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耕地数量增减平衡表
前几年,各级官员在强调坚守18亿亩土地红线的时候,反复阐明耕地面积在2006年只剩下18.27亿亩,已经非常接近红线了。按照公布的统计数据,1994年耕地总量为19.4亿亩,到2012年下降为18.25亿亩,耕地减少了1.2亿亩(具体数据参见表2-2),平均每年减少522万亩。各类媒体普遍引用这些数字,呼吁民众提高警觉,增强保护耕地的意识。
2013年12月底,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二次土地调查的结果,在2009年年底,全国耕地数字为20.2亿亩。和原来官方公布的数字相比,耕地总量多出来2亿亩。在1994年到2009年期间,耕地从19.4亿亩增加到20.2亿亩,净增8000万亩,平均每年增加533万亩。
人们不禁要问,究竟哪个数字比较靠谱?
两组数字来自不同的统计手段,难免相差甚远。
在任何时候都要相信科学。第二次土地调查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将现代科学技术和人工核查结合在一起,学风比较严谨,得出的数字更贴近真实。
有必要进一步剖析这两个不同的变化趋势。
在《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中有两组数据,第一组是耕地增减变动情况(在本书中列为表4-1),另一组是土地项目整治竣工情况(表4-4)。土地整治项目主要由国家投资,列入计划。通常只有规模较大的项目才能被纳入土地整治项目的统计。农村集体或个人进行的土地整治(开荒、复垦、整理等)分散于各地,零零星星,规模不大,很难统计,所以没有被纳入统计数字。可是,千家万户的农民开荒、复垦、整理土地,加到一起,数字非常可观,不可忽视。
按照一般道理来讲,全国耕地增加数量应当大于土地项目整治竣工数字。可是,耕地总量变化数据中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的数字却明显低于由政府主导的土地整治项目竣工数字。[1]按照总量统计数据,在2006年到2008年的三年内,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平均每年396万亩(见表4-5)。按照政府主导的土地整治项目统计数据,在这个时期内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平均每年1378万亩(见表4-6)。无论如何,全国耕地增加量应当大于政府主导的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数量。由于涉及政府的行政开支,政府主导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的数字比较可信。由此可以判断,由于严重缺失了民间开荒、整治土地的数字,全国耕地总量中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的数字被低估了。
表4-5 耕地总量中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数量
(单位:万亩)
资料来源:根据表4-1计算。
表4-6 土地整治项目竣工中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的数量
(单位:万亩)
资料来源:根据表4-4计算。
相对来说,耕地减少的数据比较准确。在2006年到2008年期间,每年建设占用的土地平均为319万亩。由于灾害毁损的土地平均39万亩。两者合计,每年平均减少耕地358万亩(见表4-7)。
表4-7 每年减少的耕地面积
(单位:万亩)
资料来源:根据表4-1计算。
从表4-4可见,在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总量中新增耕地数量仅占三分之一左右。在2006年到2008年期间,新增耕地平均每年为430万亩。[2]
从上述简单的计算中可以得到这样的耕地增减平衡关系,如果仅仅考虑政府主导的耕地整治开发,姑且不计民间的开荒、造田,在2006年到2008年期间,耕地增加每年平均430万亩,减少358万亩。增减相抵,每年净增72万亩。总的来说,中国耕地总量处于上升态势。当然,并不排除在2000年到2007年大规模退耕还林期间耕地总量下降的状况。
必须指出,在这个计算中耕地增加量仅仅考虑了由政府主导的耕地整治项目,而没有包括广大农民自己开荒、整治土地所增加的耕地在内。如前所述,由于土地产权不清晰,没有任何激励机制鼓励农民报告开荒所增加的耕地。在短期内很难得到确切的耕地数字。但是,我们相信中国农民的勤劳、勇敢和无穷的创造力,只要有条件,他们一定会以愚公移山的精神不断地开拓耕地。因此,我们可以有把握地判断,中国耕地的总量并没有减少,而且一直保持着增长态势。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得到的数据证实了这个判断。全国耕地总量从1994年的19.2亿亩增加到2009年的20.2亿亩,平均每年增加533万亩。政府对增加耕地的贡献大约占13.5%左右,农民的贡献占据绝对主力。
中国农民的艰苦奋斗精神真了不起。政府主导的耕地整治项目固然很重要,可是千百万农民对增加耕地的贡献远远大于政府项目。在扣除了2000年到2007年期间大规模退耕还林的土地之后还能保持中国耕地不断增长的趋势,彰显出中国农民无穷的创造力。中国农民万岁!
[1] 在《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中耕地变更数据只显示到2008年。显然,在开展了第二次土地调查之后,统计当局已经注意到原有耕地数据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的分析比较只能局限在2006年到2008年这三年的数据。
[2] 在本章的计算中没有考虑农业结构调整导致的耕地数量变化。由于生态退耕任务已经在2007年基本告一段落,因此在讨论耕地数量变化的长期趋势时也没有考虑生态退耕对耕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