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
我们会发现身体语言不一定谨遵因果规律。在因果关系中,先发生事件A才会发生事件B。例如,击打高尔夫球,让球朝着既定的方向飞出,球飞出的方向反映的是击球的角度,而球能飞多远则有赖于击球的力度。因果规律只适用于无生命的事物,身体语言则相反,某人做了事件A不代表事件B一定会随之发生,许多变量和背景因素构成了等式中的事件A,包括你对事件A的反应。
从常理看,身体语言不会对人设置条条框框。人各有异(你自身和实际情境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应该灵活运用身体语言,各种例外情况都有可能出现。这里我们特意用了“注意事项”,而非“规则”或“规律”。“注意”(caveat)一词来自拉丁语,与虚拟句态“希望你当心一些”的含义相似。
我们即将进入丰富多彩的身体语言世界,在此之前我们需要警惕因误解身体语言而带来的危险。无论我们正在进行何种活动,忽视某些方面都容易让我们身处险境。
注意事项1:综合考虑身体语言组合
正所谓“一燕不成夏”,身体或面部的单一动作或表情不一定拥有特定的含义。
触碰鼻子的动作可能具有以下含义:
● 鼻子痒;
● 鼻子上长了颗痘痘;
● 想用某一个鼻孔呼吸;
● 想清理鼻孔;
● 感到紧张。
当某人开心、紧张或生气时,就会做一些类似于触碰鼻子的小动作,所以,摸鼻子不一定表示某人正在说谎。
同理,朋友与你聊天时不与你对视,可能是因为他发现了更有趣的事,你不应该匆忙下结论认为对方在撒谎。但如果对方接着出现如下三四种身体上的变化,你基本就能肯定他是在编造谎言了:
● 身体突然动了一下;
● 喉结快速上下移动;
● 音量和音调变化;
● 干咳;
● 微笑的次数明显增多;
● 眨眼的次数明显增多;
● 眉头紧锁;
● 手朝嘴的位置移动。
下图所示的是“不协调”组合。图中男士在拍手,该动作通常表达的是欣赏或赞同,但其表情却出卖了其真实想法。
识别人的行为组合有助于我们理解其行为背后的真实含义。能够意识到有人试着诱导自己是非常有帮助的,更有意义的是,你知道如何表现自己,这样你就可以让自己更具有说服力了。
小贴士
运用、领会身体语言时谨记注意事项1:务必综合考虑身体语言组合。
抱住双臂表示自我防卫,这个道理众人皆知。事实可能如此。这么做时不妨考虑为何有人想抱住双臂?试着找出至少五种原因(附录1中列出了一些可能的原因)。
如果某人抱住双臂时身体靠向椅背,眼睛朝下看,脚轻轻打着节拍,匀速呼气,那你一定摸不透这个人在想些什么。即便这样,他可能也只是在想某天早上与伴侣的争论。
注意事项2:身体语言沟通贯穿一生
你在很小的时候就能运用语言进行沟通,有时甚至还能以此影响大人,这听上去是不是一件有趣的事?研究显示,用正式的语言进行沟通在人类进化史上是新兴现象。自然界有上千万种复杂的社群组织,它们不需要借助语言组织种群生活,如蚂蚁、蜜蜂和鱼类等。哺乳动物通过姿势、表情和目光进行沟通。严格意义上讲,人类是高度依赖沟通的物种,我们能够选择表达自己的语言。
每位母亲都深信自己的宝宝天资聪慧,无论事实是否如此,九个月大的女婴(男婴则稍晚一些)即使只能使用音素或单音节,她们也能与大人交流,甚至支使大人!蚂蚁、蜜蜂和鱼类不用通过语言也能组建复杂的社群。作为成年人,我们即便不说话也能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愿望和志向。
奇妙的是,女性一天平均会说24 000个单词,尽管这一数字尚未被科学研究证实,但凭我的经验这种说法基本符合实情。男性的话则要少得多,一天一般说12 000个单词。而这两个数字与我们每天在非语言沟通中运用的身体语言和传递的信息相比则显得微不足道。
每天,我们与伴侣、朋友、同事和陌生人之间传递、接收的非语言信息数以万计,这还仅限于面部表情,尚未考虑肢体动作和相应的着装。
小贴士
当我们尽最大努力控制身体语言时,我们就会增加自身的优势!
