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干涸的大道清源·中国故事: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第三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堡刻书终成“广陵绝响”

“版权”这个现代的时髦词汇,在当时早已有它原始的萌芽。在四堡雕版印刷展览馆内,一块块乌黑斑驳的木刻印板层层叠叠,摆放在橱窗里。“藏板所有,翻刻必究”“本斋藏板,翻刻必究”的字样刻在印板上,清晰可见。

“藏板所有”的族规,是经营四堡雕版印刷业的邹氏、马氏两大家族制定,用以解决家族间作坊间因争印畅销图书、争雕版而引起的纠纷,明晰版权,保护版权。族规也对开刻新板有许多限制:一般不许开刻已有的书板;各书坊间租借书板印书时,一切按原样进行,不得另立标记,如有违反由族长出面干预。因此,当年雕版价值极高,不仅因为雕版制作并非易事,更重要的是拥有雕版就意味着拥有金钱与财富。

②图为长汀古城墙下休闲的市民。四堡刻书行销线路四通八达,通过“北线、南线和西线”三条路线,覆盖了当时江南五十多个城市。当时长汀以南各省都有四堡的书肆(书店)存在。故有四堡刻书“刷就发贩几半天下”的鼎盛时期。

邹、马两大家族还制定了一项“岁一刷新”的族规。来年正月之前,各书坊须将明年出版销售的所有图书品种全部刷印出清样,贴在各自书坊门墙上,以便正月初一各家各户互相串门之际能了解各书坊的出版刊印情况。如遇图书品种重复,那么族长或有权威的长者就出面调节,避免重复。

由于受到新印刷技术的冲击,四堡雕版印刷业从咸丰、同治时代开始一步步地趋向衰落,最后被新的生产方式彻底打垮,于20世纪初逐渐地衰败。这些曾经为传播中国灿烂文化的雕版和古籍,终于风光不再。

1942年,四堡刻书终成“广陵绝响”,结束了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的辉煌。如今的四堡雕版,更多的是为了保护与传承。这里保存着数十座最完整的书坊建筑,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幸存的古代雕版印刷基地,出版界屈指可数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它为我国的印刷业发展史写下了辉煌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