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分寸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3章 分寸感的修为——中庸之道的要点

1.分寸感的基础

有人认为,分寸感只是一种理论的说法,距离我们十分遥远,并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更有人认为,要想洞察人世玄机,只有远离人群闭关修炼,这样才能体悟其中三昧。事实上,分寸感就在我们身边。要想掌握分寸感,首先要明白它的基础是什么。只有这样,行道时才可以中正而行,处处体现分寸感。

那么,分寸感的基础是什么呢?《中庸》第十二章中说: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意思就是,孔子说:“中庸之道并不远离人群,如果有人为了修道而远远地避开人群、逃遁人世,那就不可修为中庸之道了。《诗经·豳风·伐柯》篇说:‘砍斧把啊砍斧把,那斧把的样式并不远。’手执斧把来砍斧把,斜下眼睛就看得见样子,还以为很远吗?所以,君子用做人之道治理有过错的人们,直到改正为止。

孔子认为,中庸之道就在我们身边,并不距离我们很远。有些人为了修炼中庸之道,远远地避开人群,其实这是一种迷误,因为中庸之道是一种为人处世的道理,你没法到山林中去修行,只有在人群中修炼。红尘才是最大的道场。

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我们要经常反思自己有失分寸的行为,然后改正,这样就让自己的人生境界更上一层楼了。有时候,你看到别人有失分寸的行为,反照自身,看自己是否有同样的过错,然后改正,于是就再一次获得人生境界的提高。有一天你碰见一个高人,这人的言行处处符合中庸,无不把握分寸感,让你跟他相处如坐春风,感觉十分舒服。这个时候,你就要想想,他哪里做得棒,我们应该向他学点什么。这样你在自己的修为塔上再加一块金砖,人生境界更高了。

诚然,你遇到的每个人都能成为老师,不管是好的坏的,都可以为你提供成长的养料。怪不得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要以群众为师。砍斧把需要样式,修为中庸之道同样需要样式。社会上的一个个人,犹如一个个斧把的样式,好样式和坏样式都有。在这么多样式的参照下,我们自然就知道了中庸之道是什么,真正的分寸感是什么感觉,我们就会有所体悟。那么,我们距离彻悟中庸之道,成为玩转分寸感的高手,这样的梦想还会远吗?

此外,我们还要明确的一点是:我们学习分寸感准备用到何处呢?答案只有一个——用于世俗社会的人群中,这才是我们践行中庸之道的最大场所。掌握分寸感,最终是为了经世致用,而不是孤芳自赏。人群不仅是我们修道的基础,更是我们行道的目的。

在人群中修道,这是从群众中来;在人群中行道,这是到群众中去。从某种意义上说,群众路线暗合了中庸之道,是我们在生活中获得成功和幸福的一件屡试不爽的法宝。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更是世人修为分寸感的真实基础。离开这个基础去修炼,你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2.分寸感的两大关键字

所谓分寸感,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来说,就是中庸之道。然而,中庸之道到底如何履行呢?其实,中庸之道有两大关键字,那就是“忠”和“恕”。

关于分寸感的这两大关键字,《中庸》第十二章中说:

忠恕违道不远。

意思就是,一个人如果能做到忠和恕,那就离中庸之道不远了。

那么,何为“忠”?所谓“忠”,绝不仅是忠于君主那么狭隘的“忠”,而是广泛意义上的“忠”。“忠”可以是忠于爱情,忠于祖国,忠于家庭,忠于事业,忠于本心。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严格要求自己,世间纷纷扰扰,绝不改其志是为“忠”。日本寿司之神小野二郎是这样践行“忠”之道的——

小野二郎是全球最年长的米其林三星大厨,于1925年出生于日本,纪录片《寿司之神》的主角。他9岁学艺,90多岁仍不退休,坚持在制作寿司的第一线。他忠于寿司事业,执着于寿司手艺,被誉为全球寿司第一人。

小野二郎的寿司店,店面很小,朴素至极,看似只有十个座位的小作坊,但却远近驰名。想要品尝到这种美食还需要提前一个月订购,用餐时间仅为15分钟。他做的寿司被誉为最值得花一生时间来等待的美食。

