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新方略:新时代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方略和任务
(一)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做到“五个必须”
韩正副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残联七代会上的致词明确提出的要求,是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基本方略。推动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发展,必须坚持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平等对待残疾人,尊重残疾人,肯定残疾人的价值。推动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发展,必须坚守弱有所扶的原则立场,对残疾人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推动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发展,必须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任务,小康路上残疾人一个也不能掉队。推动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发展,必须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推动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发展,必须把推进残疾人事业当作分内责任。这五个必须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重要论述的关键举措,五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从价值理念、原则立场到关键任务、奋斗目标再到责任措施,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二)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做到“十个坚持”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弥足珍贵,必须继承,并不断丰富和加以完善。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更加注重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国家发展大局,普惠政策与特惠措施相结合,促进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二是坚持以残疾人为中心,更加关切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大力解决残疾人的突出困难,又促进残疾人的全面发展;三是坚持政府主导,更加注重社会广泛参与、残联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社会化工作机制;四是坚持充分发挥残疾人的主体作用,更加注重激励自强精神,充分调动残疾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五是坚持从基本国情出发,更加注重打好基础,讲求实效,学习借鉴国际残疾人事务先进理念,走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之路;六是坚持全面依法发展,更加注重建立健全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七是坚持新发展理念,更加注重统筹协调和共建共享,加强分类指导,尊重并汲取基层和群众的创新精神、实践经验,协调推进区域残疾人事业发展;八是坚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注重弘扬人道主义思想,树立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营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的良好社会环境;九是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更加注重以调查实证为基础,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十是坚持统筹国内和国际残疾人事务,更加重视深化和拓展残疾人领域国际交流合作,为国际残疾人事务提供更多中国智慧、中国经验。
(三)努力实现“五项主要目标”
一是显著缩小残疾人状况和社会平均水平差距,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实现协调发展;二是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和服务体系更加定型,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完备;三是人道主义思想和“平等、融合、共享”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社会文明水平显著提高;四是残疾人事业领导体制、工作机制更加完善,残疾人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形成;五是中国残疾人事业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四)坚持残联组织的改革创新
中国残联及其地方组织在改革开放中生、在改革开放中长,在改革开放中壮大,是中国残疾人事业的中坚力量和发动机,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残联组织改革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中央关于群团改革的要求为残联组织深化改革增强活力指明了方向,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残联改革方案》为中国残联及其地方组织的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些必须贯彻落实。
1.必须把握的原则要求。一是必须坚持广泛联系,服务群众群团组织基本原则;二是坚持发挥党和政府联系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三是把群众所急、党政所需、群团所能作为工作努力方向;四是坚持雪中送炭的工作重点,要更多把注意力放在困难群众身上,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
2.中国残联及其地方组织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
(1)增强残联组织的政治代表性,建设并发挥专兼挂相结合干部队伍的作用。政治性是群团组织的根本属性。增强政治性,在新形势下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建立专兼挂相结合的干部队伍。因此,必须建立完善专兼挂结合的工作机制,使各方力量都落到实处。
(2)加强联系的广泛性,增强收集反映信息和决策咨询的真实性、科学性。群团组织代表本类人群的根本利益,必须广泛联系他们,建立信息收集的机制,做到信息收集及时、准确、真实,积极提出决策咨询意见,推动相关政策制定和完善。
(3)开展试点示范服务探索,着力提升基层残疾人服务能力。残联是群团组织,不是残疾人的政府,不可能大包大揽,替代政府职能部门。随着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从偏重服务经济发展到回归提供公共服务本职,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也成为题中之义。残联作为残疾人的代表和服务组织,更多要摸清残疾人的问题,了解残疾人的需求,超前谋划,围绕残疾人工作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开展实践探索,为政府决策提供可行的方案。由于残疾人主要生活在基层,提升基层残疾人服务能力是做好残疾人工作的根本措施。
(4)创新残联社会化工作方式,发挥好政府、市场、社会的作用。残疾人数量众多、需求多样、服务个性差异大的特点决定了残疾人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作。政府必须继续发挥主导作用,在政策制定、规划编制、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方面加大力度。要推动市场在一些竞争性产业和急需的关键产品方面加大投入,在一些服务领域引入市场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要积极培育和规范社会助残组织发展,加大政府购买力度,充分发挥志愿者的服务作用。
(5)改革残联工作评价方法,建立反馈机制的准确性、及时性。要改革工作评价方法,把自我检查、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和第三方评估结合起来,多听听各方的声音。要建立信息反馈的机制,对于反映出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