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做一个有才情的女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在人世间行走,记得带上优雅

林徽因是个有真性情的女子,岁月的苦难,磨出了她一颗钻石般的心,璀璨而透明。优雅,是一个女人的心境——得失不争,荣辱不惊,独立地成长,用心地生活。就算生活辜负了你,也请静下来,不慌不忙地坚强。

别丢掉,你心中那份纯真

林徽因说:“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真性情的人,想法总是与众不同。”

林徽因是有真性情的女子。她有太多的奇思妙想,看事物的角度与众不同,充满纯真。她也总是隐藏不住心事,将真心话毫无保留地说出来给别人听。哪怕引来误解,引来非议,她也从不顾忌。

因为她知道,真正懂她的人,总会明白;不懂她的人,也无须明白。

她写过一首诗叫《别丢掉》:

“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现在流水似的,轻轻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在松林,叹息似的渺茫,你仍要保持着那真!”

林徽因在香山度过了此生最放松、最惬意的日子。

在香山,空气是那么清新,草与树都碧绿得发亮,每一阵风都裹挟着花草香,还有那山中生灵自由自在地歌唱……澄澈、天然、自在、奔放、自由,这一切的一切不仅激发了她的诗情,也将她心中最纯的本真彻底释放了出来。

林徽因的心里住着精灵,它总是探头探脑的,一有机会就忍不住飞了出去。

有一次,徐志摩与张奚若夫妇到山上来看望林徽因。

老朋友相聚,林徽因自然非常高兴。香山的静养让她的精神状态好了许多,她打趣道:“这段日子,我长了三磅,脸也被晒红了,以后可以直接去扮演印度女人了!”

徐志摩也是个真性情的男子,听林徽因如此说,便想也不想地立刻接话道:“那也一定是个印度美人!”

他只想立刻表达自己的赞美,却没想过两人曾有过恋爱的过往,目前又各自成家,因此在朋友面前表现得如此直白或许有些不妥。

但他的真,林徽因懂得,张奚若夫妇也定是懂得,便也不会觉得如此赞美有何不妥。

徐志摩和林徽因,真的是十分相似的两个人。他们有着同样的热情,同样的纯真,同样的烂漫。如此真性情的两个人,可以算得上是与众不同的,无论红尘滚滚吹向了哪儿,他们都能保持自己的本心,不染一丝尘埃。

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如此简单,如此通透,始终保持着纯粹的真我。

许多人在成长中褪去了天真,磨去了棱角,因此那份天然与纯粹便显得更加可贵。

香山的日子十分安静舒适,林徽因的身体有了好转——她的精神足了,气色好了,人自然也变得更美了。她知道自己的美,也享受自己的美,自恋得可爱。

每到夜晚,她便会在香山清爽的夜风中换上一件丝质的飘逸睡袍,点上一炷香,握着一卷书,静静地、完全地陶醉在这美好的境界中。

她陶醉又感慨极了,有话想要立马找人诉说,于是转过头来,对一旁同样安静地坐在书桌旁的梁思成脱口而出:“我这个样子,任何男人进来看到了都会晕倒!”

梁思成听了这话,故意装作吃醋,说了句:“我就没晕倒。”

这句回答看似不解风情,他却恰到好处地将自己伪装成小气的样子,满足了妻子那一点儿“小自恋”和“小傲娇”。

不掩饰,不虚伪,不假装,想到什么便说什么,这是林徽因的一贯作风。但她又是那么幸运,偏巧身边都是知她懂她的人,他们从不会会错了意。

梁思成虽然更加成熟稳重,却也是最懂林徽因的人,自然不会为了妻子一时兴起的俏皮话而生气。这一点上,他又与一心只顾事业、不解风情的王赓不同。

不然,同为性情中人的陆小曼,也不会因为无法忍受这样的无趣而选择离婚。

可林徽因却与梁思成鹣鲽情深,携手一直走到了最后,足见他们的性格虽互补,内心其实是始终相通的。

其实想来,也并不是林徽因太幸运,总能遇到懂她的人,而是她对任何人都能报以真心。她几乎是捧着一颗心在与人交往,从不说虚假的话,从不做违心的事,也从不怕别人的误解。

她的真心是赤诚的。

戴着虚假的面具,绝不可能交到真心的朋友;带着防备的心理,绝不可能找到信任你的人。有时候,你不如去掉那些技巧和修饰,先用真心去面对他人。

只有付出真心,才会有真心的回应。

林徽因在对待感情的时候,更是付出了一颗难能可贵的真心。

同样如孩童般纯真的老金闯入了她的生活里,两颗赤诚的真心相互碰撞,难免擦出热烈的火花。

当她某一天察觉到自己情感的变化时,她有些手足无措。

一方面,她爱梁思成,爱自己的家庭,她绝不可以伤害他,破坏这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另一方面,她又无法抑制住自己的情绪,她是真心喜欢金岳霖的。