那么,一个小小的寿司为什么就可以做到如此登峰造极呢?这与小野二郎“严于律己”的工匠精神有很大的关系。

小野二郎还是学徒时,从拧烫手工毛巾开始到处理食材就历经了10年时间。10年之后,师傅才让小野二郎煎蛋,而且一天只煎三个蛋,剩下时间接着学习处理食材。四个月后,小野二郎的煎蛋技术获得了师傅的肯定。

后来,小野二郎终于出师,自己做寿司时更是严格要求。从食材、制作到入口,每个步骤都经过十分缜密的计算。就拿虾子和章鱼来说,每次处理都费一番功夫,章鱼更需要手工按摩,使肉质细腻鲜美。

小野二郎曾说:“你必须热爱你的工作,你必须要和你的工作坠入爱河……即使到了我这个年纪,也依然是学徒……我会继续攀爬,尽管没有顶峰。”正因如此专注认真、严于律己及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才成就了一代大师。

从“忠”的层面上看,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严以律己并没有错。但如果将这一标准衡量别人,总是以此严于律人的话,就会丧失做人做事的分寸感。要知道,掌握“严于律己”的准则,只是做到分寸感中“忠”的部分,你还需要掌握的另一部分是“恕”。

何为恕?所谓“恕”,就是宽恕、包容,就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当别人犯了一些错,我们要懂得宽恕他人,不要斤斤计较,不要总是抓住别人的小辫子不放。在大事面前,我们坚持原则。但在小事上面,能让则让,网开一面。

宽恕别人就等于善待自己。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只有肯关爱他人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真心。三国刘备宽以待人,柔能克刚;远得人心,近得民望。原因何在?就是因为刘备把握住了“忠”“恕”的分寸感,因而才能在复杂的三国争霸中广纳贤才,守住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清代学者张潮在《幽梦影》中说:“律己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意思是说,要求自己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冷酷严格,与人相处则要像春风一样亲切温和、满面笑容。换句话说,要想做到“忠”“恕”的分寸感,我们要遵守“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的行为准则,这是每个人都要懂的处世哲学。

3.分寸感的准则——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天,子贡问孔子:“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准则呢?”孔子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有一个这样的准则,这就是宽恕别人,自己不想做的事就不要再强加给别人了。

“恕”这个字,对子贡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子贡才华出众,很有经商头脑,是中华历史上著名的儒商。在政治上,子贡具有治国理政、外交方面的杰出才能,官至鲁国宰相。一个人过于优秀,就会带着傲气,看待事物就容易带偏见,做人做事就会失去分寸。孔子正是怕子贡犯这样的错误,才对他强调“宽以待人”的“恕”道。关于这一点,《中庸》第十二章中也有类似的论述:

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意思就是,如果有件事施加自身而不情愿,也千万不要强行施加给别人。

这句话可以说是“换位思考”的最早观点,由此可见,情商概念并非国外才有,中国的老祖宗早就这样践行了!可谓全球通行之法则,难怪国际红十字会总部要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八个字装裱悬挂起来。其实,要想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不容易。要知道,眼是一把尺,量人先量己;心是一杆秤,称人先称己。自己都不喜欢的东西,就不要强加给别人了。下面请看一则案例——

有一个叫丹佛的白人,有次去某国家旅游。这个国家是个白人政权国,非常歧视黑人,政府实行“种族隔离”政策。丹佛本人也有种族歧视思想,认为自己天生高贵,不屑与黑人交往。

一天,丹佛独自一人在海边晒日光浴,晒着晒着就睡着了。当他醒来时,天已经黑了。此时,他腹中饥渴,就到处寻找餐厅吃饭。他找到一个餐厅,快步前往。推门而入,在一个位置坐下。坐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服务人员招待他。而是招待那些比他晚到的顾客,对他的请求置若罔闻。

他大动肝火,准备向老板投诉这件事。突然,眼前的镜子吸引了他的视线,他看到镜子中的自己,不禁泪流满面。为什么?他发现自己原来早已被晒黑,加之灯光昏暗,俨然是一个黑人了。此时,他才体会到被人歧视的滋味。

关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往大的角度说,可以是一个国家,如果希望自己国内和平、安定、富庶,就不要把战争、动荡和贫穷带给其他国家。从小的角度讲,一个苹果坏了,自己不想吃,就不要勉强别人吃。自己脚上的鞋子小,不舒服,就不要让别人穿小鞋。自己讨厌戴眼罩,也别给别人戴眼罩。那么,这样一来就有人问了,如果一样东西我们自身很喜欢,可不可以与人分享呢?

