究已经涉及到了对二者的比较。但是总体看来,有关五四乡土小说和八十年代寻根文学个体研究的文章较多,把两者放在一个文学的平台上进行比较的研究还很少,只散见于一些单篇的论文之中,就笔者文学视野所及的相关学术论文有席扬的《二十年代“乡土派”与八十年代“寻根派”的历史考察》,文章指出:“从中国现代革命的目的趋向和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所承当的历史使命的双重意义上看,本世纪二十年代中期的‘乡土文学派’与八十年代的‘文化寻根派’,可以作为同质同构的‘历时’现象加以分析。”[35]接着作者分析了这两个文学流派产生的思想环境和生存环境的相似性;两代作家类似的现代忧患式文化心态;两代作家基本相同的审美追求以及二者存在的情感倾向的差别。文章对“这两个流派在一个甲子头尾所产生的耐人寻味的垂直对位”现象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分析。索燕华的《从20年代乡土文学到80年代寻根文学》[36]将二十年代乡土文学与八十年代寻根文学放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进程中考察,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来揭示这两种文学的内在联系和继承发展。严海燕的《乡土文学与寻根文学比较三题》[37]从文学的可比性、作品的具体比较和比较的意义三个层面考察了“五四乡土文学”和“寻根文学”之间的关系,认为单就艺术成就而言,后者要大于前者,其间既有个人因素,更与社会、时代的巨大变迁息息相关;同时,对“寻根文学”某些作者非议“五四”的言行和个别作品的倾向性提出异议。以上几篇文章都比较明确地指出了五四乡土文学与八十年代寻根文学之间是具有可比性的,并且从两种文学样式发生的背景、创作主体以及作品所体现出的风格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由此可见,五四乡土文学与寻根文学之间的联系早已有学者注意到了。但是,由以上文献的数量我们也能清楚地看到,有关于这个论题的系统全面的研究还没有人做,大多数研究者也只是看到了这是一个可研究的领域,只是从某一个方面来进行比较,都涉足不深。至今为止,还很少有人以一种透视历史全过程的深邃目光,将二者深层的有机联系挖掘出来,从而管窥这两种文学的历史走向,全面比较的研究还是个空白。

以上是直接涉及本选题的研究状况,除此之外,众多文学研究者在乡土文学和寻根文学研究领域所做的大量工作也为本选题的确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五四乡土文学研究方面,主要涉及这样几个研究方面:1.五四乡土文学产生背景研究;2.五四乡土文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3.五四乡土文学的启蒙意义;4.五四乡土文学中的民风民俗描写;5.五四乡土文学的悲剧风格。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关于单个作家的乡土文学创作的研究。在寻根文学的研究方面主要涉及这样几个方面:1.寻根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语境;2.寻根文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3.寻根文学的地域色彩;4.寻根文学的神话品格;5.寻根文学的现代性。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关于单个作家的寻根文学创作的研究。有关于这两类研究的文章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

众多学者对五四乡土文学和八十年代寻根文学的关注和研究使我们获得了一个新的理论视点,对五四乡土文学和八十年代寻根文学进行一番历史的比较,深入挖掘两者之间内在的相似性,在比较之中理解五四乡土文学与八十年代寻根文学之间的历史渊源及内在的精神联系。

五四乡土文学与八十年代寻根文学之间存在的不可否定的相似性使比较研究具备了可能性。首先,从文学产生的具体背景来看,五四乡土文学与八十年代寻根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语境,也就是推动这两次文学创作发生的动力因素存在着相似性,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文化思潮的引导;域外文化的影响;文学自身发展的必然。其次,文学创作思想指向的一致性,即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与探索。第三,二者在启蒙思想上的继承性,寻根文学在新时期文学中的启蒙意义无疑是对五四启蒙思想的继承。五四乡土文学和八十年代寻根文学在启蒙这一思想主题上的一致性也是比较的重要前提之一。第四,作家主体情感的相似性,相隔了近六十年的两个创作群体,在对乡村和城市的情感态度上存在着相似性,即都体现出乡情与理性的矛盾冲突。而这种主体情感的矛盾冲突体现在对民俗的描写中,就出现了在两个时期的乡土文学中的淳朴民风与封建陋俗并现的现象。