她很珍惜自己的家庭,知道自己与梁思成的结合来之不易,可她同样珍惜金岳霖这个情投意合的朋友,不愿意因此伤了他的心。

她不知道该怎么办,可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她选择商量的对象竟是自己的丈夫梁思成。

大约在1931年,梁思成从外地考察回来,见林徽因一筹莫展。他连忙询问,却得到了一个意外的回答:“我苦恼极了,因为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怎么办才好。”

她是真的信任他,将一切对他和盘托出。这一刻,她的神情举止完全不像一个妻子,倒像是一个妹妹,向着自己信任的兄长讨主意。

作为男人,作为丈夫,梁思成十分震惊,他几乎整夜未眠。他定是辗转痛苦了许久,可他又愤怒不起来,因为妻子对他毫无隐瞒,对他完全的坦诚与信任。

于是第二天,他郑重地告诉林徽因:“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老金,我祝福你们永远幸福。”

听见丈夫的回答,林徽因的心立刻坚定了。她在感动中对梁思成说了一句令他终生难忘的话:“你给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将用我的一生来偿还!”

林徽因没有食言。或者说她根本就不可能食言,因为她的每一句话都出自真心,都是不加任何虚假的肺腑之言。

梁思成的理智大度令人钦佩,林徽因的真同样难能可贵。

她用真心换来了梁思成的一颗真心。

别丢掉那份真,即使很难得到理解和回应,但你仍然要相信,总有人能参透这份真,并给予你同样赤诚的回应。

正如林徽因在《别丢掉》中写的,即便有明月,有隔山的灯火掩盖了星星的光芒,“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着有那回音”!

你的心中也一定曾有过纯真,也曾有过对虚假与欺骗的唾弃。可这世上已塞满了太多的虚情假意,将真心挤到了不起眼的角落里,太真的你反而显得不太合群。

于是你不得不忍痛割舍那份真性情,去迎合他人。可那并不是你想要的,亦不是真正的你。

生活中总有这样那样的人,硬生生地削去你的棱角,试图将你挤进与他们同样的模具里。你看似变得合群,变得受欢迎,殊不知并不是他们接纳了你,而是同化了你。

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一个女人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真性情。真诚的你,可爱的你,执着的你,爱撒娇的你……都是最独特的你。

每个人的灵魂都有属于自己的色彩,越鲜活,越显得珍贵无比。

在安静中,不慌不忙地坚强

林徽因的身体里有一股子韧劲儿。

这股韧劲儿不像是紧绷的弦,用力拉扯就会轻易断裂;它更像是一根晶莹的蛛丝,细细的,淡淡的,就这么轻轻地飘着,风吹不断,雨打不破。

这就是林徽因的坚强,明明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却能在命运惨淡之时展露出云淡风轻。

她说:“温柔要有,但不是妥协,我们要在安静中,不慌不忙地坚强。”

抗日战争爆发,林徽因与梁思成原本决定留下来,与国家同生死、共存亡。但令他们没想到的是,营造学社斐然的研究成果,已经引起了日本人的注意。

1937年8月,梁思成忽然收到一封署名为“东亚共荣协会”的请柬,邀请他参加日本人召集的一个会议。

来不及多想,林徽因和梁思成开始连夜收拾行装。

连日的劳累,林徽因咳嗽得厉害,梁思成也常常感到背部疼痛难忍。离开北平前,他们一起去协和医院做了检查,医生告诉他们,林徽因的肺部有空洞,稍有不慎将导致严重的后果。

而梁思成则被诊断为脊椎软组织硬化症,必须将一副铁架子穿在衬衣里支撑脊柱。穿上铁架子的梁思成笑着对林徽因说:“刚开始抗战,就穿上防弹背心了。”

他提醒她不要忘了医生的警告,而林徽因却笑了笑说:“警告也是白警告,生死由命吧。”

