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帝国的斜阳(这就是中国历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小皇帝不好惹

顺治帝的英年早逝让清朝又迎来了一位小皇帝,这一次接替顺治帝坐上龙椅的,是他年幼的三皇子爱新觉罗·玄烨,也就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康熙帝。

玄烨并不是顺治帝唯一的儿子,也不是年纪最长的儿子,那么他是如何被选中成为继承人的呢?原因其实很简单,玄烨出过天花。天花在当时是一种非常厉害的传染病,据说当初董鄂妃就是染上天花死的,而一直照顾着她的顺治帝也因此染上了天花,加之没有求生意志,所以很快也就驾崩了。

知识链接

天花

天花是一种烈性传染病,死亡率高,表现为严重的病毒血症,染病后死亡率高。倘若感染后没有死亡,体内便产生抗体,终生不再感染天花。

天花这病虽然厉害,但只要得过一次,以后就再也不会得了。玄烨小时候就出过天花,九死一生熬了过来。于是,凭借着这一“优势”,他被选中成了继承人。毕竟对于一个王朝来说,统治者的身体健康状况与王朝是否稳固有着直接的关系。

之前说过,皇帝年龄太小,不具备执政能力,那就需要借助“外力”,也就是摄政。顺治帝是吃过摄政王多尔衮的苦的,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也重蹈覆辙。所以这一次,他并没有在家族内找长辈来充当摄政王的角色,而是选了四位异姓大臣来辅助玄烨。顺治帝想得很好,四个大臣,彼此之间就能相互牵制,不会一家独大,而且这四人也不是皇室宗亲,即便生了异心,也不敢贸然谋朝篡位。

知识链接

努尔哈赤的子女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年)是清王朝的奠基者。他共有16个儿子,8个女儿,1个养孙女。

努尔哈赤的儿子们大多英勇善战,女儿们的婚姻也多带有政治意图,这些都对努尔哈赤建立清朝有很大的帮助。

顺治帝的想法固然不错,然而世事总有意外,千防万防,顺治帝也没能成功杜绝第二个“多尔衮”的产生。

顺治帝给儿子玄烨选的四位辅政大臣分别是索尼、苏克萨哈、鳌拜和遏必隆。

清朝马车

索尼在四人中年纪最大并且资历最老,算得上是清朝的开国元勋,据说他的妻子还是太祖努尔哈赤的侄女呢!索尼是个很有智慧的人,足智多谋,但毕竟年纪大了,身体自然也不是很好。而且索尼和苏克萨哈有过节,所以其他两位辅政大臣和苏克萨哈意见相左的时候,索尼必然是会支持那另外两位的。

在四大臣中,苏克萨哈的地位仅次于索尼,如果单论身份不看资历,苏克萨哈甚至比索尼要更尊贵一些。相传,苏克萨哈的妻子是努尔哈赤的六女儿,他本人曾经是多尔衮最得力的亲信之一,多尔衮死后,精明的苏克萨哈察觉到风声不对,立马就跑到了顺治帝跟前效忠,把多尔衮给检举了,所以顺治帝是非常喜欢他的。但也因为这段“黑历史”,其他三位辅政大臣都不太亲近苏克萨哈,觉得他人品有问题。

再说被称为“满洲第一勇士”的鳌拜,他战功赫赫,之前是皇太极的心腹,在皇太极死后,他因坚决拥立“皇太极的儿子”而得罪了多尔衮,一直受到多尔衮的打压。顺治帝恨多尔衮,自然愿意亲近他的敌人,何况鳌拜这个人又的确很有能力,所以很得顺治帝的器重。

遏必隆是四大臣中和鳌拜关系最好的,据说他的母亲是努尔哈赤的女儿,父亲是努尔哈赤手下的开国五功臣之一,身份十分尊贵,可遏必隆本人却没能继承其父的聪明才智,平日里行事也没什么主见,因为和鳌拜关系好,所以基本上都是唯鳌拜马首是瞻的。

