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文化“走出去”[30]
张殿军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在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的当今世界,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对于提升文化软实力,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现实意义
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对于推进经济政治发展,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有着重要作用。
1.有助于建设文化大国,复兴中华文明
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文化与国家发展、强大密不可分。没有文化力的积极引领,没有文化创造力的充分发挥,无论这个国家的经济军事硬实力多么强大,也不可能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中华文化曾长期领世界文明风气之先。但自19世纪末,曾以辉煌文明傲视世界几千年的中华帝国败于凭借“坚船利炮”开拓世界殖民地的西方国家之后,中国便沦为西方国家的文化输入地,成为西方文化的附庸。世界的历史也因之为西方国家文明所支配和谱写。复兴中华文化自此以后便成为中国人民不懈追求的目标。而复兴中华文明,既要有强大的经济军事硬实力为基础,又要有先进的精神文化软实力做支撑,二者缺一不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中国文化“走出去”,不仅有助于合理借鉴、吸纳人类社会创造的文化精华,建设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而推动中华文明的复兴和发展,而且还能在向世界更多地贡献出中国文化价值观的同时,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2.有助于增加国家互信,推动经济政治的交流与合作
在文化全球化时代,任何国家要进一步深化同他国的经济交流和合作,都离不开文化的强有力支持。如果不了解他国的文化历史、价值取向,不研究国外受众的文化心理和行为方式,各国在频繁的经济互动和交流中难免因文化的差异而产生利益冲突和矛盾纷争,从而影响国家经贸往来的正常开展。显然,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一方面能够增进中国同不同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国家和区域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宽容,加深异质国家间的文化互信,从而奠定双方经济合作的集体共识和认同基础,另一方面,在不断扩大中国文化产品海外出口、带动国内经济增长的同时,还能传播中国的文化思想、价值观念,并通过对外文化宣传、造势,吸引世界眼球和关注目光,提高中国的世界美誉度,从而促进技术、人才和国际资本向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流动。
3.有助于澄清世界对中国的文化误解与偏见,提升国家形象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国家形象就不断被西方殖民主义“东方化”。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国家更是变本加厉,极尽各种“妖魔化”手段,散布各种“中国威胁论”,大肆“丑化”“污化”中国国家形象。可以说,百余年来,与西方走着不同道路、秉持不同价值观念的中国走的是一条被西方国家不断文化误读与妖魔化之路。这不仅严重影响到中国的国际信用,而且还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国家软实力的建构和提升。因此,要摆脱国家的文化身份和国家形象“被话语”“被叙事”的被动情形,中国就必须借助文化“走出去”战略,以东方人对东方的理解和话语方式表达自我,建构文化世界的自我形象,这样才能够在国家形象博弈日趋复杂的国际背景下引领国际舆论导向,并解构、改写国际社会有关中国的负面形象,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4.有助于影响国际制度乃至国际秩序的建构
在当今世界,国际制度已逐步取代战争等暴力方式而成为影响国际秩序变迁的重要变量。作为国际关系中不可或缺的公共物品,国际机制是在主权国家间的不断斗争中产生的。在国际社会中,一个国家的文化一旦被世界所共享,就会极大地提高同化他者文化思想和价值选择的能力,产生“让他人随我欲”的文化效果,其行为在别国的眼中就会更具有合法性和道义性,相关的国际机制也会因之而建构。显然,谁能掌控国际制度制定的主导权,将日趋取决于博弈各国之间的对比,特别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对比。这是因为,文化是制度之母,制度是文化的载体和体现。一定的制度总是反映和体现着一定的政治理念和文化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以国际制度、国际机制为基础建构起来的国际关系秩序其实就是一种国际文化秩序。“国际制度的基本文化内涵,决定了国际制度乃至国际秩序的核心内容。”[31]
可见,中国只有积极、主动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借助对外文化交流平台,将文化价值、政治文化观念等参与到对整个世界秩序的塑造过程中,才能提高在国际关系中的政治合法性地位,将自己的文化价值理念转化为国际社会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和制度,从而推动国际秩序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前进。
二、中国文化“走出去”面临的形势与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文化开放主义战略的实施,已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新格局。但必须看到,伴随文化全球化的纵深发展,中国文化“走出去”面临的形势与问题日趋严峻。
1.国际文化保护主义盛行