果然,在他们连续逃亡的过程中,林徽因曾两次高烧不退,差点儿没能挨得过来。尤其是在李庄时,那里的医疗设施几乎形同虚设,令林徽因的病情更是雪上加霜。

在最困难的时候,梁思成不得不只身前往重庆,为营造学社向政府申求经费。而就在他离家之际,林徽因便开始了连续几个星期的高烧,周围没有任何有效的药物,只有两个年纪尚小的孩子守在她的身边。

那时候,梁再冰只有11岁,而梁从诫只有8岁,何雪媛又年事已高,无法照顾林徽因。她便一个人躺在那张行军床上,在许多个寂静如水的夜晚,苦苦挣扎着与病魔做斗争。

生死徘徊之际,她也会忍不住地想,为何上天偏要给她这么多苦难,让她寸步难行。这样的坚强,又究竟有什么意义。

她在给沈从文的一封信里写着:“一个非常有精神喜欢挣扎着生存的人,为什么需要肺病?如果需要,许多希望健康的念想在她就很奢侈……”

虽然也曾埋怨过命运的不公,可她无法就此妥协。

白天她虚弱地躺在床上,听一双儿女在她的床头说着话、讲着故事,她时不时点点头报以微笑;夜晚,她独自沉在黑夜里,将一条一条被汗浸透的毛巾挂在床头……她坚强地挺了过来。

鬼门关外走了这一遭,也令她的心通透了起来——有时候苦难总是无可避免,譬如贫穷,譬如死亡。可我们也不能就此被缚住双手,与其任命运雨打风吹去,不如学会坚强,做命运的船长。

坚强,是为了不向命运屈服,纵使历经千难万险,也要坚持走自己的路。

而不慌不忙地坚强,是为了不向自己的内心屈服,即使忽来的暴雨使你一身狼狈,也要仰起头来,用微笑等待晴天。

他们入川前曾在昆明待过两载,日军派来战斗机轰炸昆明城,城市里时常响起空袭的警报声,连呼吸仿佛都带有硝烟味儿。轰炸机几次从她的头顶飞过,他们从未真正的安稳过,脖颈始终悬在命运的铡刀下。

好友费慰梅十分担心林徽因的处境,她却反过来安慰朋友,在信里写道:“别担心,凡事我们总要表现得尽量平静。”

提起日军的轰炸,她不忘调侃一句:“这个炸弹很一般嘛。”在描述自己不乐观的身体状况、繁忙的工作和做不完的家务时,她又笑道:“我的体重一直在减,作为补偿,我的脾气一直在长,生活无所不能。”

在她的字里行间中,我们仿佛看到的不是被贫病折磨得枯瘦的女子,而是一个目光坚定、嘴角带笑的美丽女人。再大的苦难在其面前,她也不过抿嘴一笑罢了。

无论是富裕还是穷困的年代,林徽因从未在子女面前显露出一丝一毫的焦虑和暴躁——她始终是子女眼中最温柔的妈妈,也是从不轻易妥协的精神强者。

梁再冰很喜欢猫,她人生的第一只猫就是母亲送的。后来到了李庄,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林徽因仍旧为女儿收养了一只小狸花猫。

梁再冰爱猫爱得紧,常常晚上偷偷将小猫抱上自己的床,搂着它睡觉。林徽因只好夜里偷偷地来到女儿床前,将小猫掏出来。

不幸的是,这只小狸花猫感染了寄生虫,死了。在那个本就十分艰苦的日子里,一个生命的逝去,难免会为他们带来伤感和莫名的恐慌。

于是,林徽因教儿女用松柏叶做了一个小花圈挂在树上,在一块布条上写着:“纪念我们的小爱猫咪咪——爱你的一家人。”

尊重生命,明白生命终将会逝去,而日子却仍要不紧不慢地行进着——这是林徽因在病重中教给儿女的。

林徽因的温柔和坚韧不是强装出来的,而是经历了得与失、苦与乐之后的淡然。

林徽因明白,生活有时会变成一潭深不可测的死水,我们驾着孤舟深陷其中,却连一支桨也没有。而这时候,拼命地挣扎只会打翻了小船,即便我们声嘶力竭地大喊,也不会从那潭底深处传来任何回音。

因此,焦虑和挣扎都是无用的,你更需要不慌不忙地坚强着。

怀着美好的心愿,去等待一阵风来,再将生活的小船向前推进一程。

在这朝不保夕的年代,林徽因仍然会给她的孩子们读书,给他们读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和《米开朗琪罗传》,激励着孩子也激励着自己。她还会读杜甫和陆游后期的诗歌,尤其喜欢读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她一直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胜利的那一天,再好好哭一场。

