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论怀古:内经逐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黄帝其人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今天我们开始《黄帝内经》前六篇的第一堂的慢讲,之所以要慢讲是因为以前我们讲得有些快,这次希望能把里面的内容一点点剖开来讲,也希望在逐字逐句讲解《黄帝内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慢慢地浸润在中国文化、中国哲学,尤其是以中国医学(中医)为核心的氛围中,慢慢地把中国人所特有的优势发挥出来,特别是在健康方面。

我们之所以讲前六篇,因为前六篇是基础。今天开始从第一篇开讲,以前讲的时候我会强调第一篇非常非常重要,第一篇很重要,第一篇特别特别重要,但是没有讲第一篇怎么重要法,这次我们就讲得慢一些。因为《黄帝内经》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值得我们花很多时间来琢磨,它里边有非常多的含义,有不同的读法、不同的学法,你会感受到、学习到不同的内容。

比如说第一句:“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平时读这句话呢,可能一下就晃过去了,现在我们逐字逐句地讲解一下:

昔在黄帝

我们知道中国的历史有三皇五帝,三皇五帝之后有尧舜禹,这里之所以用黄帝、岐伯对话形式作为《黄帝内经》一书的主要表现形式,很重要一点就是黄帝这个人在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

生而神灵

生而神灵,就是生下来有神灵的感觉。“神”这个字在整个的《内经》当中非常重要,在整个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都非常重要,在其他国家的文化中也非常重要,而我们现在中国人对神的认识是有偏颇的,不能够从对神的认识中使我们受益。我们说不清楚,别人给我们讲了可能也比较抗拒,这个有一些历史缘由,我在这个地方把这个“神灵”的概念先空下来,空下来意思不是说不讲,而是告诉大家这个非常重要,后面一定再提到,因为后面还有“形与神俱”,到时我们还要专门来讲“神”的部分。“神灵”这两字是贯穿始终的,或者说“神”这个字是要贯穿始终的。生而神灵,说的是黄帝这个人,刚出生的时候就跟别的孩子不一样,很灵;灵光的小孩子非常多,但是他还有一点是能通神,具体怎么通神,我们这个地方暂时不讲。

弱而能言

黄帝很小就会说话,说话比别人早,但不是说,说话早就一定比较聪明,有的孩子说话晚,但是说话晚也比较聪明。

幼而徇齐

徇,可以理解是比较听话,幼年的时候比较听话;齐,儒家有一句话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齐家的“齐”呢,就指他不会忤逆长辈,比较徇顺,徇顺于什么呢?徇顺于长辈的教诲,不会忤逆长辈。其实这一点就把一个人真正能够成长的重点讲了出来。能言,这个言非常重要,言和语对人类来讲,大部分的文明和智慧都是靠文字来传承的,人类和动物很大的区别就在于这个地方。不仅仅是说区分上,在发展上也会不一样,因为有了言,有了语,有了文,人类才可以把前辈积累的诸多经验、诸多智慧,传承下来。这就是为什么在这个地方要把能言提出来的原因。弱而能言,表示他已经和他的族类,他的长辈,他的父母,具备了一定的沟通能力,这个能言,一定不像一般的小孩子,我想吃这个,我想玩那个,你有什么东西送给我,不是这样的言。如果他是生而神灵,到了弱而能言的时候,基本上讲的就是很有道理的话。

