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用户思维
用户即使用产品的客户,他们是产品存在的基础和核心,同时也是产品存在的价值。如果产品离开了用户,那么产品将变成“废物”,没有任何价值可言。因此,要想运营一款产品,尤其是互联网产品,并让产品产生高价值,那么首先要具备的思维就是用户思维,一切运营工作的内容都要以用户为中心,急用户之所急,需用户之所需,弃用户之所弃。
3.1.1 确定用户群体
要想具备用户思维,首先需要明确用户对象,即确定用户群体。只有知道了用户是谁,才能定向知道用户之所急、所需、所弃,也才能明确运营工作的开展方向。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也是一个缺一不可的链条。
根据用户使用产品的频率、黏性以及对于产品的拥护程度等,可以将用户划分为泛用户(即浅用户,偶尔使用产品,对于产品的需求较弱)、精用户(使用产品的频率一般,没有更多的需求,仅使用已有功能)、粉丝用户(使用产品的频率较高,对于产品有一定的感情,产品需求程度较高,会提出一些新需求)、忠实用户(使用产品的频率非常高,对于产品具有很深的感情,对于产品的需求程度非常高,经常提出新需求,并将产品视为自己的一部分)。例如,小米的用户群体包括泛用户(一般的产品使用者,偶尔购买某些产品)、精用户(经常购买小米产品)、粉丝用户(热爱小米产品,对于小米产品有着一定的感情,经常购买成套的小米产品,如小米电视、小米手表、小米手机、小米家居电器等)、忠实用户(小米产品的忠实拥护者,为小米产品而狂热,凡是小米的产品几乎都会购买,对于产品的新功能有着深度的思考和需求,并且视小米的产品为自己的“作品”)。正是他们对于产品使用频率、黏性及拥护程度等要素的差异,使他们对于产品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在具体运营过程中,一定要对他们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否则就无法打造出精品。
因此,在确定用户群体时,务必要做好用户群体的精细划分,即确定泛用户、精用户、粉丝用户、忠实用户。
在开展运营工作时,可以统筹、协调安排具体的工作。以忠实用户为核心,最大程度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提出新需求,推动产品的完善和升级;以粉丝用户为主力,协调满足他们的需求,通过相关运营策略发动他们使用产品的积极性,并以此为据点扩大产品的使用群体和提升产品的使用频率;以精用户为补充力量,扩大产品的使用面积和使用群体,提高产品的使用频率;以泛用户为边际,辐射跨行、跨界群体,继续扩大产品的使用面积和使用群体,提升产品整体的市场覆盖面和品牌效应。
不同的用户层次在投入回报方面也具有较大的差别,忠实用户可以帮助经营者快速完善产品,使产品功能更加强大,他们也是最好的产品经理,投入回报比最高;粉丝用户可以快速提升产品的使用频率和使用面积,投入回报比较高;精用户可以助力提升产品的使用面积和使用频率,投入回报比一般;泛用户只会在其感兴趣的时刻使用产品,无其他价值作用,投入回报比较低。因此,要想获得较大的投入回报比,务必要做好用户群体的细分工作。
3.1.2 挖掘用户需求
前文中已经提到,用户即产品的使用客户。既然是客户,那么他们对于产品就是有需求的。正是有了他们对于产品的需求,才让产品具有了价值。因此,要想使一款产品持续地拥有价值,那么挖掘用户需求就是最基础的工作。
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挖掘用户需求,以使产品的价值最大化。
1. 市场调查
市场调查是最基本的营销工作,对于挖掘用户需求同样也非常有用,它能够帮助经营者在第一时间掌握用户的详细需求。
市场调查可以通过两种形式进行,一种是调查问卷形式,这是比较简单和传统的形式,其优势是覆盖面积大,可以获取大量的数据和资料;另外一种是一对一访谈形式,它可以直击用户,精准获取用户的需求信息,其缺陷是覆盖面积小,获取的信息较少。这两种形式各有优劣,在市场调查中,这两种形式可以搭配使用,形成互补,从而保障数据和资料更加精确和全面。
对于微信小程序的用户需求的挖掘,完全可以使用这两种形式进行市场调查,从而获取第一手资料,为后续产品开发奠定基础。
调查问卷形式比较传统和简单,相信很多从事商业经营的人都有过实践及经历,所以在此不再赘述,下面阐述一对一访谈形式的技巧和方法。
一对一访谈形式虽然可以直击用户,面对面地挖掘用户的需求,但是如果选择的访谈对象不佳或者不符,则很有可能获取不到有价值的需求资料。用户也是有分类的,因此,在选择访谈对象的时候,一定要从多个维度考量和筛选,例如访谈对象使用产品的历史时长、频率、活跃性等。在选取对象后,还要注意用户的偏向性,因为这毕竟只是一个用户,很多需求都是从其自身角度出发的,不具有全局性,因此必须选择多个访谈对象,以保障资料的全面,从而从多个角度和方面分析用户的需求。
2. 用户反馈
很多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会积极地提出产品需求,这些需求是非常宝贵的,是后期产品升级迭代的基础资料,可以帮助经营者完善产品,进一步提升产品的价值,进而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因此,在维护产品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用户反馈的收集和整理。
用户积极主动地反馈需求是被动的,经营者还应该制订激励用户反馈需求的制度,提升用户反馈需求的活跃度,从而挖掘更多的需求点。
3. 体验用户
体验用户是指将自己当成用户并体验用户使用产品的真实感受,也就是自己为自己提出产品需求,进而完善产品,提升产品价值。这种方式更加真实和直接,因为很多时候用户提出的需求如果经营者没有实际体验,那么很难有相同的感知,在分析和开发的时候也就失去了明确的方向,导致动力不足。如果经营者有过切身的使用体验,那么对于用户或者自身提出的需求就非常明确了,开发起来也就会更加得心应手。
这种挖掘用户需求的方式是目前很多企业采用的,而且其中大部分企业都是“一把手工程”,即企业CEO在亲身使用产品,并发现产品的缺陷与不足,从而提出需求。这是非常良好的现象,非常值得经营者学习,希望所有经营者都能实践体验用户工作,通过自身使用产品发现产品的不足和缺陷,并提出改善需求,进而推动产品功能的完善与价值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