李力很喜欢一位歌星的歌曲,就在宿舍的墙上贴满了这位歌星的海报。每次大家聊天时,他就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讲述这位歌星的传奇经历。一到休息时间,他就用手机播放这位歌星的歌曲,甚至还大声高唱。后来,他的行为惹得大家一致反感,他很不理解地问:“如此美妙的音乐,难道不值得大家一起欣赏吗?”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出于好意,经常会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强行分享给别人。这就是“己之所欲,强施于人”,恶狠狠地对人家好,认为自己是出于好心,就可以为所欲为。然而,一个分寸感很强的人,不仅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要牢记“己之所欲,勿施于人”。要知道,一个东西对你来说是蜜糖,对别人来说可能是砒霜。真正掌握分寸的人,在做某件事之前,总会先问问对方是否喜欢。如果对方不喜欢,甚至反感,那我们的好心在别人眼里岂不成了驴肝肺吗?关于这一道理,南宋理学家朱熹在阅读《论语》中看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时,曾写下了“推己及物”四个字,意思就是告诫世人要将心比心,无论是自己想要的还是不想要的,都不要强行加到别人头上,而要尊重对方的意愿。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与磁铁无异,都遵守一定的吸引力法则——大都喜欢和志同道合的人相处,而强烈地排斥异己。所以,当我们自己宽容仁善,吸引的也是良善之辈。自己睚眦必报,别人也必将以牙还牙。可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仅是中国古人所遵循的处世法则,更是现代人生活的切实指导。它符合全世界不同人性的规律,值得我们反复深思践行。

4.君子的四大修为——你的分寸感价值何在

我们为什么要掌握分寸感?分寸感的价值究竟何在?答案很简单,因为我们要在孝道、敬业、悌道和友道四方面有所修为。

关于这四大修为,孔子在《中庸》第十二章中说: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

意思就是,君子之道有四条,我孔丘一条也未能做到。我要求做儿子的应当如何尽孝,可我自己却未能如此事奉我的父亲;我要求做臣子的应当如何尽忠君王,可我自己周游列国却怀才不遇,始终未能如此事奉我的国君;我要求做弟弟的应当如何敬重兄长,可我自己并没有如此事奉我的哥哥;我要求朋友应当如何讲求信义,可我自己却未能率先如此施行于朋友。

在这里,孔子将“孝道、敬业、悌道、友道”作为君子的四大修为,也可以看作是我们之所以掌握分寸感的价值所在。从孔子自谦之辞中可以看出,这四大修为普通人很难做到,即使是孔子本人也未能做到。正因如此,他才反复强调这四大修为的重要性,既是提醒我们,又是提醒自己。如果我们按照这四大修为的标准修为自己,必将境界深远、功德无量。

◎孝道——莫忘父母养育之恩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中国古代就是以孝治天下的,中心思想就是:一个在家能尽孝的人,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才能全心全意地为国尽忠。一个不孝的人,即使能力再强,也可能沦为乱臣贼子。我们要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最好的方式莫过于从孝道开始。有这样一个经典而又老生常谈的故事——

有这样一对夫妻,他们对待自己的母亲很不好。吃饭时,他们就让老母亲拿着泥做的碗在地上吃,但他们对自己的孩子却很溺爱。一天,这个孩子在外边玩泥巴,就顺手做了两个泥碗。样子十分逼真,这个孩子的母亲很是开心。谁知,孩子却说:“这是将来给爸爸妈妈吃饭用的。”孩子的母亲听完此话,顿时吓出了一身冷汗。此后,这对夫妻再也不敢不孝顺自己的母亲了。

