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州世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7章 醉酒当骂

歪过小巷,来到街上,三人也不辩方向,相互厮搀着只顾向着宽阔处走来。

矇眬中来到一处地方,三人意识已是一片混沌,手足无力,便相拥着倒了下去,呼呼大睡。

正睡得香,王隆忽然被一阵吆喝叱骂声惊醒,天色早亮,见他们相拥相叠着睡在一坡石梯上,再扭动脑袋往门额上一看,原来是道台衙门。

王隆不觉一激灵,彻底清醒过来,此时已是红日初升,红光铺满街道,一大群人围在石梯前指指点点,奚落嘲笑他们。

前面站着一人,正双手叉腰,怒目金刚。

那人三十来岁年纪,中等身材,穿着白色的西装,打着根红色的领带,头发中分,油光可鉴,脚上还穿着一双锃亮的黑色皮鞋。

此人在长衫短褐、青灰一片的人群衬托下,显得特别扎眼。

王隆不认识这人,又觉得他洋气十足的穿着与周围一切格格不入,便无一点好感。

那人留着一字胡的嘴,突然开始迅速地一张一合,喷出来的却全是脏言恶语,间或还夹杂着听不懂的洋话。

王隆气往上撞,与那人对骂起来,一边推醒孙勇逢和卫明高。

二人酒意还未全消,迷迷怔怔坐起来,有些木然地看着身边的人群。

当看到正与王隆对骂之人时,孙勇逢酒一下子全醒了,赶忙命王隆和卫明高都站起来。

王隆正骂得尽兴,见孙勇逢如此,有些愕然,止了骂声。

那人指着孙勇逢,口音一变,操起一口官话,骂道:“孙局长,你堂堂一个警察局长,竟跟市井无赖一样,相约酗酒,还醉卧街头,民国政府的体统和袁大总统的脸,都被你给丢尽了!”

孙勇逢对着那人抱抱拳,笑道:“清早巴晨的,朱院长啷个火气恁么大,昨晚又被嫂子蹬到床底下去了?”

围观人群发出一阵大笑。

那人脸涨得通红,大叫道:“你少满嘴喷粪,小心我诉你诽谤之罪。”

孙勇逢仍笑道:“莫急莫急嘛。我昨晚带着这两个弟兄巡逻了一整夜,又冷又饿,走到这道台衙门口,只说坐下歇一会儿,不想竟一下睡着了。也是太累了的缘故,不成想挡了朱院长的大驾,实在不好意思,改天兄弟作东,向朱院长负荆请罪,你就不要判了,如何?”

朱院长一时弄不明白孙勇逢的话到底是真是假,只得恨恨地道:“彭县长前天才去顺庆,你就要翻了天,等他回来,看我不狠狠告你一状,让你娃吃不了兜着走!”

孙勇逢走上前,拍着他的肩膀道:“告啥状哦,莫为这点小事去烦彭县长。院长大人,快请进府办公吧,我们也要回警察局去了。”

朱院长借坡下驴,神色略缓,走上石梯,在经过王隆身边时,却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王隆哪肯示弱,也死死地回瞪着他。

朱院长脸色一变,问王隆:“你叫啥子名字?”

王隆昂然答道:“大丈夫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在下姓王名隆。你叫啥名字?”

朱院长重重冷哼了一声,对孙勇逢道:“你警察局什么人都要啊!”甩手走进了衙门。

孙勇逢忙拉起卫、王两人往警察局走。

王隆问朱院长是什么人,如此盛气凌人?

孙勇逢告诉他,此人名叫朱鉴英,是成都人,曾在RB留过洋,专攻法律,现任良县地方法院院长,是彭县长都要敬三分的人物。

又说王隆与他对骂,有些唐突了。

王隆道:“是他先骂的,我才还口。他如果光骂我,我还可以忍受,可他连大哥二哥一块儿骂,这可不行。不光骂,看他那阵仗,好象还想动手,他若真敢动手,老子揍扁了他。”

卫明高道:“大哥,我看三弟也莫啥错。朱院长是留过洋的人,却跟个泼妇似的,在街上当着众人的面就破口大骂,要说不成体统,我看他这也莫啥体统。”

孙勇逢道:“我当然不是看他,是看团长面子,以后你们见到他要恭敬一些。”

二人允诺。

回到局里,孙勇逢问王隆是否愿住在贡院里,虽说条件是差了点,但他和卫明高都住在这里,王隆若住进来,三兄弟也好时常在一路。

王隆说父亲刚走,家里就哥嫂二人,不能新添了两位哥哥,就忘了家中的哥嫂,再说对门还有赵二哥哩,还是住在家中,他家离贡院也不远,每天早来晚归,既不会耽误公事,也不会妨碍与两位哥哥相处。

孙勇逢便依他所言。

一日巡逻结束,王隆回到武庙街,在门口碰上也刚好回来的赵骥。

赵骥见王隆穿着一身毕挺的黑制服,戴着大盖帽,手拿警棍,腰里还挎着短枪,赞道:“哟嗬,王巡警好威风啊!”

