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孤独的世界里,点一盏心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从画中参悟人生的真谛

我想,画作是最能诠释生活的事物了。

我喜欢画,尤其是莫奈的。四季垂柳和睡莲,仿佛能摄了人的魂魄。他的笔下,画作不再是简单的画作,而是有了魔力般的在诉说,告诉你一个个故事。

美其实是记忆的坚持与永续,记忆不可抹杀,记忆能一点一滴累积就是美。

莫奈的那些画作,从最初的风景写实到最后的朦胧抽象,就是一个美的积累过程。

在画作里,画家将其一生的情感、生活、思想都涂上了色彩。你用肉眼相看,怎能看到灵魂?将画作放在它的整个大的时代背景下去看,也许能略懂一二。

很多人看画,觉得不怎么样的画却能拍出天价,对于画家一生中的众多画作中,为什么单单几幅有名。其实看画不是看画本身,而是看它背后的含义。它代表的画家的某一个阶段,或是开创了某一个流派,这些赋予给画作的价值要大于画作本身。《日出印象》就是例证,虽然是在落选展中展出,可它更大的意义上是革新派对保守派的挑战。西方一直到印象派画家出现,才重新调整人在自然里的主体性地位。

奥塞美术馆是保存莫奈画作最多的美术馆。这座由奥塞火车站改造而来的美术馆曾多次出现在莫奈的笔下。莫奈的作品中有七幅《圣拉扎尔火车站》,这一系列画作的精彩之处在于,是用处理教堂的方式来描绘火车站,在这些画中,你能看到神圣的庄严,即使它是人来人往的火车站。

在莫奈看来,光是色彩的魂魄。

莫奈的美学是光的信仰,也是生命的信仰。他的世界是明亮的,洋溢着幸福愉悦的光彩。他的画作是温暖的,透露出人性的辉芒。即使是最悲哀的《卡密儿之死》,也是用淡紫蓝来诠释爱与不舍。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莫奈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阴影,也看不到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你看到的,是光的跳跃,是爱的传递。

人生总有贵人助,莫奈的贵人,也许是布丹、戎金、马奈和也的妻子卡密儿了。

布丹是带领莫奈到户外观察自然光的人;戎金是打开莫奈眼睛的人,告诉他户外写生的意义;马奈的《草地野餐》让莫奈看到了他想要表现的主题,莫奈直接用马奈用过的“草地午餐”之名来创作的画作至少有两幅,可惜那时的莫奈还默默无名且拮据不堪,画作经常被他拿来抵房租,结果房东完全没有意识到他堆在地下室霉变的是多么昂贵的珍宝,以至于现在莫奈的草地野餐系列很少有完整的整幅画作,而大多是被割列开来出售的;最后一个对莫奈的创作影响重大的是他的第一任妻子卡密儿,也是他的模特,卡密儿出现在了他的一系列画作中,我们更容易在画中看到她对画家的爱,安静深沉,不喧哗,充满内心的爱与包容。

莫奈会经常在一段时间内专注一个主题,反复观察创作,长达数年。第一个不断创作的主题是1865年的“圣亚德斯海滩”;之后的1875年的《撑洋伞的女人》;1877年的《圣拉扎尔火车站》;1879年的《维特伊雪景》,不得不说,维特伊风景系列笔调沉重,让人看的透不过气来,少了之前的轻盈明亮,是莫奈绘画上的一个分水岭,1879年创作了《卡密儿之死》以后,莫奈再没有画过人物画,成了彻彻底底的风景画家,也许,爱之深,再无可爱。

1890年的《干草堆》系列,共有25件,同样大小的尺寸,同样的主题,散落在世界各地的美术馆和私人藏家之手。这个系列可以说是莫奈对生命的透悟。真正的风景也许就在身边,如此平凡,如此单纯,如此安静,就像,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栅处。

干草堆系列和之后的1891年的《杨树》系列,1892年的《鲁昂教堂》系列,重点都不是描述的事物本身,更多的是表现事物背后透过的光。在雾中摇曳生姿,在雾中隐隐若现,在雾中扑捉光的流光异彩。

苏东坡说“欲将诗句绊余晖”。莫奈的《睡莲》系列就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这是他人生中最后一个主题系列,画了长达20年的时间,倒映水中的垂柳和白云与睡莲交相辉映,他极力的想要画出看到的美景。白内障带给他几乎全盲的视力,使之后期的画作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画面上常常出现浓烈鲜明的黄色与艳丽的紫色。莫奈留给世人最后的礼物是法国巴黎橘园美术馆墙体上的两幅巨作,一幅命名为“清晨”,一幅命名为“云影”。在我看来,它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定,更像是画作者记忆的总和,画作是流动的,它们启示无限,更像是作者对生命的领悟。静坐其中,你感到的是生命的力量。

在莫奈的世界里,没有单纯的颜色,他的颜色都是一种光。因为光,所有的色彩都泛着一种瞬息万变的明度。他用画作向我们诉说,光是色彩的魂魄!

这是对人生的参悟。

有时候,读懂一幅画作,读懂一位画家,也许能带给你人生的真谛。从你喜欢的画开始,读一读她带给你的感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