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尚派形意拳的特点
形意拳因其流传年久,文化底蕴极其丰厚,其学科领域涉及自然科学与人体科学的交叉带,故对练习者的悟性要求较高。又受制于历史上武术界陋习之影响,拳法的真谛轻易不传人,“宁给一寸金,不开一口春”,拳法隐讳、见易练难。因此,虽同出一源流,因学习者天赋和个人文化素质不同,练法各异,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分支流派。“尚派形意拳”就是形意拳传承过程中出现的别具风格特色的一支。它源于形意拳一代宗师尚云祥,经过几代人的继承、传播、研练、悟化,并在健身与实战应用中具体实践,使它日臻完善、独步武林。
尚云祥,字霁亭(1864—1937),山东乐陵(音lào lí ng)人。自幼慧颖强识,勤奋过人,得师中华武士会创办人、“单刀”李存义先生倾囊以授,乃至艺冠群英。其后复得“半步崩拳打遍天下”郭云深前辈的厚爱,亲传衣钵,深得形意真谛,并继承了郭云深的“半步崩拳”、“丹田气打”、“大杆子”三绝技,对旧学有所改变,艺尤精进。乃至身未出燕赵,却名扬大江南北。清末李存义去山西访诸前辈,交融河北、山西技艺之长,回来后,经过提炼,对原有练法和套路有所改进和创新,而尚云祥又汲取李存义的心得,融会贯通,对旧学再次改进,尤诠要诣,故晚年所练所教更别具风格。
李文彬(1918—1997)是尚云祥关门弟子,曾先后学习通臂拳、长拳、太极拳等。1933年投师于尚云祥门下,专攻形意。李文彬先生尚德精武,精心育徒,培养出一批传统尚派形意拳的传人(王志强,2005),对形意拳技艺的承前启后,做出了卓越贡献,1996年被中国武术协会、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评为“十大武术名师”。
李文彬不但继承和发展了尚云祥的技艺,而且经过多年的研习和授艺实践,在拳理拳法上有一定创新。如对形意母拳“鹰捉”原地单操和“趟步”单操等的理论阐述,对认识和掌握形意的“翻浪劲”和“趟劲”起了重要作用。
李文彬、尚芝蓉(尚云祥女儿)在《尚派形意拳械抉微》(第1辑)中,对尚派形意拳的特点进行了系统阐述。
一、桩功有抻筋拔骨、静中有动的特点
尚派形意拳的桩功,以三体式为主,除有增强体质、为技术筑基的作用外,还别具技击内涵。武术谚云:“筋长力大,肉厚身沉。”正因为通过锻炼把肌腱抻开,才能关节灵活,肌肉伸缩力大,尤能增加弹性和爆发力。运用到技击上,才能收放迅速,抻得长,放得远,打击力大。尚派三体式桩功虽在静态中,却突出地强调“抻筋拔骨”隐形于内的内涵作用。这正是构成尚氏形意动作开展、灵活、发劲迅猛刚实的基因。这一特色从站三体式桩功就开始得到训练。
拳经云:“静中之动谓之真动,动中之静谓之真静。”以武术技法来讲,静中无动,就等于有形无意,空势无备。锻炼桩功为全面的筑基功夫。这是内外和体用兼修,使之按技术要求掌握好外形姿势和动作的正确,以及追求内意的训练,使之从静中求动,向意动气行、气沛周身、动静一气、形神一体的高级阶段进军,为达到“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妙境打好基础。因之尚氏三体式桩功又突出强调这“静中有动”的无形无相的内涵技击作用。实际上“静中求动”的“动”就是“意”的训练,也是神与气的内涵和内劲的培育。因之这个“动”,不仅要“求”,而且必须要“有”,故突出强调“静中有动”。由于这种内在的精神作用,对中枢神经起到良好的调整和保健作用,加上在抻拔锻炼中对肌肉的运动,使血液流畅,供养增多,加强了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故有较好的健身体疗作用。说练三体式是变化人的气质之始,在于它不努拙气,不用拙力,而在沉静自然中按规矩操作,从而使肌体和精神都得到全面锻炼。