林徽因的坚强,终于带她熬到了抗战胜利的春天。

毕淑敏曾在《恰到好处的幸福》中写道:“深深的话我们浅浅地说,长长的路我们慢慢地走。”不要担心曾经的誓言还未兑现,要走的路还未走到终点。

林徽因选择了自己的命运,即使再艰难,也不忘初心。

坚强是必不可少的,勇气也不可衰减,但你不必强顶着头颅,痛苦地砥砺前行。不如试着静下来,整理好心情,调整好步伐,再重新出发。

只要仍怀有念想,以虔诚的心在红尘中行走,即使雨疏风骤,即使步履蹒跚,也不枉做过一个命运的过客。

独立,是女人最坚毅的风骨

美人在骨不在皮,独立,就是女人最坚毅的风骨。

林徽因始终是独立而坚强的。尽管她看似弱柳扶风、轻柔如水,却一生风骨卓然,在茫茫历史中留下了一页属于自己的不朽篇章。

张幼仪得知徐志摩对林徽因的倾慕时曾说:“徐志摩的女朋友是另一位思想更复杂、长相更漂亮、双脚完全自由的女性。”

“新月”诗人,作家,中国古建筑领域开拓者……她是一朵带刺的花,骄傲地开在风里。

林徽因年少时,是个十足的小大人。

从小聪慧伶俐的她,作为林长民的掌上明珠,却从来没有显露出一丝娇生惯养。母亲何雪媛失宠,二娘程桂林一连生下几个儿子,深得父亲的宠爱。作为长女的林徽因,见惯了母亲的失意消沉,便努力使自己变得坚强起来。

林长民公务在身,时常出差在外,林徽因就留在家中,陪伴在祖父母膝下。林徽因6岁时便做起了祖父和父亲的通讯员,代笔给父亲写信。

6岁的小姑娘,尚在天真活泼、无拘无束的年纪,林徽因却要拿起纸笔,将家里的大小事务,一桩一件地叙述给父亲听。一个粉粉嫩嫩的人儿,一双稚嫩却认真的眼睛,就是林徽因独立人格的最初印记。

父亲林长民就在一封给7岁林徽因的回信中写道:“知悉得汝两信,我心甚喜。儿读书进益,又驯良,知道理,我尤爱汝。”

祖父病故后,全家人北上移居天津,而林徽因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了这个家庭的主心骨。一个本该娇滴滴的贵族女孩,不仅要照顾自己的母亲和二娘,还有照顾几个弟弟妹妹,帮忙打点家务。

有人说,林徽因没有童年。好友费慰梅甚至如此说道:“她的早熟,可能是家中的亲戚把她变成一个成人,而因此骗走了她的童年。”

我们不可否认,没有童年的人生,总是有些遗憾。然而,林徽因将童年种进了寂寞的泥土里,却在将来漫长的人生中,让自己长成了一片高大葱茏的树林,骄傲地凌云招展。

因为她懂得了担当。

担当家庭的重任,担当母亲的愁苦,担当成长的寂寞——尽管有些担当,需要付出痛苦的代价。但正因为有了这份勇于担当的心,她才能在这些琐碎的生活杂事中迅速成长起来,学会真正地独立和坚强。

独立意味着责任,因为成长是免不了带着阵痛的。独立的女人,总是从学会担当开始的。

想要长成参天大树,就不要妄想躲在阴影里乘凉。

勇敢地站出来吧,风雨是你的,阳光也将会是你的。当你开始正视自己的立场,明白自己的责任时,也就有了独自承担的勇气。

而学会独立,就是学会了成长。

林徽因的聪慧独立给了她更多腾飞的机会。正是因为她的聪慧,父亲林长民才愿意在去往欧洲出差的一年半里唯独将她带在身边,给她的人生创造更多宝贵的学习契机。

可以想象,如果林徽因只是个娇滴滴的世家小姐,突然来到离家万里的陌生国度,只会忐忑地躲在父亲身后抓着他的衣角的话,那么,林长民断不会为自己添这一个“拖油瓶”。

可是林徽因并不是这样。

她不仅能够照顾好自己的生活起居,还能成为父亲的好帮手——从小受家庭良好的文化氛围熏陶,又接受过教会学校和西方文化的教育,正当花季的她,担起了父亲随身翻译和秘书的重任。

从法国到英国伦敦,从瑞士的湖光山色到比利时的动物园,父女俩览遍古迹,一路谈天说地,甚是投机。一老一少,一个气宇不凡,一个亭亭玉立。比起父女来,他们更像是缘分深挚的忘年交。