文化是一个国家实现国家利益的重要工具。冷战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运用文化战略去谋求国家利益,扩大国家影响力。这在加强世界各国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彼此融合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剧着异质文化间的冲撞和斗争。因此,国际文化领域的扩张与反扩张、渗透与反渗透逐渐成为当今国际政治舞台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了抵制殖民文化的入侵,各民族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均在很大程度上采取了文化保护主义政策。如:法国在坚决反对将视听产品纳入世贸组织贸易规章制度中的同时,还规定国内电影院放映的影视节目中欧洲内容不能少于60%;加拿大35%的广播时段要用于播放加拿大音乐作品;韩国政府为维系民族文化认同,于1996年就立法规定本国电影院每年至少要放映本国电影146部。
近些年来,一些发展中国家为回应外国文化对民族文化的严重冲击,维护民族文化安全,也纷纷实施文化准入制度,构筑国家文化安全防护堤。如巴西不允许外国参与本国的无线广播电视,而在有线电视领域外国持有的股份不得超过49%。不仅如此,一些发展中国家还纷纷走联合自强之路,通过组建国际文化联盟如“亚洲—太平洋地区新闻交换网”“不结盟国家通讯社”“非洲国家广播电视组织”等,来平衡、抵抗美国等强势文化对本国文化的入侵和蚕食。
不可否认,国际文化保护主义的风盛,势必会加剧中国对外文化冲突的风险,增大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难度。一些国家为维护其国家文化安全,必然会建立文化壁垒,想方设法阻碍中国文化对本国的输入。如近年来兴办的孔子学院,发展到今天其足迹虽已遍及世界五大洲,但一些国家或出于意识形态的顾忌,或由于受复杂国家间关系的影响。对在本国开设孔子学院一直持不作为的消极态度,甚至加以抵制;在一些欧洲发达国家如德国、法国,孔子学院由于受到本国语言保护政策的限制,开展起来的难度一直很大,可以说步履维艰。如何防止与他国发生文化冲突,在绕开文化保护主义的同时,促进中国文化与所在国文化的接轨,已成为未来大力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所面对的一个重大挑战。
2.中国处于国际文化交流格局中的弱势地位
当前的世界文化格局是“西强东弱”。一方面,美国等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着雄厚的经济物质基础和得天独厚的信息技术优势,将反映西方特色的文化价值理念、生活方式,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另一方面,他们又借助语言中介和对外文化交流等管道,把体现其文化成果和思想灵魂的学术话语渗透到非西方的发展中国家,致使西方政治经济模式和文化理念在发展中国家大行其道。可以说,在国际文化市场上,美国等国家处于绝对的强势地位。
中国是文化“走出去”的后来者,不但“走出去”的时间短,市场化运作的经验缺失,而且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无论是在规模、实力方面,还是文化产品的竞争力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着巨大“落差”。中国在世界文化交往格局中处于弱势地位。这不仅表现在中国的文化场中充斥着大量的西方话语,患上了严重的西方话语“依恋症”。“中国现当代文化基本上是借用西方的理论话语,而没有自己的话语,或者说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文化(包括哲学、文学理论、历史理论等等)表达、沟通(交流)和解读的理论和方法。”[32]而且还体现在对外文化贸易方面存在着严重的“文化逆差”。正如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所说:“和中国对外贸易‘出超’相比,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严重入超,存在‘文化赤字’。”一项统计表明,近几年来,在文艺演出市场,引进和派出每场收入之比为10:1;出版市场的引进与输出比为6.84:1;版权贸易的引进与输出比为10.3:1。中国的对外文化贸易中存在着严重的“文化赤字”现象,说明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还不够强大。要改变在世界文化交流格局中的边缘地位,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探索。
3.中国文化的地缘影响力有限
地缘文化影响力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参考依据和指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虽然通过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学术交流,举办中国文化年、文化周,建立中国文化中心等多种文化交流形式和手段,推动了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但由于中国文化的创新能力不强,信息文化传播的技术水平不高,加之中国参与国际社会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与美国文化的全球性影响相比,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基本上是区域性的,主要限于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国家。以图书贸易为例,“多年来我国图书进出口贸易大约是10:1的逆差……面对欧美的逆差则达100:1”[33]。这意味着中国在世界地缘文化空间的影响力仍十分有限。这不仅与中国的世界经济大国地位不匹配,还严重影响了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路径选择
中国要成功地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并在全球文化思潮的相互激荡和博弈中有力地传播中国文化,有必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树立理性的“文化主体间性”意识,反对文化交往过程中的单一主体观