五四乡土文学和八十年代寻根文学之间的相似性为本论题的确定提供了可能,而相似性往往只是表面的,是显而易见的,差异才是实质性的,所以本书在论述以上所述的二者的相似性的同时,对其中所存在的差异性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此来进一步探究文学发展的规律性。本文剖示这两种文学所构成的巨大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乡土——寻根艺术画面,从一个侧面把握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跳动的脉搏。以期能对文学发展以及文学研究做出贡献。这也就是本论题研究的意义所在。

附几点说明:

一、本书所指五四时期,是一般文学史的时间概念,即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故文中所论证的小说作品,基本为这一时间段内的作品。本文中所指的八十年代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二、因“乡土文学”和“寻根文学”均为内涵较大的概念,起码应该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体裁,本书主要讨论的是“小说”这一创作体裁,后文如不作特殊说明,涉及“乡土文学”和“寻根文学”的地方都是指“乡土小说”和“寻根小说”。

三、本书所论述的“五四乡土小说”指的是中国大陆的乡土小说创作,不包括台湾地区的乡土小说创作。


[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2]周作人:《地方与文艺》,《周作人散文集》(第二集),张明高、范桥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212—214页。

[3]周作人:《旧梦》,《周作人散文集》(第二集),张明高、范桥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253页。

[4]周作人:《地方与文艺》,《周作人散文集》(第二集),张明高、范桥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212页。

[5]周作人:《旧梦》,《周作人散文集》(第二集),张明高、范桥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253页。

[6]同上。

[7]周作人:《地方与文艺》,《周作人散文集》(第二集),张明高、范桥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212页。

[8]张定璜:《鲁迅先生》,《现代评论》第1卷第8期,1925年1月30日发行。

[9]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5页。

[10]茅盾:《关于乡土文学》,《茅盾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41页。

[11]刘绍棠:《我是一个土著》,收入刘绍棠著《乡土文学四十年》,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

[12]蹇先艾:《我所理解的“乡土文学”》,《文艺报》1984年第1期。

[13]李玉昆:《关于“乡土文学”的有无之争》,《河北学刊》1986年第2期。

[14]赵遐秋、曾庆瑞:《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32页。

[15]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29页。

[16]陈平原:《论乡土文学》,收入陈平原著《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80页。

[17]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杨义文存》(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25页。

[18]陈继会:《理性的消长——中国乡土小说综论》,中原农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19]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7—68页。

[20]丁帆:《乡土小说和“乡土意识”》,收入丁帆著《文学的玄览》,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第470页。

[21]夏子:《二十世纪中国乡土文学流变论》,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22]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8页。

[23]同上书,第42页。

[24]同上书,第43页。

[25]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页。

[26]对于这一时期出现的乡土小说创作现象,文学界的称谓有两种,一是“五四乡土小说”,是从“五四”这个大的时间背景来进行定义的;一是“二十年代乡土小说”,是从文学发生的年代进行定义的。但二者所指的对象是一致的。根据论题需要,本文使用前一种称谓。所探讨的五四乡土小说指五四新文学开端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这个时间段的乡土小说。

[27]韩少功:《在小说的后台》,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58—159页。

[28]韩少功:《寻找东方文化的思维和审美优势》,《文学月报》1986年第6期。

[29]李运抟:《“寻根文学”与“文学寻根”新论》,《当代文坛》2000年第2期。

[30]同上。

[31]《贾平凹答〈文学家〉问》,《文学家》1986年第1期。

[32]阿城:《文化制约着人类》,《文艺报》1985年7月6日。

[33]这些文章主要有:郑万隆:《我的根》,《上海文学》1985年第5期;韩少功:《文学的“根”》,《作家》1985年第4期;李杭育:《理一理我们的“根”》,《作家》1985年第9期;阿城:《文化制约着人类》,《文艺报》1985年7月6日;郑义:《跨越文化断裂带》,《文艺报》1985年7月13日。

[34]杭州会议之前创作的被追认为“寻根文学”的小说主要有:贾平凹的商州系列小说;张承志的《黑骏马》、《北方的河》等;郑义的《远村》、《老井》;阿城的《棋王》及稍后的《树王》、《孩子王》和《遍地风流》等。

[35]席扬:《二十年代“乡土派”与八十年代“寻根派”的历史考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9年第4期。

[36]索燕华:《从20年代乡土文学到80年代寻根文学》,《延边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37]严海燕:《乡土文学与寻根文学比较三题》,《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