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长安的国家乐伎与乐舞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凡例

东汉王充《论衡·谢短》云:“夫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愚昧迂执,不合时宜)……夫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比喻无知而不明事理)。”历史著作(除了专门的理论性研究外)应该追求古今贯通,雅俗共赏,给读者以知识和启迪,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本于此,对于文中下列内容,均加以注明,用()、【 】,或用[ ]等。

1.凡古代皇帝年号,注明对应的公元纪年,用阿拉伯数字。如: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正月,……

2.凡古代地名,注明对应的今地名。如:

唐长安兴庆宫(今西安市兴庆宫公园),……

3.凡人物姓名、生卒年代,加以注明。如:

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年间,……

宋元之际的史学家马端临(1254—1323)指出,……

4.凡专用名词、僻字、难字,加以注解。如:

奏“二舞”(文舞、武舞)以为众乐之容。

5.凡加以补充说明者。如:

在玄宗朝之前,外教坊(以俗乐为主业)也属太常寺管辖,……

6.凡标明内容前后互见、参见。如:

仪仗鼓吹音乐起源于军中之乐(军乐。详见后文叙述)。

7.凡引文有分歧之义而加以注明者。如:

……先取户内人及近新(按:应为“近親”)充[侍]。

8.凡引文中的原有注文,加 【】。如:

……杂于声儿【坊中呼太常人为“声伎儿”】后立,……

9.凡增添文字以通顺文意者,用[]。如:

“假万骑、仗内音乐,送[公]主还第,天子(中宗)亲幸,宴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