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成瘾:风险因素与作用机制研究](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308/30757308/b_30757308.jpg)
3.结果
3.1 初步分析
表5-1列出了各变量的描述统计和双变量相关情况。具体而言,不良同伴交往与网络成瘾正相关(r = 0.32, p < 0.001),表明不良同伴交往是网络成瘾的风险因素。意志控制与网络成瘾(r = -0.49, p < 0.001)和不良同伴交往(r =-0.33, p < 0.001)均负相关,表明意志控制是网络成瘾和不良同伴交往的抑制因素。感觉寻求和愤怒/挫折与网络成瘾(分别r = 0.27, p < 0.001; r = 0.36, p <0.001)和不良同伴交往(分别r = 0.21, p < 0.001; r = 0.19, p < 0.001)正相关,表明它们是网络成瘾和不良同伴交往的风险因素。然而,羞怯与网络成瘾正相关(r = 0.15, p < 0.001),但与不良同伴交往相关不显著,表明羞怯仅是网络成瘾的风险因素。
表5-1 各变量的描述统计和双变量相关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FCB52/16739523504883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63_0001.jpg?sign=1738910845-mtNHjELJBxVzBRWhD3irWycO406byZ3N-0-d2bbaa4802ac3f6784fb08714f822d38)
注:N = 2758。性别为虚拟变量:0 = 女生,1 = 男生。学校类型为虚拟变量:0 =重点中学,1 = 普通中学。加粗的相关系数至少在p < 0.05水平上显著。
3.2 测量模型检验
分两步进行结构方程建模,以检验图5-1所示的模型。第一步检验测量模型。在此部分,各指标负荷到各自的因子上,所有6个潜因子都允许自由相关。结果表明,测量模型对数据拟合良好:CFI = 0.96, SRMR = 0.046, RMSEA =0.049(0.048—0.051),χ2=5153.13,df=725,p<0.001。在大样本条件下,要求卡方检验不显著不大现实[72]。各指标的因子载荷均显著(所有t值均在1.96以上)并高于以往研究建议的0.40的临界水平[73],表明会聚效度可以接受。此外,所有指标在其对应因子上的载荷均高于其他因子,表明因子间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72]。
3.3 结构模型检验
对于结构模型,我们首先在不纳入中介变量的前提下检验4种气质维度对网络成瘾的独特效应。所有4个气质变量都与网络成瘾显著相关,但它们的方向有所不同:意志控制与网络成瘾负相关(β = -0.34, p < 0.001);感觉寻求与网络成瘾正相关(β = 0.10, p < 0.001);愤怒/挫折与网络成瘾正相关(β = 0.14, p < 0.001);羞怯与网络成瘾正相关(β = 0.10, p < 0.001)。
接下来,检验包含中介变量不良同伴交往以及四种气质维度到网络成瘾直接路径的中介模型。结果显示,模型对数据拟合良好:χ2=0.94(df=2,p=0.62), RMSEA = 0.001, SRMR = 0.002, CFI = 0.99。表5-2呈现了结构模型的标准化参数估计值。
表5-2 中介模型标准化和非标准化参数估计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FCB52/16739523504883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65_0001.jpg?sign=1738910845-ZzUgk49d9EhJfDsSOohtcSZLCabOdWI6-0-6a5c15c384083a85cfe13e6cfa312796)
注:N = 2758。性别为虚拟变量:0 = 女生,1 = 男生。学校类型为虚拟变量:0 =重点中学,1 = 普通中学。*p < 0.05, **p < 0.01, ***p < 0.001。
如表5-2所示,意志控制与不良同伴交往负相关(β = -0.18, p < 0.001),进而显著正向预测网络成瘾(β = 0.12, p < 0.001)。意志控制通过不良同伴交往对网络成瘾的间接效应在95%置信区间上显著(-0.0427 — -0.0205)。意志控制还对网络成瘾有残余直接效应。综合而言,假设1得到了支持。
感觉寻求(β = 0.09, p < 0.001)和愤怒/挫折(β = 0.04, p < 0.001)均与不良同伴交往显著正相关,进而显著预测青少年网络成瘾(β = 0.12, p <0.001)。感觉寻求(0.0077 — 0.0177)和愤怒/挫折(0.0036 — 0.0161)通过不良同伴交往预测网络成瘾的间接效应均在95%置信区间上显著。因此,假设2和3得到了支持。
羞怯与不良同伴交往负相关(β = -0.04, p < 0.05),但正向预测网络成瘾(β = 0.12, p < 0.001),因此假设4得到了支持。根据95%置信区间(-0.0103 —-0.0011),羞怯通过不良同伴交往预测网络成瘾的间接效应显著,但属于“不一致的中介效应”,因为中介效应与直接效应的方向相反且相互抵消[64,74]。
值得一提的是,愤怒/挫折和羞怯对不良同伴交往的效应尽管显著但比较微弱(见表2)。因此,愤怒/挫折和羞怯通过不良同伴交往影响网络成瘾的中介路径需谨慎解释。
3.4 补充分析
Wills和Dishion[75]指出,气质可能调节不良同伴交往与成瘾行为之间的关系。为了检验这一竞争模型,我们构造了四种气质维度与不良同伴交往的交互项(不良同伴交往 × 意志控制,不良同伴交往 × 感觉寻求,不良同伴交往 ×愤怒/挫折,不良同伴交往 × 羞怯),以检验气质在不良同伴交往与网络成瘾之间可能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所有调节效应均不显著(ps > 0.05)。因此,竞争模型被拒绝且原有中介模型得到进一步支持。
另外,由于学生嵌套于学校,有必要考察观测变量彼此误差不独立是否影响研究结果。采用固定效应方法处理嵌套数据的问题[76],即对学校变量进行虚拟编码(生成9个虚拟变量),并将其作为协变量进行控制。结果显示,学校虚拟变量对因变量的效应不显著,因此我们的结论仍然成立。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FCB52/16739523504883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67_0001.jpg?sign=1738910845-ZJMtbHtkz5HX2egEOtVB4eniGPv0vDrR-0-f40002b49005e837a869bbffd3b373d7)
图5-2 不良同伴交往在气质与青少年网络成瘾之间的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