对上述“抻筋拔骨”和“静中有动”两项特点的表现和作用分述如下。
(一)“抻筋拔骨”的表现和作用
1.颏收头顶和气沉丹田,这是对身躯上下的抻拔。是利于上通三关(周天督脉的尾闾、夹脊、玉枕),下固灵根(丹田)。
在“龙折身”中的顺胯、拧腰,是对身躯拧转的抻拔。它会助长丹田的发劲,并贯达于四肢。
2.拔背、沉肩、坠肘是对上肢臂部的抻拔。特别是肘的里裹而又下坠,使肘窝朝上,在手掌俯扣正确的条件下,使肩、肘、手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并要舒展抻长。这样,则拧抻力大,“三催”(腰催肩,肩催肘,肘催手)的劲整。加上内意的配合,会使气贯梢节,手会有麻胀感、热流和气感,以至指关节时而有吱吱响动。
形意出拳时,要求“明了三星多一力”。不仅肩窝、肘窝要抻开,连攥拳所出现的腕窝也要抻开。而站三体式桩功时,前手虽是俯掌,但要掌心回收,掌指前顶,虎口撑圆,同样具有抻腕之意。在这样技术规矩要求下,虽是用意不用力,却能促进“三催”劲整,气贯梢节,劲达于指,因而使内劲放得长,打得远,助长发劲的弹性。
3.两腿弯曲,前三后七,形成“夹剪”,这是下肢腿部的抻拔。前腿三成劲,后腿七成劲。特别是前脚尖朝前,前膝亦向前微挺,而整条腿却要向里收夹。而后脚尖外摆(与前脚成45°左右夹角),后膝却要里扣(使膝尖接近前方),这样就使前腿与后腿形成既可灵活而又沉实的“夹剪”劲。不仅对踝、膝关节,就是对胫、股肌肉,也都能起到极大的抻拔作用。因为膝关节反应比较敏感,故在站桩中,也会出现吱吱响动。
尤其是后膝的里扣,配合上体“龙折身”的反拧,形成腰胯间的抻拔,更增大上肢前钻,下肢前趟、后蹬之劲,也大大助长腰部发劲的威力。
上述这些抻拔要求,表面上显不出有什么特殊之处,但却能给周身一体、丹田发劲、打长放远、迅猛刚实带来莫大的技击实效。这也正是尚氏三体式为培养技击实效的精微内涵之一,可以说是站三体式的神髓之所在。
(二)“静中有动”的表现和作用
拳经云:“静为本体,动为作用”,“静中之动谓之真动,动中之静谓之真静”,动静同理,体用一源。而站三体式桩功,既讲体用之效,又究动静之理,故而它是从“静中求动”开始的。不真动就谈不到知“意”,不真静就谈不到知“性”,静为性,动为意,不静则真意就不能发动。真意能动,才会“妙用则为神”。故形意拳要求练形神合一,进而追求“虚极静笃时,则还于先天本性”、“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无可无不可”的高超境地,而这些追求又何尝不是用意来引化神气而求得技击上的妙用。三体式正是为了发挥动静和体用之作用而筑其基,也是“静中有动”内意锻炼的开始。它的表现和作用如下:
1.内视筋骨,意注上肢梢节,在沉肩、坠肘的配合下,掌指就“有动”,有麻胀感,有热流和气感,以至指关节时而吱吱响动。虽只用意不用力,却能力贯掌指,气贯梢节。
意注下肢,在前膝挺,后膝扣,以及“龙折身”的配合下,膝关节就“有动”,有酸痛感,有热流和气感,以至膝关节时而有吱吱响动。这样就能使下盘根固,后腿蹬进力大,还可气贯“涌泉”,亦可治疗关节炎、寒腿等疾病。
2.调息归根,意注丹田,小腹就“有动”,有热流和气感,会使丹田真气逐渐充盈,因之体强、根固,内劲中生。津多咽之,意引丹田,会有腹鸣,咕噜声直下小腹,会觉腹腔松畅,气顺腹实,更有益于内脏和腹腔疾病的疗养。这就是所谓“练丹田之气”,“丹田欠练灵根本”,亦即“固灵根”、“真气退藏于密”,也就是所谓“元神元气”相合,由无而有,由小而大,一气之动,发之周身,也是使内劲的形成和发动有根。尚氏三体式正是从静中求其动,得养练之始。
当通过动作和套路的锻炼,做到“上下相随,内外合一,周身完整一气”,把明劲打好,练到刚健之至时,则“刚至柔生,柔极自化”。
