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报告(201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综合分析篇

西安市城镇化发展研究报告

米瑞华 石 英注2

摘 要

本部分使用西安市第二至第六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街道(乡、镇)数据,基于西安市土地利用类型,利用ArcGIS10.0软件生成500米规则格网人口密度分布图,结合各街道(乡、镇)的人口增减变动情况,分析了西安市人口城镇化起始时间和进展情况,考察人口快速城镇化十年来西安市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情况,计算了西安市城镇化综合指数并分析了变化原因,并以此为基础为西安市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西安市 GIS 城镇化发展

一、西安市人口城镇化进程

(一)数据来源和处理

1.数据来源

使用的地图类数据有:(1)西安市各区县行政地图,来源于西安市各区区志、各县县志;(2)陕西省2006年土地利用类型图,来源于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3)西安市主城区变化图,来源于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使用的人口数据为西安市第二次到第六次人口普查分街道、乡、镇级常住人口数据注3,来源于西安市各区县统计局人口普查办。

2.人口数据空间化

本部分从陕西省土地利用类型数据中提取西安市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利用ArcGIS10.0软件对西安市行政区划图进行矢量化、地图拼接与配准,采用高斯—克鲁格投影,与西安市第六次人口普查分街道、乡、镇级的常住人口数据进行链接。

3.人口数据格网化

使用规则格网进行分析可以避免原始统计单元面积大小不一所造成的尺度混杂问题。我们使用创建渔网工具生成边长为500m的规则格网,将西安市2010年建设用地类型图、西安市行政区划图与500米格网进行地图叠加。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分为三类,即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以及其他建设用地(指独立于城镇以外的厂矿、大型工业区、油田、盐场、采石场等用地,交通道路、机场及特殊用地)。三类建设用地的常住人口分布规律并不相同,赋予城镇用地权重为3、农村居民点权重为1、其他建设用地权重为0.5、非建设用地权重为0,使得每个街道(乡镇)上的常住人口分布更加符合人口分布实情。然后计算格网人口密度,利用得到的格网人口密度数据绘制西安市格网人口密度矢量图,利用面转栅格工具实现格网人口密度图栅格化,使用地图可视化功能展现历次人口普查年份之间各乡镇、街道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见图1)。

image

图1 西安市人口密度图及人口数量增减变化图

注:图(e)四区县空白是1964年人口数据缺少所致。图(a)~图(d)为人口密度图;图(e)~图(h)为人口量增减变化图。

资料来源:根据西安市历次人口普查数据绘制。

(二)西安市各乡镇人口的城镇化进程

第一阶段:各乡镇人口自然增长。1964—1982年各区县街道、乡、镇的人口普遍增长,且增速基本一致,这与鼓励生育、限制人口流动的政策时间相一致,故这一时期的人口增长基本以人口自然增长为主。1982—1990年,绝大部分的乡镇和街道人口数量不断增长,但增长率有所放缓,只有周至县等少数几个靠近秦岭山脉的乡镇出现人口减少的现象,比如厚畛子乡、沙梁子乡等,其人口迁出原因主要是海拔高、较为偏远、生活条件差等。

第二阶段:人口城镇化初现。1990—2000年,周至县、户县、蓝田和长安县(现为长安区)四县中,很多靠近秦岭的乡镇人口都有所减少,而靠近区县政府所在地或县城中心的街道,其人口则普遍有所增长。这一时期,限制人口流动的政策已稍有放松,可以认为西安市的城市化进程在2000年就已经开始显现。但这一阶段的人口城镇化仍以被动因素为主,出现人口减少的多数还是处于靠近秦岭、海拔较高的乡镇,由于这些乡镇距离大城市很近,很多人产生了迁出乡镇、迁入城市的动机。