这个故事虽然老套,但值得一再重复。孝敬父母,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所在。比如,中国古代结婚时,多采用拜堂的方式。先是一拜天地,然后就要二拜高堂,高堂就是父母,其用意在告诫新人——不要忘父母的养育之恩。父母生我、养我、教我、育我,是我们一生中最应该感激的人。

◎敬业——为老板好好做点事

人生在世,要多做善事。作为一名职场中人,对待工作和老板也是如此。因为工作不仅是老板的,更是自己的。如果自己的工作干不好,薪水、前途都会受到影响。我们努力工作绝不是为了老板,而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和价值。有人说,在华为就不是这样,因为华为老板任正非说:“在华为,要少一点主人翁意识,多一点打工者心态。”此言一出,引发一片哗然。

其实,无论是主人翁精神还是打工精神,都是一回事儿。打工者也好,主人翁也好,都需要敬业的态度。如果你连打工的基本任务都完不成,空谈主人翁心态又有何用呢?任正非的本意是让员工守住自己的本分,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少关心老板考虑的战略问题,而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做好手头的工作,至少你要对得起老板给你的工资。你所有的付出都会有所回报,要么以薪酬的形式,要么以经验的形式,最后沉淀为你日益增长的能力。从这个程度上说,工作不正是为你自己吗?所以,敬业地为老板做点事,比白白混日子强太多了。

◎悌道——兄弟姐妹和睦之道

兄弟姐妹失和的新闻早已屡见不鲜,其中缘由就是没有掌握好分寸感。那么,如何在与兄弟姐妹相处时掌握其中的分寸感呢?

一、互帮助。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当我们遇到困难时,陌生人很可能袖手旁观,但作为同一屋檐长大的兄弟姐妹,都是最无私最倾尽全力帮助我们的人。所以,当兄弟姐妹有难,我们都要出手相助。

二、和为贵。亲情就是亲情,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兄弟姐妹之间,要多沟通,多忍让。发生矛盾时,互退一步;在利益和亲情之间,亲情为上。

三、多来往。除了利益纠葛,大多数误会都是源于不了解。再亲密的两个人,来往太少,久而久之也会疏远。何谓“交情”?不就是相交,才有情吗?

◎友道——给朋友好处和帮助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类分工越来越明确,使得我们很难成为全能型人才,因此就需要广交朋友,互通有无。那么,如何才能交到朋友,并让朋友在关键时刻给予帮助呢?要想获得别人的友谊和帮助,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帮助他人。

一位花农经营了一片花园,他经常研发新品种,并把新品种的种子免费分发给周围邻居。大家都很费解,他对此解释道:“如果别人家的花不是这个品种,那么当花传粉时,我自己的花园也必将自身难保。”

俗话说:“礼尚往来。”朋友之道也尚往来。你给出什么,也将收获什么。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帮助朋友就是帮助自己。宾朋满座的人生是充满欢乐的,正如孔子所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友从远方而来专程拜访,彼此把酒言欢,谈天说地,这是千金难买的人生幸福。

5.有余,不敢尽——万事留有余地

国画家在画画时,总要留白,给人们想象的空间;知名服装品牌生产的衣服,总会多备一些纽扣,以便顾客日后急需;家庭做饭时,总要多做一点,以防不够吃;农民种田时,要保留一定的间距和空隙,如果种得太密,收成肯定不好。可见,万事万物都要留有余地,这是分寸感的一种体现。

关于凡事留余地的分寸感,《中庸》第十二章中说:

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

意思就是,庸常道德的践行,庸常言语的谨慎,凡做得有所不足之处,我不敢不勤奋勉力,凡是做得有所余裕的地方,我都要保留一定的余地、余力,不敢做绝直到尽头。

留余地,这是中国人自古所崇尚的人生哲学。关于这一观点,各界人士说法不一。哲学家说:“过于绝对肯定有错误。”军事家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经济学家说:“预算和计划都要留有余地。”渔民说:“一网把鱼都打光了,那以后吃什么?”农民说:“不留种子,春天种什么?”不管你处于什么行业,做什么工作,留余地都是必须掌握的分寸感。下面请看一则案例——

