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的辩证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否定的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阿多诺出于反体系、反逻辑的需要,故意使《否定的辩证法》保持一种散文式结构,论点模糊,文风晦涩。但通过仔细研读,我们大致还是可以把握其中蕴含的四个基本观点,并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思想进行分析。

(一)批判哲学对同一性的追求,强调辩证法的本质是否定

阿多诺在《否定的辩证法》中集中批评了哲学对“同一性”的追求。他认为,古往今来,不管是在形而上学上还是在认识论上,不管哲学家本人的意图如何,哲学的基本精神都是追求“同一性”,即追求一个绝对的出发点,追求万事万物可最终还原为某种原初的东西。哲学家在考察诸如物质与精神、客体与主体、一般与特殊、理论与实践之类的传统对立面时,总是赋予其中这一或那一概念以第一性,并创造一种千篇一律的语言来描述每一事物,力图统一宇宙的各方面。在阿多诺看来,实际上这是行不通的,因为根本不存在绝对的第一性,哲学所强调的任何事物都是与它的对立面相互依存的,任何想寻找原初事物或概念的哲学都走上了错误的道路。而且,由于哲学在人类的文明中不惜任何代价寻求着秩序和不变性,从而加强了社会上的极权主义和盲从主义倾向,甚至造成纳粹的种族灭绝的罪恶。用他的话说,“奥斯维辛集中营证实纯粹同一性的哲学原理就是死亡”。阿多诺对哲学追求“同一性”的企图的批判不是没有道理。的确,一切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做法都根源于把丰富多彩的世界简单地归结于或还原于一种东西。阿多诺的批判有助于人们认识到追求“同一性”所陷入的误区,更加辩证地看待世界。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阿多诺对哲学追求同一性企图的批判,蕴含着否认哲学基本问题以及在这一问题上的唯物主义立场。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哲学家依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分为两大阵营。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存在是本原的,是第一性的,而意识、思维则是派生的,是第二性的。从广义上说,这也是一种“还原”,但却是非常必要的,舍此我们便无以确定世界的物质本质,甚至也无以探索意识的起源和发展,更无以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辩证规律。因此,问题的实质并不在于追求同一性,而在于如何追求同一性,是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世界统一于精神。

阿多诺依据他对哲学追求“同一性”企图的批判,得出结论说:哲学所寻求的秩序和不变性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唯一可能的是进行连续的否定,破坏性地抵制任何打算赋予世界以“同一性”从而把世界限定在一个原则上的企图。据此阿多诺把自己的观点叫作“否定的辩证法”。在阿多诺看来,辩证法既不是一种方法,也不是一种客观的描写,而是对所有理论图式和一般方法的反对。辩证法坚持现实的复杂性和历史的相互联系性,不将其还原为简单的公式。辩证法的根本特征是否定性,“否定”在辩证运动中具有核心作用。阿多诺对辩证法的否定性的强调并非没有道理。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指出,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的最后成果是“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辩证法”,这种辩证法是有“伟大之处”的。(3)马克思主义历来承认,“否定”是推动一切事物和现象运动变化的根本环节,没有内在的否定方面和不断的否定过程,就不会有辩证的运动,也就没有辩证法。阿多诺给辩证法的否定性以突出的重视,这本身无可非议。

问题不在于是否承认否定性是辩证法的根本环节,而在于对否定作什么样的理解。马克思主义认为,作为辩证法本质特征的否定不是简单的、绝对的否定,而是包含着肯定的否定,是与肯定密切相联系的否定。因此,“否定之否定”是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而按阿多诺的理解,否定就是绝对的否定,是不包含任何肯定性的否定,“否定之否定”不会导致肯定,只是证明第一次否定不彻底。阿多诺的这种说法在现实中不能说没有例证,但这不是对“否定”和“否定之否定”的辩证理解,而且也不符合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辩证的有机运动。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指出,磨碎麦粒和踩死昆虫的做法是一种否定,但不是辩证的否定,并不能动摇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普遍起作用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在辩证法中,否定不是简单地说不,或宣布某一事物不存在,或用任何一种方法把它消灭。”(4)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的主旨之一原本是破除绝对主义的思维方式,然而他本人却在否定和肯定的问题上为形而上学思维的狭隘性所束缚,陷入把否定绝对化的困境中。

(二)绕开辩证法的矛盾法则,落脚于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主题

矛盾法则是辩证法的核心法则。阿多诺对矛盾问题较为重视。他表示,辩证法的根本任务在于研究“差异”或“矛盾”,辩证法就是“矛盾地思考矛盾”。他甚至注意到,以往的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尽管承认整体是矛盾的,甚至把矛盾说成是宇宙的基础,但由于非常偏爱“同一性”,从而使矛盾成了哲学用以达到“同一性”的工具,实际上等于否认了矛盾的意义。但是,从以往哲学的这个教训中,阿多诺并没有重新把矛盾问题提到根本地位上来认识,反而打算绕开这个误区。他认为,真正意义上的辩证法不单是考察矛盾,而且还拒不承认矛盾是解释每一事物的图式。用他的话说:“根据意识的内在性质,矛盾本身具有一种不可逃避的和命定的合法性特征,思想的同一性和矛盾性被焊接在一起。总体矛盾不过是总体同一化表现出来的不真实性。”这样一来,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也就偏离了以矛盾法则为核心的唯物辩证法。