第三阶段:人口城镇化实现规模化。2000—2010年,人口城镇化成为普遍现象。周至县和蓝田县人口减少的乡镇各有20个之多,临潼区人口减少的乡镇有15个,长安区南部和户县人口减少的乡镇各有12个。西安市远郊区人口急剧减少的同时,近郊区人口则快速增加。未央区所辖10个街道人口全部快速增长,雁塔区所辖8个街道人口全部快速增长,灞桥区所辖9个街道、乡镇中,有7个人口实现快速增长。同样实现人口快速增长的还有阎良区所辖全部7个街道、高陵县6个街道、长安区北部的13个街道、临潼城区和工业园区附近的8个街道。这些人口数量的增减变化主要不是由生育率变化引起,而是以人口的机械增长为主,是人口迁移的结果,以人们自发追寻工作机会以及更好的居住环境、完善的公共服务、优越的就学机会为主。

(三)中心城区的人口郊区化现象

第一阶段,增长为主、局地波动。新城、碑林、莲湖三区一直是西安市的人口主要聚集地,1962—1990年,城三区内一直以人口增长为主,核心区人口略有波动。局部地区人口正增长和负增长交替。

第二阶段,近郊区人口增速加快,核心区人口显著减少。1990年后,近郊雁塔、未央和灞桥人口增长速度逐渐超过城三区,人口以钟楼为中心向郊区蔓延。唯一一个近四十年来人口持续减少的街道是南院门街道。此外,北院门、柏树林的人口减少也非常显著。而西一路、中山门、解放路、太乙路、青年路等街道则是人口正增长与负增长相交替,不过,碑林区的总人口在2000年后是显著减少的。总体来说,城三区内受到历史人口压力、城市发展规划、房价、居住要求提高等方面的影响,人口增长不可能有太大的空间,相反,人口减少的压力在逐年增加。随着城市的发育,作为唯一主中心的钟楼商圈内人口空心化现象初露端倪。

(四)西安市撤乡建镇(街道)的行政变动

为了使人口快速减少的乡镇的行政编制有所精简,同时提高人口快速增加的区域的行政管理和服务能力,西安市2011年撤乡建镇(街道)的安排如下:撤销西安市长安区五星乡、灵沼乡、杨庄乡乡的建制,分别设立五星、灵沼、杨庄街道办事处;撤销高陵县榆楚乡、湾子乡、张卜乡乡的建制,相应设立镇的建制;撤销户县玉蝉乡、五竹乡、苍游乡、渭丰乡、天桥乡乡的建制,相应设立镇的建制;撤销蓝田县灞源乡、九间房乡、蓝桥乡、玉川乡、辋川乡、厚镇乡、三官庙乡、金山乡、安村乡、孟村乡、小寨乡、史家寨乡乡的建制,相应设立镇的建制;撤销周至县青化乡、竹峪乡、翠峰乡、四屯乡、侯家村乡、辛家寨乡、司竹乡、九峰乡、富仁乡、骆峪乡、陈河乡、板房子乡、王家河乡乡的建制,相应设立镇的建制。

(五)西安市主体功能区划类型

《西安市2012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实施细则》将全市13个区县分为3个等次。即优化发展区(7个):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雁塔区、灞桥区、未央区和长安区;重点发展区(3个):阎良区、临潼区和高陵县;生态发展区(3个):蓝田县、周至县和户县(见图2)。 可以看出,西安市经济总体功能区划与西安市人口的城镇化趋势高度拟合。作为经济主体的个人通过“用脚投票”迎合了各区县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

image

图2 西安市总体功能区划示意图

资料来源:根据《西安市2012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实施细则》绘制。

人口快速增加的城七区(不包括长安区近秦岭地区的部分乡镇)作为最适宜人们生活、工作的区县,其人口规模化也带来了人口聚集效应等诸多好处,同时也进一步促使人口向这些地方集中。人口局地增加,亦有少数乡镇人口减少的阎良、高陵和临潼三区县,经济总量位于第二阶梯,因其第二、第三产业具有极大发展潜力,且经济发展基础良好,因此成为重点发展区。人口减少显著的周至、户县以及蓝田三区县,由于其生态重要性、经济基础薄弱等原因,适合作为生态发展区(见表1)。

