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效率:规模、利润与需求的最优解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动态效率的演进:历史有着相似的历程

每个国家或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行驶在同一条道路上,无论早还是晚、快还是慢,最终的轨迹都大致相同。如同马克·吐温所说:“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但总是押着相同的韵脚。”

技术发展在推动生产力大幅度提升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约束释放和需求满足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推动着全球各个区域的消费行业发展,它们都有着从萌芽期到增长期、调整期,之后再进入成熟期的相似历程。(见图2-1)

(1)萌芽期:处于萌芽期的市场,物资供应不丰富,用户主要需求为以满足生存为主的基本物资,由于供需关系的不平衡,上游的供应资源由少数寡头垄断,产品品类相对单一,主要物资渠道由寡头完全垄断,部分非垄断商品和服务的销售渠道极度分散。

(2)增长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物资供应的日益丰富,用户在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的基础上,对产品品牌、品质等因素有了进一步的诉求,市场竞争加剧,推动了产品利润的下滑,新产品的引入和细分,也推动了很多大市场格局雏形的形成。

图1-2 全球消费行业发展趋势

(3)调整期:经济进一步高速发展,用户对品牌、品质和其他增值服务有了更多、更细化的诉求。主体市场格局的形成使很多行业开始保持稳定增长,利润率也逐步趋于稳定,进一步的竞争往往存在于细分市场之中。细分市场中会不断涌现出新产品,渠道结构进一步趋向于满足用户需求的合理化整合。

(4)成熟期:经济增长进入稳定低速增长期,用户的基本需求被极大化满足,用户需求的个性化、多元化成为新的经济增长驱动因素。满足全方位需求的产品供应,以及高度整合的供应渠道,呈现出需求被极大化满足后,供应的调优回归趋势。

纵观全球各区域市场发展历程,无论是日本、美国、西欧等成熟经济体,巴西、澳大利亚等处于稳定调整期的经济体,处在增长期的印度、东欧、东南亚发展中国家,还是处于萌芽期的非洲国家等,无一不是经历了或者正在经历这样的发展历程,唯一的区别只是进化速度和进化细节的差异。

中国过往30余年的高速成长,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和智能技术的快速推广,受益于巨大的人口红利、技术爆发周期以及制度的巨大优势等,总体市场以超乎寻常的速度,进入了当下从增长期向调整期发展的快速转换周期。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过:“The farther backward you can look, the farther forward you are likely to see.”意思是:“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尽管当今世界面对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黑天鹅事件频发、全球安全和经济持续增长面临巨大挑战,但多数事物发展的底层逻辑,总能从过往经历过周期的历史中找到,它们也总是符合逻辑条理和逻辑顺序的。

我们细致、客观而谦逊地研究经历过增长期、调整期进入成熟期的经济体,就可以看到这些经济体的每个发展阶段都经历了各自的必经过程,而这些过程所呈现的规律对于即将进入下一阶段的我们无疑是有参照意义的。

总体来说,经济体所经历的每个发展阶段,如同动态效率理念中所描述的,有赖于社会动态效率的几大因素,即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技术进步等等。约束释放和需求满足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推动着发展进步的节奏。

对消费行业而言,从过往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人、货、场维度的总体演进规律符合动态效率理念。

人:用户从总体相似(一群人)向个体差异(一个人)方向细化。

货:品类优化从两端(标品、非标品)开始,两端都逐步向中点(标品非标化、非标品标准化)集中。

场:随着消费需求的变迁,渠道业态也遵循分散、单一、集中、细化、融合演进节奏。(见图2-2)

*传统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本图中的消费需求基于马斯洛传统理论并结合实际消费习惯进行了相应修改和对应。

图2-2 消费需求层次与渠道业态演进图

未来的消费环境也会遵循相似的规律,逐步从单一场景的个性化扩展到整个消费场景的个性化,继续深化和提升消费场景的精细化程度。同时,随着商业环境的进一步发展,行业与行业之间逐步出现边界模糊和相互融合的现象,生态构建者和构成者也随着生态的自然发展而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如果以更高的视角去俯视“一直在重演的历史”,就能看到社会演变的规律、历史发展的轨迹,并能够进一步领悟未来社会前进的方向。通过对成熟经济体(日本、美国等)消费行业发展历程的分析,我们可以有效识别过去的静态信息和现在的动态信息,找到动态效率演变的发展逻辑,从而洞察与思考不确定环境中确定的底层逻辑与规律。