当今世界是一种关系性的文化主体间性存在。这就决定了开放的中国在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必须树立多元主体的文化交往实践观。一是要树立平等对待、互相欣赏的意识。任何文化都是人类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为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历史跨越而不断创造出来的精神结晶。由于民族文化的形成总是与特定时空的地域局限性与封闭性联系在一起,因而造成了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在一切方面领先于其他文化。因此在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要自觉地破除一切形式的“文化中心主义”思想,以平等的理念和敬重的心态来对待他者文化。在文化交往中既不能妄自菲薄,鼓吹文化虚无主义,也不能居高临下,颐指气使,以自己的文化理念和价值标准来评判他者的文化和行为。二是坚持“和而不同”的文化原则。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任何文化的存在和发展,都必须以他者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和基础。也就是说,任何文化的发展,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可能永远在一个封闭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系统中独立进行,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实现与世界其他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吸收与相互借鉴,才能获取生命的新生,才能发展与时俱进的能力。因此,在国际文化交往中,中国必须摈弃绝对主义的“和而同”思想,坚持“和而不同”、协同发展的宽容精神,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差异,并以共生共在的文化理念处理和对待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冲突。这样,才能推动世界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实现不同文化“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境界。
2.根据“西强东弱”的世界文化交往格局,采取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策略
在当今世界主要的文化市场已为发达国家垄断和主宰的情况下,中国必须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根据本国的文化资源禀赋和文化精神内涵与品质,着力打造不同于他国“卖点”的、更多具有“中国符号”或“中华元素”的文化产业,通过发展独具魅力和价值的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来逐步吸引世界的眼球和注意力,努力为本国文化在文化多元化竞争的格局中,谋求更多的发展空间。
(1)突出文化特色
中国要充分认识民族文化特色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独特价值,紧紧立足和依托丰厚的文化资源优势,以大力开发、挖掘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优秀文化产品作为突破口,把深刻反映中华民族特色和当代中国精神风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尽可能多地推介到国际市场中,力争将新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培育成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产业和文化经济增长点,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更好地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水平。
(2)打造创意文化
从一定意义上说,一个国家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主要是通过其创意文化实现的。美国文化之所以畅行世界,就是因为其抓住了世界范围内不同地区人民的想象力。韩国之所以能够在强手如林、竞争激烈的文化百花园中脱颖而出,与该国强调开发国民的创造性和特有的生存智慧的创意产业战略也有着直接联系。因此,中国在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创意文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要始终立足于世界文化发展前沿,依托现有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优势,重点打造文化附加值高、融民族特色与世界价值于一体的文化原创精品,形成一批在国际上立得住、叫得响,在国际文化市场上享有一定声誉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产品和品牌。只有如此,中国文化才能具备影响他国的软实力。
3.针对国际社会文化传播渠道和载体分布的非对称性,实行非均衡性的重点发展策略
当前中国必须依据现有的文化资源和力量,针对国际文化传播渠道和载体分布非对称性的国际政治现实,突出重点,非均衡用力。为此,必须在以下两方面重点做好文化走出去的工作。
(1)积极加强与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工作。
争取有利的国际舆论、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任务。如同国内媒体往往通过“舆论精英”和“舆论领袖”来影响国家内外政策一样,国际社会的舆论也是由“舆论国家”制造出来的。在当今世界,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基础雄厚,信息技术发达,因而在不对称、非均衡的国际信息交流中,西方社会大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形象的塑造更易为美国、欧洲国家的主流媒体所左右。“纵观中美二百多年的交往史,中国在美国的形象一直在变化,但美国始终没有客观公正地评价过中国。”[34]这就要求中国在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首先必须把加强与发达国家的文化交流作为“走出去”的重点来抓。一方面要加大同美欧等主流媒体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力度,另一方面也要进一步加强同美国民间文化友好交往的强度。通过影响美欧的文化市场来逐步扩展中国文化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影响力。
