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经济方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深化铁路改革更需“稳中求进”

深化铁路改革更需“稳中求进”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国企国资改革。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铁路作为国企改革的重点领域之一,当如何作为,如何变革?我以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和把握。

为什么要深化铁路改革?

国企改革的目标简单讲,就是做强做优做大国企。对于2017年的国企改革阶段性目标,政府工作报告中讲,“要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资源配置效率为目标,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今年基本完成公司制改革。”

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骨干和重大民生工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和支撑。2013年由铁道部变身的中国铁路总公司,企业化、市场化发展探索也仅4年时间,与其他早已完成市场化、资本化、证券化改革的国企相比,“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还在逐步理顺中,市场化经营发展机制还未成熟建立,公司制企业人事机构设置、产权所有制、资产监督等制度都需要建立和完善,铁总与各铁路局、所属公司的权力、业务、清算等界面还需进一步明晰,铁路整体效率效益提升还有较大空间。

此外,最为重要的是,铁路企业长期以来代表中央政府投资铁路基础建设、承担公益性运输,产生了巨额的债务,国家不可能给予资金补亏,需要以创新发展的手段,以市场化、资本化的方式逐步化解,这也就是国家力主不断深化铁路改革的根本原因所在。

要不要深化铁路改革?

国企改革由来已久,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至今历程中,我认为令学界最尴尬的一个案例就是铁路。

因为长期以来,社会舆论普遍认为,铁道部是所谓计划经济的最后一个“堡垒”,制约了行业和社会的发展,将本世纪初之前的铁路发展滞后问题都归结于此,提出铁路早应深化改革发展。

但是现实发展却证明,在这种政企不分的体制下,中国铁路却取得了巨大发展成就,铁路行业整体性走到世界前列,中国高铁现在是中国为数不多领先世界的发展成果。相反,一些深化改革行进较早的行业和领域,却业绩平平,甚至发展成效甚微。

这就给我们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特别是铁路改革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就是为什么要深化铁路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央实施做强做大做优国有企业的重大战略决策,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坚持“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

对此,绝不能再为改革而改革,中国再也经不起太多的“折腾”,而应是根据行业发展和企业发展实际进行战略性选择,推进务实性改革。

2017年全国“两会”所传达的中央政策很明确,中国是以公有制为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国企改革的目标是把国企做大做优做强,而不是在混改中把国企搞没了。如果这一共识没有达成,国企改革就会出现失误。所以,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要按照“宜改则改,稳妥推进”的原则,不设时间表,一企一策,成熟一个推进一个。

中国铁路改革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铁路改革必须坚持:“有利于保持路网完整性、有利于运输集中统一指挥、有利于提高运输效率”。这是铁路深化改革的底线,不应突破。

怎样深化铁路改革?

深化国企改革是持久战和攻坚战,对于铁路企业而言,更是如此。铁路深化改革中,更加需要全面理解和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刻领会“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国企”的国企改革精神。

一方面,本世纪以来,中国铁路战略发展、砥砺前行、勇创一流,实现了整个行业的整体性跃升,引领世界轨道交通业迈入朝阳产业,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引擎,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先行军”和“铺路石”,发展成果来之不易,发展态势前景期好。深化铁路改革,必须是在此基础新的提升。所以,必须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

另一方面,当今时代,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共享经济、协同发展浪潮奔涌而来,企业之间、行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传统企业规模化转型增速加快,企业的市场化、资本化、证券化等发展势头迅猛,资源整合、产业重组、行业重构的趋势愈加明显。铁路“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国企”,才能做好自己,不断向外拓展,积极适应变化,以变应变,从而主导市场。

2017年中国铁路总公司工作会议提出的“强基达标、提质增效”工作主题,正是基于中央“稳中求进”发展精神,抓基础、强基本、重基层,筑牢铁路事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努力提高企业经营效益。通过“强基达标、提质增效”为铁路下一步的创新变革奠定重要基础。

在此基础上,需要铁总进一步理顺铁路两级企业法人管理关系,创造性形成适企业化、市场化、资本化发展的机制保障,弥补体制的不足,推动企业产生内生改革创新的动力。

有了这样的大前提,深化铁路改革才可以探索推进。现阶段,在现有铁路局主体地位和组织架构不动摇的情况下,铁路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深化改革。

一是加快铁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市场和用户的需求侧积极调整优化铁路运输服务供给,减少低效和无效供给,加快运输生产型企业向运输物流型企业转型,积极探索向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努力,实现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发展、客运向商旅经济发展;二是探索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专业公司市场化发展力度、加强非运输企业整合、推进合资公司重组,充分挖潜铁路资产资源优势,加大对外合作力度,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探索资产资本化、股权化、证券化,争取更多资产资源的溢出效应,实现铁路从管理资产向管理资本方向发展。

积极稳妥操作,步步为营推进,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动,可以降低铁路企业改革成本和风险。当改革不断释放出效益,产生纵深领域影响时,可顺理成章、更深层次加快铁路改革发展步伐,实现更大程度的铁路行业变革、产业革命。

(本文刊于《物流时代周刊·资源与物流》第444期)

【网友评点】

网友“遥望星空”(2017-04-23 01:06):建言深度极佳,可是从目前的发展来看,企业在创效获利中并未能实现效益最大化,而是负债前行。一代代铁路人奉献了青春献子孙,不知改革的路在何方?一线生产员工以自身薪酬补亏为代价,期盼早日提升劳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