表12012年西安市三大功能区生产总值及其占比(%)


image

资料来源:根据西安市各区县2012年公报数据计算绘制。

从表1可以看出,优化发展区以23.97%的面积,聚集了65.74%的人口,生产了全市78.81%的产值。而生态发展区以61.72%的面积,聚集了19.29%的人口,只生产了8.47%的产值。这种不均衡的经济发展格局,恰恰是最合理的发展格局,最有利于民生改善,最有利于环境保护,也最有利于经济效率、公共服务效率的提高。

二、西安市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00年后,西安市人口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主要体现为偏远乡镇人口的显著减少和区县中心、西安市主城区人口的快速增加。伴随这一城镇化过程,经济社会各方面指标得到快速发展。

1.经济增速

从图3可知,西安市的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646.13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3 864.21亿元,GDP增长率连续五年达到13%以上,最高时达到15.6%,增长速度较快。从经济增长的变动幅度来看,增长率稳定升高,说明经济的稳定性良好。从产业结构来看,西安市第一产业产值增速维持稳定,第二产业产值增速最高,2011年,增速达到16%左右,第三产业产值增速达到12%左右。第二、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度持续增加,又以第三产业产值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最大。西安市客货运量显著增长,尤其是2007年以来,客货运量都有大幅增加,表明生产要素流动加速,经济体更加活跃,增长势头较强(见图4)。

image

图3 西安市2000—2011年各产业产值和GDP增长折线图

image

图4 西安市客货运量增长折线图

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第一产业的份额稳步下降;随着对第二产业的重视,西安市开始承接东部产业转移,2006年后第二产业的份额有所增加;根据西安市的旅游娱乐、教育文化、高新技术等的功能定位,城市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总体上升(见图5)。

image
image

图5 西安市三次产业结构占GDP比重变动情况

2.人均收入

从图6、图7可以看出,西安市人均收入、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稳定增长。2011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 981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0.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 788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9.6%。而200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6 364元,农村人均纯收入只有2 344元。十余年间,人均收入增长了3倍左右,近五年来增速加快。从食品消费支出来看,2011年,城镇居民家庭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1.3%,农村为31.9%。人们的稳定消费来自对自身收益的长期预期,因此,保障家庭稳定的真实收益和维护家庭对未来收益能力的预期,成为促进家庭健康消费、提升家庭幸福感的基础,也成为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信心的源泉。

提高农户收益,减少城乡差距,保障农民的持久性收入和稳定的收入预期,使农民对未来的福利水平的预期高于现在的水平或至少与现在的水平持平,是改善农民生活的根本。这就要求农产品的价格涨落合理,而非经常政策性地降低农产品价格来隐性补贴城市居民的农产品消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image

图6 西安市人均纯收入折线图

image

图7 西安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3.教育水平

从教育水平来看,西安市教育水平一直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大学教育,仅次于北京和上海。十年间教师人数稳步增加(见图8),2000年每万人拥有教师97.28人,2011年,增长到122.51人,平均年增长10.4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教育投入显著增长,公共藏书量快速增长(见图9)。

image

图8 西安市教师人数增长折线图

image

图9 西安市公共藏书量增长折线图

从人口素质来看,西安市常住人口中,大学文化(指大专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由2000年的11.15%提高到2010年的22.00%,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2 005人,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是十年前的2.26倍,较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增加了10 856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46倍,全省的2.08倍。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同2000年相比减少127 174人,文盲率由3.55%下降为1.60%。

科技人员:西安市科技人员数量近十年间有所波动,2002年和2005年出现了两次明显的科技人员流失现象,但2008年后科技人员数量快速增长,增长率达到15%,说明西安近年来高新技术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吸引了大批科技人员回流(见图10)。

image

图10 西安市科技人员数量变动情况

4.医疗条件

西安市医疗条件在西部地区最为优越,医疗水平较高。全市有三甲医院31家,其中包括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西安交大附属医院等医疗技术顶级的医院,患者来自整个西北地区甚至全国各地。挂号难、就医费用高的情况在这些高等级的医院比较普遍,但在其他二甲或更低等级的社区医院中,就医条件已经相对改善。西安市医生从业人员人数十年间增加了26 888人,医院床位数增加了9 320张,特别是社区卫生医疗服务中心的普及化,大大方便了市民就医,节约了就医时间和费用(见图11)。