3.以“悟灵性为至上”,用“神、意、气合于丹田,运化周身,无微不至,感之遂通”。这是尚氏三体式桩功最后从“静中有动”而至“动中有静”所要追求的高深造诣,到此境地自会“无处不有,无时不然,触之自应,不思而得”,则“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妙境,自可得之。
二、继承并传留了“趟劲”特长,体现出“脚打七分”的特殊技法
拳经云:“脚打踩意不落空,消息全凭后足蹬,与人交勇无虚备,去意好似卷地风。”“脚打七分手打三。”这些拳经要义突出一点,就是要求练形意必须练出上步的前趟、后蹬之劲。这不仅是形意拳进步快而远的特点,而且是如犁翻地,能把对方拔根抛出的绝技。可惜此技法知者甚稀,乃至对上述拳经要论多有曲解,失去真意。唯尚派形意所练上步之劲,仍保存并传留了这一绝技。先生艺高而德隆,既珍视绝技,又能教必择人,肯于真挚地留给后人,怎能不备受武坛崇敬。
所谓“去意好似卷地风”,就是要求把上步的“趟劲”练成像摧枯扫残的卷地劲风,既猛又快;又要求把“趟劲”练成像铁犁翻地一样,劲大力实,拔地而起。利用上步所发挥的“脚打”,能如此劲大迅猛,用在技击上,自然比手的作用力大得多,因之才有“脚打七分手打三”的提法和要求。尚先生晚年所练、所教凡是上步都强调要练出“趟劲”来,因之对形意这一绝技起到继承和发扬作用。习之功到,乃知“卷地风”这一“脚打”的深切含义,也就进而掌握到“脚打七分”的真劲。因之,磨炼这一技法,乃成为尚派形意拳的显著特点之一。
三、动作打顾一体,舒展灵活
尚派形意拳的出手入手,突出强调“肘不离肋,手不离心”,乃是形意主要顾法之一,是利用上肢以护心、肋,但又是打法中主要的蓄劲动作,为使臂借身劲而劲大,身借臂劲而得发,腰催肩、肩催肘、肘催手“三催”之劲得以有蓄而发,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出洞入洞紧随身”则是“虎抱头”的具体运用,前臂裹抱于颏下,既是保护头、胸之“顾”,又是发挥“拧、裹、坠”,以蓄力待发之“打”,正是打顾一体的体现。
在出手发劲上,则突出强调“起横不见横,落顺不见顺”。而“起横不见横”中的“横”是“顾”,用时在“不见横”中就含有“势正劲顺”之长,就可用于“打”。“落顺不见顺”中的“顺”是“打”,用时在“不见顺”中就含有“横裹”之劲,见来手即可用于“顾”。且“起与落”、“横与顺”本身就包括“顺中有逆,逆中有顺”,既相辅相成,又“打顾”如一,因之它既是“顾中有打”,也是“打中有顾”。尚派形意拳既然严于要求进行平素锻炼,则习之功到,用必自如,故形成了打顾一体的特点。
武术动作在运动中,能保持周身轻松、自然,又丝毫不用拙力,才能身手不滞,舒展灵活。只有四肢舒展,周身顺遂,才能练好动作,找到每一动作应有的独特技巧,以至练功、找劲,向高级阶段迈进。在桩功练“抻筋拔骨”的基础上,于练动作时再能舒展,自然就会身手运用自如,由柔和入刚实,而致抻得长,放得远。所谓“先求开展,后求紧凑”,正是为打好刚劲转入柔化创造前提。因之,尚派形意拳在做动作时,要求周身、四肢松开,但要处处合乎规矩,使劲意充沛,无处不到,神气内敛,归入丹田,因而使动作做得既舒展灵活,又沉实劲整,并会气势夺人。至此对什么“远近一丈步位疾,两头回转寸为先”,“我在场中无定势,或把或拳望着就是”,“不知进退枉学艺,不知起落枉伶俐”,“能在一思进,莫在一思存”,“若遇人多三摇两旋”,等等经义中对机动灵活的要求自可意到步随,身手如一,无往而不得也。
四、发劲迅猛刚实,体现出“火机一发物必落”的技法