在社会观上,阿多诺认为,社会既不是个体主体的总和,也不是一种客观的事物,而是人类主体和物质客体的相互作用,同时表现出真正的主体性和客体性。实证主义所说的“自由”和“因果性”不外是把总体还原于一种空洞之物的同一性理论。由此而衍生的“自由意志论”的观点和“决定论”的观点都是虚假的,因为它们要么假定主体的第一性,要么假定客体的第一性。而在阿多诺看来,自由的唯一意义在于否定,在于反思地否定各种具体的奴役。他指出:“在这个普遍社会压抑的时代,反社会的自由的形象仅仅生存在被压碎的、被滥用的个人的特点中。这种自由在历史的任何环节上隐藏在什么地方是不能一劳永逸地来规定的。作为对压抑的抵制,自由在变化着的压抑形式中变得具体了。有多少意志的自由就有多少想自由的人。”由此阿多诺把自由同社会压抑联系起来考虑,把自由视为对压抑的抵制。这种看法比起那种孤立地把自由看作人类天性的抽象说法来,无疑是更中肯的。同样,在阿多诺看来,因果性只有作为对朴素的自由意志论的批判才有意义。正像自由不能被绝对化为自由意志论一样,因果性也不能被物化为经济主义的决定论,否则它就像资本主义的自由空谈一样不合理了。阿多诺对实证主义因果性概念的批判具有政治的意义,实际上是在寻找社会压抑的深层次原因。他说:“最终,制度将达到这样一种程度——暗示这一社会现象的词是‘整合’——在那里,每一要素对所有别的要素的普遍依赖性使得谈论因果性成了过时的。在一个铁板一块的社会中探寻可以作为原因的东西是无聊的,因为只有这个社会本身才是原因。”因此,阿多诺主张,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必须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全面批判。

这样一来,阿多诺对“同一性”和“实证性”的批判就落脚到了法兰克福学派的传统主题上,即对社会的批判。阿多诺接受了马克思的一个观点,即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机制是建立在商品交换价值法则的统治上的,人的一切关系都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阿多诺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最大弊端是商品交换价值法则的肆虐,资本主义社会把人和物降低到同一水平上和同质的无名地位上。这也就是哲学的同一化企图的社会根源。哲学表现并证明了社会的这种作用。一方面,哲学使社会同质化,另一方面又把人和物归结为“原子”。阿多诺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的批判无疑具有积极的进步性质。但是,他的思想又是十分激进的,甚至激进到了否弃科学的地步。他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同时,也对逻辑和科学进行了激烈抨击。他认为,逻辑也起了使社会同质化以及把人和物归结为“原子”的作用;科学也是文明反对人的总阴谋的一部分,因为科学把合理性等同于可度量性,把每一事物归结为“量”,从知识领域排除了质的差别。这样一来,阿多诺的这种批判尽管十分尖锐,却未能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实质,实际上是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归因于科学了。

(三)举起反体系的旗帜,全力批判第一哲学

阿多诺称自己的“否定的辩证法”是“反体系”。他认为,正如任何内容都是对其形式的否定一样,思维本身就是否定,甚至那种确认某物是某物的肯定性陈述也是否定的,因为它意味着某物不是别物。因此,完全的自由就是否定体系。资产阶级意识在其解放的时代虽然成功地反对了封建的思想方式,但并没有同体系决裂,因而革命是不彻底的。在他看来,在“体系”的意义上不可能有真正的哲学,因为每一事物都在变化,“从自身的不变性中产生出来的不变项不可能从可变项中剥出来,好像这样人们就把一切真理握在手中。真理同实质相结合,实质就发生变化,真理的不变性是第一哲学的幻想”。阿多诺看出了以往的哲学由于强求一个完备的体系而造成了体系与内容相矛盾的麻烦。因此,他高举起“反体系”的旗帜,向一切以绝对真理为终点的哲学体系挑战。这是难能可贵的,而且也接近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对黑格尔哲学体系和方法的矛盾的分析。但是,对以往哲学的合理内容的拯救仅靠“反体系”是不够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黑格尔由于体系的需要,不得不求救于强制性的结构,“但是这些结构仅仅是他的建筑物的骨架和脚手架;人们只要不是无谓地停留在它们面前,而是深入到大厦里面去,那就会发现无数的珍宝,这些珍宝就是在今天也还保持充分的价值”(5)。这才是对体系的唯一正确的辩证态度。

阿多诺提出“反体系”的目的在于批判第一哲学。在西方哲学史上,所谓“第一哲学”就是本体论哲学。阿多诺反对一切本体论,反对把某种东西奉为第一性。他认为,一方面,概念具有明显的自主性,并不简单地作为事物的摹本而出现;另一方面,概念和事物相比较也不是第一性的。概念与其对象存在于不可分割的辩证联系中,二者都不具有第一性。因此,唯物主义的唯名论是错误的,概念的唯心主义也是错误的。实证主义把知识还原为简单“所与”的东西是错误的,因为它“使思想的内容非历史化,把历史委托给一个专门搜集事实的科学分支”。那种想重建一种本体论的反实证主义尝试也是错误的,因为这种本体论是对现状的辩解,是维护秩序的工具。总之,凡是本体论都是不对的,不管这种本体论是唯心主义的还是唯物主义的,是实证主义的还是反实证主义的。阿多诺的这种观点表明了他的“否定的辩证法”具有浓厚的相对主义色彩。