林长民从未将女儿当作晚辈来看待,父女俩更像是志趣相投的挚友,有着共同的爱好与审美情趣。

林徽因用自己的行动告诉父亲林长民:她不仅是女儿,更是一个双脚与思想都独立的个体。因此,自始至终,林长民都对女儿表现出难能可贵的平等和尊重。

他曾这样说道:“做一个天才女儿的父亲,不是容易享的福,你得放低你天伦的辈分,先求做到友谊的了解。”

可以说,在林徽因的成长中,父亲林长民功不可没。是他发现了林徽因这块原石,也愿意倾其所能将她打磨成光华熠熠的珍宝。然而成长的中心始终是林徽因自己,她努力并主动地乘上了这阵风,用双手打开了自己的光明前途。

这一点,便是林徽因的父亲,也不得不深感钦佩。

林徽因有主见有想法,能看清自己的立场和责任。在任何时候,她都能竭尽所能,不依赖,不躲藏。

也正因为如此,她才能更快地成长,蜕变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另一位独立女性居里夫人也曾说过:“路要靠自己去走,才能越走越宽。”靠自己的双脚走下去的路,无论途中是喜悦还是失落,都是属于自己的风景。

不依靠,是女人应有的骄傲。

她的同事、学生以及业内人士,都尊称她一句“林先生”。

林徽因确是真正的先生: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师,第一位女教授,第一位诗人建筑师。南京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赵辰说:“她(林徽因)在理论上的作用完全不低于任何一位与她同时期的建筑学者,她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先行者和思想者。”

她没有像张幼仪那样用前半生等一个男人回家;也没有如陆小曼那样享乐挥霍,做上流社会的阔太太。林徽因用自己的双脚丈量了自己的人生,活出了与同时期多数女性不同的命运轨迹。

有人说,林徽因是幸运的,她遇上了温文尔雅的梁思成。两人同作同息,鹣鲽情深,双双投身于共同的事业,最终创造了中国建筑事业的辉煌。

然而,在中国建筑史上,林徽因和梁思成既是各有所长的个体,也是密不可分的共同体。仅仅说林徽因是梁思成的贤内助,并不足以说明林徽因在梁思成的婚姻与事业中的地位。

若不是有着“思想复杂、双脚自由”的林徽因,梁思成或许还未能有这样的契机,创造他在建筑史上的灿然成就。

独立坚强的个性,让她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事业和自己想要的婚姻。在这两样事情上,她未曾妥协,也从未懈怠。

走自己的路,自然显得更加坚定从容。

女诗人席慕蓉说过:“我们可以用很多的时间来尽量做好一个女性应该做好的那些角色,就像男性也要做好丈夫与父亲的角色一样。但是,我们也有权利给自己另外走出一条路来,在这条路上,我们只是一个独立的生命。我们应该有权利在某些时刻里,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生命。”

女人若要独立,首先便要认清自己,承认自己生命的独特性,懂得人生的幸福需要由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来。其次便要认定自己的路,离开赖以生存的保护伞,靠自己的双脚一步步地走下去。

女人最大的魅力是她精神的独立,以及经济与事业的独立。这样的女人,心中住着骄傲的灵魂,骄傲地成就自己,骄傲地活出想要的人生。

只有真正的独立,才能有真正的自由。

只有真正的自由,才能放手追求真正的幸福。

将每一个平淡的日子过成诗

张爱玲说:“生活就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

而林徽因说:“旬日来眼看去的都是图画,日子都是可以歌唱的古事。”

生活给予每个人的都不尽相同,而懂生活的女人,却能在不同的境遇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快乐。

会生活的女人,生活也必不会辜负她。

离开他们一手创立的东北大学建筑系,林徽因和梁思成回到北平,加入了中国营造学社。他们租下了靠近东城墙的一所环境清幽的四合院,这就是著名的“太太的客厅”——北总布胡同三号院。

林徽因是一位十分富有艺术气息的女子,无论她在哪里,都能将自己的生活变成一幅图画——身在画中,日子怎能不美?