image

图11 西安市医疗卫生条件改善情况

5.社会保障

从社会保障方面来看,西安市常住人口生育意愿下降,老龄化趋势增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西安市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9.38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7.3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99个百分点。人口年龄结构显示出明显的生育意愿下降趋势。同时,日益严重的老龄化也预示着社会用于供养老年人的费用增多,将给西安市未来经济增长、社会福利、卫生保健和社会保障体系带来挑战。

从就业情况来看,西安市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需求人数所占比重依次为4.93%、36.29%和58.78%(2013年第三季度数据)。从总量结构看,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产业需求结构相对稳定。从行业需求看,84.27%的企业用人需求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住宿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与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这五个行业。

从住房情况来看,西安市房屋价格走势在全国同等级城市中较为稳健,十年间新增住房面积显著增长,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2000年的20.22平方米,增长到2011年的28.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2000年的32.54平方米增长到2011年的67平方米(见图12)。城中村、棚户区改造有序展开,市民居住环境得到改善。

image

图12 西安市人均住房面积折线图

总体而言,西安是大批高素质毕业人才的理想居留地,城市有丰富和雄厚的人力资本,人口年龄结构呈现年轻化趋势,有助于发展经济、减轻养老保障负担,可以较长期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人口红利期。

6.市政设施

从水设施方面来看,西安市位于黄土高原渭河二级阶地上,人均地表水资源量约为 330 立方米,仅相当于全国人均占有量的 1/6。虽然西安周边的水资源比较接近,但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城市经济和人口增长的需要,加大了城市用水安全的隐患。通过引汉入渭工程、黑河引水工程等跨流域引水、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城市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还有很大的空间。但必须及时对我市大部分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强节水设施建设,提高用水效率,建立高效有序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建立为西安城市供水,兼有农业灌溉、发电、防洪等综合效益的水利工程。从图13、图14可以看出,自来水管道长度十年间在波动中增长,但增长较慢,这是因为西安市自来水管道铺设较早,自来水管道覆盖率一直在99%左右,故十年间只是用新的来替换旧的。而排水管道长度十年间快速稳定增长,翻了好几倍,说明西安市过去的市政排水设施较差,但近年来逐年增长,市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image

图13 西安市自来水管道总长度变化折线图

image

图14 西安市排水管道长度变化图

从能源设施方面来看,在不同时期、不同物质生产方式下,人类开发和使用的主导能源也是不同的,并随着人类对能源认识的深化和利用水平的提高,新的能源形式不断替代旧的能源形式。当前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煤、电、油等能源资源,关系到城市和国家的经济安全,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有效保障了西安煤、电能源的供应。从图15、图16可以看出,西安市的清洁能源使用人数快速增加,城市集中供热也改善了市民的生活质量,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

image

图15 西安市供热面积增长折线图

image

图16 西安市使用燃气人数增长图

7.美丽城镇建设

从环境卫生方面来看,2000年西安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仅为23.1%,2011年生活污水处理率增长到85.93%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也由2000年的67%增长到2011年的96%。随着西安市城区扩展,环卫清扫面积逐年增加(见图17),园林绿化面积逐年增加(见图18),环境卫生得到改善。

空气环境:西安的地理位置和区域气候决定了西安市内的大气污染物不容易扩散,城市雾霾和污染在无风、潮湿的条件下特别容易累积,城市不能容纳更多的工业,因此对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高要求。

image

图17 西安市环卫清扫面积增加情况

image

图18 西安市园林绿化面积增长情况折线图

能耗降低:低碳经济是未来经济的要求,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全要素收益率较为低下,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西安市近十年来单位GDP能耗逐渐降低(见图19),这与西安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有关。发展低碳产业对西安而言并非切断经济增长点。谁先拥有了先进的低碳环保生产技术,谁就掌握了转让、出卖和获益的技术领先权益。因此,企业、政府和研究机构都应采取主动和积极的态度早日实现经济转型,避免落后于全国经济转型的大趋势。加之西安面临水资源、土地资源和能源资源等约束,发展低碳循环经济,既是西安面临的新的产业机遇,也是西安的必然选择。

