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二 农民参加新农保制度的影响因素研究[1]
一 问题的提出及文献评述
尽管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具有很强的社会福利性质,但农民缴费是享受社会福利的前提条件。作为制度需求方的农民对该制度的反应怎样?他们是否愿意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又有哪些因素影响农民参保意愿或决策?在文献梳理和对一些地方的调查中发现,无论是新农保还是之前的地方新农保实践以及过往的老农保,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农民参保率低的现象,进而影响了制度功能的发挥。本报告立足于农民参保的决策过程,通过探究各影响因素对农民参保决策的作用机理,力求找到调动农民参保积极性的突破口,从而推动新农保制度进一步完善。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自建立之初就备受学界重视,在理论上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近年来,也有不少机构和学者开始对农民参保意愿问题开展调查分析。从宏观层面,相关研究从农民的需求和能力两方面探讨了建立新农保制度的可行性——农民对养老保障的需求是其参加缴费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内在基础。较多的研究(张晓山、齐丽梅,1998;崔红志,2004)均证明,中国农村传统的以土地为基本手段和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庭保障功能弱化。在国家具有通过政府支持尤其是财政补贴的手段来建立缴费型或部分缴费型农民养老金制度意愿的情况下,农民的缴费能力是影响农民参保的重要因素。研究(张为民,2009)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发展的扶持力度,农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取消农业税、发放粮食直补、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等政策措施持续推行,促进了农民纯收入的增加。从经济角度来看,目前在全国农村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基本可行,是否“能够购买得起”养老保险已经不是制约农民参保的主要制约因素。
从微观层面,一些学者曾对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石绍斌、樊丽明等(2009)将可能导致农民参保意愿差异的因素归为八类: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社区特征、制度设计、住处对称、邻居行为、未来预期和其他因素。该研究提出,在农村这样一个“熟人社会”,邻居参保的示范效应十分显著;同时,农民的健康状况、家庭中儿子的数量以及党员人数都是影响农民参保意愿的重要内在因素。张红梅等(2009)强调了农户家庭收入水平、对养老保险了解程度、筹资期望和运作方式等因素对农民是否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尤为重要。类似结论在赵桂玲、周稳海(2009)对河北省不同地区的农村养老保险需求状况的实证分析中也得到证实,此外,他们还提出文化水平、家庭子女数、政府补助力度等也是对农民投保意愿的影响因素。
已有的研究为本项研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总体上看,过往的研究大多缺乏系统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也略显单一;定性研究较多,定量研究较少。在为数不多的定量研究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其主要表现是:在通过问卷了解农民意愿中,由于其资料来源是在没有开展养老保险或养老保险中断情况下对农民参保意愿的调查,其所得的农民参保意愿是假设的意愿,并不一定能反映农民“实际的意愿”。在2009年9月国家新农保制度出台后,就农民参保意愿进行以较大规模农户问卷为基础的数量分析,目前还较为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