清晨推开窗棂,满眼都是绿意,在院中随意走走,处处都是花香;下午和朋友们在客厅里谈天说地,窗外阳光正好,盆中的鲜花正盛;夜晚从层层叠叠的书架上拿一本心爱的书,窝在舒适的单人沙发里,温暖的台灯,照亮了几座古老的雕像……

这样的环境,不仅给了子女良好的艺术文化熏陶,也吸引了众多艺术文化名士前来做客。朋友们每个星期六都会来小聚,林徽因也会借来金岳霖的西式厨师,为大家准备可口的茶点。

金岳霖曾在文章中写道:“‘星期六碰头会’吃的咖啡冰淇淋、喝的咖啡都是我的厨师按我要求的浓度做出来的。”

生活的意义不仅仅是“生下来,活下去”,重要的是当你每一天睁眼醒来时,都可以笑着面对新的生活——有所寄托,亦有所期许。

有人说,生活不只有诗和远方,还有眼前的苟且。工作的压力、生存的烦恼已经占满了我们的生活空间,哪还有精力和心思去想诗和远方?

诚然,大多数的人仅仅是为了生存,便用尽了全部的力气。对于生活,更多人的态度是得过且过。

但这样的生活方式实际上是一种恶性循环——因为苦和累,你便无暇享受生活的乐趣,又因为生活的索然无味,你变得更加痛苦疲惫。

失去了生活的意义,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动力;不过好今天,也就难以期许明天。

无论生活给予你的是幸福还是苦难,懂得生活的女人,都不会将诗留给远方。

生活的确给了林徽因太多的苦难。东北条件艰苦、工作繁杂,为了组建东北大学建筑系而身心疲惫的林徽因不幸染上了肺结核。

1931年夏天,林徽因不得不在朋友亲人的劝说下,搬到香山上的双清别墅养病。在这样如诗如画的地方,林徽因忘掉了身体的痛苦,将自己的身心都沉醉于美景之中。

在这个远离喧嚣、与世无争的地方,喜爱热闹的林徽因难免会感到孤独。孤单的生活便简单地过,林徽因总能找到自己生活的乐趣。

她说:“孤单的生活,欲望开始变得简单,温暖的午后,绿茵的草地,暗暖的台灯,繁星点缀着夜空,一杯茶,一本书,或许是生活的全部。”

想要改变命运或许很难,改变生活方式却相对简单。

打扫一下房间,摆上几盆鲜花,心情自然会被绿意感染;选一个阳光微醺的午后,捧一本一直想读的书,生活的纷扰繁杂也会暂时离你而去;你也可以画一幅五颜六色的涂鸦,学一门简单的乐器,培养属于自己的小小乐趣。

再忙碌的日子,也要给自己的心留一片舒适的小小天地。

因为你生活的每一天,都不应被辜负。

抗日战争爆发后,林徽因与梁思成一家离开北平,开始了流亡之路。

拖着病躯辗转几千里后,他们终于到达了昆明,也在这里找到了些许安定的时日。他们打算长期在昆明驻扎,于是耗尽了全部的积蓄,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动手设计建成了几间属于自己的爱的小屋。

这所小屋位于昆明市郊一个叫龙头村的地方,总共有三间正房,一间厢房,一间独立厨房。从设计、采买到盖房子,林徽因全程参与了进去。为了美好的生活,她铆足了干劲儿。

即便这只是个暂时的居所,林徽因也倾注了大量心血。她将卧室铺上了木地板,还动手砌了一个小小的壁炉,寒冷的夜晚,她便可以窝在壁炉前看闪动的火苗——仿佛又回到了在北平的时光,生活舒适,岁月静好。

在那个战争年代,物价飞涨,他们的经济非常紧张,甚至需要朋友接济才能过活。贫病交加,林徽因病情更加严重,经常卧病在床。

好友费慰梅请了一位美国胸外科专家为林徽因的肺部做了检查,医生在检查后悄悄告诉费慰梅,林徽因或许只剩下五年的时光了。

身体是自己的,林徽因不可能不清楚自己的状况,可她选择了无视。

她的眼里更多的是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这样的渴望令她无暇自怨自艾,令她不愿在有限的日子都沉浸于痛苦和担忧之中。

小屋落成之后,林徽因的心情十分愉悦,她便时常去村子里走走。

十一月的小村庄,在林徽因的眼里,处处都是美的。即便只是一片红叶,一丝炊烟,都可以成为她生活中的小小乐趣。

林徽因在诗中写道:“一根野藤绊住一角老墙头,斜睨两根青石架起的大门,倒在路旁;无论我坐着,我又走开,我都一样心跳;我的心前虽然烦乱,总像绕着许多云彩……我折一根柱枝,看下午最长的日影,要等待十一月的回答微风中吹来。”

