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摘要

基础教育公平具有起点意义,是社会公平、和谐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国家把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作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突破口。面对公平与效率的权衡,地方政府在将教育资源投往城镇或农村的选择上陷入了两难境地。尤其是在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镇的背景下,由于缺乏“可行能力”,部分农村居民不能平等地获取和享受基础教育这类基本的公共服务,这会进一步加剧城乡之间的不公平状况。本书的研究目的在于以公平与效率的视角,阐明目前城乡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主要问题,深入探讨解决公平性问题的方法,为城乡基础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基于以上目标,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结论包括以下几方面。

(1)通过梳理近30年来基础教育财政体制与政策的演变,总结了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政策经历的适应性改进。劳动力及其子女大量由农村迁移到城镇,实际上对城乡分割背景下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提出了新的挑战,这表明地方政府不仅需要从制度支持的角度进一步消除人口流动障碍,促进城乡融合,而且有必要从可行能力的视角出发,关注农村弱势群体的基础教育公平问题。

(2)以农村义务教育资源布局调整政策为背景,运用统计数据和实地调研资料,结合相关案例,描述了自2001年以来农村所面临的中心校资源集中、“点校”运行困难以及资源投入的城镇偏向等种种农村内部及城乡之间的“不公平”问题。通过建立全国30个省份1998~2010年农村小学学校数量变化影响因素的面板模型,验证了“效率优先”的导向是地方政府大规模撤并农村小学的真正原因。

(3)利用河南、甘肃两省三县实地调研数据,通过建立实证模型,验证了迁移与非迁移两类农村家庭中,决定子女就学地选择的关键因素是收入水平。依照森的可行能力理论,结合现阶段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在经费水平、办学条件与师资力量方面差距的情况,得出在农村居民群体中存在着缺乏可行能力导致的选择权利受限,造成实质上的不公平,进一步从农村内部扩大了城乡差距的结论。

(4)回顾我国教育财政体制和筹资机制的发展,结合地方政府行为偏好理论,验证了现行的农村基础教育财政体制对地方政府的激励不足,地方政府存在过度依赖中央转移支付的情况。通过对行为偏好的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在教育资源投入中更重视人员经费,从而得出了农村基础教育中,公用经费比人员经费的供给可能面临更加严峻形势的结论。据此,本书为实现人口流动背景下的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提出了“采用激励机制鼓励地方政府加大农村公用经费投资力度,并严格限制预算内外经费数量比例”的政策建议,同时也为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其他公共服务政策的调整提供了借鉴。

本书最后对我国贫困地区的农村和城镇化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