有一个猎人,很久没有打到猎物了。在一次捕猎过程中,他偶然发现两山之间有个狭窄的隘口,很多猎物都由此通过。于是他搬来一些石块,垒成了一堵石墙。将这个狭窄的隘口堵上,并在旁边埋伏,等待猎物自投罗网。

第一天,一只羊从这里经过,他一箭射出,那只羊立即倒下。他兴冲冲地跑过去捡拾,发现羊不见了。原来他并没有射死这只羊,由于墙很矮,羊一跳就过去了。于是他又搬来一些石头,将墙加得足够高。

第二天,一只兔子从这里经过,他又一箭射出,兔子立即倒下。他又兴冲冲地跑了过去。结果,他还是没有见到兔子,原来兔子从石头间的缝隙逃走了。于是他又找来一些黏土,将缝隙全部堵上。此时,石墙终于天衣无缝了。

第三天,又一只羊从这里经过,这次这只羊没有逃过他的魔爪,成功地被他缴获。正当他捡起猎物要走时,一头老虎将他堵在了里面。这时,无论他如何挣扎,都无路可走了。

不给别人留余地,自己也必将走向绝路。关于留余地的哲学,《菜根谭》中说:“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莫不如此。批评人时,我们不要冷酷到底,而是给人留一分尊严,没必要“棒打落水狗”。兵法中讲的“穷寇莫追”也是这个道理,一旦逼人太紧,让穷寇到了走投无路的绝境,他们必定会狗急跳墙,到时倒霉的可能就是自己了。

不过,当自己处于绝对优势而对方又是心腹大患必须清除时则另当别论,这时要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原则——“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在大多数时候,我们都要牢记“有余,不敢尽”的法则,否则很可能让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陷入窘境。下面请看这样一个案例,或许能给我们几分启发——

老板把一项任务交给一位下属,这位下属满口答应:“没问题,保证完成任务!”过了三天,老板问任务完成情况,下属面有难色地说:“没想象的那么简单。”又过了三天,老板又问起这项任务,下属慌张地回答说:“任务有点难。”再过了三天,老板又问,下属哆哆嗦嗦地回答:“这事我办不了,您另择贤良吧!”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能吸取什么教训呢?《老子》第六十三章中说:“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这告诉我们,人与人交往的大忌就是——轻易许诺,话说太满。一旦后面遇到什么难以处理的困难,你就很难有回旋的余地。面对领导安排的任务,我们可以接,但不要说“保证完成”,有分寸感的人会给自己留有余地,他们会如此回答:“应该没什么问题,我会尽力的。”或者“我尽量去做,试试看。”像这种谦虚的回应,又积极又弹性,这就叫留余地、有分寸。

凡事留有余地,看似自己吃亏,实则不然。此时的吃亏是暂时的,更大的回报在后面,正所谓“放长线钓大鱼”。李嘉诚为什么可以做到亚洲首富?这与他“凡事不做绝,留有余地”的经营哲学有很大关系。有人向李嘉诚请教经商的秘诀,他说:“我经商其实并没有掌握什么秘诀,如果非说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我与人合作,如果赚10%是正常的,赚11%也是应该的,那我只取9%,所以我的合作伙伴就越来越多,遍布全世界。”

中国自古有言:“利不可赚尽,福不可享尽,势不可用尽。”人世从来就是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万事万物没有一刻不在变化,死灰复燃、咸鱼翻身、破镜重圆都是有可能的。如何应对形势变化呢?唯有留有余地,方能进退自如,才不会身陷绝境,这才是成熟人士该有的分寸感。

明清时期,中原大地上曾有个康百万家族,富可敌国,且富过三代。其秘诀就藏在《康家家训》的这段话中:“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这是同治年间进士牛瑄所题,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作为一名中国人,要想事业发达、家业昌盛,不可不知“留余”的中庸智慧。

6.言行一致,说到做到

言行一致,就是言语和行动保持一致,让自己说到做到。可以说,这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原则。关于言行一致,《中庸》第十二章中说:

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意思就是,讲话一定要顾及行动,说出言语就要在行动上兑现,行动一定要顾及言语的道理,修为高深的君子哪里能不老老实实地言行一致呢?

