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AI——最熟悉的陌生人
2015年2月,我与团队参与研发的一款小恐龙儿童学习陪伴机器人问世了,客户是纽约一家知名的在线教育机构。这是世界第一个基于Wi-Fi联网的益智玩具,能够与孩子对话,并根据孩子的提问量身打造相关的教育内容。
图1-4 能与孩子认知互动的益智玩具
小朋友拥有陪伴机器人后,可以给它取名字,跟它聊天。刚开始,所有机器人沟通的内容和回答是固定的,但一个孩子与他的机器人沟通久了之后,机器人就会形成独特的个性,对孩子的问题给出个性化回答,帮助孩子发展符合其特点的语言和数学能力。
这款产品用到的核心技术,就是人工智能。我们首先建立了一个针对孩子对话系统的知识库,然后根据产品目标在系统中集成了语音至文本、文本至语音、对话管理、自然语言分类器、检索和排序这六个人工智能API,并基于人工智能开发者云平台进行开发设计。在与孩子的互动中,该系统会学习并了解孩子的学习特点,对不同孩子提出的同一问题,机器人能给出符合孩子特点的个性化回应,可以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来和孩子交流,学习孩子的幽默感,建立个性化的学习娱乐交互方式。
早年,我还参与过另一个人工智能背心的项目。这款背心用特殊工艺安装了传感器,可以实时捕捉穿戴者的生物指标。当传感器捕捉到因心率、肌肉或情绪变化产生的身体数据变化时,会自动触发程序,启动内置的空气胶囊,用不同压力模拟人类拥抱的感觉,平复穿戴者的情绪。这款背心提供了安全感和抚触感,在平复自闭症儿童情绪、缓解焦虑症人群压力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两款产品都是我们生活中能用到的鲜活例子。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进入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场景,成为生活中好用、方便、密切的“好朋友”:清晨你用智能音响叫醒自己,起床拉开窗帘,然后唤醒家里的电器;智能冰箱根据你穿戴在身上的设备,采集身体健康信息,向你提供早餐建议;吃完早餐,洗漱完毕,出门坐进车里,你会用语音助手帮助导航;路上,你还可能会让智能工作助理提醒你一天的日程安排。
一想到这些熟悉、好用、有趣的产品,你一定会惊叹于人类的创造力。这些曾经距离人类很遥远的东西,今天成了我们熟悉的朋友,未来或许会变得不可或缺。
AI的三个阶段
针对人工智能的分类已有不少,我个人认同将人工智能分为以下三类:狭窄人工智能、普遍人工智能和超级人工智能,这三种类型从时间顺序上也对应了人工智能发展的三个阶段。
图1-5 人工智能分类示意图
●第一阶段:狭窄人工智能
狭窄人工智能以目标为导向,完成的是人类指定的一个明确的任务,并随着算法、算力和数据的演进,做得越来越好。
目前绝大部分市场上已有的人工智能产品,都是狭窄人工智能。
我们前面谈到的陪伴机器人、人工智能背心、谷歌的AlphaGo,以及智能无人机、自动驾驶汽车、语音助理、音乐创作机器人等,均属于狭窄人工智能。它们的主要目标是辅助人类延伸各类能力。
迄今为止,全球落地最多的狭窄人工智能项目,均与人机交互有关。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类与机器的关系也在重构。机器不再只是人类做事的助手,开始升级为可以与人类交流的伙伴。这不仅会改变人类生活、学习和思维的方式,也会不断提高机器的智能程度。
我记得在国际数据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的一个大会上,曾播放过一个孩子和机器人玩耍的场景,它提醒我们,人类的下一代和机器的关系已经开始变得不同。
●第二阶段:普遍人工智能
当人工智能到达普遍人工智能阶段时,智能机器人表面上几乎与人类全无二致,且有着与人类一样的思维,可以进行包括抽象思维、快速学习、制订计划和解决问题等脑力活动。
或许很多人看过2014年上映的一部电影,叫《机械姬》(Ex Machina),这部电影代表了人类对机器人的另一种理解。剧中,天才纳森研制出智能机器人“伊娃”,为确认她是否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他邀请程序员加利为伊娃进行“图灵测试”。在一系列的测试和交流中,加利被有着姣好容颜的机器人所吸引,感觉自己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机器,而是一名被无辜囚禁起来的可怜少女。最终,机器人伊娃利用加利的好感,成功逃出囚禁她的别墅。
另一部相同类型的电影是2001年上映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主人公“大卫”是一名有着人类能力的机器人,被一名人类母亲领养,并对人类母亲产生了依恋,最终却因为某些原因被人类家庭抛弃。在躲过机器屠宰场的追杀后,大卫开始寻找自己存在的价值,渴望变成真正的小孩,重回人类母亲的身边。
电影中的机器人伊娃和大卫,都属于普遍人工智能。这些机器人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当然目前“他们”还只能存在于电影中。