image

图19 西安市单位GDP能耗变化图

未来十年,西安还要继续快速扩大城市和人口规模,经济发展也有保持较快增长的预期,加之西安定位了以文化和旅游产业为龙头的产业特点,这就决定了西安的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城市环境为代价,必须走一条轻污染、重效益的生态发展道路,建设美丽西安。

三、西安市城镇化发展的指标评价

(一)城镇化指数测算

本部分以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报告写作小组确定的城镇化指标测算体系为基础,结合西安市2001—2011年的统计数据的全面性和可获取性,最终确定了9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根据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报告专家意见确定其相对权重,并最终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因子。

表2西安市城镇化指数测算指标体系及权重


image

* 该指标是唯一一个逆向指标,该指标的下降意味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二)城镇化指数分析

从西安市城镇化指数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2001—2005年西安市平均以8.15%的速率快速城镇化,速度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5年后,西安市城镇化速度略有加快,年均增速达10.20%,图20中列出了西安市的综合城镇化指数(z值)情况。

image

图20 西安市综合城镇化指数(z值)走势图

从西安市城镇化分项指标走势来看,对西安市城镇化综合指数z值的增长率贡献较大的,主要是市政设施的改善(生活污水处理率、每万人拥有排水管道长度)和城市就业工资的提高(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对z值的增长率有所贡献的其他指标有教育水平(每万人拥有教师数)、医疗条件(每万人拥有医生数、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数)、文化建设(每万人拥有公共藏书量、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数量)、交通道路(每万人拥有城市公路里程数)以及美丽城镇建设(人均园林绿化面积),这些指标在十年间也有所改善。而在城市化指数测算中相对停滞的指标则是产业结构,西安市第二产业占比在波动中有所上升,对指标计算值起了反向作用(见图21)。

image

图21 西安市城镇化分项指标走势图

在工业化和后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占比上升也未必是逆城镇化的现象,西安市的第二产业以装备制造业、民用航天业、高新科技产业等高级的、优良的产业形态为主,并非污染性的制造业或落后淘汰工业。并且西安市经济有两块短板,其一便是工业支撑作用不足。作为城市经济体的硬核,第二产业的总量以及内部结构优化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不过,第二产业占比的下降是城市乃至国家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这对于以服务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等第三产业为主的西安市来讲,也是长期趋势。

四、对西安市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有观点认为,城市化主要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而城镇化则应强调政府的主导。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但政府的主导不是人为的城镇化,而是“自然”的城镇化。城镇化进程应更多依靠市场机制,政府不过是顺势而为。西安的经济增长模式仍为投资拉动型,最终需转为投资、消费共同驱动的模式,才能使人民享有经济增长的真正成果,使区域经济真正进入良性增长。成熟的人口城镇化意味着消费稳定增加,社会需求扩大,正是西安市经济所需。为了实现成熟稳健的人口城镇化,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以产业化促进城镇化,实现基于就业的人口城镇化

产业发展和城镇化彼此促进。西安的县域经济较为薄弱,普遍存在内生动力不强、发展活力不足、工业不大不强等特点,要重视县域经济发展,以产业化促进城镇化,有重点地投资县域特色产业发展,以较充足的就业机会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城镇。以“四化同步”走出“城镇化大跃进”误区,产城互动、循序渐进。城市化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在人们居住格局上的反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城”是形式,“市”是内容。“市”主要是经济活动,尤其是专业化的经济活动。城市的吸引力主要在于产业,也就是就业或就业机会。

(二)改善城镇人居环境,以完善的城市公共服务吸引人口城镇化

要围绕省政府确定的重点示范镇、文化旅游古镇和生态扶贫移民搬迁新区,基于功能区划和经济发展条件,按照市场经济特点,有重点地建设城镇,包括改善县城、重点镇的教育条件、医疗条件、道路水平、市政设施、住房供给等,使得便利的都市生活、良好的生活条件成为人口城镇化的正向拉力。

