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数据发展水平评估蓝皮书(2019)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发展情况分析

(一)综合分析

总体发展水平较高,各项发展较为均衡,同时引领全国及东部发展。浙江省在全国较早布局大数据产业,是全国首个出台大数据产业发展计划的省份,基于“数据强省”的发展目标,已初步构建大数据产业生态系统。从总体角度看,浙江省大数据发展水平较高,指数达到39.54,高于全国平均指数25.26和东部地区平均指数36.41,在全国排名和东部地区排名中均位列第6,同时引领全国及东部发展。浙江省在大数据方面各项发展较为均衡,其中基础环境指数为11.21,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为13.65,均位列全国及东部地区第6,且都高于东部地区平均值。尤其是在大数据行业应用方面,其指数达到14.67,排名全国和东部地区第4,均处于领先水平。

浙江省大数据发展指数见表9-1,浙江省大数据基础环境指数见表9-2,浙江省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见表9-3,浙江省大数据行业应用指数见表9-4。

表9-1 浙江省大数据发展指数

表9-2 浙江省大数据基础环境指数

表9-3 浙江省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

表9-4 浙江省大数据行业应用指数

基础环境指数中,浙江省组织建设指数59.12,政策环境指数18.16,基础设施就绪度指数38.03,集聚示范指数37.36,智力保障指数34.18。

产业发展指数中,浙江省产业规模指数40.87,企业数量指数36.84,创新能力指数24.73,数据资源指数34.09。

行业应用指数中,浙江省的政务应用指数43.93,工业应用指数62.08,重点行业应用指数46.51,民生应用指数41.56。

(二)优势与亮点

组织保障持续发力,基础设施不断完备。浙江省基础环境指数为11.21,全国排名及东部地区第6。其中,组织建设指数为59.12,在全国及东部地区均位列第2。2018年10月,浙江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挂牌成立,作为省政府办公厅管理的副厅级机构,加强互联网与政务服务的深度融合,统筹管理公共数据资源和电子政务,加快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和数字浙江建设。同时,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胆探索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省、市、县三级均以不同形式设置了“最多跑一次”改革办公室,省级和11个市、80%的县(市、区)设置了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确保信息上下贯通、工作执行有力。浙江省信息基础设施就绪度指数为38.03,在全国和东部地区均排名第5,且高于东部地区平均值36.76。浙江省固定宽带平均可用下载速率达29.34Mb/s,位居全国及东部地区第5;全国主要城市排行榜上,杭州排名第7。移动宽带普及率位居第4,仅次于北京、上海、广东。4G网络用户访问互联网时的平均下载速率为23.18Mb/s,位居全国及东部地区第5。数据中心22个,排名在北京、广东、上海、江苏之后。目前,已经在杭州建成国内最大规模的5G规模试验网络,完成百个5G试验站点的建设,预计到2019年年底将建成总覆盖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5G试验区,广泛分布于十大网络覆盖和应用场景。

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创新驱动成效显著。浙江省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为13.65,位列全国及东部地区第6,在产业规模、企业数量及创新能力方面的指数均高于全国及东部地区平均发展水平。其中,创新能力指数为24.73,紧随北京、广东位列全国及东部地区第3。产业规模指数为40.87,在全国及东部地区排名第6。企业数量指数为36.84,在全国及东部地区排名第5。2019年上半年,浙江省网络零售额增长19.6%,居民网络消费增长21.1%。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11.7%,高技术、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0%、6.7%、6.3%和9.0%。打破地缘局限的“数字经济”,驱动浙江创新创业遍地开花。2019年第一季度,浙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同比增长16.7%,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贡献率达29.8%。

浙江拥有阿里巴巴、网易研究院、海康威视等明星大数据企业,以及51信用卡、个推等一批大数据独角兽企业,在商业大数据领域位于国内第一梯队;菜鸟网络、义网通等国内国际物流平台则汇集了大量的供应链数据。2019年1—6月,全省新设市场主体数量继续增加,新设企业23.4万户,新设个体工商户50.1万户。2019年上半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科学技术支出同比增长27.5%;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同比增加13.7%;新产品产值率35.7%,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2019年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1.6%。2019年上半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而纺织等17个传统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其中,化纤、建材、化工等行业增加值均同比增长10%以上。在创业创新的加持下,浙江经济发展打开了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齐飞的新局面。

行业应用深度融合,民生工业优势突出。浙江省在大数据行业应用方面,其指数达到14.67,排名全国和东部地区第4,均处于领先水平。在政务大数据方面,“四张清单一张网”智慧政府体系下的政务大数据建设全国领先,有效支撑了“最多跑一次”的改革目标。浙江政务服务网和“浙里办”APP形成了全省事项清单统一发布、网上服务一站汇聚、数据资源集中共享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政务应用指数为43.93,位列全国第5、东部地区第4。在工业大数据应用方面,工业应用指数为62.08,在全国及东部地区均排名第2,仅次于广东。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即建设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跨行业跨领域的基础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若干个行业级、区域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充分发挥政府统筹协调作用,汇集阿里云、浙江中控、之江实验室等省内现有优势力量,推动IT(信息技术)/DT(数字技术)与OT(运营技术)深度融合,打造了supET工业互联网平台。阿里云作为底层平台和基础设施,为浙江乃至整个长三角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大数据产业带动数字经济飞速发展。近年来,浙江省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发展引领区、产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区、数字经济体制机制创新先导区和数字科技创新中心、新型贸易中心、新兴金融中心建设,在重点行业大数据应用方面,重点行业应用指数为46.51,位居全国及东部地区第4,且明显高于东部地区平均指数36.32。浙江省在民生应用方面优势更突出,其指数达到41.56,领跑全国及东部地区。2016年10月,杭州市政府联合阿里云公布了“杭州城市数据大脑计划”,自动调配公共资源。2018年6月,浙江大学成立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助力大数据医疗发展。2019年春季,杭州供电公司设计智慧能源板块,上线“智慧绿色酒店”和“低碳入住计划”模块助力倡导节能减排。得益于“最多跑一次”改革,近70%的民生事项将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完成一证通办……在2019年的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最多跑一次”成为沸腾全国上下的热词,加快推动各地政府进一步向数字化、智慧化和便民化转型。

(三)问题与不足

发展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指数综合考量了浙江省在近年的大数据政策发布情况,涉及政策发布数量及针对类别。浙江省政策环境指数为18.16,全国排名第18,处于全国中等偏下水平,在东部地区排名第7,低于东部地区平均指数27.13。虽然浙江省在近年已出台了多项促进大数据发展的相关政策,但是在政策实施跟进及监管、激励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统筹规划,持续发力。浙江省集聚示范指数为37.36,全国排名第9,东部地区排名第7,高于全国平均指数22.03,但低于东部地区平均指数41.19。为更好地发挥本省在大数据产业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浙江省的大数据区域布局还可进一步完善,通过设立综合试验区、大数据产业链试点城市及部省市共建等引领特色发展。此外,浙江省智力保障指数为34.18,全国排名第11,高于全国平均指数27.89,东部地区排名第6,但未低于东部地区平均指数35.18,浙江省在人工智能人才储备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口。

数据开放水平仍有待提高。浙江省在大数据产业方面,数据资源指数为34.09,全国排名第7,东部地区排名第5,但低于东部地区平均指数40.05。从政府层面来看,政府数据共享和开放平台覆盖面不够,数据开放水平有待提高。从企业层面来看,不少企业在过去的生产中没有积累很多有价值的数据,缺乏用大数据实现变革的基础。另外,有数据积累的企业对数据共享的安全性存有顾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使用大数据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