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谷文集(卷十三 文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9章 白日梦

这是初夏的一个黄昏,我散步至大雁塔东侧的影城,爬上高高的六楼,敲开炎林家的门。于是,也就走入了炎林的绘画世界。稔熟、平和的是他的人,陌生而新奇的则是他的画。恰好,他手头有一盘录像带,说是刚从日本举办画展归来的造访者留下的。他作着画,与操摄像机的同行漫谈着,并浏览着他的一些近作,可谓同期录音,一部自然而然的电视专题片。我想,炎林的画给我的印象或曰冲击力是有密度的了。

记得炎林是以西洋画名噪长安画坛的,况且已成为习画者的偶像之一。记得他不怎么看得起中国画的那种老山老水、千人一面的东西,难免有点民族虚无主义的嫌疑。想不到,近几年他却大胆变法,突然转入中国画,且有些咄咄逼人的味道。他说,他的中国画严格地说可称之为“墨彩画”;他说,是因为他感觉到了祖先创造的毛笔、宣纸真是太绝了,那种行笔时的即兴心态很有点行为艺术的舒服劲儿。他向来推崇齐白石、黄宾虹作品的意味形式,欣赏林风眠中国画传统模式的明显突破,打散诗、书、画、印特殊的一体而大量用色,不留空白,让受约束的线飘洒自如地飞动起来。他认为石鲁的画品人品俱高,却并不想攀龙附凤,而申明自个儿不是长安画派的继承者,尽管曾与患难中的石鲁有过忘年之交。他是他自己,他的画是炎林的画,他画起画来造物主就是他自己或曰老子天下第一。

也许与他的五大三粗的体魄和胡子拉碴的面相有关,他无视于某些名家的那些甜甜淡淡的单一型招式,也不大喜欢新文人画的那种薄、轻、阴、柔。技法上要有拓展,感觉上也必须出新,才可能具有视觉上的冲击力和张力。在国画的转向中,炎林的优势在于书法练习的功底和色彩调节的技巧,以及诸多画种的涉猎,特别是对西方现代绘画与第三艺术体系即民间艺术品的研究,而使其画作能在短期内向权威挑战,在相当领域里进行超越。这是艺术修养的积累以及造型语言能力的强化所致,而他只是做了不同画种间工具的转换工作而已。观其近作,题材和物象都成了媒介物,完全是画家产生了迷狂的意象冲动之后一种对生命创造力的礼赞。通常是信笔直取,皆成妙趣。

白日梦,可以概括炎林的大部分墨彩画作。许是端阳节做香包用剩下来的五彩丝线,穿起了炎林的画。已是知天命年龄的画家,时不时地陷入孩提时代那种朦朦胧胧的神秘憧憬之中。清贫的家境萌发艺术的种子,在童话里临摹寓言,古城墙边的鬼市和中药铺子墙上的地狱之境,戏院与八仙庵的气息,吹糖人做面人以及那一盘祭灶的糖果,想起来就叫人激动不安,也同样忧思万千。黄土文化是他生命的根,也是他艺术的根。因为他的血液里融入了黄土的色素,尽管涉足过柳暗花明的江南,却总是把足迹更多地留在北方的原野山川,没有穷尽地去领悟故土上人与自然的奥秘。在他的体味中,泥浆般涌流的黄河很壮观,信天游很动听,花裹肚、银钩子很美,羊杂碎、驴肉很香。西北民间艺术那完全不顾及生活原型的表达方式,红、黄、绿、白、黑为主的原色搭配,超空间的并置,这种人类文化史上的奇异现象,又恰好同西方现代艺术的一些东西不谋而合,这岂不是一种轮回吗?一张凤翔老虎的挂脸,竟无一局部是再现式的,脸上有石榴、牡丹,耳朵上有小鸟,鼻子上有辣椒。这种思索,使他大为感慨,东方民间艺匠的审美方式和艺术语言,毕加索如能见到会是什么评价呢?他去观赏茂陵石雕,在一块自然形态的石头上刻两个圈,再刻一条线,就成了青蛙,其体积的遐想和意象的处理多么大胆、惊人!由此,他感觉到所谓正宗文人画中缺乏的正是这种东方文化的原始、神秘性。炎林,是在用五彩丝线画梦吗?

