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绩效导向制度
不在乎他们是什么行业,哪怕是工人,只在乎他们是否有主人翁意识,尽心、努力,是否优秀,是否种了庄稼、打了粮食,只要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并努力工作的人,华为给他们配股,将他们变成华为的主人。
——任正非
任正非说过这样一句话:“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就不算饺子。”这实际上是对华为公司考核体系的一个精准说明。过去公司一直都在说培养合格的、优秀的干部,那么什么样的干部才是合格的,哪些干部才是优秀的?是不是能力越大、经验越丰富,或者说知识量越大的干部就是优秀干部,就应该给予更高的薪资和职位?
在过去一段时间,华为的干部选拔和员工奖惩制度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一些老员工轻而易举地进入管理阶层,一些老员工总能够分到更多的股权,而他们实际的能力与工作价值却低于职位、薪资的水平。这些都为公司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也引发了一些关于公平的讨论,更是挫伤了很多新员工的积极性。
在这个时候,任正非迫切地意识到华为的考核制度必须进行变革,这种变革的关键就在于贡献。任正非说过:“我们还是要坚持以结果导向考核员工,包括长期的、中期的和短期的结果。我们不要跑偏,不能凭考试涨工资,不能凭技能涨工资,而要看结果,看贡献。我觉得考试不能多,不要让员工把精力聚焦在考试上,而是聚焦在多做贡献上。如果聚焦于考试,那就会有一些人占便宜。有些人一次性把事做得很好,但考试考不好,会不会是打击?我想很多考试,考你们主管,你们可能很多不及格。考试好,就能当干部吗?我不会选一个只是考试好的人当干部。我们在干部评价体系上,强调贡献,用贡献来衡量绩效。”
公司规定无论是对员工还是干部进行考核,都要注重绩效的可衡量性,任何一种考核都要按最终的贡献说话,只有贡献才最具说服力。换句话说,公司进行人才考核的重要标准就是看他做了多少工作,并产生了多少实际的价值。只有做出了业绩,才有机会获得晋升,这就是华为打造的绩效导向制度。
在《华为基本法》中,公司对考核体系的建立做了明确的规定。第六十五条——华为员工考评体系的建立依据下述假设。
①华为绝大多数员工是愿意负责和愿意合作的,是高度自尊和有强烈成就欲望的。
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优点突出的人往往缺点也很明显。
③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应当体现在工作绩效的改进上。
④失败铺就成功,但重犯同样的错误是不应该的。
⑤员工未能达到考评标准要求,也有管理者的责任。员工的成绩就是管理者的成绩。
第六十六条——建立客观公正的价值评价体系是华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长期任务。
“员工和干部的考评,是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对每个员工和干部的工作绩效、工作态度与工作能力的一种例行性的考核与评价。工作绩效的考评侧重在绩效的改进上,宜细不宜粗;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的考评侧重在长期表现上,宜粗不宜细。考评结果要建立记录,考评要素随公司不同时期的成长要求应有所侧重。
在各层上下级主管之间要建立定期述职制度。各级主管与下属之间都必须实现良好的沟通,以加强相互的理解和信任。沟通将列入对各级主管的考评。员工和干部的考评实行纵横交互的全方位考评。同时,被考评者有申诉的权利。”
当绩效考核制度被纳入到《华为基本法》中时,证明了华为公司开始对绩效导向制度的重视。员工在每年年初都要制定绩效目标,然后努力去完成目标,在这个完成的过程中,主管也要帮助下属依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目标。在年底考核的时候,绩效结果直接和激励机制挂钩。目前华为实行以个人业绩承诺为基础的全面绩效管理的考核体系,目标层层分解,所有员工围绕个人绩效目标展开工作,基层员工每半年考核一次。
华为的绩效考核具有从上而下的特点,绩效考核分为A、B、C三个档次,这三个不同档次之间的绩效奖金差距是5000元左右。那么公司如何来评定员工位于什么档次呢?一方面是直接看业绩,另一方面这是按照员工的比例来固定分配:一般情况下,5%的A档次,45%的B档次,45%的C档次,而剩下的5%的员工被看作是最末一档,属于末位淘汰的一档。如果员工连续几个月都被评为C档或者末档,就会面临降级或淘汰的危险,职位和奖金都会大幅降低。
这种考核制度增加了企业决策的透明度,绩效考核单一目了然,员工可以了解自己哪一方面做得不错,而哪一方面做得不够好;公司也能够依据考核单予以必要的奖惩,而不会担心引起过多的公平问题。2001年前后,华为的人力资源工作指标已经越来越细分化,对员工的工作任务描述也越来越详尽清晰。在这样的背景下,员工的考核制度也要更加精细化。目前,华为采用的是季度考核、年度总评的绩效考核方式。日报、周报、月报、季度报和与之相应的阶段性考核,保证了主业的不断增长和员工阶段性的成长欲望能够不断得到满足,而这是内部人才市场建设的一个重要基础。
华为公司也通过绩效考核的管理强调了以责任为结果的价值导向,建立了一种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机制,管理者和员工之间不断设立目标,不断进行问题的反馈,这样就有效提升了业绩,实现了绩效改进,也促使员工能力不断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