无论生活给她带来怎样的创伤,她始终是热爱生活的。“把自己的生活过好”,这句在长辈口中常听到的话,或许正是林徽因奉行一生的箴言。

也正因为她有着积极的生活态度,认真过好每一天,才会令她在贫病交加的环境下坚强地熬了出来。

生活最大的危险就是有着一个空虚的心灵。林徽因的心是敏锐的,生活中哪怕再微小的美好,也能令她由衷地欣赏并为之动容。

回北平前,林徽因的身体更加孱弱,她也显得苍老而憔悴了许多。在好友的陪同下,她再次回到昆明,在圆通山唐家花园住了一段时间。

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林徽因不禁赞叹道:“这房间宽敞、窗户很大,使它有一种如戈登雷早期舞台剧的效果。甚至午后的阳光也像是听从他的安排,幻觉般地让窗外摇曳的桉树枝丫缓缓移动的影子映洒在天花板上!”

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哪里不是风景,哪里不是图画?

路就在脚下,看你怎么去走;生活就在眼前,看你如何过活。

其实你并非没有时间,也并非囊中羞涩,不要只顾在空虚中寻找得过且过的借口。生活就像一本无字的书,你写下的是什么,它呈现给你的便是什么。

寻找生活的乐趣并不是那么困难。总有那么一些时刻能让我们放下繁杂的思绪,体会生活的美好。

关掉电脑,放下手机,独自站在窗前看看城市的夜空;周末起一个大早,打扫打扫房间,闭上眼睛感受每一寸阳光;出去走走看看,去闻一闻公园里的花草香,也去逛逛市井气的菜市场。

心中有诗,才能将每一个日子都唱成歌谣。

你就是你生活的中心,不要让烦恼和忧虑占据了你所有的时光。即使再平淡,或者再繁忙,只有找到了生活的乐趣和意义,你才能更加渴望生活,才能拥有改变生活的动力。

生活就像铁罐子里的糖果,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滋味。

但你手中的这一颗,正等着你去细细地品味。

将“一串疯话”说给岁月听

能将生活过得有趣精彩的人,必定具备满腔的热忱和无限的激情,他们总是携带着充沛的能量,为沉闷的生活点燃一簇簇精彩的流光。

林徽因一旦认真做起事来便会废寝忘食,有股子不服输的劲儿。

她管这激情叫作“疯”——放开一切去做爱做的事,忘掉腼腆去说想说的话,即便是“一串疯话”,也要大声地说给岁月听。

文学对于林徽因来说,仅仅是一个业余爱好罢了。但即便只是“玩票”,林徽因仍凭借出色的文学作品在20世纪30年代的文坛占据了一席之地,被称为“一代才女”。

那时候,她主要在《大公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作品,除了发表自己创作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还发表诸多评论性的文章。

《大公报·文艺副刊》创办于1933年9月,与改版后的《小公园》合并而成,主编是林徽因的好友沈从文和萧乾。《文艺副刊》一经刊发便红极一时,成为中国近现代著名作家的文学摇篮。

林徽因与《文艺副刊》渊源颇深,《小公园》报的新刊头就是林梁夫妇二人所设计的。《文艺副刊》初创,林徽因便在创刊号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惟其是脆嫩》的散文,用充满激情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文学的爱好和热忱。

她认为,在这个“非常富有刺激性的年头里”,一定有许多的人在心底积累起了各种情感,直到这情感抑制不住了,便“逼成了语言到舌头上来”,甚至连语言也不足以表达,最后“奔进到了笔尖上”。

她呼吁这些人站出来去拥护刊物这个脆嫩的“孩儿”:“那么有创作冲动的笔锋,努力于刊物的手臂,此刻何不联在一起,再来一次合作逼着创造界又挺出一个新鲜的萌芽!”

林徽因激扬文字,字字句句都激荡着每一个读者的心灵。她也成了《文艺副刊》的灵魂人物,无时无刻不关注着这个“孩儿”的发展。

1935年,平津当局下令禁止《大公报》向天津租界外发售,这个名噪一时的刊物面临重大停刊危机。

林徽因自是心急如焚。她忍不住写了封信给沈从文,询问他是否有解决的办法。

她在信里毫无保留地怒斥道:“气糊涂了我!我只希望是我神经过敏。社论看了叫人毛发能倒竖。这日子如何‘打法’?我们这国民连骨头都腐了!”