在思考或表达感想之前,身体会移动,动作的变化能反映相应的情绪。这些是情不自禁发生的,没有人可以控制。研究发现,如果我们只听对方说出口的话,那么我们会漏失对方要表达的75%的含义。
多数身体语言是在无意识中瞬间产生的,它们能对情境即刻做出反应。所以,如果我们能识别他人的身体语言,就等于拥有了令人称羡的社交优势。
注意事项3:身体语言透露真相
我们能选择说话的内容,也可以选择说话的方式,如恐吓、直截了当和撒谎等,甚至还能选择缄口不语,但我们无法隐藏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情绪。
人类的眼睛与唇舌一样善于交流,而眼睛的优势在于无须词典就能被世界范围内的人所理解。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美国哲学家
每个人都有言不由衷的时候,有时还会说反话!想必大家反复听到过“真有趣啊”“真迷人”“太有用了”“真有帮助”“太有建设性了”“太可爱了”等夸赞,最好把这些理解为对方在我们面前努力表现得彬彬有礼,而非对我们的挖苦讽刺!
当一个人对自己的话深信不疑并尽最大努力表达出来时,这时其身体语言与其所说的话会保持一致,否则便会在其面部、肢体、语速和考虑时长上留下“不一致”的痕迹。务必让言行保持一致!
外部迹象能让我们感觉到有些事不对劲。一位学者曾说:“如果说话的权利被剥夺,唯一剩下的沟通方式就是身体语言了,这样一来真相便无处遁形!”
我们应该庆幸自己没有被他人利用或被人愚弄。
简而言之,当某人与我们交流、互动时,我们要留心自己所听到的和所看到的是否一致。如果发现不一致,那我们就要相信自己的眼睛。
注意事项4:意外的变化
侦探和审讯员在培训中要留意嫌疑人突然变化的身体语言。嫌疑人感到自负时会一时逞能,突然做出如下举动:身体绷直,靠向椅背,脚来回动,手接触身体某些部分。这时审讯员就知道自己问到了敏感问题,有必要进一步审问了。
示例
身体语言也适用于相反的情形:无辜的嫌疑人接受审讯时会传递出紧张焦虑的信号,因为他们此前从未进过警局。侦探明知嫌疑人是开着一辆轿车逃逸的,却故意谎称:“有三位目击者看到你驾驶一辆摩托车逃走了,所以一定是你干的。”如果嫌疑人是无辜的,他表现的依旧是紧张焦虑的神情;如果他真的是银行劫匪,其身体语言会突然发生变化,他会想:“太棒了!我们逃过一劫……警察的证据显然不足,我是开货车离开的。”这时嫌疑人会立刻露出轻松的神情,例如,停止咬嘴唇,让紧绷的身体放松下来。或许,嫌疑人的表情会有点异样,直直盯着侦探的眼睛仿佛在说:“伙计,你还蒙在鼓里呢!”其实嫌疑人这样做反而暴露了自己。
小贴士
一般来说,动作突然发生变化总会具有某种含义。
注意事项5:身体语言不是千篇一律的
某些面部表情大家都有,而在个人独特性、环境和主流文化的影响下,人们又会发展出属于自身的独特的身体语言类型,在极端情况下还会出现心理学家常说的“小动作”(tics),扑克玩家称之为“露底”。多数男性几乎可以在妻子说“……还有一件事”之前就从妻子特有的表情中猜出她还有话要说。多数女性知道,当丈夫说“好的,亲爱的”这样的话时,他其实并未注意妻子刚才在说些什么!
根据注意事项3,我们与某人相处得越久,就越能明白其话语究竟要表达何意。即便已经成年,我们仍然骗不了自己的母亲!
扑克玩家戴墨镜是为了防止对方发现自己瞳孔放大,这样对方就摸不清自己的底牌了。
小贴士
问问自己:他人有何言外之意?
注意事项6:结合情境领会身体语言
不同的社会情境对行为的容忍度不同。与贝都因人共餐后打饱嗝意味着表示感谢,被视为一种礼貌;而我们在外就餐打嗝可能会招致不满。我们都知道,英国公司规定员工不准在公共场合打嗝。
用掷飞镖的手势(让食指和大拇指碰到一起)打响指,在欧美文化中表示完美之意,而在南美文化中则被视为粗鲁之举。
理解身体语言及其信号就像划船,如果只划“信号之桨”就会原地打转。我们还要借助另一侧的“情境之桨”,同时摇动双桨才能划向明朗的水域。
简而言之,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境运用身体语言,基于修养、社会文化塑造自身,这要求我们时刻保持品行端正,守节奉礼。
小贴士
问问自己:情境或文化对身体语言会产生影响吗?
小结
● 人人熟谙身体语言。
● 身体语言赋予语言完整的含义。
● 身体语言悄悄告诉我们他人下一步的行动。
● 想理解他人,就有必要掌握一些身体语言。
● 理解身体语言对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 务必综合考虑身体语言组合。
● 身体情不自禁会“说话”。
● 身体语言不容易说谎。
● 身体动作的突然变化通常都有其含义。
● 身体语言不是千篇一律的。
● 在具体情境中领会身体语言。
接下来,本书将带你进入身体语言的奇妙世界。首先了解如何与他人保持适当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