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原来是这样吃饭的!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脍炙

《论语·乡党》篇中描述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是一句人们耳熟能详的话,意思是:饭食越精细越好,鱼和肉切得越细越好。

还有一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成语“脍炙人口”,今天已经只具备比喻义了,比喻好的诗文为众人所称美。那么,“脍炙”到底是什么东西?

《说文解字》:“脍,细切肉也。”切得细细的肉叫“脍”。“炙,炮肉也。”炮肉就是烤肉,烤熟的肉叫“炙”。因此,“脍炙”分别指细切的肉和烤熟的肉。

《礼记·曲礼上》篇中规定了详细的进食之礼:“凡进食之礼,左殽右胾。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脍炙处外,醯酱处内。葱渫处末,酒浆处右。以脯修置者,左朐右末。”

“殽(xiáo)”是带骨头的熟肉,“胾(zì)”是切成大块的肉,“醯(xī)”是醋,“葱渫(yì)”指用来调味的葱和腌菜,“脯修”指干肉,“朐(qú)”指呈曲状的干肉。

这段进食的礼仪是:带骨头的肉要放在左边,大块的纯肉要放在右边。饭食要放在人的左边,羹汤要放在人的右边。细切的肉和烤熟的肉要放得远一点,醋和肉酱要放得近一点。葱和腌菜之类的佐料要放在酱醋的左边,酒浆之类的饮品要放在羹汤的右边。如果陈设干肉,则弯曲的放在左边,挺直的放在右边。

各种食物、饮品、佐料放的位置规定得如此细致,古人吃个饭真是繁琐!当然,正如郑玄所说,此乃“大夫、士与宾客燕食之礼”,普通老百姓是没有资格享用的。

《孟子·尽心下》篇中记载了一则关于“脍炙”的有趣故事:“曾皙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公孙丑问曰:‘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曰:‘脍炙哉!’公孙丑曰:‘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曰:‘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

父亲曾皙和儿子曾参(即曾子)都是孔子的学生,公孙丑则是孟子的学生。羊枣又称羊矢枣,顾名思义,长得像羊拉的屎。

曾皙喜欢吃羊枣,曾皙死后,他的儿子曾参不忍心再吃羊枣。

公孙丑问老师:“切细的肉、烤熟的肉和羊枣哪个味道更好?”

孟子回答说:“切细的肉和烤熟的肉味道更好!”

公孙丑说:“那么曾参为什么吃切细的肉和烤熟的肉,却不吃羊枣呢?”

孟子回答说:“切细的肉和烤熟的肉是人人都喜欢的,羊枣却只有曾皙一个人喜欢吃。就像避讳是避讳名而不避讳姓,姓是人人都有的,而名是一个人独有的。”

听了老师这番深入浅出的解释,公孙丑恍然大悟,我们也恍然大悟。

孟子所说的“脍炙所同也”,即人人口中都能品尝出脍炙的美味,但浓缩为“脍炙人口”这一成语,还要后延到五代时期王定保所著《唐摭言》一书。“摭(zhí)”是有选择地拾取之意,《唐摭言》一书即记载了大量的唐代诗人文士的趣闻轶事。

该书中写道:“李涛,长沙人也,篇咏甚著,如‘水声长在耳,山色不离门’,又‘帚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又‘落日长安道,秋槐满地花’,皆脍炙人口。”由人的口福引申而比喻好的诗文如同人人都喜欢吃的脍炙,以至于今人虽然会熟练地使用这个成语,却不知“脍炙”为何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