好在迫于民众舆论的压力,仅仅过了不到十天,平津当局就解除了对《大公报》的禁令。

林徽因对《大公报》所投入的热情,由此可见一斑。

除了发表诸多作品外,林徽因也是《文艺副刊》的忠实读者,每一期她都会逐篇细看,还常与主编萧乾探讨,发表自己的见解。

1936年,《大公报》邀请林徽因在《文艺副刊》刊出的小说的基础上,编一本《小说选》。林徽因当即着手,仔细分析、筛选,从近3年来发表在《文艺副刊》上的数百篇作品中精心挑选出了25位作者的30篇小说。

在《大公报》核心作家的聚会上,林徽因将自己编辑《小说选》时的感受说了出来。她认为《小说选》应是一本能对当今文学状况有一个综合、感性认识的书,然而她发现目前的小说多以描写农村生活为主,脱离了现实生活。

杨振声听后不以为然,不紧不慢地说:“如今,普罗文学堪称时尚。”

林徽因立刻说道:“强调普罗文学,并不能掩饰这种创造力的缺乏和写作动机的不纯正。优秀的文字就是优秀的文学,无论作者的出发点如何!”

她认为,即便是入选作品,也有许多在表现力上有不足之处,小说的内容即便是虚构的,情感却是要真实的。她越说越激动:“许多人在写作中故意选择一些自以为很浪漫,自己却并不了解的生活为表现题材,然后铺张出自己所没有的情感来骗取读者的同情!”

林徽因的见解得到了大家的赞同。

事实证明,她的据理力争是正确的。《大公报文艺丛刊·小说选》由林徽因亲自选编、作序,出版面市后很快售罄,仅隔三个月后又再版。

林徽因是一个极度认真,甚至极度较真的人,她对《大公报》投入了十二万分的热忱,这股精神动力使她全身心投入进去,并做出成绩。

主编萧乾说:“她又写,又编,又评,我甚至觉得她是京派的灵魂。”

对所做事情投入所有的热忱,或许是成功者的共性。因为人们在激情的支配下,常能调动自己身心所潜藏的巨大能量,在应对任何高强度的工作时都能游刃有余。

激情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一种消除颓废的神奇力量。你若有了激情,便具备了有所作为的精神动力,那么也就更容易成功。

但林徽因不仅是为了成功,她其实更享受这个过程——每天一睁眼都精神十足,充满期待。

一个对事业、对生活没有热忱的人,更容易感到盲目和疲软。他们无法付出所有的精力,也没有与压力抗争的动力,最终变得碌碌无为,又因此而气急败坏。

这种挫败感和无力感,会从你的事业和爱好逐渐感染到你的生活,使你每一天都毫无精彩可言——你想挣扎,却手脚无力;你想改变,却无从下手,然后一点一点陷入浑浑噩噩之中。

没有激情的人,就如同受了潮的火柴,不但擦不出火花,更不可能点亮生活。而林徽因则不同,她不仅热爱《大公报》,还因《大公报》结识了许多的朋友。

当萧乾还是燕京大学一名大三的学生时,他的处女作《蚕》便登上了《文艺副刊》。

林徽因很喜欢这篇作品,便专门通过主编沈从文邀请萧乾来家里做客。两人一见面,林徽因就表达了对萧乾的赞赏:“你用感情写作的,这很难得!”

两人坐下来交谈,林徽因提出了许多对《蚕》的理解和建议,她甚至能将原文大段地背诵下来。萧乾十分感激,他与林徽因很快成了朋友,成了她“太太客厅”里的忠实参与者之一。

从此,她的客厅里又多了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时常聚会讨论各种各样的话题,谈天说地、纵论古今。这也为她留下了一段淋漓畅快的美好经历。

生活的激情在于你所付出的爱,足够爱,才会有足够的热忱;它还在于你所寄予的期望,期望越大,才会有越多实现的动力。

伏尔泰说:“生命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慢慢变老,而运动的意义在于我们不让生命跟随时间无声无息地流逝。而是在时间的移动中,慷慨激昂、惊涛拍岸,留下自己的足迹和声音,让后世叹为观止。”

生活就像一潭湖水,风平浪静时的确最美,但如果一味地风平浪静,也就成了一潭死水,了无生趣。若你能常以激情作风,便能搅动这一池春水,使生活时时都粼粼闪光。

充满激情是人生最重要的生活态度,可以说,它是我们精神和灵魂的力量。

而一个灵魂有力量的人,能更加用力地去生活,将庸庸碌碌和平淡无奇一起搅弄起来,让生活流光溢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