现在,全球有DeepMind、OpenAI等组织在探索普遍人工智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终身教授迈克斯·泰格马克(Max Tegmark)在其著作《生命3.0》中提出,对于普遍人工智能,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资源,它们就可以具备完成任何目标的能力,且完成得和其他任何智能体不相上下;如果普遍人工智能认为自己需要更好的社交技能、预测技能或设计人工智能的技能,它们就会努力去获得这些技能。
普遍人工智能的目标是使人工智能在非监督学习的情况下,独自处理信息与数据,并与人类开展交互,让机器可以像人类一样独立思考和决策。
大多数人工智能研究者认为,普遍人工智能在未来数十年内就会出现。这样的乐观预测,是基于现代技术超乎想象的迭代速度。
世界领先的人工智能实验室OpenAI曾发布过一份分析报告,声称从2012年开始,深度学习训练所用的计算量呈指数级增长,平均每3.43个月便会翻倍。基于系统、算法、设计、架构等多方面预测,英伟达GPU(图形处理器)的性能在2年内会有10倍的提升,4年内会有65倍的提升,迭代速度遵循的是“超摩尔定律”。此后,超摩尔定律促进了人工智能的爆发式发展。业界面对这个现象,既兴奋于计算力的指数级增长,又担忧迭代太快给人类带来风险。
未来,机器智能进化的速度会越来越快,而人类的智能提升受限于生理条件,进化非常缓慢。在未来的某一天,人工智能必将赶超人类的智慧和能力。
●第三阶段:超级人工智能
1984年上映的电影《终结者》(The Terminator)描述了一个机器人统治世界的背景,电影讲述的是地球被人工智能“天网”操控,人类不甘为机器所奴役而奋起反抗的故事。这个“天网”,其实就是超级人工智能。
超级人工智能是一种高级的信息程序,其计算与思维能力远远超过人类最聪明的大脑,并打破人脑受到的限制,观察和思考人类大脑已经无法达到的内容。其存在不需要依赖碳基或者硅基材料,也不依托于具体的物质载体。超级人工智能可以像人类一样思考,不断重新设计和更换自己的硬件与存在介质,并借此实现永生。
随着人工智能运算能力的演进,超级人工智能并不是天方夜谭,科学家们相信,它在某一天终将会实现。
早在1965年,计算机科学家欧文·约翰·古德(Irving John Good)即提出了“智能爆炸”理论,他这样写道:“让我们给超级智能机器下一个定义,那就是一台能超越任何人(无论这个人多么聪明)的所有智力活动的机器。由于设计机器也属于这些智力活动中的一种,因此,一台超级智能机器能设计出更好的机器。那么,毫无疑问会出现一种‘智能爆炸’,到那时,人类的智能会被远远甩在后面。于是,首台超级智能机器就会成为人类最后一个发明,只要它足够驯服,并告诉人类如何控制它就行。”4
在我看来,在狭窄人工智能、普遍人工智能和超级人工智能之间,也存在人机结合的状态。在近几年的一些国际会展上,我们已经能看到生物技术利用医疗器械修补躯干和四肢,科学家用干细胞组织生成人类的五脏六腑。
未来,机器的状态将足够灵活并具有柔性,或许可以替代部分人体的功能,成为人类思维的物理载体,帮助人类实现思维意义上的永生。
AI的“好”与“坏”
早在20世纪50年代人工智能第一波浪潮时,马文·明斯基作为技术乐观主义者,认为人工智能可以大规模造福人类,而控制论之父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则给出技术悲观主义者坚信的“人工智能取代人类”的黑暗预言。现在,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是“人工智能乌托邦论”的代表,这种观点认为人工智能会带领人类文明走向下一个辉煌。特斯拉和SpaceX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则是“人工智能威胁论”的代表,认为人工智能必须要严格可控,不然会给人类带来极大风险。这样的争论,在人工智能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存在,争论的声音与技术的发展一路相随,演进到今天。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爱好者和追随者,我个人认为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最终还是由人类自己来决定。
在狭窄人工智能和普遍人工智能阶段,人类是可以对人工智能加以干预的。人类可以用严格的法律法规和人类共识,保证人工智能的“科技向善”,用更好、更安全的控制技术让人工智能稳健发展,让其目标与人类一致,避免给人类带来灾害。在超级人工智能诞生的“奇点”时刻,人类需要保证它足够善良,并知道如何控制它就可以了。
纵观人类科技的发展史,人工智能一路伴随着喝彩声和质疑声,跌跌撞撞地走来,距离我们越来越近。每一项科技的发展和进步都像硬币的两面,人类如何善用科技,让人工智能成为人类的朋友,需要我们大家长期共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