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予之正,阴为之主
(一)
语出《素问·阴阳离合论》。王冰注:“阳施正气,万物方生;阴为主持,群形乃立。”张介宾注:“阳正其气,万化乃生;阴主其质,万形乃成。《易》曰:乾知大始,坤作成物。太抵阳先阴后,阳施阴受,阳之轻清未形,阴之重浊有质,即此之谓。”高士宗注:“予,与同。万物出乎阳,其体各正,是其正也,乃阳予之。万物主乎阴,其性始成,是其主也,乃阴为之。阳正于外,阴主于内,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高诱注:“正,主。”即正,当作“主”字解,“正”与“主”为互词,“正”与“阴之为主”的“主”同义。《吕氏春秋》所云“可以为天下正”也证明了这一点。这样,“阳予之正,阴为之主”的含义则明。意思是自然界万物的生长成形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阳主发生,阴主成形。有阳气万物才能生长,有阴气万物才能成形。阴阳二气各司其责又相互作用。
张志聪《素问集注》认为正,为向阴处;予,我也。注云:“言在地之气,为阴中之阴,故阴为之主。以我所主之气,而向明处欲出者为阳,故曰阳予之正也。如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乃室之向明处也;后曰太冲,乃阴为之主也,是以三阳皆根起于阴。”其释义虽也似通顺,但将“予”解作“我”,实属不妥。《素问识》亦认为此解“可谓强解矣”。
(二)
语出《素问·阴阳离合论》。王冰注:“阳施正气,万物方生;阴为主持,群形乃立。”张介宾亦曰:“阳正其气,万化乃生;阴主其质,万形乃成。《易》曰:乾知大始,坤作成物。大抵阳先阴后,阳施阴受,阳之轻清未形,阴之重浊有质,即此之谓。”说明阴阳关系并不是阳主阴从的关系,而是各司其职、互根互用的关系。笔者认为,在功能性疾病中扶阳法疗效迅速,在形质性疾病中更要注重养阴,拟定治疗方案时应该有所侧重。现笔者举本人验案一例以飨读者。
肺癌术后结节案
郁某,男,74岁,2016年9月13日初诊。
左上肺癌术后1个月,右肺结节待查。现病史:患者6个月前体检发现双肺结节,无胸痛,无咳嗽,无痰中带血,无咳黄痰等不适症状。2016年经某三级医院胸部CT示两肺上叶磨玻璃密度影灶,其中左上肺结节肿瘤性病变待排,两肺散在纤维钙化灶、肺气囊。患者行左上肺癌根治术(左上肺舌段切除+淋巴结采集)。术后病理示左上肺微浸润性腺癌(最大直径1.2cm),支气管截端阴性,淋巴结未见浸润。术后恢复尚可,因年事已高,不耐化疗,遂寻余以中医药继续治疗。既往史:有颈动脉斑块、肝脂肪浸润、胆囊炎、肾囊肿病史。刻下:患者精神倦怠,面色晦暗,纳差,夜半口干,余无不适,二便正常,舌淡红少苔,脉缓。中医诊断:肺痿。病因病机:肺脾气阴两虚,运化无权。治疗原则:补气润肺,养阴生津,健脾益胃。
太子参15g,炒白术15g,川石斛9g,天麦冬各15g,百合15g,炙黄芪30g,木香 9g,陈皮 9g,远志 15g,泽漆 15g,石见穿 9g,川楝子 9g,炙鸡金 15g,炒麦芽30g,炙甘草9g。7剂,水煎服。
精神较前好转,左胁偶胀痛,稍有畏寒,舌淡红少苔。
上方加白芥子9g、僵蚕9g、姜黄9g。7剂,水煎服。
精神好转,纳少,因偶感风寒致偶咳,有痰,畏寒,夜半口干,舌红赤少苔,脉稍数。X线片示右肺阴影,血常规未见异常。
黄芪 30g,生熟地各 15g,黄芩 12g,黄连 6g,黄柏 9g,肉桂 9g,炒白芍 15g,姜黄9g,僵蚕 9g,制半夏 9g,莱菔子 15g,葶苈子9g,地骨皮9g,猫爪草15g。7剂,水煎服。
精神较佳,咳嗽偶作。X线片未见右肺阴影。舌淡红有裂纹、苔少,脉缓。处方:百合30g,生熟地各15g,天麦冬各15g,玄参9g,浙贝母 15g,桔梗 9g,姜半夏 9g,蛇莓 30g,蛇舌草 30g,瓜蒌皮 15g,生甘草9g。14剂,水煎服。
以上方继续加减治疗,期间根据症状应用白前、牡丹皮、当归、南北沙参、桂枝、赤石脂、金樱子、石上柏、拳参、苏子等药物。
出示2017年3月2日CT复查报告单,示右肺上叶2016年7月28日所示磨玻璃灶未见显示,建议定期复查。刻下无明显不适,大便黏,舌淡红苔薄黄。处方:上方加黄芩9g、玉竹9g、石见穿15g。14剂,水煎服。继续巩固治疗。
该患者双肺俱见磨玻璃样结节,左肺较大,故手术切除,右肺结节待观察。因年事已高,不耐化疗,故寻中医药治疗。初诊观患者术后形气俱虚,以益气养阴润肺为主治疗,如太子参、炒白术、川石斛、天麦冬、百合、炙黄芪,佐以化痰散结药物,如泽漆、石见穿、陈皮等,至第六诊见其精神转佳,但其阴虚症状仍十分明显,于是制订了养阴清热、化痰散结的治疗原则,经过6个月的治疗,CT复查右肺结节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