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荷尔蒙4:古人的坚守与踌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汉明帝:这位皇帝努力了十八年,还是没能挡住如虎外戚

1

在“皇帝俱乐部”里,刘邦的十世孙、汉明帝刘庄几乎没有一点声望,看起来是个平庸皇帝。但是他的父母很牛——爸爸是东汉第一位皇帝汉光武帝刘秀,母亲阴丽华也很有来头,她是春秋时期名相管仲后裔、刘秀的原配(曾与姐妹谦让皇后之位,其人其德,足以让很多后宫的女魔头汗颜)。

其实刘庄此人,是被大大低估了。

他一生至少有三件事,是可以载入史册的。一是派遣班超出使西域,大搞外交,那个时候限于交通和通讯,各国联系极少。二是他引入佛教,使其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并修建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庙宇——白马寺。第三件,才是今天重点要讲的,他对外戚的要求特别严厉,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几乎可以成为封建社会整治外戚的样板。

一般来说,帝王年幼时,外戚往往会干政、擅权。其中也不乏谋朝篡位者,如西汉末的王莽与建立隋朝的杨坚。为防止外戚篡权,历朝历代都会定不少规矩,但一般管不了多少年。权力这个东西,有时候像冰一样坚固高冷,有时候却像流水一样灵动,不经意间就转移了人手。刘邦建立汉朝以来,在这方面三令五申,仍然收效甚微。

之后的教训,是血淋淋的。

2

刘庄,生于公元28年6月,十岁就通晓《春秋》,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

自公元43年被立为太子开始,已是翩翩少年的刘庄,在太子太傅、博士桓荣的精心教育下,开始系统地学习治国安邦之道。他给刘庄上的重要一课就是外戚干政,其患无穷。

作为饱学之士,桓荣纵论前朝兴亡和明君治国之道,以开启刘庄的心智。当然,他更喜欢讲述历史,特别是前朝西汉何以兴盛,又何以败亡。“如果说前朝有教训,那就是始终没有走出外戚干政的阴影。”他摇摇头说。

正因为外戚频繁干政,直接导致西汉王朝在风雨飘摇中走向覆灭。在总结前代兴亡的史家们笔下,都毫不讳言这一点。

这似乎是皇家的宿命。

3

作为干政的“杰出代表”,吕后自汉高祖驾崩后,临朝听政竟然长达十五年,极大地破坏了规矩。

吕后在直接干预朝政之前,就显示出对权力的极度渴望。她不仅杀掉了汉朝最大的功臣韩信,还把同样立下赫赫战功的彭越剁成了肉酱,要刘邦分别赐给开国功臣们品尝。她的潜台词很明显:不要以为刘邦对你们客气,我就不敢动你们这些老家伙!就算你们立了再大的功劳,在我眼里就是一个屁。

这些历史,汉明帝读起来有些发抖。

除了屠杀功臣,吕后还毫无人性地迫害情敌。刘邦曾经非常喜欢的戚夫人,被她斩去手脚,耳朵被熏聋,眼珠被挖出,又以特效药将她毒哑,抛入茅厕之中。这就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人彘”。

扫除了这些障碍,吕后终于可以一手遮天。吕氏家族的人寸功未立,居然鸡犬升天。很多人被吕后大肆封赏,为王为侯,短时间内就形成了权势熏天的外戚干政集团。

4

刘庄内心暗自发誓:等到哪一天自己当上皇帝,绝不容许皇后、妃子们对前朝事务说三道四。坚决杜绝“枕头风”。他做得特别彻底:后宫佳丽们的家人和亲戚,即使再聪明,再有能力,也绝不让其成为有实权的高级官员。

桓荣多次给他讲过王莽的故事,让他一定要吸取教训,不要重蹈覆辙。王莽公然篡位,直接导致西汉灭亡,这样的教训对于刘庄来说真是太深刻了。王莽于公元8年篡位,离刘庄被册封为太子的公元43年,也只有短短的三十五年时间。当时刘庄还没面世,但后来听到太多有关王莽篡位的种种,更加坚定他不用外戚的想法。

刚刚即位,刘庄立即颁布严禁外戚参与朝政的诏书。这个诏书主要是针对后宫和外戚的。大致意思是,你们虽然贵为皇亲国戚,但是绝不能封侯,好好过你们的小日子吧!