尚派形意拳最显而易见的特点,是在动作和发劲上既迅猛又刚实。因而同辈们说:“练不出迅猛刚实的爆发劲来,就不能说是刚劲练到了。”尚云祥先生年过古稀时还说:“我再有三十年阳寿,就再打它三十年刚劲。”可惜这句话的含义,真正理解的人并不多,但这确实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是先生专攻形意,历练一生,从实践中得出来的不同一般的经验总结。人们大多知道先生艺高望重,不畏强暴,一生比武的事极多,因而名扬武坛。可是人们却很少知道先生原是个身材矮小、体单力薄的人。李存义老先生曾认为先生不是个练武的材料,因而最初投师,老先生竟不肯收留。而先生就是这样从身体条件不好中硬练出来而求得的真知。先生说的那句话,实际既是自身的体会,又是自我的鞭策,绝不是纸上谈兵。因此,我们不能不承认它的实用价值是大的,也是很宝贵的。
因为形意拳发劲制敌的基础是讲“硬打硬进无遮拦”的。先生说“硬打”就是不管对方是动、是静,动也打,静也打;不管对方是刚、是柔,刚也打,柔也打。不借惯性,不借他力,遮也打,拦也打,沾着就发,这才叫“硬打”,才算真正有发人的本领。要想做到这样,就必须先打好刚劲。不努气,不用拙力,从自然、协调中练出完整的刚劲,再把刚劲练出迅猛刚实的“爆发劲”来,才能达到“起如风,落如箭,打倒还嫌慢”、“起如箭,落如风,追风赶月不放松”的打法要求,才能使内劲逐渐充盈,打得实,放得远,势如奔雷。有了这种疾用骤发、迅猛刚实的爆发劲,才算得到了不借外力、自身发劲、沾着就有的本领,有了它才体现出形意的真劲,以及“火机一发物必落”的技法要求。
五、内劲充盈,催“三节”惊“四梢”
练形意拳的内劲,有“返先天”之说。因此做动作,就必须轻松、协调,任其自然。不努气,不用后天拙力,在虚灵自然之中把形体调整好,把身外散乱之力消融归一,随同把身外散乱之神、气,按拳术之规矩,纳入丹田,与先天真气交融,成为浑元一体,由微而著,而能逐渐充实,运化于周身,则融融和和,无微不至。以之应用,则无处不有,无时不然,便形成形神相合、体用一源的内劲。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使肢体上下相随,意、气、力融于丹田,能运之周身,逐渐形成内外合一、完整一气,这便是体用一源的内劲。从形意拳的三步功夫来说,基础打不好,刚劲不完整,是培养不出内劲来的。它在动用中是以腰为主宰,运之周身,内劲通灵,则玄妙自生。尚先生教练形意拳之所以着重练功、找劲,练的就是形神合一,找的就是体用一源的真劲,不讲形式,不讲招法,专讲找劲,故练出来自会形神完整,内劲充盈。
尚派形意拳所表现的形神完整、内劲充盈是与严格掌握和运用催“三节”、惊“四梢”分不开的。经云:“拳打三节不见形,如见形影不为能。”讲“三节”,练形意的都知道,躯干、臂、腿无处不分根、中、梢三节。臂的肩、肘、手,腿的胯、膝、足,又分为根、中、梢三节。这“三节”,如合而为一,腰为主宰,就可使通身一体,完整一气。如分而为三,又各有所司,各起各的作用。所谓“拳打三节不见形”,绝不是拳打被截再用肘,肘打被截再用肩。那是用招的打,又是见形的打。实际上应该是利用“腰催肩,肩催肘,肘催手”的“三催”劲,手被截,肩、肘仍催,在被截处发劲打之。这样的“变劲不变手”就“不见形”,就“被打不知不见”,这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拳打三节不见形”的奥妙所在。意、气、力融于丹田,又发自丹田,运之“三节”,在这样的技法支配下,自然三节合一,节节贯通,通身各个“三节”都能如是,自然身形、劲路会成为完整一体,内劲会逐渐充盈。
讲到“四梢”,即毛发为血梢,指、趾甲为筋梢,齿为骨梢,舌为肉梢。四梢的发动叫“惊起”,说明它主要靠精神振起的作用,亦即“意有所感,神之所施也”。经云:“怒发冲冠,血轮速转”,“舌卷气降,虽山亦撼”,“虎威鹰猛,以爪为锋”,“有勇在骨,切齿则发”。这些说法,都说明了“四梢”的精神威力。平时锻炼,能时刻在意,神之所至,自会气势凌人。通过头顶、舌顶、齿叩、指扣以长其威。这样运用到技击之中,自会大增摧敌之勇。因此,尚先生教练形意强调“神”的运用,以惊起“四梢”之神,还有发动内五行之“神”,与身形、劲路相结合,就构成形神完整,内劲充盈这一特点。习之以恒,操之自如,哪怕是疲惫不堪之时,能以操练,会立起精神。不论用于御敌还是健身,自然都会起到可贵的作用。