基于种种情况,渐渐地,鳌拜成了四大辅臣之首,基本上什么都由他说了算。

太皇太后孝庄

康熙帝是个非常聪慧的人,比他的父亲更有智谋,他可不愿意乖乖做个傀儡皇帝。这时,年迈的索尼瞒着鳌拜上了道折子,提议遵照祖制,让康熙帝亲政。康熙帝知道这事之后也偷偷给太皇太后写了封信,表明了自己亲政的意愿和决心。之后不久,索尼就去世了,四大辅臣变成了三大辅臣。

知识链接

辅政大臣

研究中国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年幼的皇帝和辅政大臣在政治上基本都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

皇帝虽然贵为天子,但年龄太小,没有治理国家的实际本领,朝政都仰赖辅政大臣。有些辅政大臣专权跋扈,甚至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中国有很多著名的辅政大臣,如西汉的霍光,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清朝的多尔衮、鳌拜、肃顺等。

在孝庄太皇太后的支持下,康熙六年七月初七(1667年8月25日),康熙帝正式宣布亲政,并将辅政大臣改成了佐政大臣,削弱了余下三位辅政大臣的权力。

虽然康熙帝亲政了,但毕竟还是根基不稳,根本无法和鳌拜对抗。苏克萨哈因得罪过鳌拜,怕自己早晚会被鳌拜给弄死,于是想要逃跑。

他主动上书,请求康熙帝让他去给先帝守皇陵。鳌拜却不同意,康熙帝想保护他,但实力确实不够,最终苏克萨哈还是被鳌拜给弄死了。经过这件事之后,康熙帝意识到,自己要想真正说了算,必须得把鳌拜除掉,只要鳌拜在一天,自己的“亲政”就是个笑话!

鳌拜武力高强,在朝堂上权势又大,想要拿住他,就得出其不意。于是康熙帝把政务上的事情统统交给了鳌拜,自己则找了一群年纪相当的少年,成天在宫里头玩摔跤。

鳌拜一看,这小皇帝不过就是个贪玩的毛头小子,渐渐地也就放下了戒心。

一天,康熙帝找了借口让鳌拜来见自己,然后趁着鳌拜没有防备的时候,门一关,那些天天陪着他玩摔跤的少年一涌而出,上来就把鳌拜按倒了。见鳌拜被制服,康熙帝这才板着脸,开始宣布鳌拜的罪状。

知识链接

《全球通史》中的康熙

《全球通史》这样评价康熙帝:

①康熙有理由这样自信。他统治的大清帝国是世界上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就连那些自命不凡的欧洲来访者都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

②他在“康熙”这一年号下,统治中国60多年,并成为17世纪的伟大人物。同时康熙又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一位精细的管理者,一位渊博的学者。

③康熙曾有过几回巡视,他不但视察公共工程、宽赦囚犯、聆听民间疾苦,而且还亲自审阅那些有志向的举子的科考卷子。一位为此而吃惊的教士写道:“康熙甚至会召见那些地位低下的劳工和农夫,并以一种友善可亲的态度同他们交谈,这使他深得人心。”也许是因为经常外出巡行,并能亲临下层,康熙学会了识别18个省中的13个省的方言。

鳌拜这个时候才知道,自己中计了!

鳌拜被擒后,康熙本想杀了他斩草除根的,但不管怎么说,鳌拜的功勋不是假的,他为大清国的付出也不是假的,康熙帝心中对他还是存有几分愧疚的,于是最终给他判了个终身监禁。之后不久,鳌拜就在大牢里郁郁而终了。

作为一个权臣,鳌拜与康熙帝之间的裂缝是无法弥补的,即便鳌拜或许从未有过想要取而代之的念头,但康熙帝也不能不除掉他。

鳌拜与多尔衮不同,他是一名优秀的武将,但却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他个性强硬执拗,对中原文化不屑一顾,没有敏锐的政治嗅觉和长远的政治眼光。

康熙帝是位有抱负的皇帝,他的目标是天下,是整个中国,他很清楚,要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就必须要改革,要学习更为先进的中原文化。而要做到这一切,他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挡在前面的鳌拜清除掉,只有真正掌握了权力,扫清障碍,成为朝堂上说一不二的帝王,才能带领着大清走向更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