5

这里要介绍一个背景,西汉和东汉两个朝代,只有被封为侯爵,才有资格走上朝堂、参与国政。

刘庄深知,一旦外戚干政,特别是有能力的外戚上下其手,必然会使朝廷中那些习惯攀龙附凤、见利忘义的大臣们,齐聚到他们的羽翼之下,从而逐渐形成可怕的利益集团。从败坏朝纲,演变为向皇帝夺权,这一切不是不可能的。想一想,小心脏都受不了。在这件事上,刘庄始终保持警醒,一直坚持到自己驾崩,也没人能坏了规矩。

挑战,并非没有。

他的妹妹馆陶长公主,很想为其子阎章求个侍郎。在两汉时期,侍郎主要在皇帝身边工作,是皇帝最为信任的人。

“您的外甥阎章,无论是人品,还是能力,都非常优秀,您把他调到身边培养,可好?”馆陶长公主向皇兄推荐说。

这个推荐,于情于理都无法拒绝。但是,刘庄还是第一时间对这个提议画了叉。

“外戚绝对不能进入国家的权力中枢,这就是一条红线啊!”他跟妹妹解释说,“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逾越。”

6

对外甥,他如此冷酷,对他母亲的娘家人,他更加离谱。

自即位后,刘庄遵从先帝遗诏,召来全国最优秀的画家,为二十八位立下汗马功劳的大臣画像,悬挂云台供人瞻仰。但汉明帝私下改动了一个人。这人就是他的岳父马援,一个为东汉朝廷立下无数战功的战将。没让岳父马援进入云台二十八将之列,向全国上下透露了一个很清晰的信号——本朝不用外戚。

汉明帝在位时,三个国舅爷马廖、马防、马光都没有位列九卿,虽然他们都立下无数功劳,也只享受二千石的俸禄。这三兄弟,可以说是两汉时期最苦逼的三位国舅,待遇最差,且被朝廷严防死守。

为了强化人们的记忆,在驸马韩光参与淮阳王刘延叛乱时,面对女儿的苦苦哀求,他不为所动,依然下旨处死驸马。

刘庄当政十八年,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政绩,却打破了外戚的影响和掣肘。同时,他完全改变了西汉建国时期对开国功臣的猜忌,甚至滥杀状态。各种优秀人才得以脱颖而出,东汉的发展,获得了一段加速度。

7

为了不让功臣寒心,刘庄不仅尊邓禹为太傅,更把他的画像作为开国二十八将之首,悬挂在云台供后人瞻仰。同时,为了表示对邓禹的器重,每天上朝时,他准许邓禹向东站立,要知道在朝堂之上,向东站立是一种崇高的礼遇。仅此一点,就让东汉所有的开国元勋们打消了顾虑,不再担心功高震主,鸟尽弓藏。

刘庄抑制外戚,得到了马皇后(马援的女儿)的坚定支持。后来,马皇后成了马太后,地位尊贵,却异常谦逊。在长达二十三年时间里,她始终以国家为重,多次拒绝封赏马氏兄弟。

刘庄的接班人肃宗,虽然不是马太后所生,对她却比亲妈还亲。为报答母后恩情,建初元年(公元76年),肃宗曾想封三位舅父为侯,马太后不但坚决反对,还削了马防的侍郎官职位。确实很过分。根据当时对话的记录,她此举只为避免大臣们的非议,以及不必要的负面舆论。

8

应该说,刘庄和马皇后为抑制外戚干涉国家政治生活,做了很多开创性的事情。可是,人算不如天算。自刘庄以后,东汉就遇上了无穷无尽的麻烦,这种麻烦和压力,主要来自外戚。

谁让刘氏子孙登基的时候,都是小孩儿呢?看看下面这个表,一切不言自明。东汉中后期的十一个皇帝即位年龄:

和帝十岁

殇帝百日小儿

安帝十三岁

少帝刘懿年岁不详

顺帝十一岁

冲帝两岁

质帝八岁

桓帝十五岁

灵帝十二岁

少帝刘辩十四岁

献帝九岁

《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东京皇统屡绝,权归女主,外立者四帝,临朝者六后,莫不定策帷帟,委事父兄;贪孩童以久其政,抑明贤以专其威。”

那些垂帘听政的太后们,一般年龄不过二十多岁,缺乏起码的社会阅历和统治经验,也没有能力驾驭国家机器。她们很无奈,只好依靠娘家的父兄。比如,和帝之时的邓太后,以长子刘胜有痼疾为由不立,偏立少子刘隆,其生时才百余日,刚立不久即夭折。后又立刘祜,也才十二岁。一个太后竟两立幼帝,把持朝政达十六年之久。

……

很多年幼的皇帝长大后,为解除外戚威胁,只有依靠身边的宦官。外戚、宦官,外戚、宦官,轮流专权。东汉的悲剧莫过于此。

外戚凶猛,请勿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