(2)大力拓展同跨国公民社会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在当代,跨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影响国际公共事务和全球公共政策的重要力量。一是跨国公民社会能够利用它们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联系,影响世界舆论,改变国际政治议程。二是能够利用广泛的群众基础,动用强大的全球性力量,促使各国政府承诺和遵守国际社会共同认同的各种游戏规则。中国积极开展同跨国公民社会特别是非政府组织的文化交往,积极参加由其发起、倡议和组织的一系列国际公益性事业和文化活动,一方面有利于为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一个方便的平台,另一方面,也能发挥文化沟通的桥梁作用。跨国公民社会的成员来自世界各地,群众力量广泛、雄厚,通过它们可以更广泛地联系社会,影响民众。也就是说,跨国公民社会在文化的主体间架起了一座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桥梁,能够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
4.根据不同国家的文化身份和性质,实施差异化的地缘文化“走出去”策略
中国文化要“走出去”,就必须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国家的性质和地域文化特点,实行战略导向有区别、有差异的地缘文化“走出去”策略。
(1)以儒家文化为契合点,加强同周边国家的文化往来。
中国同周边国家如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国家有共通性的文化,即都属于儒家文化圈。无论是在文化传统、道德观念,还是生活方式、文化习俗上都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中国的儒家文化不仅历史上对东亚“儒家文化圈”国家的文化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而且在当代对推动该地区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也彰显出了独特的时代价值。可以说,儒家文化在世界各国尤其是东亚国家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中国要利用与东亚国家文化背景相似、地缘接近等优势,充分利用双边和多边经济政治交往,进一步加强同该地区国家的文化交流和往来,努力增强中国文化的地区认同度和影响力,营造有利于中国和平发展的地区文化圈,并以此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桥头堡,扩大中国文化认同的地理分布。
(2)以大众文化为切入点,加快中国文化走向西方市场的发展步伐。
中国与西方国家拥有不同的政治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与西方国家围绕民主、自由、人权而发生的斗争都源于政治文化的冲突。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文化对西方世界的扩散力。为了使差异巨大、相互敌视的两种政治文化分歧不影响到中国与西方国家文化关系的顺利发展,中国除了要理性地借鉴西方政治文化,主动、积极地加强与西方国家的政治文化对话之外,还必须另辟蹊径。当前,中国首先要将闪现着民族智慧的具有普适性的思想文化理念与道德取向如“和为贵”“天下为公”等,和中国想要表达的执政理念与意识形态,想要施加的政治影响,利用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通过电影、电视剧、新闻报刊、音像制品和艺术、体育等载体和媒介传送出去,通过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引导民众逐步认同中国大众文化作品所表达的价值观和理念,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当代中国很多独具文化特色的做法,从而在文化的潜移默化中改变它们对中国的认知结构,进而达到文化输出、开拓西方文化市场的战略目的。
(3)以宗教文化交往为基础,加强同宗教国家的文化交流。
“在过去的一万年中,地球上没有一个地方的人没有自己的宗教。”[35]中国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国家。中国五大宗教中的四大宗教(道教除外)皆与国外其他宗教有着广泛的历史与现实联系,可以说,其宗教内涵当中积淀、蕴涵着许多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文化因子。如基督教就是于公元7世纪经波斯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在宗教日趋世俗化的今天,跨宗教的交流必然会促进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对于以宗教立国的一些国家,中国应积极鼓励政府、民间开展与国外宗教文化界、世界宗教组织如“世界宗教和平大会”“亚洲佛教和平会”等的宗教文化交流和合作活动。通过宗教文化交流的窗口,把中国的宗教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的实际情况介绍给各国人民及宗教界,使他们对中国的悠久文化传统和各项政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这样既可以宗教文化交流为平台和突破口促进中国文化产品的整体出口,为中国文化开辟广阔的世界发展空间,又可以有效减少和避免因中国文化输出而引发的文化交流中的意识形态壁垒和这些国家文化民族主义的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