对每个人来说,如何将“言”和“行”有效统一起来,这是一个重大课题。刘伯温所著的《郁离子》中,就记载了一个言行不一的故事。

有个富商在过河时,船被风浪打翻。他只能抓住残破的船板,大声求助。这时过来一个渔夫,富商说:“你若救我,我可以给你100两黄金。”等渔夫把他救上岸,他却吝啬钱财,只给了10两黄金。渔夫大不乐意,说他言而无信。富商辩解道:“你不就是一个打渔的吗?10两黄金够你生活一辈子了。人嘛,得学会知足!”随后,富商就离开了。

后来的一天,富商再次溺水,高声呼救,渔夫又一次赶来。这次,富商对渔夫承诺:“如果救我,不仅补齐上次的90两,并且再加100两。”渔夫这时对他说:“像你这种言而无信的人,早就该喂鱼了。上一次救了你,你已经多活了很久,也该知足了。”说完,渔夫就离开了,富商葬身水底。

富商因失信丢掉性命,足见诚信比金子重要得多。正如《孟子·离娄上》中所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人之道也。”诚,就是真实无妄;思诚,就是追求诚。无论是天道规律还是人道法则,都是以诚信为基本。可以说,人生天地间,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诚实守信、言行合一。

关于言行一致,老子曾说:“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自古以来,有朝令夕改之人,有谎话连篇之人,有利用人性善良谋私利之人。鱼龙混杂的社会,只能说明人心良知的沦丧,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品德修为。

根据老祖先的忠告,对于言行不一之人,我们绝不可深交。中国谚语说:“没有强盗贺八十。”人在做,天在看,失信之人必将付出惨重代价。而重视承诺、说到做到的人,必将得到丰厚的回报。这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比如在西方世界,罗斯柴尔德家族就是一个明证——

罗斯柴尔德家族,是欧洲乃至世界久负盛名的金融家族。作为全球最有钱的家族,绵延几代人,左右世界形势,可谓声名显赫。但不为人所知的是,罗氏家族的最早发迹却是因为诚信。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19世纪,法国入侵德国,当时德国很多公爵只得匆忙逃走,带不走的财产就委托给当时的罗斯柴尔德打理。时任法国皇帝的拿破仑,迫切想得到这笔资产,就将罗斯柴尔德关在监狱,用尽各种严刑逼供,可罗斯柴尔德就是不肯就范。就这样在狱中苦苦熬了十多年,直到拿破仑下台。

拿破仑下台后,久居国外的德国公爵重新回到德国,此时他们已是衣衫褴褛、身无分文,但罗斯柴尔德坚守诺言,仍然将这笔钱完璧归赵。至此,罗斯柴尔德就以诚信称号在国际金融业声名鹊起,其家族也逐渐兴旺起来。

诚信是全球通用的通行证。不仅在西方,中国也有类似的故事。根据《清稗类钞·敬信》中记载:清朝时期,吴县有个人叫蔡璘,很重视承诺。他有一个朋友,把一千两白银放在蔡璘那里让他保存,但并没有立下字据。过了几年,他的朋友死了。他本可以将钱财私吞,但他重视诺言,仍将这笔钱交还给朋友的儿子。朋友的儿子拿到钱后,很是吃惊,因为他并不知道这件事。蔡璘说:“字据立在心中,不是立在纸上。你父亲了解我的为人,所以没有告诉你。”现实中很多老赖,即使白纸黑字依然抵赖,欠账不还。可见,对于心中没有字据的人,即使写在纸上也没有什么意义。承诺应该在心不在口,在内不在外。

相信大家都知道曾子杀猪的故事。曾子的老婆到集市上去,儿子哭闹着要跟着去。曾子老婆说:“你回去吧,我回来时为你杀猪。”这原本是一句哄孩子的玩笑话,可曾子因此真的杀了一头大猪。曾子本可以不杀猪,但言必信,行必果,哪怕面对的是个小孩子,也要说到做到。因为这是教育的开始。

对于诚信,美国思想家富兰克林说:“失足,你可以马上站立。失信,你永远都难以挽回。”人无信不立的观点,中外智者的看法是相同的。由此可见,诚信是一种目光长远、格局博大的体现。如果你做到言行一致,必能畅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