王隆笑道:“难得赵二哥夸奖。我到警察局上班后,天天忙得脚后跟打后脑勺,几天都跟你碰不上一回面。赵二哥,这一向在忙啥?如有需要差遣之处,一时又找不到我的话,你就派人到警察局带信,我接信就回。”

赵骥笑道:“我晓得你忙,也晓得你一天要带人到醋坊周围去转好几回,谢谢你,兄弟。我这段时间也忙哩,大爷、四爷合家老小,大概在十几里就要回来祭祖,到时良州的三叔、六叔全家人也都要过来,总计恐怕有近百口人。我和东舅舅从初三开始,就一直在忙到准备铺的盖的、吃的喝的,还要多多预备下烤火的杠炭和火盆,不能让老的小的有人着凉感冒;还要提早备好对老辈子们的孝敬礼信,封好对子侄们的打赏红包、新奇小玩意儿;又要准备堂屋里桌椅板凳、磕头用的草礅儿,香蜡纸烛,全牲祭品就更不用说了。总之事无巨细,全要一一想到,细细准备,唉,事务之繁、身心之累,比平时要十倍之多!等这头一忙完,小妹妹的满月酒又紧跟而来,还得乘空也先准备着。”

王隆叫起来:“唉哟,我的妈呀!这一堆堆的事听得我头都要炸了。赵二哥,也全得亏了你和东叔哦,要换了个人,莫说做这些事,我怕就是烦都快烦死了。”

赵骥叹道:“一大家子人哩,当然人多事繁,不过只要一族人都笑笑和和、平平安安的,多操点心,多做点事儿,也算不得什么。”

王隆对赵骥说的话深以为然。

王隆又告诉赵骥,他与孙勇逢、卫明高结拜一事,问行得妥不妥?

赵骥认为异性结拜乃江湖之事,但警察局也好,官场也好,其实也都与江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如此行事没有不妥。

王隆心中有了底,别过赵骥,回到王家。

王林和张氏刚吃过晚饭,见他回来,张氏忙去灶房端来留着的饭菜。

王隆一边吃饭,一边讲他与孙勇逢、卫明高两位义兄之间的趣事。

见他话语滔滔,神色兴奋,王林有些喜忧参半。

喜的是王隆在警察局从此不会孤单,凡事有人帮衬了,但忧的是既是结拜兄弟,那另外二人若犯了什么事,必定会连累王隆。

可这世上又哪有只有利而无害、十全十美之事呢?

王林本想嘱咐王隆几句,却又不知怎么说才合适,只好生生地忍下了满腹的话语,默默在看着他狼吞虎咽地吃饭。

吃完饭,王隆说回局里还有事,让王林给他留着门就行了。

王隆到警察局叫上卫明高,一起来到城西良牧街,一处深墙高垒的大宅院前。

卫明高见这座宅院青砖乌瓦,门墙坚固,门楣上高悬着两个巨大的红色灯笼,照得半条街都通红明亮,讶问道:“这不是城西袍哥大爷罗大爷的家么?”

王隆有些得意地一笑:“二哥不是要找一个背人的地方训练我么,就是这里。”

卫明高惊道:“三弟,亏你想得出来,半夜三更跑到罗大爷家来训练。恐怕不得行哦,连十五都还没出,这不是打搅人家过年么?”

王隆道:“那管得到这些,我也实在找不出别的地方。罗大爷和罗少爷我都很熟悉,只要我们动静莫整大了,他们是不会嫌我们的。”

卫明高苦笑道:“就算是要来,这大过年的,也该带点礼信才是,啷个妥起两双手就来了哦。”

王隆恍然道:“二哥说得对,我一点没想起,你啷个不早说呢?”

见他愣头愣脑的,卫明高有些哭笑不得:“我啷个晓得你是来这里,还以为你是要带我到良水边上去找个地方。”

王隆笑道:“良水边晚上风大得很,你不怕吹?”

卫明高便住了嘴,拿定主意还是少说话为妙,只管跟着王隆进门,罗家人自是由他来应对,至于脸厚脸薄之事,在目前情势下可就顾不得了。

王隆没他那么多心思,觉得礼信没带就没带,明晚再来时补上就是了,便举手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