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续刊(第十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雜史類

中朝故事三卷 尉遲樞撰

原見《崇文目》,《通志》同。《通志》注云:“僞唐尉遲樞撰,記宣、懿、昭三宗事。”晁《志》、陳《録》、《通考》《宋志》並作二卷,撰人並作尉遲偓。晁《志》云:“記唐懿、昭、哀三朝故事,故曰中朝。”陳《録》云:“僞唐給事中尉遲偓撰,載唐末雜事。”尤《目》有《中朝故事》,無撰人及卷數。此書《太平廣記》曾引之,《説郛》《歷代小史》並作一卷。《廣四十家小説》作二卷,《述古堂書目》亦作二卷。八千卷樓有影宋鈔本《中朝故事》一卷。《隨庵徐氏叢書》據影宋鈔本影刊《中朝故事》一卷。《四庫全書》有《中朝故事》二卷,撰人作“南唐尉遲偓”,並謂“其書皆記唐宣、懿、昭、哀四朝舊聞”。《通志》雜史類有尉遲樞撰《中朝故事》三卷,職官類又有尉遲渥撰《中書故事》一卷,豈别是一書耶?《續四庫闕書目》亦有尉遲渥《中書故事》二卷。

三朝革命録三卷 徐廙撰

原見《崇文目》,《通志》《宋志》並同。《通志》注云:“載隋唐事,盡於天祐禪梁,僞吴徐廙撰。”

十三代史略 夏鵬 夏鴻撰

《江南通志》云:“夏鴻,池州貴池人,嘗與兄鵬輯《十三代史略》,隱居不出,鄉人罕見其面。”

唐補記三卷 程匡柔撰

原見《崇文目》,馬令《南唐書》同。尤《目》有《唐補記》,無撰人及卷數。《玉海》引《崇文目》,“記”作“紀”。《通志》作唐程柔撰《唐補紀》三卷,記宣、懿、僖宗事。作“程柔”,因避太祖“匡”字諱而改。陳《録》云:“《大唐補記》三卷,南唐程匡柔撰。序言懿宗朝有焦璐者,撰《年代紀》,述神堯止宣宗。匡柔襲摭三百年曆,(1)補足十九朝。起咸通戊子,止癸巳,附璐書中。乾符以後,備存《補紀》。末有《後論》一篇,文辭雖拙,論議亦正。”《通考》全引陳《録》。《宋志》編年類有程正柔《大唐補記》三卷,别史類又有程光榮一作“柔”。《唐補記一作“紀”。》三卷,顯系重出。光柔、正柔當皆因避“匡”字諱而改。《補五代史藝文志》録《大唐補記》三卷,撰人作程匡,恐誤。

吴録二十卷 徐鉉等撰

原見《崇文目》,《通志》《宋志》並同。《通志》注云:“記楊行密據淮南盡楊溥。”錢繹誤引《唐志》作《吴録》三十卷,張勃撰。案《唐志》所載《吴録》,乃三國之吴,非楊吴之吴,《通志》載張勃《吴録》三十卷亦入魏吴類可證。陸書《高遠傳》,謂遠在史館,與徐鉉、喬匡舜、潘佑共成《吴録》二十卷。《宋志》注謂徐鉉、高遠、喬舜、潘佑等撰,正本陸《書》。

吴將佐録一卷

《崇文目》《通志》並未注撰人。《通志》注云:“記楊行密時功臣三十六人行事,又三十四人只載姓名。”

江南録十卷 徐鉉 湯悦等撰

原見《崇文目》,晁《志》、《通志》、陳《録》、《宋志》並同。晁《志》云:“鉉等自江南歸朝,奉詔集李氏時事。”陳《録》云:“給事中廣陵徐鉉鼎臣、光禄卿池陽湯悦德川撰。二人皆唐舊臣,故太宗命之撰次。悦即殷崇義,避宣祖諱及太宗舊名,並姓改焉。”馬書《湯悦傳》謂悦撰《江南録》十卷,“自言有陳壽史體”。

高皇帝過江事實一卷

《崇文目》《通志》並不注撰人。《通志》注云:“記僞吴太和二年李昪過江鎮金陵事。”《宋志》誤作《高宗皇帝過江事實》。

閩王審知傳一卷 陳致雍撰

《崇文目》《通志》並同。《通志》注云:“僞唐陳致雍撰。”陳《録》、《通考》並作《閩王列傳》一卷。陳《録》云:“秘書監晋江陳致雍撰,二世七主,通六十年。”

烈祖開基録十卷 王顔撰

《崇文目》《通志》並同。《通志》注云:“僞唐王顔撰,記李昪據金陵事,昪號烈祖。”陳《録》、《通考》《宋志》並作《南唐烈祖開基志》十卷。陳《録》云:“南唐滁州刺史王顔撰,起天祐乙丑,止升元癸卯,合三十九年。”《續唐書經籍志》誤作王鉉撰。

江南李氏事迹一卷

見《通志》霸史類,未注撰人。《續四庫闕書目》同。

吴唐拾遺録十卷 許載撰

《通志》霸史類作許氏撰,《續四庫闕書目》《宋志》並作許載撰。

江南志二十卷

見《宋志》别史類,未注撰人。

唐春秋三十卷 郭昭慶撰

見馬《書》及陸《書》本傳。馬《書》謂昭慶擬《元經》,作《唐春秋》三十卷,爲徐鉉、徐鍇所匿。

金陵六朝記二卷 尉遲偓撰

有明嘉靖辛丑山人校本,見朱緒曾《開有益齋讀書志》。《宋志》有《金陵六朝記》一卷,無撰人。《也是園書目》有尉遲偓《金陵六朝記》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