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话叙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读诸文集偶记》不分卷

张履祥 撰

按:张履祥(1611—1674),字考夫,号杨园,浙江桐乡人。明末清初著名理学家,世居清风乡炉镇杨园村,故学者称杨园先生。张履祥初从明末大儒刘宗周学,晚年专习程朱,是清初朱子学的倡导者。入清后隐居不出,以讲学、耕种为生。

《读诸文集偶记》收于《杨园先生全集》卷三十,与《读史》《读史记》《读厚语偶记》等同属《读书笔记》部分,是理学家文话。《读诸文集偶记》中史论、文论皆有,是作者读柳宗元、欧阳修、李纲三人文集后所书。论文者,如论北宋李纲文章:“忠定文章,全学欧、苏。盖宋之文章,至熙宁、元丰而盛极矣。至此,流风所被,盖有莫之知而出此者。若忠定者,即以文章而论,岂不足自鸣一代?”认为李纲文章出于欧、苏而自成一家,只是为其政声所掩。史论如:“欧公《为君难》二论,大都为荆公而发,词多讽切。”“子厚《论语辨》二篇,一是一非,不可无别。”史论与文论结合者如:“(柳宗元)特其文字雄霸,足以发挥,读者毋为所欺可也。”“学校之设,不独造士,亦以化民,故曰:‘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欧公《吉州学记》,其言造士殊略,而于化民特详,甚得三代建学遗意。”对经历了明清鼎革的张履祥而言,痛恨明末士风衰敝,阅读宋代民族英雄李纲文集,也引出异代知音之感:“士者,公卿大夫之所出,而小民之所观望也。士风既敝,而欲国政之成,民俗之厚,自古及今,所未之有。用人才以激士风,诚有国之本论。”

有同治十年(1871)江苏书局刻本,整理本有中华书局2002年陈祖武点校《杨园先生全集》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