(三)适时出台农地流转政策,解决人口城镇化的瓶颈难题

农地流转政策已经成为人口向城镇转移时的一个巨大包袱。人口城镇化必须辅以适当的农地承包、土地流转政策,才能使成熟稳健的人口城镇化过程成为现实,最终实现城镇产业要素集聚、农村农业规模化经营、个人能够选择发展机会等多赢的城镇化。

(四)根据主体功能发展规划,建立有差异的县域经济评价指标,鼓励人口跨区域流动、迁移和城镇化

按照各类主体功能发展规划,三类发展区分别具有不同的主导产业方向,要改变要素投入的分散化、平均化,建立有差异的经济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优化发展区要使各种经济要素更加合理地分布,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实现经济总量的增加;重点发展区要建设和发展工业园区,有效地聚集资金、科技、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坚持项目引领,扩量提质增效,挖掘现有工业发展潜力。生态发展区要重点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和休闲农业产业带,创名牌、拓市场,提高农业企业经营效益,使现代农业园区和休闲农业产业带成为现代农业的集中区、农民增收的核心区,最终实现人口有序向经济、环境承载力更高的地区合理转移的城镇化过程。

(五)不要急功近利地被动城镇化

本分报告细数了西安市伴随城镇化而来的一系列经济发展现象,但并未对二者之间的前后因果关系作出论证。根据粗浅的认识,应当是经济发展的过程带来了城镇化,人对自身发展的追求促进了城镇化,而非相反。但从学者对城镇化的研究结果来看,有片面 “看好城镇化的作用”的观点,也有“利用城镇化概念”来开发房地产的行为,更有甚者掀起“城镇化热”,鼓吹“被城镇化”的好处,造成非自愿的“农业户口非农化”。

被动的城镇化将激起民怨、制造贫穷,不应急功近利地执行去农业户籍的政策,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不仅会激发“潜在被农转非人口”的紧张情绪和赌徒心理,还会扭曲正在发育的市场,造成不可挽回的效率损失和利益损失,也很难达到我们所希望的改善民生、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导致漂亮的城镇化率数字下掩盖着贫穷、困境和倒退。另外,还要注意化解少数已经造成的“被城镇化”的不满情绪,对于城中村、棚户区改造中积累下来的问题和矛盾要积极主动地处理和应对,实现人文的城镇化、稳健的城镇化。

(六)以人民的真实生活状态来衡量城镇化,而非以农业户籍的非农化来衡量城镇化进程

中国的农业户籍与非农户籍之间的转换,需要等待兼顾各方利益的土地流转政策法规的出台,届时应当可以顺利过渡或者淡化二者的差别。若以农业户籍的非农化来衡量城镇化,则城镇化过程必然为农业人口所反感。若能以人民的真实生活状态来衡量城镇化,则可以绕过时下敏感的“户籍”或“土地”等制度瓶颈,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真实的人口城镇化。

参考文献

[1]张思锋、徐清梅:《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等级结构与分工研究》,《人文杂志》2002年第3期。

[2]2001—2012年《陕西统计年鉴》。

[3]2001—2012年《西安市统计年鉴》。

[4]薛东前、代兰海:《西安城市化演进过程的多层面分析与趋势预测》,《人文地理》2006年第5期。

[5]石英:《城镇化悖论及破解·城市发展与社会建设:新型城市化的关键议题》, 2013年中国社会发展高层论坛,2013年。

[6]王新杰:《西安市城市化与土地利用时空关系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7]董婕、张华丽、延军平:《西安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用水的影响》,《资源科学》2010年第8期。

[8]李伟、刘光岭:《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发展研究》,《经济经纬》2009年第1期。

[9]吴永娇、马海州、董锁成、仝彩蓉:《城市化进程中生态环境响应模型研究——以西安为例》,《地理科学》200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