如果他能够和长辈进行沟通,他就能从他身边的长辈长者这里学到很多东西了;而他在幼年的时候又能做到徇顺,能够不忤逆长辈,这就奠定了很重要的基础。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从家庭当中、从社会当中慢慢地学习,不断地成长,这样才能长大。小孩子如果没有顺利成长的话,就会出现一些忤逆,现在通常称之为“叛逆心理”。叛逆心理不是说不能有,而是说这种叛逆心理如果处理不正确,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有害。比如说像黄帝这种情况,他比较徇顺,不会忤逆长者(我们并不是说他把长者、长辈、身边的人的所有的意见、所有的事情全盘接受了)。他不去忤逆长辈、很恭敬徇顺,长辈就有更多的东西愿意教给他。如果一个晚辈既没有徇,也没有齐,你教他的时候他也不听,有的时候他甚至还想把自己凌驾于长辈之上。这时候,不管长辈教的东西是对是错,他基本上就不愿意再更多地去教了。一而再、再而三,小孩就变成了只能更多地要靠自己去摸索着学习了。如果你在向别人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抛弃自己旧有的观念、旧有的自我的话,那么你还是学不到东西。因为你如果没有空杯心态去向长辈和身边的人学习,学习的时候你做不到徇顺,总是想和别人对着来,你也做不到齐。因为你总是要和别人争个高下,一争高下,就有高,有低。有高低的时候怎么去齐?这种情况下,这个人学习的速度就要打很多折扣。

长而敦敏

“敦敏”这两个字,我们在《论语》当中是可以看到的。《论语》有一句:“敏于行而讷于言”。真正的君子做事的时候,很迅速很敏捷。敦敏这个“敏”,是指敏于行;敦,就是讷于言,敦厚的人一般会显得有一些木讷。在小的时候要做到徇顺,要做到恭敬,这样能学到非常多东西;等长大之后,因为这个时候你已经学了很多东西,你要去施展自己,就要敏于行,讷于言。人要做到敦厚,说白了就是踏踏实实做人,做一个本分人。《黄帝内经》提到长而敦敏,和前面的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都和一个人的健康是相关的:如果一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幼年的时候,长大的时候,做不到这些,他的健康一定要受到影响。比如说,长而敦敏,一个人在成长的阶段,做不到敦厚,做不到敏于行,这个人就经常会疾言厉色。在《论语》提到:“巧言令色,鲜矣仁”;还有另外一句话叫:“仁者寿”。把这两个连在一起你就会明白:如果你做不到敦厚,那就有可能是巧言令色;巧言令色就很少会有仁心在,或者做不到仁,那么,仁者寿跟你就没有太大关系,所以这中间是有关联的。敦敏是该收的能收回来,该放的能放出去,而不是在需要生发、发挥的时候生发、发挥不出来,这就变成一个呆子,就不叫敦敏。只有敦没有敏是问题,只有敏没有敦也不对,应该是长而敦敏才好。

成而登天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重点。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这总共是五项,我们讲金木水火土五行,就在这个里面。当然这样可能是比较牵强,但是后面我们会看到有“合于术数”这一提法。古代的一些书,你一定要注意书里面隐含的数,因为他也完全可以写成四个:生、幼、长、成,但是他讲了五个:生、弱、幼、长、成。成,按我们普通的理解,会认为长大了就叫成,为什么把成放在最后?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今天讲《黄帝内经》要讲慢一些的原因,我们从字面上来理解,成而登天,就是最后的成,成功在于登不登天,可以这么理解。所以《黄帝内经》一开篇,头一句话已经告诉你,成不成在《黄帝内经》看来是看能不能登天,他这个成可以理解为成功呀,对不对?我们还是看原文,《黄帝内经》你去翻开任何一个版本,到了最后写的都是成而登天,直接的翻译就是成而登天,成功了就会登天,很直白的意思。登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说登天就是死了,那我觉得这句话说不通,那叫成而死,成功了那就死了,这话哪说得通?肯定不是这个意思,登天还有另外的意思,就是成仙了。仙是什么?一个人字旁一个山,山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是《论语》里说过的话,那说白了,最后成而登天,成仙了就是成仁了。论语当中还有一句,“杀身以成仁”,如果碰到必须要让自己献出生命、献出身体的时候那这也成就了仁,这是《论语》当中的说法,和这地方是对上的。所以这个“成而登天”它给出了一种人生目标,也是《黄帝内经》所说的人生目标,最后的成功是以什么而论呢?一方面是不是有仙风道骨,从来没见过一个仙人是哆哆嗦嗦的,仙人自然就有仙人的风骨;成仙登天另一层含义与“仁”有关。即,我们是怎么看待自己的人生的。有的人认为成功就是要有钱,就是要事业成功,他将这个定义为自己的人生的成功。这些都与《黄帝内经》所讲的生、弱、幼、长、成这个是不相符的,因为这里面我们看到“神灵”也好,“能言”也好,“徇齐”也好,“敦敏”也好,“登天”也好,和你有多少钱、住什么样的房子、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等都没有关系。

