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把钥匙:看到行为背后的需要
重要概念
·所有的行为都在试图满足某种需要
·孩子们总是在努力地满足自己的需要
·你要为自己的需要负责
·感受是需要的信使
·孩子们需要倾听和理解
我们为什么会做这些事?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会有那样的行为?
有的时候,人们的行为动机是很容易理解的。你问孩子为什么要吃饭,他会说饿了。你问他为什么要和朋友出去,他会说好玩呗。要是问他为什么老有那么多的问题,他会说他想知道更多啊。但是,如果问他为什么要打他的小妹妹,或者为什么今天不想去上学,他就说不上来了。他也许会说“因为她太蠢了”、“我讨厌她!”或者“上学太无聊了”。
家长们对这样的回答经常是持否定态度的:“你肯定不是这么想的。”“这太可笑了。”“这不是什么问题。”或者他们会斥责孩子:“你不应该这样讲话。”“你说得太可怕了!”听到这样的回应,孩子们也许会试着辩解,或者会一声不吭。家长则完全无法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
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发现新景观,而在于采用新眼光。——马塞尔·普鲁斯特
同样,如果问他“是谁先干的?”或者“是谁的错?”也同样于事无补。这种问题往往只能带来更多的指责和争吵。用这种对峙的方式去确认谁的过错,谁该被谴责,谁该受责罚,一直被沿用在家庭、学校乃至整个司法体系中,哪怕它根本就无法帮助你理解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一旦缺乏对行为动机的深入了解,就永远无法真正解决所面对的问题或者冲突,而只能就事论事地做些小修小补。
孩子们当然也就学会了这样处理冲突的方法,他会马上把矛头对准他人:“是她的错!”“是她先开始的!”“她应该被惩罚!”这种行为非常容易理解,他们需要尽力保护自己免受责骂或者惩罚。撒谎便是他们的手段之一。事实上,我们已经发现,造成孩子们(以及任何年龄的人)撒谎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认为说实话不安全,想保护自己免受惩罚。指责永远解决不了问题,一旦家长在家里扮演了法官和陪审员的角色,判定谁该被惩罚以及如何惩罚,家庭中就会永远存在一种叫作责备的游戏,指责、找碴儿和谩骂就会成为家常便饭。
每个孩子都希望别人看到他们的善意,认可他们的努力。可以想见,那样的指责和谩骂有多么令人难过。如果人们能用尊重的态度去看待他们,他们就会感到安全。特别是,当他们所付出的努力没有出现所期待的结果时,这种尊重显得尤为可贵。当一个孩子感到气馁、紧张、难过、恐惧或者困惑的时候,任何的忠告、责怪、批评、羞辱或者惩罚都无济于事。那些反应只会让孩子们感到更加痛苦或恐惧,而不会让他们真正明白是怎么回事,也不能令他们从错误中学习。当孩子们发现,从大人那里只能得到这种让人恐惧的反应时,总有一天他们会去找其他人倾诉,或者干脆把自己封闭起来,什么也不说了。
孩子们真正需要的是,当事情搞砸了的时候,有人可以认真地倾听他们,接纳他们的感受,并且能够理解他们这么做的良好动机。倾听、接纳和理解能够滋养自我反省和学习。如果你能够满足孩子们的这些需要,允许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做自我反省,就等于给孩子们传递了一个信息——他们是有能力和有办法的,是能够从各种情形中总结经验的。当孩子们得到了尊重和体贴的倾听,并从中感受到了这一切带给他们的放松和希望,那么下一次,他们就还会与你交流。最终,他们会全然地打开自己,倾听你的想法,征求你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