六、独精鹰捉,并发挥劈拳的特殊作用
练形意的第一趟拳,起钻是拳、落翻变成俯掌、形成三体式的这趟拳,人们叫它“劈拳”,而尚先生叫它“鹰捉”。这样叫是有道理的。第一,它是掌,不是拳,就不能叫拳。第二,“劈拳之形似斧属金”是拳经的定论。它既是掌,又是俯掌,根本无似斧之形,更无法练出似斧之劲。与拳经所要求的劈拳劲根本不符,这就说明它不是劈拳。第三,拳经云:“出势虎扑,起手鹰捉。”既然提出起手动作是鹰捉,而五行、十二形等拳的起手,又都用的是它,所以应该管它叫“鹰捉”。论起这趟拳,说来很平凡,练形意的人都会,但是不好练,甚至有人一辈子吃不透、练不到它的味道。为什么?这就得从形意拳的劲追究起。形意拳究竟有什么劲?广义来讲,五行、十二形,一种拳一种劲,甚至一种拳包含几种劲。而形意拳独具特色的、最根本的劲,却在于起落、钻翻。故在拳经中对起落、钻翻的技法讲了许多许多,甚至提出“不知起落枉伶俐”的警语,说明“起落”在形意技法中的重要性。如果把“起落”简单地理解成是动作的起伏,就大错而特错了。而形意拳起落的精华就体现在“摩挲劲”上,也就是人们很少知道的“翻浪劲”。而“鹰捉”正是练这种特殊劲的基本拳,故称它为“形意母拳”。拳经云:“起为钻,落为翻”,“起是去也,落是打也,打起落如水之翻浪”,如果对“鹰捉”的起落、钻翻不理解,就谈不上领会形意拳的真谛。正像尚先生所说的:“不懂起落,就是傻练!只能闹个好身体,没法领会其中的窍要!”这话确实是揭形意之秘,是启发和激励后学的甄言。因此,在尚派门中把“鹰捉”视为开启形意拳奥秘之门的钥匙,是阳刚步入阴柔,掌握刚柔相济、沾身纵力技法的窍要,故而千锤百炼地苦练和钻研它。正因为其在五行拳之外,比别人多出这一趟名叫“鹰捉”的拳,而又特别重视它,因此,独精“鹰捉”可称为是尚派形意特点之一。
拳经云:“劈拳之形似斧属金,内通于肺,外达于鼻。”尚先生所教的劈拳和鹰捉的动作基本相同,只是把落翻的俯掌变为立拳(虎口朝上)。莫道这外形由掌变拳差别不大,但结合到意与力的运用,则变成截然不同的两种内涵。“鹰捉”的掌是通过钻翻,以发挥它的“摩挲劲”;而劈拳是以前臂作为斧刃,通过钻和劈发挥它似斧前劈的劲,显然,两者有鲜明的不同。特别可贵的是,劈拳发劲的着意点,不在拳和肘的关节上,而是在两关节之间的前臂上。这不仅是除头、肩、肘、手、胯、膝、足七拳之外,又多出一拳,而且是超越用关节突出处打人发劲的武术技法惯例,起到了它在技法上具有特殊含义的作用。
七、五行拳的顺序和钻拳练法的不同之处
除上述“鹰捉”与劈拳外,还有一些动作和理论与一般不同,但与拳经对照,还是很有道理的。择述于下,供读者研究、参考。
(一)五行拳的顺序
人们练五行拳,大多数是按金、木、水、火、土形成劈、崩、钻、炮、横的顺序来练。而尚先生则不然,先生说:“讲五行,就得讲‘生克制化’。练五行拳即为治病、健身、变化气质,要提高技术,就得按五行相生的道理来做。也就是按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的道理,形成劈、钻、崩、炮、横的顺序来练。就中医来讲,按五行相生来练对身体才有好处。就练功来讲,能内外兼修,才对体用更为有益。总之,不论是练拳还是治病,都应按五行相生来做才是。否则,钻与崩的顺序一颠倒,就出了问题。因为劈属金,崩属木,相连地练,便形成了金克木;钻属水,炮属火,又形成水克火,非但不相生,反而相克,讲五行却又违反生克的规律,从道理上是讲不通的,当然效果也就不能理想。”
说起来,中国的阴阳五行之说,是朴实的唯物论,国外亦多知之。而且中医更是按阴阳五行之说辨证治病的,尤为海外炎黄子孙所熟知。而近代人的教学或著作中,也常讲五行的生克,也讲五行某拳属什么,练它对五脏哪些部分有好处。可是如果练的顺序不对,道理就讲不通。将来外国人追究起五行拳的健身和生克的道理,我们就不能自圆其说,岂不有损中国古老文化之光彩?应该把顺序纠正过来,不应该碍于面子受什么身价虚荣的影响。