“敦敏”中的敏于行是不是指我们工作当中有无执行力?如果用《论语》来讲这个“敏于行”应该是什么呢?比如,曾子,“一日三省吾身”,那么在他这里,这“敏”应该是指忠孝仁义这些方面的事情是否做起来非常敏捷。《黄帝内经》告诉我们的一个人生框架,那我们把它再推进一步,就是“成而登天”,登天之后就成了仙,那自然也就成了神了,是不是?你会发现,“成而登天”成了神仙之后,和前面那个“生而神灵”又接上了,是不是这个样子?这样,生、弱、幼、长、成之后又可以进入下一个生、弱、幼、长、成。

〖名家注解〗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王冰曰有熊国君少典之子,姓公孙。徇,疾也。敦,信也。敏,达也。习用干戈,以征不享,平定天下,殄灭蚩尤,以土德王,都轩辕之丘,故号之曰轩辕黄帝。后铸鼎于鼎湖山,鼎成而白日升天。群臣葬衣冠于桥山,墓今犹在。

马莳曰按:“生而神灵”四句,与《史记》同。其“成而登天”则曰“成而聪明。”又见:《大戴礼》文、《家语·五帝德篇》。孔子曰:“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哲睿齐(恻皆切)庄,敦敏诚信,长而聪明。”“徇”,徐问切。“长”,上声。

此总述黄帝始末之词。按《史记》:黄帝姓公孙,名轩辕,有熊国君之子。按:黄帝母曰附宝,之祁野,见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怀孕,二十四月而生帝于轩辕之丘,因名轩辕。轩辕丘,今在开封府新郑县境。《易》曰:“阴阳不测之谓神。”本经《天元纪大论》鬼臾区亦云然。“灵”者,随感而能应也。《正义》曰:言神异也。《书》云:“人惟万物之灵,故曰神灵。”《索隐》曰:“‘弱’,谓幼弱时也。”盖未合能言之时,而黄帝即言,所以为神异也。潘岳有《哀弱子篇》,其子未七旬曰弱。郑、裴俱训曰:“‘徇’,疾;‘齐’,速。言圣德幼而疾速也。‘敦’,信也。‘敏’,达也”。《正义》曰:“成,谓年十五冠时,成人也。”愚按:《正义》以十五为成,则不宜曰登天,若训为道之成,则登天亦或有之。世传黄帝铸鼎,鼎成,有龙垂髯下迎,帝骑龙上天,群臣后宫从者七十余人,小臣不得上,悉持龙髯,髯拔堕弓,仰攀莫及,抱弓而号,因名其地曰鼎湖,弓曰乌号,群臣葬衣冠于桥山,墓今犹在。

张志聪曰徇,音循,长上声。按《史记》黄帝姓公孙,名轩辕有熊,国君少典之子,继神农氏而有天下,都轩辕之丘以土徳王,故号黄帝。神灵,智慧也。徇顺、齐正、敦信、敏达也。此节记圣德禀性之异,发言之早。方其幼也,能顺而正。及其长也,既敦且敏,故其垂拱致治。教化大行,广制度以利天下,垂法象以教后世,生知之圣人也。后铸鼎于鼎湖山鼎成而白日升天,此亦寿做天地无有终时之真人也。

高士宗曰在,察也。史臣追述而稽察之。故曰昔在。生而神灵,度越凡流,天授之圣人也。“弱而能言”,生而知之,弱年即能立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