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猫
阅读指导
本篇发表于《新观察》1959年第16期“政论与杂文”专栏,这一年,老舍60岁。作者一生喜爱各种小动物,以此为题材的散文还有许多,譬如《小麻雀》《小动物们》《鬼与狐》《母鸡》,直接写猫的还有《英国人与猫狗》和《多鼠斋杂谈》中的《猫的早餐》等,作者还写过一部长篇小说《猫城记》,只不过那里写的不是“猫”而是“猫人”,在火星上。作者是个有趣的人,有许多爱好,比如打拳、唱戏、养花、说相声、画画儿、玩骨牌、和孩子交朋友、下小馆、念外文、练字、旅游等,养猫也是。这些爱好丰富了先生的日常生活,也为他的创作提供了绝佳的素材。本篇紧紧抓住猫的矛盾性格,写得生动、自然而充满情趣。虽写“猫性”,可处处透露出作者对“人性”的透析,实为动物散文之妙品。
对猫的性格捉摸不透。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赶到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走出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及至它听到点老鼠的响动啊,它又多么尽职,闭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拉倒!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要求给抓痒,或是在你写稿子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力避单调。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也不出,连半个小梅花也不肯印在稿纸上!它倔强得很!
不仅把猫当作一个小动物,还当作一个家庭成员,可见喜爱有加。
是,猫的确是倔强。看吧,大马戏团里什么狮子、老虎、大象、狗熊、甚至于笨驴,都能表演一些玩艺儿,可是谁见过耍猫呢?(昨天才听说:苏联的某马戏团里确有耍猫的,我当然还没亲眼见过。)
这种小动物确是古怪。不管你多么善待它,它也不肯跟着你上街去逛逛。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它的嘴往往被蜂儿或蝎子螫的肿起来。
多重性格,突出“古怪”,作者观察十分细致。
赶到猫儿们一讲起恋爱来,那就闹得一条街的人们都不能安睡。它们的叫声是那么尖锐刺耳,使人觉得世界上若是没有猫啊,一定会更平静一些。
可是,及至女猫生下两三个棉花团似的小猫啊,你又不恨它了。它是那么尽责地看护儿女,连上房兜兜风也不肯去了。
郎猫可不那么负责,它丝毫不关心儿女。它或睡大觉,或上屋去乱叫,有机会就和邻居们打一架,身上的毛儿滚成了毡,满脸横七竖八都是伤痕,看起来实在不大体面。好在它没有照镜子的习惯,依然昂首阔步,大喊大叫,它匆忙地吃两口东西,就又去挑战开打。有时候,它两天两夜不回家,可是当你以为它可能已经远走高飞了,它却瘸着腿大败而归,直入厨房要东西吃。
过了满月的小猫们真是可爱,腿脚还不甚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妈妈的尾巴,一根鸡毛,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耍上没结没完。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即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们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和彼此的头上。撞疼了也不哭。
充满童趣的拟人!
它们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们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不肯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呀。可是,你也爱花。这个矛盾就不易处理。
现在,还有新的问题呢:老鼠已差不多都被消灭了,猫还有什么用处呢?而且,猫既吃不着老鼠,就会想办法去偷捉鸡雏或小鸭什么的开开斋。这难道不是问题么?
先生的好友冰心也是猫的“粉丝”。
在我的朋友里颇有些位爱猫的。不知他们注意到这些问题没有?记得二十年前在重庆住着的时候,那里的猫很珍贵,须花钱去买。在当时,那里的老鼠是那么猖狂,小猫反倒须放在笼子里养着,以免被老鼠吃掉。据说,目前在重庆已很不容易见到老鼠。那么,那里的猫呢?是不是已经不放在笼子里,还是根本不养猫了呢?这须打听一下,以备参考。

《猫》

《草原》
也记得三十年前,在一艘法国轮船上,我吃过一次猫肉。事前,我并不知道那是什么肉,因为不识法文,看不懂菜单。猫肉并不难吃,虽不甚香美,可也没什么怪味道。是不是该把猫都送往法国轮船上去呢?我很难作出决定。
猫的地位的确降低了,而且发生了些小问题。可是,我并不为猫的命运多耽什么心思。想想看吧,要不是灭鼠运动得到了很大的成功,消除了巨害,猫的威风怎会减少了呢?两相比较,灭鼠比爱猫更重要的多,不是吗?我想,世界上总会有那么一天,一切都机械化了,不是连驴马也会有点问题吗?可是,谁能因耽忧驴马没有事作而放弃了机械化呢?
爱猫的人不会因爱而失去理性。
美文解读
谁没听说过“加菲猫”?对于猫,我们真是既熟悉又陌生,越是熟悉它的人也许越觉得它神秘、充满矛盾性。据称猫最早是经由古埃及人驯化而进入人类文明史的。英国学者凯瑟琳写过一部专著,叫《猫》。以猫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很多,近年来畅销的就有《小猫杜威》《猎人们》《诺顿三部曲》。有个痴迷于猫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女作家莱辛有部作品就叫《特别的猫》。老舍先生喜欢猫,自己也养猫,所以,本篇才能做到观察精细、内容充实、妙趣横生。在先生笔下,猫是有性格的,全篇着重于猫的性格刻画。先有大猫之“古怪”,后有小猫之“淘气”。写“古怪”,通过一系列矛盾性展开;描摹猫之“淘气”,表达了作者的情深意绵。文章文笔幽默风趣、自然洗练。先生写“猫性”之多面性、复杂性,意欲传达他对世间诸事的识见与经验,那就是:可爱的不一定是完美的,也许因为不完美才愈可爱。作者的文章不做作、不矫情,那是作者的人生态度使然。他说:“幽默者的心态较为温厚。”笑里是带着同情的,也许,凡事懂得不苛求才会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