(二)尚派形意钻拳的独特练法
钻拳,属于五行拳之一。一般有两种练法(主要不同在手上),一种是前拳只向内翻转(腕部向里下扣),撤回腹前(掌心向下),同时后拳经胸由嘴前顺前拳上钻出,两拳如此交替进行。另一种是前拳先变掌,当后拳由其上钻出时,再握拳向内翻转(腕向里捋扣)也撤回腹前(拳心向下)。这两种练法皆与尚先生教的不同。
拳经云:“钻拳之形似电(似闪)属水,内通于肾,外达于耳。”无疑是要求象形取意的。说钻拳似电不是指的快慢,而是指的形象。古时说电,是指雷雨天的闪电,故又有“似闪”之说,就是说钻拳在动作上是有似“闪”之形的。说它“内通于肾”,就是它有助肾腰的动作和作用。而尚先生所教的钻拳,当前脚向前垫步之前,先收回半步,同时将前拳变掌向胸前勾回,待前脚向前垫步时,同时将勾回的掌继续向体旁、向前上方摆抖成立掌(虎口撑开,掌心向前),当后拳经胸由嘴前顺前掌上钻时,前掌同时变拳向下,向里扣掳,并翻拧,撤至脐旁,拳心向上。这个连贯动作就有甩臂、抖腰的劲,既有“似闪”之形,又有活腰助肾之功,还有独到的里裹之劲。是符合拳经的要求的(详见钻拳图解)。
八、拳械一体,相得益彰
“内外如一,体物而不遗,无往而不得其道。”这是前人一句名言。用在武术上,却说明了一个可贵的哲理,就是说:“能够把身手练到内外如一,以至空手和器械都能一样,这才算得到真谛,这时就怎么用怎么有理。”器械是拳脚的延长,拳术练好了,再练器械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且是既互增功力,又互增技巧,习之既久,自然会形成不论器械的长短,全在拳术中神意的妙用。只是每一种器械都有它独具的性能,只要分别掌握和运用好它的性能,与拳中的神意和功夫结合起来,自会相辅相成而相得益彰。尚先生一生专攻形意,故继承和传授的器械较多,人们从锻炼中也体会得出这一优点。
五行拳中的五趟拳,都是单一劲路和动作,但要人们反复练,是为了打好形意拳术的基础和掌握它的基本技法。而在传统器械上,也有劈、钻、崩、炮、横的刀、剑、棍、枪,也是单一劲路和动作,也要人们反复练,是为了打好形意器械的基础功和掌握它的基本练法。此外还有整套的五行、连环、六合等的刀、剑、棍、枪的传统套路,还有形意传统的特殊器械如麟角刀和凤翅镗等,更是别具特色。但在劲路上,仍和拳术是一样的,堪称是“一拳两得”。
形意拳各支所传,尽管有别,但基本上大同小异,或可谓各有所长。因尚派形意拳知之者少,特别是尚先生晚年所练、所授,尤多不同之处,特书其特点,以供读者参考,或有益于发扬其道也。
尚云祥先生不仅武学超群,而且十分重视武德修养。尚云祥成名之后,为增阅历、验武功,到处寻访武林名家高手。誉满武坛后,来访者亦甚多,但他注重武德只求以武会友,故习武一生,未结下任何怨仇。他的“半步崩拳”满天下,功艺精湛,但与人较量时却总是改拳为掌,以免伤人(林磊娟,2003)。他常说:“以武会友,行遍天下;逞强伤人,寸步难行。”他还说:“练武之人应以德为上,不要自以为是,肆意欺人。德不服众,也难与人结友,即使自己觉得功夫不错,最终也难达到高超境界,不过是一个黄瓜架,一碰就哗啦(散架子)!”(张金涛,2013)
总之,尚云祥大师对尚派形意拳的创立完善了中国武术体系,革新了中国武术的部分弊端,对中国武术的长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尚云祥大师对中国武术的传播和对中国武德的高度重视也为中国武术的进一步发扬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孙克诚,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