在炎林的眼中,似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观花不知其为何物了。他企图窥见某种纯形式构架和纯色的美。他画画时要自己忘掉对象的自然性和物质性。也难怪,塞尚不画真花画纸花。他的获奖作品《院子里有棵桂树》,画面上既没有院子又没有桂树,只有一个妇女抱了一个孩子,还有一只跳起的猫。人们猜测,女人象征桂树吗?桂树的题词是形容画中母子幸福的意思吗?他说,都对。本来,绘画就是多义性的,作者和观众共同参与创作。也许,画家主要是用标题来扩大画的容量,也企图将味觉引入图式。绘画的本体意识在于它的可视性,不可释性。用再现方式被动抄录自然美是不高明的,应比自然更美,常言道,江山如画,怎么不说画如江山呢?而非现实化的想象能力是人类自由的证据。中国的传统绘画,就是似与非似的意象绘画。“纵使笔不笔,墨不墨,画不画,自有我在”,正是大师的高见。画者,“笔为骨,墨与彩色为血肉,气息神情为灵魂,风韵格趣为意态。能见此,活矣”。气韵,一千四百多年来始终是中国山水画的灵魂。而从形神兼备到气韵生动的过渡,即从再现客观对象到画者本人的精神意趣的升华。观炎林的画,其中所显露的不只是走笔墨的方法,而是笔情墨趣之外的艺术生命。

炎林说,他的画追求有意味的形式。这种意味,可视为画家在情绪冲动中所产生的意象构架,或者可理解为精神的物化。用歌德的话说,即不再是事物本身的叙述而产生新的含义的“更高于现实性的幻觉物”。炎林借助于他厚实的色彩功夫,运用这一美感最普遍的形式,在国画领域大显身手。他将色彩引入传统绘画,弥补“墨分五色”但并不具五色刺激力的缺憾,探求一种特殊的形式符号。生活是根,而形式便是冠,树冠赖以树根生长,但其形态迥然相异。《如果我没有听错,好像果树那边有动静》,是画家看到一个少女那苹果绿外衣和白色面庞那色彩对比的启示。《融融春日》那被阳光漂白了的画面,一种干淡墨极浅的调子,也是他一次久望窗外强光的印象。《朔风又起》则是他在砚台里的余笔那斑驳的墨迹中遐想而成的,其黑汉子与白马的大反差颇具深沉之美。《夏天的童话》打破了民间艺人的彩色风车、泥燕的原型,重新搭配,且让小孩只有一只眼以示视觉之需要,既民间又现代。湖蓝色很美的《柿园一梦》,蓝色的冲动与橙为补色,让画面延伸至平和、恬淡的梦境,而橘红色柿子有如管弦乐中的小号响亮而跳跃。他从写实的路子走过来,走了几十年,走得很苦,但毕竟他不再模仿自然了。他窥见了自然对象深层的精神的颤动,他抓住它,从而化为艺术迷狂的形式构架。

是的,古今中外任何大师的最大贡献莫过于对绘画形式的革新与创造,因为它是表达每个画家特殊审美方式的特殊语言。炎林说他常常想起小时候极爱看的“扁担戏”,又叫“布袋戏”,是河南、山东一带流浪艺人的玩意儿。戏里一个人把另一个人的头打掉了,那个没脑袋的赶紧捡起头来安上又继续打,多么不可思议!他由此深受启发,这就是艺术吗?艺术的真实与生活的真实难道是一码事吗?他感叹社火脸谱纯属虚构的创造力,脸谱上红红绿绿,各种奇奇怪怪的纹理图案,甚至在眉心画一只青蛙表示水性好,奸人脸上有蛇,有的索性把脸谱人物的姓写在脑门。这才是东方人的思维方式。图式是奇特的,造型是不符合常规的,色彩是任意式的,这些都基于对绘画历史发展的研究和独特的视觉感悟。炎林感兴趣的是未知数,一个崭新的境界。

《艺术世界》 199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