阿多诺对本体论的批判最突出地表现在对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本体论的批判上。他指责海德格尔把一切现象还原为一种不受反思行动影响的“存在”,从而割裂了主体和客体,使现象“物化”了。在他看来,主体和客体都是反思的不可分割的部分,都不具有认识论的第一性,每一方都靠另一方来中介。没有一般概念的中介,纯粹的“在此之物”就成了一种抽象。他指出:“真理,即主体和客体在其中彼此渗透的星丛,既不能还原于主观性,也不能还原于存在。”“星丛”是阿多诺从法兰克福学派哲学家本雅明那里借来的一个天文学术语,意指一个由诸种彼此并立而不整合的变动因素构成的集合体,反对把某一因素当作该集合体的本原。阿多诺用这一概念来说明主体和客体的并列关系。一般来说,阿多诺强调主体和客体的统一,这并不错。真理毕竟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少了哪一方都不成其为真理。但是,就意识的起源和本质而言,物质客体无疑保持着优先地位。不承认这一点,就很难唯物主义地说清楚主体和客体的辩证关系。

(四)自由方便的立场,兼收并蓄的混合

从阿多诺对各种哲学流派的批判中不难看出,“否定的辩证法”是一种比较自由和方便的立场,是不受任何标准限制的。用阿多诺的话说:“哲学既不存在于理性的真理中,也不存在于事实的真理中。它说的任何话都不服从‘是实情’的有形标准;它关于概念性的论点不服从逻辑的事实陈述的标准,如同它关于实际性的论点不服从经验研究的标准一样。”“否定的辩证法”之所以不能受到逻辑标准或事实标准的批评,原因在于它不仅与这些标准无关,而且完全无视这些标准。在阿多诺看来,这种无视实际上是“否定的辩证法”的本质。总之,“否定的辩证法”可以任意地批评任何别的学说,同时又不受任何别的标准所裁决,从而呈现出一副“天马行空,独往独来”的姿态。西方评论家据此称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是一张可以任意填写任何数目的而且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效的空白支票,不是没有道理的。

那么,“否定的辩证法”的意义何在呢?阿多诺认为,“否定的辩证法”的任务首先是考察一个事物在现实中的样子,而不是考察它属于什么范畴;其次是解释一个事物根据自己的概念应是的样子,即使它现在还不是这种样子。“否定的辩证法”的目的是反对那些使事物固定化的概念,因为事物决不等同于它们自身的概念;它寻求否定,但又认为否定之否定是向肯定的复归;它承认个性,但又认为个性要靠一般性来作为中介,一般性只是个性的一个环节。它既在客体中看到主体,又在主体中看到客体;既在理论中看到实践,又在实践中看到理论;既在现象中看到本质,又在本质中看到现象;它理解差别,但又不使差别绝对化,不把任何特殊事物视为典型的出发点。总的说来,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坚持了辩证法的两点论,具有反形而上学的意义。但是,在坚持两点论的同时必须坚持重点论,这也是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要求,而在这一点上,阿多诺重视不够。例如,他由于过分强调物质和精神互相联系的一面而认为关于物质或精神第一性的争论是无意义的,二者之间的根本差别只是一种习惯。

尽管从形式上看,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是对各种哲学思潮的否定,但从内容上看,它又融合了许多哲学家的思想,特别是卢卡奇、布洛赫、尼采、柏格森、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阿多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主要来自卢卡奇。卢卡奇关于世界上一切邪恶皆可概括为“物化”,完整的人将抛弃“物”的本体论地位的思想给阿多诺以强烈的启示,并成为他的“否定的辩证法”的一块基石。布洛赫认为,人具有一种“超越”现实世界的乌托邦观念,但这种“超越”在原则上现在又不能有任何确定的内容,结果便是抱着模糊的信念对现实世界进行不停的否定。这一思想也深受阿多诺重视。至于尼采全盘敌视体系的精神、果敢的反逻辑的勇气更是给阿多诺以莫大的鼓舞,成了他仿效的楷模。柏格森引起阿多诺重视的思想是,他认为抽象的概念僵化了可变的事物,我们应创造不使任何事物僵化的“流动的”概念。尽管阿多诺对黑格尔作了大量的批判,但他还是赞成黑格尔这样一个观点,即在认识过程中,主体和客体、概念和知觉、特殊和普遍之间有一种持久的“中介”。总之,阿多诺不管怎样倡导不包含任何肯定的绝对的否定,在自己的实践中却不是这样做的。另外,由于阿多诺对任何政治行动都持消极态度,他的否定仅限于理论上的否定,他最终也受到了激进主义行动者的抨击。这可以说是“否定的辩证法”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