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泽先生志怪谭:人间修罗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前言

两个月前,听白泽串联所有的细节、线索,并还原整个案件的来龙去脉,我就下定决心要将其汇聚成文字,予以发表。这些铅字不仅仅是“故事”两个字那般简单、轻松,其背后所隐藏的是特殊的文化糟粕、民俗畸变,以及人心的毒辣、邪恶。民国虽然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但是历史沉淀下来的积弊、痼疾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祛除的。我现在能做的,也唯有将这些“故事”大白于天下。

在进入正题之前,我认为有必要先简单介绍一下主人公白泽。白泽,字清石,一个对华夏历史、社会民俗、乡野志怪、山川地理等方面中毒极深的怪人。白泽幼年时就读于家乡的私塾,在舞象之年考取了庚子赔款[1]的官费生,留学海外。他与同是庚子赔款官费生的胡适先生算得上半个同窗。白泽为人低调,长年游走于山川与乡野之间,其喜好的学术方向又较为特殊,不属于时下流行的“实科”,因此名气远不如其身边的几位好友。其实,白泽与胡适先生、赵元任先生、顾诵坤先生、徐志摩先生等都是往来频繁的好友。

以白泽的家境,完全不需要去考什么官费生。只不过其父有意磨炼白泽,不希望他日后成为一无是处的纨绔子弟。可以白泽现在的情形而论,似乎这种磨炼有点过了头。白泽完全没有了子承父业的念头,反倒一门心思扎到了乡野志怪、坊间传闻的研究里。只要他觉得调研的时机成熟,便连个招呼都不打,直接消失。等他数个月后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时,往往是一副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叫花子形象。

要知道,中国人南腔北调,长久以来仍有很多地方未能普及官话,诸如湖北、湖南、东南沿海等地都有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情况。白泽能够游走在各地做他的研究,必然也有其过人之处。在我认识的诸多好友中,他也算得上出类拔萃的一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不敢贸然说白泽在语言学上能与赵元任先生比肩,也不敢说在历史学上能与顾诵坤先生相提并论,毕竟术业有专攻。不过,我举一个实例,各位读者就可对白泽有了更清晰的了解。民国九年,伯特兰·罗素[2]先生访问中国并讲学,赵元任先生做了全程的陪同翻译。其实,白泽当时也是全程陪同的。一行人在去湖南长沙途中,赵元任先生与白泽在渡轮上,跟着湖南赞助人学了一点湖南方言,凭借着语言学上的研究功底,他们很快就掌握了大致的发音技巧与组词规律。就是经过这么一次简短的学习,他们二人后来居然被误以为是湖南人。[3]

回到我们的案件上,我在谜底揭示后,再次读了一遍曾令我辗转反侧的《修罗鬼志》——众目睽睽之下,年久失修的断桥、不期而至的暴雨、与世隔绝的山巅古刹、不请自来的陌生香客、惨绝人寰的屠戮、遁入劫界的修罗鬼……说实话,五十年前的“修罗鬼无人生还”案确实错综复杂,仅梳理繁多的案件线索、逻辑脉络就需要耗费极大的精力与体力。对于我这个执笔人而言,落笔的过程中既享受着破解悬念的无穷乐趣,又承受着凝结成句时的极端煎熬。所幸,如今已全部完成了。

一个月后,我将本书的初稿交给了上海《紫焰月刊》的老师。对方对书中讲述的故事内容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经过双方多次沟通,我对故事的表现形式做了修改,于篇幅上亦做了增补。如此这番,无意中使本作的行文更加紧凑、明快。全篇高度还原了白泽、我,以及我的胞弟陶方玉穿梭于南京城,搜寻、查证、推理案件的全部过程,故而更加侧重于案情介绍、线索呈现、社会风情、历史文化及白泽对案件的逻辑推理。

可以说,这是一本异常干净的志怪推理故事。读者完全可以将自己置于白泽所处的位置。因为全部线索无一疏漏地呈献在诸位面前,确保了读者参与案件推理的绝对公平性。

对于那本《修罗鬼志》,我还要做一个补充说明。原《修罗鬼志》的记述形式非常传统,相当于中国的文言古书。其文字没有加注任何标点符号,密密麻麻的程度着实令人晕眩。而且,原书中存在不少用字、文法方面的错误以及删改的情况。为了便于读者的阅读,在不影响原书的意思以及案件推理的前提下,我个人对《修罗鬼志》中出现的语言做了适当改写,错误予以修正,并且加注了标点符号。关于标点符号的问题,读者们尽可以放心。所有的标点符号都是基于教育部颁布的53号训令——《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4],以及后续的补充修改方案,绝非我个人胡乱添加。

关于本书的情况我就简单介绍至此。有些话虽然不适合在此处提及,但我仍想多说两句。《白泽先生志怪谭:人间修罗案》是白泽所经历的诸多诡谲谜案中,第一本落笔成书的故事。然而,发生在山东及川边的案件同样令我不能释怀。那些谜案不仅仅是恐怖、离奇,而且丧失人伦到了令人窒息的程度。早前便极度渴望将山东、川边的案件落笔成书,其间却碍于种种原因而未能成行。等到处理完手头一些紧迫的事情之后,我一定悉数呈现给诸君。

言尽于此。

陶方璧

民国十一年十月

快看,山臊,好大的一只山臊。

在哪儿?在哪儿?算了……

快看,果真就只有一足。

不看了,好麻烦。

好羡慕它无所束缚。

有什么可羡慕的,它也有烦恼。

它能有什么烦恼?

遭人嫌恶,为鸟兽餐食。

可我还是希望能像它一般。

如今也不见得有什么区别。

希望来世不再投胎为人。

你我本就是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